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护士节快乐!关爱护士,看看大咖们都说了些啥

2020-05-12 16: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今天,是第109个国际护士节。5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护士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习近平强调,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爱护广大护士,把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作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完善激励机制,宣传先进典型,支持优秀护士长期从事护理工作。全社会都要理解和支持护士。希望广大护士秉持优良传统,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再接再厉,真情奉献,为健康中国建设、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在这个温暖的节日,本报编辑部约请业界大咖们围绕如何关爱护士畅谈了自己的观点。

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 吴欣娟

北京医院院长 王建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 樊嘉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党委书记 王天有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俞新乐

第44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原主任 成翼娟

第45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 赵庆华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护理部主任 范玲

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 吴欣娟:

让中国护理人绽放更加绚丽光彩

伴随着5月盛开的鲜花,全球护理工作者迎来了自己的节日——“5.12”国际护士节。在此,请允许我向全国445万护理同仁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衷心的祝福!

2020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我们不仅迎来了现代护理学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女士诞辰200周年,更在与新冠肺炎疫情抗击的过程中,以白衣执甲、勇敢逆行的实际行动向全社会展示了熠熠闪光的新时代南丁格尔精神。“致敬护士队伍,携手战胜疫情”,被国家确定为今年的护士节主题。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护理人员迅速投身到这场艰苦卓绝的生命保卫战中,大家克服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以生命拯救生命,成为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为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特别是80后、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护理人,他们在这场战斗中经受住了锻炼和考验,眼里有光、心中有爱,所表现出的无所畏惧、坚强乐观、勇于钻研、乐于奉献,深深感动着我,我想这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的生动诠释:“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今天,护士这一平凡的职业,正在以其在保障人类健康中发挥的不可估量价值,被全世界所关注。WHO确定2020年为“护士和助产士年”;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最新评论阐述了护士在实现全民健康覆盖过程中发挥的至关重要作用;国际护士会将“护士:引领之声——守护世界健康”确定为今年国际护士节的主题。在这样一个美好时代,面向潜力无限的未来,愿我们每一名护理人,都能继续秉承初心理想,用奋斗和实干,在守护生命的道路上,不断弘扬和光大新时代的南丁格尔精神!中华护理学会也将一如既往,与大家心手相依,在引领和托举中,让中国护理人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最后,祝全国护理同仁们节日快乐!

北京医院院长 王建业:

增加护理人员职业荣誉感

5月7日,是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回到北京“满月”的日子。这一天,我们召开了援鄂医疗队合同制护士队员转编工作会,30名合同制护士转为正式编制。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151名队员中有103人是护士,其中90后护士占三分之一。在疫情最危险的形势下,大家毅然决然挺身而出,无怨无悔辛苦付出,在疫情大考面前,充分发挥了专科护士的重要作用,展现了护理队伍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对患者的温暖守护。

在医疗队在鄂期间,院党委就开始酝酿合同制医疗队员转编制的问题,回到北京后,院长办公会第一时间讨论确定此项事宜。转编制是为了表彰各位医疗队员在抗疫过程中的出色表现,为队员们提供更加稳定的工作环境、更加理想的工资待遇。

5月11日,我们举办了“关爱护士健康直播讲堂”活动,请来医院三名大咖级专家,给护士们讲讲如何预防静脉曲张、腰痛预防与康复、体重管理等与自身健康息息相关的内容。此外,我们还启动了护理博物馆建设项目,5月11日—15日在北京医院报告厅前广场进行线下展览。

希望通过这些举措,传递出医院对护理人员的重视与爱护,增加护理人员的职业荣誉感,让大家更加热爱护理事业,把援鄂期间的坚强意志和精神面貌带到今后的工作中,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为救治更多患者生命,为医院建设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 樊嘉:

让他们看到未来,才更能把握现在

中山医院有2000多名护士,占全体员工的一半,护理人员可谓名副其实的“半边天”,是我们医疗战线上一支不可缺少的骨干力量。

在中山医院,从工作环境到个人发展,我们为护理人员努力提供最优质的工作环境,帮助成就个人职业发展,按照工作强度、岗位职责、工作年限等标准,我们设置了5个能级,让护理人员有清晰的定位与目标。我们不仅重视他们的职业规划,也关心他们的家庭生活,尽可能给予他们更多方便照顾与人文关怀,对于有困难的人员,我们会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中山大家庭”的温暖。中山医院已连续7年被评为“最佳雇主”,因为我们始终认为,要让医护人员爱岗敬业,首先要让他们感受到医院对他们的爱——让他们有归属感,才更有责任感,让他们看到未来,才更能把握现在,并让医院对他们的关爱再通过他们传递到每一位患者身上,充分体现出“一切为了病人”的中山精神和博爱情怀。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党委书记 王天有:

把爱护落到“心”上

疫情照亮了“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也给医院管理提出了新的命题。

疫情之下,圣洁的白衣护士勇敢逆行,无畏付出,展现了天使的使命与担当。疫情之后,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关心关爱护士更要从她们的切身实际出发,首当其冲的是把牢安全“关”,切实保障护士的执业安全,给予护士应有的职业尊重,决不能让医务人员抗疫之后寒了“心”。

北京儿童医院并非儿童传染病定点医院,但在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儿童医疗救治中,始终发挥重要作用,全面提升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全力有效预防职业暴露,同时加强安保防护,极力防范各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是确保护士权益得到保障的根本。关心关爱护士还要从“爱”字上下功夫,医院将继续探索完善护理垂直管理,确保儿科护士各项待遇保障的落实,切实提升儿科护理团队的职业归属感;创新护士表彰、正面宣传、护理人文活动等,努力挖掘和塑造儿科护理典型,不断增加白衣天使的职业认可感和荣耀感,将医院对护士的关爱真正落到“心”上。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俞新乐:

