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疫情下的考生:高考推迟一个月,大家心态都“炸”了

2020-05-08 10: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宝莹 陈燕 中姗 新窗报

这场备考之路,其实考生并不是孤军奋战,高考延期,网课老师倾心倾力、随时跟进,各个学校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积极调整应对方案。而每一个考生此时最好的姿态就是像一棵树一样,笔直坚定地成长,不为风雨折腰,最后以生机勃勃的姿态迎接胜利的阳光。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所有人猝不及防。本应早早回到学校准备复习的考生们,被迫在家上“云端课程”,适应居家复习。正处在备考关键阶段的他们,或许会因为时间不断流逝而焦躁、会因为考试日益逼近而紧张、会因为学习效率降低而忧虑……

初三党:剩余时间不多,希望中考也延期

清晨六点多,当你我还沉浸在美梦中时,初三的雅婷要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了。像平常在学校一样,半小时晨读并没有取消,只是更多依靠学生自觉完成。

分设初中部与高中部的紫金中学是县城里的重点学校,当地很多学生都以此为目标,雅婷也不例外,当年她参加升中考试,差两分与自己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上小学的时候我就想好了,所以一直以来比较自律。备考期间父母没有给我压力,他们都相信我可以自己安排好。”

然而,看不见同学间的比学赶超,人很容易找借口偷闲松懈,雅婷也承认家里的学习氛围的确不如学校。周末不用上课了,她一般会睡到自然醒,再起来做作业。平时家里也无法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存在各种各样的干扰因素。雅婷的父母为了能让她照顾弟弟妹妹,安排三个孩子一起在客厅学习。“他们不懂事,经常在旁边玩闹,让我很难集中精神上网课。”

当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居家备考除了要求考生培养较强的自制力,还意味着他们必须学会孤军奋战。平时在学校遇到不懂的题目,可以及时寻求老师或同学的指导,如今显然不可能实现,家里父母对学习上的帮助十分有限。雅婷在复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一般会问作业帮。尽管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在平台上找到答案,但她认为大部分题目的解法相似,万变不离其宗,结合别人的做法,自己也会继续思考。

不过针对复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情绪问题,APP似乎无法取代同学间的相互鼓励与扶持。在雅婷看来,和朋友一起享受校园生活很开心。如今她在家复习,感到疲惫时只能听轻音乐、看看远处的山放松自己,每周周末下午固定安排的体育锻炼似乎成为她减压的一个好方法。前段时间,雅婷因为原来的备考计划和节奏发生很大变化,状态不是特别稳定,她坦言后来是通过看“鸡汤文”、写计划等方法慢慢调整回来的。

线上学习成为备考复习的重要部分,雅婷表示,老师尽可能在各方面监督大家保证学习质量。“平时会让我们拍照提交作业,每周也有测验。老师发起直播,在屏幕上显示题目,或者把链接发到群里,等我们做完了,下课统一上传答案让他们批改。”除了偶尔会出现老师网络卡的尴尬情况,其他时候网课的课堂气氛总体还不错,班上同学比较活跃,和老师互动频繁,有时雅婷也会看心情回答问题。“其实不会觉得很枯燥,老师着重强调一些考点时,也会和大家开开玩笑。”

如今在家学习已有一段时间了,雅婷每天按照固定的课表上课,基本能适应这种生活。她感慨说:“之前没有疫情就想快点考完去玩,甚至因为假期太长没有重视复习,现在发现了自己的短板,感觉时间不够用了,也希望中考延迟,多点时间准备、查漏补缺。”

高三党:高考推迟一个月,大家心态都“炸”了

上网课时,在等待老师上传作业的间隙,陈晓翻了翻手机,刷出了“高考延迟”的消息,“我当时的心态炸了,群里有同学转发了这个消息,群里也炸了”。消息一出,群里面迅速分成了两拨人,一些人庆幸“真好,又多了一个月的复习时间”,一些人直呼“居然还要多一个月,我快要坚持不住了”。对陈晓而言,高考延期,她既开心又有点迷茫,开心是因为紧迫感和焦虑感不会那么强烈了;迷茫是因为已经做好了全力冲刺的准备,但是时间延长了,复习计划被打乱了。高三最难受的是什么?是心理压力。熬到最后两个月,你说“来来来,再来一个月。”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高三党的心态真的会崩。

上网课、写作业、刷试卷、考试……陈晓在家持续这种生活将近两个月,一开始她觉得上网课挺好的,更容易集中精力,所以她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更为活跃。但久而久之,她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她的“迷津”也没有“大佬”指点,计划总是被打乱……家里的影响因素太多,且不说网络游戏的诱惑,连按时上早课都成困难。孤身奋战总是状况百出,让人格外难熬,并肩奋战才会使人更有约束力和动力。“网络简直是阻止我一心向学的罪恶之源。”在家上网课让陈晓觉得她目前面临着人生中最大的考验——自律。她现在特别地想回学校,想见到那些可爱的同学。

