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记者走基层】阜城县王集乡张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军带领 乡亲脱贫奔小康

2020-05-07 18: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这些地膜底下播种的是辣椒籽粒,地膜是咱们云农园区免费提供的,种子跟底肥都是垫付的,等收购时再将种子、化肥费用扣出。那边的空地上正在播种的是咱大棚里培育出来的辣椒苗。”

云农园区大棚中培育的辣椒苗

“这些是成年的玫瑰花苗,你们看那些芦花鸡、鹅,有它们在,地里都不用除草了,看看地上,都没草,而且鸡粪、鹅粪留到地里又能提升土壤肥力。这些鸡、鹅的产出,加上玫瑰花的收入,除去成本,每亩地纯收入仍在10000元以上。”

位于张家庄村的阜城现代农业园区内,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军兴致勃勃地介绍着令他引以为豪的辣椒、玫瑰花、芦花鸡、大白鹅。在他的眼中,它们是宝贝,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金疙瘩。正是因为有了它们,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手头越来越宽裕了。

响应号召,满怀热情回乡创业

“跟乡里其他村相比,原来张家庄村两委班子有些软弱,发展缓慢,我们在挑选村干部人选的时候,有人提到了张玉军,他在外创业有成,而且关心家乡发展,我把玉军从内蒙古叫回来,深谈了一次,感觉这个小伙子有思路,有想法,试探着建议他回村任职,带领全村群众发展产业摆脱贫困,他回内蒙古后,做通了家人的工作,回到了家乡”,阜城县王集乡党委书记都玉芳说。

“为了打消我的后顾之忧,都书记还把他多年的老搭档,具有三十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李双星主任介绍给了我,帮我出谋划策,解疑答惑,他们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到咱园区里来,经常对我说,有什么困难尽管说,我们会尽全力帮忙解决。”在家乡人民的亲切召唤下,在都书记的诚挚邀请下,借着县委、县政府“引凤还巢”工程,张玉军回到了家乡。

破旧的房屋、泥泞的道路、村民殷切期盼的眼神、乡镇干部一心为民的真情深深地感动了张玉军,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摆脱眼前的苦日子。2017年4月,张玉军创建了阜城县云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规划面积1.05万亩的阜城现代农业园区。2017年10月,当选为王集乡张家庄村党支部书记。

一心为民,抗下苦累吞咽辛酸

“我父亲是个老党员,支持我回来,希望我为乡亲们做些实事。但是我爱人很担心,不愿意让我回来,怕我吃苦受累,怕我跌跟头,摸爬滚打了十几年才有了现在的企业,偏要涉足农业,何苦呢?何必呢?对于农业来说,咱是行外人,嘛也不懂,而且百人百心,她怕我跟乡亲们打交道的过程中受委屈,费力不讨好,心疼我。但是我就觉得吧,咱个人日子好过了,可是乡亲们的日子依然挺紧巴,咱有能力为乡亲们做点儿什么,就想着尽力试一试。我逮住一切机会给爱人做工作,枕边风常吹着,慢慢地,她也就认可了我的做法。”事实如爱人所料,虽然是为了百姓好,想着带领大家伙脱贫致富,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张玉军的苦心与努力。

“起初老百姓不信任咱,怕种了卖不出去,怕赔本,我就在张家庄村先建起了1000亩的示范田,发展特色种养产业,试验成功了,示范区亩平均收入达万元以上,老百姓看到确实挣钱了,也就都愿意跟着咱走了。但是在流转这1000亩示范田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有个80多岁的老人,他的3亩地在示范田内,死活不同意流转,不调不换不租,而且耳聋,我们用纸筒卷成喇叭状跟他讲,一说就是两三个小时,说得口干舌燥···”不忘初心,张玉军耐心跟乡亲们做工作,最终1000亩示范田成功流转。可是,在推广种植的时候新的难题又产生了。

“去年的时候我们推广辣椒种植,为了打消乡亲们的顾虑,我们将种子(苗)赊给他们,等收购时再扣出,有一户人家,打死不种,还到处说歪话讲歪理,动员别人也不要种”。可就是这位“打死不种”还四处“作乱”的人,今年竟然也种上了辣椒!因为他看到,去年种植辣椒的乡亲们都挣到了大钱,收入大大地增加了,他眼馋了,后悔了,心动了,春节前终于鼓足了勇气找到了园区,随即订购了5亩地的辣椒种苗。

收益是打动乡亲们的一方面,张玉军一心为乡亲们考虑的真情是另一方面。

“去年辣椒种植过程中因大风骤雨受灾,辣椒秧子东倒西歪,害怕影响到乡亲们的种植热情,怕他们丧失信心,我们园区内所有人员义务去田地里干活,用木棍把一棵棵倾倒的辣椒秧子扶正。最终乡亲们被打动了,纷纷加入到‘支棍’的工作中来,将损失降到了最低,但亩产纯收益仍在3500元以上。”

自费自筹,选项目学技术上设备

为彻底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选择更多适合本地的产业项目,张玉军自费赴山东、新疆、江苏、贵州等地考察特色扶贫产业,除辣椒外,还选定了玫瑰、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帮助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稳定增收。

为了提高农民群众科学种植的技术水平,张玉军聘请河北科技大学、中椒英潮集团公司、芳蕾集团等专家教授常驻园区,对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等绿色种植技术进行推广培训。同时自筹资金,建成集科技培训、科技研发、电子商务、农产品检测、金融服务、惠民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多次邀请专家举办讲座、现场指导培训,为农民群众摆脱贫困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先后新上1条辣椒深加工生产线和10台玫瑰花深加工设备,建设21个高标准辣椒腌制池,先后购置50台套大型农业机械、5台套全自动栽苗机、3台良种精选机、2套绿色食品自检设备等,实现农产品就地销售、就地深加工,节约成本,使农民充分享受特色扶贫产业带来的红利。云农公司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几十家外地市的合作社前来参观,它们纷纷与公司对接,在云农公司的指导下发展特色种养产业。

