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文旅中国:书画作品是怎么换来蔬菜和口罩的

2020-05-12 10: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战疫期间,艺术家在做什么?采访中,我们听到最多的几个回答是:居家隔离不添乱、创作战疫主题作品、参与义捐拍卖。听上去平淡,但在深入采访一次义捐义拍活动后,我们的印象改观了:从倡议到创作,从作品变身战疫一线急需物资的过程,没那么简单——

讲述人:耿雷

“艺数中国”董事长

没有笔墨纸砚?安排!

大年初二,我们发出了“大爱无疆 翰墨传情——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书画名家义捐义拍公益活动”的倡议书。

发出倡议书后,心里很忐忑。说实话,有不少担心。一方面,当时很多艺术家是在突然中进入了封闭隔离生活,身边没有合适的笔墨纸砚,他们想创作也没有条件。一方面,我们担心疫情的蔓延会对艺术家的情绪有影响。到底能筹集到多少作品,心里没底。

倡议发出当天晚上9点左右,艺术家方楚乔第一个跟我们取得了联系,表达了捐赠作品的意愿,我们非常感动,觉得太珍贵了。

张金玲捐赠作品《春来了》

人在香港的知名表演艺术家张金玲给我发微信说:“我现在在香港隔离,无法进行创作,我捐赠以前的一幅作品。这幅作品捐了多少钱无所谓,我只是想尽一份心。”很快,知名主持人董浩也专门为我们创作了一幅作品《钟馗》。我们信心大增。

董浩捐赠作品《钟馗》

手边没有创作工具,这让不少艺术家非常难受。为了让大家能创作起来,我们想方设法,通过快递和转送,把创作工具送到响应倡议的艺术家们手里。画家熊晓东在云南西双版纳,我们给他邮寄了绘画工具。画家李强身在日本,我们通过在日本的朋友给他送去了书画材料。

没有裱画师傅、不会传图?安排!

作品来了以后,我们就遇到了新的问题:裱画。北京的裱画师傅大多回老家过年了,疫情发生后又在老家封闭隔离。艺术家们的画作都来了,怎么能被裱画这个环节给难住?我们找到一位裱画师傅,答应为我们复工加班。可他本人在村子里隔离。我们请相关部门写了介绍信,去村口接他出来,到专门的裱画店里工作。这才把这个环节给搞定了。

还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很深,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的工作人员花费了大量时间反复和艺术家们沟通一个操作:使用手机上传作品的高清图片。请艺术家为作品拍摄能够体现作品全貌的高清图片并上传,其实还挺有难度的,毕竟书画艺术家不是摄影艺术家。艺术家把作品拍好,传过来后,我们还必须完成上传艺术作品、制作微信推文宣传、登记备案等工作。

为了保证活动能够如期开展,我们6个工作人员每人每天跟踪几十位艺术家,从正月初三开始,到活动结束,每天工作到深夜两三点。

线上拍卖筹款,安排!

短短15天时间,我们就收到了400多位艺术家精心创作奉献的500余幅书画作品。捐赠作品的同时,艺术家纷纷留言抒胸臆:

“也算为抗击新冠疫情尽自己一点儿微薄之力。”

“恨我不能像白衣战士一样奔赴前线,艺术传递心愿,居家更要奉献!”

“说可能说不太清,心意都画在画里了。”

“城封了,火热的心没封!人隔了,我们的爱隔不断!”

“这是艺术家的激情和血性!”

2月2日,线上义捐义拍活动在“壹平台”开启。由于活动得到了多位艺术家、藏家、企业家和广大画廊的支持,热度很高。为使线上拍卖能够得到更多爱心人士了解和支持,争取更好的效果,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李多宽还主动约请了藏家参与义拍。

陈可之捐赠作品《芳菲世界》

最终,这批作品筹到善款80余万元,其中,北京东方书画研究会会长、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陈可之的作品《芳菲世界》拿下最高拍价4.2万元。

换来有机蔬菜30吨,安排!

筹得善款后,我们积极地联系购买、运送物资。当时,武汉的物资非常紧缺,我们商量后决定通过文化和旅游部联络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尽快购置疫情一线急需的物资转赠武汉。

首批捐赠物资是有机蔬菜。我和几位工作人员3次前往山东潍坊青州,当时疫情形势比较严峻,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几个人分别开车前往山东。我们采购了青州有机蔬菜30吨(价值30万元),决定由火车运抵武汉吴家山站。

耿雷率工作人员与蔬菜大棚员工为捐赠蔬菜装箱

在青州市商务局协调下,仰天田园综合体和绿龙蔬菜合作社低价提供新鲜蔬菜,得知这批蔬菜是支援武汉一线的,他们连夜采摘、装箱、打包。2月15日上午,蔬菜就全部运送到了山东港天物流园区。山东港天物流公司又协调铁路部门和武汉地区物流公司,为这次运往武汉的蔬菜开通了绿色通道,并免费承运,确保新鲜的蔬菜尽快送到武汉抗疫一线人员手中。

捐赠蔬菜

组委会组织捐赠价值30万元的山东青州有机蔬菜30吨作为首批捐赠物资(01:13)

再换1500套防护服和3万口罩,安排!