高考是漫长的拉锯战,也是心理战。陈晓的学习状态波动较大,时而满腔热血,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写一整天的试卷都不会感到累;时而焦虑烦躁,难以平心静气。无法排遣这种消极情绪时,她会上目标院校的官网看看,幻想一下未来大学的生活,也会在写完作业之后玩几把“和平精英”来放松一下。但是,玩游戏这种事情,在陈晓爸爸眼里,是不学无术、不知轻重、罪不可赦的事情。“你看看你自己,现在这个时候居然还有闲心玩游戏,再不抓紧这两三个月,以后书都没得读!”“在家什么都不用你做,就学习这一件事,你都做不好,你说你还能做什么?”“我只看你的成绩,成绩出不来,就是废物!”……这些话她也不是第一次听她爸说了,明明都做了无数次心理建设了,可每次听到这些话,她的鼻子都在泛酸,眼眶泛红。“为什么我爸总是那么在意成绩,为什么不看看我其实也在努力,可是成绩总是提不高,我有什么办法?”她哽咽道。家长们似乎总是极其看重结果,往往容易忽视孩子努力的过程以及心理状态。每个孩子内心其实都是渴望被父母认可,为了被父母认可拼了命地努力学习;但每个孩子内心也极其敏感脆弱,脆弱到连父母的一句责备都承受不住。

距离高考还有三个月,谁也不知道这三个月会有发生什么?但参加过高考的孩子都将练就一颗“强心脏”。

考研党:复试遥遥无期,继续坚持还是转战就业?

“今天你们发了开学通知了吗?”林颖几乎每天都会这样问她在读大学的妹妹。3月25号,教育新闻部发布了考研国家线预计推迟至四月中旬公布的消息。这意味着,复试工作将会在4月底或者五月初进行,如果这时大学基本开学,研究生的复试应该也就能安排上。

这打乱了很多人的复试计划,就像在长跑结束前被人告知终点线被拖后了。林颖偶尔会陷入迷茫之中,“原本三月份的这个时候我已经完成了一轮的复习,然而现在战线拉长,我每天安排学习的时间就变少了,计划落实得也不好。”目前她每天的学习安排分为三个部分,早上八点起床看专业书,中午看专业文献,晚上练习口语。偶尔给自己安排一个午睡,只是有时午睡醒来,会突然抗拒走进书房。在这期间,最难的是调节好心态。林颖在这段时间里,学不进去时总会感到格外焦虑。在感到焦虑且无法继续学习的时候她经常会拿起手机,漫无目的的刷新着关于考研的各种信息。她说考研是一场信息战,然而不管是教育部关于复试的安排还是34所自划线学校的通知都还未出现。她将微信头像换成了在深圳地铁上的一张自拍,车窗倒映着她靠在地铁上,显得有些疲惫。

让林颖最为焦虑的是,复试有可能采用网络面试。著名考研政治讲师肖秀荣25号在他的微博下回复网友“看样子基本上全国都要网络面试”,线上复试趋势越发明显,各种消息预测不停。林颖表示自己甚至不愿意面对这件事,“目前我的复习内容都是根据线下面试安排来计划的,但是问题是,没有人真正的网络复试过,不知道考察的内容也就无从准备。有可能要重新准备复试的重点,改变当前大部分的复习策略,即使是最有经验的机构老师目前也只能提醒考生注意礼仪,不要断网。”类似的想法在这届考生中普遍存在,在有关考研安排的微博、豆瓣、微信公众号下常有人留言“确定真的要网络面试吗?没有准备过该怎么办呢?”

同时,网络复试和线下笔试相比,存在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如何保持复试的公平公正?常年的线下研究生复试拥有一套较为公平的系统。“就深圳大学而言,考生在笔试阶段统一开始考试、统一监考,面试阶段将考生集中在一起由工作人员带领进入考场,然后走其他通道离开。考试期间,先考的学生不会和后考的学生有任何交流。”林颖解释道,“但是采取了网络面试后,如何确保学生面试完后不会采用网络的形式进行泄题?”同时她还担忧,线上面试对学生专业素养要求会有所提高,或者会更偏向学生个人在本科期间的学术成果,这样会造成对像她一样的跨专业考生不利。

林颖最后说,她会慢慢做好网络复试的准备,这次是她二战考研了,她相信自己这次一定可以,等这段时间过了再和她的研友一起出去玩,那时候应该就是夏天,一切都会变好。

受到疫情冲击,考生们都面对着和以往更为艰苦的备战之路。但无论是从初一入学就开始准备考紫金中学的雅婷,还是向着目标大学努力的陈晓,亦或是冲击自己理想院校的林颖,都依旧坚信自己会是冲过终点线的赢家。这场备考之路,其实考生并不是孤军奋战,高考延期,网课老师倾心倾力、随时跟进,各个学校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积极调整应对方案。而每一个考生此刻最好的姿态就是像一棵树一样,笔直坚定地成长,不为风雨折腰,最后以生机勃勃的姿态迎接胜利的阳光。

文中雅婷、陈晓、林颖均为化名

所有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特别声明:本文为投稿作品,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窗报的观点或立场。

作者:钟宝莹 陈燕 林中姗

指导老师:李近

校稿:卢瑞麟

排版:卢瑞麟

责编:何淑慧、黎藜

原标题:《新窗来稿丨疫情下的考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