为了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带动区域生产向品种优良化、栽培集约化、产品绿色化方向发展,解决当地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和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问题,2020年公司将利用财政扶贫资金1000万元、自筹资金350万元,购置玫瑰精油萃取设备、玫瑰破壁机制粉设备、辣椒酱加工生产线及其附属设备、辣椒种提取设备和其他附属设施等,努力实现产出最大化。

玫瑰花,药食同源,为了丰富产品的多样性,云农公司特聘河北科技大学专家团队精心研发玫瑰花系列食品,并在园区内挂牌设立了“农业创新驿站”。

创新模式,带领农民发家致富

“为了最大程度上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与种植热情,我们改变以往的经营模式,让农户自愿携土地入社,我们统一提供种苗、地膜、农药等物资,统一管理,统一收购,这样既能消除农户的后顾之忧,又能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收益。”张玉军介绍。

张玉军把帮助农民持续增收、摆脱贫困面貌作为出发点,探索出了“一张订单保底、一卡通保惠、统一管理共赢”的“三个一”扶贫新模式,确立了“园区+公司+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的特色种养新模式,带领周边12个村子的1600多农户(其中贫困户102户)、7个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园区和公司经营,2019年辣椒、玫瑰、中药材等规模化种植面积达到8760亩,其中辣椒种植面积6750亩,玫瑰种植面积1800亩,中药材种植面积210亩,亩均纯收入5000元,人均增收7500多元,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其中为贫困人口提供工作岗位15个),务工人员人均年收入2万多元。

“每年6月中旬玫瑰盛花期采摘完成后,每亩地投放20只芦花公鸡、80只芦花母鸡、2只公鹅、8只母鹅,每亩地设置2-3个鸡窝和1个玉米破碎粒等鸡食投放点,鸡鹅以食用田间杂草、落地玫瑰花瓣、昆虫、投放的玉米破碎粒为主,母雏鸡养殖4个月左右开始产蛋,产蛋高峰期180-400天,一只蛋鸡平均年产蛋200-300枚左右,公雏鸡养殖6-7个月即可上市销售,养殖过程中除防疫、鸡窝搭建外成本很低”,张玉军介绍说。

张玉军同农户一同查看园区内玫瑰花长势

据了解,每亩玫瑰花田鸡蛋的年收入约为16000元,鹅蛋的收入3000元,公鸡收入2000元,公鹅收入220元,综合计算每亩年收入21220元,每亩养殖成本(鸡/鹅苗、鸡舍/鹅舍、玉米、临时人工等)10000元左右。加上每亩3000-5000元的玫瑰花收入,种养两项每亩收入可达14200-16200元。

“种养结合不仅实现了亩产收益最大化,而且改良了土壤,增强了土壤肥力,节约了灌溉用水(玫瑰花生长期极具节水性),同时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了产品质量,又保护了生态环境,一举多得呀!”张玉军言语中满是自豪。

收益增加了,乡亲们受益了,大家伙的种植热情上来了。80多岁高龄的辣椒种植户张大爷,考虑到他的身体,园区建议他别种辣椒了,张大爷却说“不行,还得种,去年我种了2亩6分地,收入了13000块钱,今年我种3亩5分地!”

人心都是肉长的,看到张玉军如此兢兢业业为大家谋划,一心一意为大家办事,大家伙的心暖了,开始试着回报村子,回报国家。疫情防控期间,大家伙争着抢着上防控一线,自觉轮岗值守。

真心换真心,乡亲们的心里明白着呢,谁是真正为他们好,他们能感觉出来。

长远规划,消除农户后顾之忧

“也有人担心,地里种上玫瑰花,现在自己能打理、采摘,等到老了动不了了,怎么办?针对这个,我们也作了规划,凡是咱们园区内持有‘一卡通’的种植户,不仅可以享受消费打折、教育补贴、养老补贴、就业优先、入股分红等五大优惠,而且在他们年老无法打理田地时,我们可以代为打理,我们会将打理费用明细及时输入卡内,收购时我们将成本扣除,剩余钱款直接入卡。”忧在百姓前,思在百姓前,为了彻底打消农户的后顾之忧,张玉军将群众的每一个需求都记在了心里,并想尽办法为乡亲们排忧解难。

“我们在积极探索新模式,争取做到‘以地养老’,让园区与乡亲们的连结更为紧密,让农户与规模化市场无缝隙连结,让乡亲们获益更大,实现产业兴、农民富,为政府、为国家减轻负担。”张玉军是个胸怀大格局的人,他的心里不仅装着老乡亲,更是装着国家,他一心为乡亲谋福祉,想着让乡亲们跟上国家发展的步伐,跟上时代进步的潮流,不想让乡亲们拖了国家的后腿。

谈起张家庄村未来的发展,张玉军信心满满,“现在村子里的‘硬件’已经差不多了,村子里的路已经修完了,村两委办公室正在建,接下来我们将下大力度抓‘软件’提升,确立规章制度,整顿民风、村风,营造和谐互助、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还原淳朴友爱的本色,建设美丽和谐的新农村。”

产业兴了,乡亲们的日子好过了,民风、村风好了,村民素质提高了,几者相互促进,良性循环,最终达到村富民丰、文明振兴的目的。

滴水入土,蔚然成荫,玫瑰香满园,辣椒红遍天。相信在张玉军这滴水的滋润下,当地百姓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脱贫致富的恩泽最终会荫蔽到每一户人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