紧接着,组委会通过文化和旅游部联络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宜都市人民政府、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进行协商,订购1000套医疗防护服(价值16万元)加急转运武汉。

订购1000套医疗防护服

宜都市榕生时装有限公司在得知这1000套防护服是捐赠给武汉一线医务人员后,全力组织生产,仅用一天时间,就将该批防护服生产完成并紧急消毒装箱。

口罩、防护服等捐赠物资装箱

经宜都市人民政府的积极调度协调,由顺丰速运工作人员加急装车,确保这批物资万无一失后,这批物资转运到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后组织分配,转赠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

之后,我们在南京恒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张艳总经理的支持下,又从江苏采购医用外科口罩3万个(价值15万元)、从海外采购我国台湾产高等级医疗防护服500套(价值18万元),这些物资都第一时间转赠送达了武汉一线医护人员手中。

讲述人:李多宽

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

不管大家小家,不论大幅小幅,不计价高价低

李多宽

2019年12月29日,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此次会员代表大会,是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召开的一次换届大会,出席大会的会员代表共100多人。会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机构领导人,我当选了新一任会长。

当选的那一刻,我就开始思考这个新职务给我的责任和使命、可以有哪些作为。想不到,不久后,新冠肺炎疫情就发生了。面对这样的重大疫情,我不断思考:文化艺术能够为疫情做点什么?不在一线的我们,能够做点什么?

发自湖北和武汉的战疫报道和疫情数据,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我们去不了一线,但可以为奋战一线的勇士们加油打气。我想,作为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应该号召全球艺术家拿起手中的笔,鼓舞士气、支持战疫、讴歌人民。

大年初二,研究会与承办单位“艺数中国”的几位领导同志紧急磋商,立即起草公益活动实施方案。初三,“大爱无疆 翰墨传情——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书画名家义捐义拍公益活动”就启动了。

响应倡议的艺术家中,不仅有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大家,也有德艺双馨、引领时代潮流的艺术名家,还有德才兼备的实力派青年书画艺术家;既有年逾九旬的耄耋老人,也有风华正茂的年轻才俊;有德高望重的老将军、老部长,也有著名主持人、影视演员,还有来自海内外的普通书画爱好者……谁言寸草心?他们的作品一幅接一幅地发来,我心里无时无刻不在感动。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责任和义务。我一直提倡,在当下多元化的时代,更要有对民族凝聚力和爱国情感的抒发。这次我们及时组织书画家积极行动、走在前面,就是出于时代精神的感召。

李多宽捐赠作品《南歌子·游赏》

活动中,我将自己的作品苏东坡词《南歌子·游赏》拍卖所得1.2万元全部捐赠。因为时间紧迫,为了尽快筹得善款,我们除了开展义拍活动,还组织了认捐活动。我和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赵树栋分别认捐1万元,其他艺术家也纷纷响应。

赵树栋捐赠作品《抱朴归真》

不管大家小家,也不论大幅小幅,更不计价高价低,大家只有一个共同心愿:为抗击病毒疫情,打赢这场在非常时期具有特殊意义的人民战争,表达一份心,献上一份爱,送上一份情。艺术家应该和时代同呼吸,始终扎根我们这个社会。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来的感谢信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要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充分发挥文艺凝神聚力、抚慰心灵的独特优势,组织策划了一系列鼓斗志、聚民心、暖人心的线上文艺活动,推出了一批主题鲜明的文艺作品以艺战疫。同时,在一大批爱心人士的倡议和推动下,文艺工作者的慈善义举也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涌现。这让人们看到了文艺工作者为时代画像、立传、明德的实际行动,感受到了文艺工作者满腔的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大爱无疆 翰墨传情——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书画名家义捐义拍公益活动”是众多慈善义举之一。李多宽总结自己的书法路径是传统的正大气象,吸取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往前走,老老实实地去写字、实实在在地去做事。这次义捐义拍活动也是如此,善款换来的是蔬菜和防护用品,在战疫中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同时,这老老实实的赤诚之心,也让一批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文艺作品影响不同圈层群体和千家万户,直抵人心,凝聚起了同心聚力抗疫的最大公约数。

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已启动了全球性抗击疫情作品征集活动,计划下半年举办作品展览。祝愿此次全球性的活动能够克服困难、成功举办,用艺术创作凝聚共克时艰的合力、书写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疫篇章。

记者:程佳

责编:李扬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