完善政策,充分体现护理劳务价值

从2015年到2019年的5年间,浙江省注册执业护士从16万人增加到近22万人。

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护理事业发展,通过强化政策保障,稳定护理人员队伍。2016年,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原省卫生计生委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提高儿科医生、护士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是近年来第二次调整护理人员待遇,通知明确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护士,在现有薪级工资基础上,上浮2级薪级工资。在此基础上,调整护理技术劳务价格,体现护理劳务价值,较大幅度提高护理费、治疗费等护理相关收费标准,调整后的费用全部纳入医保报销。

随着时代发展,浙江省在创新护理服务模式、拓展护理服务领域、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理服务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为深化医改和健康浙江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护理服务模式不断创新。2019年以来,全省进一步拓展护理服务模式,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进行线上专科护士门诊门户及“线上点单、居家护理”工作模式探索,形成了业务准入标准化、服务监管一体化及居家服务有“迹”可循三大工作亮点。

二、护理管理模式不断优化。我省通过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引导护理人员合理流动,加大护理服务供给,拓展护理服务领域,促进护士队伍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出台《浙江省护士执业区域注册实施办法》,对符合条件的护士执业注册地点由所执业的单个医疗卫生机构调整为浙江省行政区划。开发并上线“护士电子化注册信息系统”,实现医疗机构护士电子化注册全覆盖。

三、护理技术能力不断强化。我省通过开展高质量的专科护士培训工作提升护理技术能力。同时,通过开展高规格护理技能竞赛,营造比学赶超、争做能手的良好氛围,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的护理职业队伍,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护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我省坚持以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抓手,不断深化优质护理内涵,全省11个地区共建90个县、区级护理质控中心,健全了省、市、县三级护理质控网络体系。不断加强护理人文关怀教育,优质护理服务已实现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覆盖。结合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建立二、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分工协作机制,为群众提供连续性护理服务。

第44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原主任 成翼娟:

对基层护士的关爱还需加强

4月26日,华西医院举办了“责任与爱:战“疫”中的华西护理人”活动,邀请了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赴武汉、意大利等临床医疗中心一线,以及奋战在华西抗疫前线的护理人来分享自己的抗疫故事。活动让大家都受到了教育,护士们的抗疫精神得到了极大的颂扬。医院在精神层面关心、鼓舞、激励着他们,让护士们明白自己的责任与使命,英雄值得被褒奖。

一直以来,华西医院肯定护士在增强全民健康福祉中的重要作用。医院保障护士待遇和身体健康,让护理技术的含金量得到体现和认可。医院注重护士培训,提升护士能力,让他们有机会成长,有本领更好地应对挑战。我们还呼吁全社会认可护理工作者的劳动价值,营造尊重爱护护士的社会氛围和风气。

在这次抗疫中,我们看到很多来自基层的护士加入其中,也得到了相应的待遇保障。但总体来看,关爱基层护士还需要继续加强。第一,要关心基层护士的职业成长,让他们有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给他们更多的提升空间。第二,给基层机构配备足够的护士,增加人力,给护士减负。第三,加大对基层医院护士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在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中,充分发挥基层的医护力量,有助于开展健康科普等工作,拓宽受益面。第四,要保障护士的执业安全,维护护士的健康权益,让他们的职业价值得到认可和尊重。第五,要加大宣传力度,用好媒体的力量。比如,借助网络直播等,讲好我们身边的护理故事,讲好护士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贡献。尤其在抗击疫情中,护理工作赢得了全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希望借助这个契机,把护理专业和学科发展提升到更高的层面。

第45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 赵庆华:

赋权增能 提高岗位胜任力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护理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让我们更加意识到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中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这些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应急救助能力、病人管理能力、心理护理能力、安全防护与科研能力等。在此次抗疫过程中,我们另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要夯实基础,强化护理人员三基训练,提高他们的岗位胜任力,比如密闭式吸痰技术扎不扎实,对于新冠肺炎患者预后影响很大。

5月7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重庆市总工会主办了“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共护全民健康”劳动和技能竞赛。竞赛分为5大赛区,选手均为抗疫一线护理人员,目的就是把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疫情防控相结合,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因此本次技能竞赛环节,着重考察了有创呼吸机使用和密闭式吸痰等关键急救技能。

此外,我们还应通过团队赋权、角色延伸的形式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要赋予有能力有资质的护士处方权,促进护士对慢病患者的持续性管理,整合社区资源,延伸护理服务内涵,体现护士专业价值,让他们有更大的职业成就感。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护理部主任 范玲:

以爱为名 磁性管理

在护理管理中,我们特别希望为护士们营造一种舒适的工作氛围,搭建一个能够激发大家创造力的平台,让大家的职业发展方向更加明晰。

2005年,盛京医院开始探索护理垂直管理,实施委员会式管理制度;2012年成立了关爱护士委员会;2019年,医院推行了“磁性管理”理念。护理部组建了磁性护理管理领导小组,全院设立了100多个护理单元,每个单元选出一名关爱护士的骨干,即“磁感师”,作为磁性管理的联络护士,形成从护理部,到各个大科系护士长,再到护士的磁性管理三级架构。

今年,我们将继续进行磁性护理文化的构建及发展,借鉴磁性医院认证标准,拓展磁性护理服务范畴,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减压活动,打造体现职业和个人双重价值的工作环境,通过磁感师和心理疏导师为患者和家属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最终做到护士满意、患者满意。

另外,我们还把关爱护士的活动落到实处。今年,结合抗疫主题,我们举办了最美抗疫护士宣讲会、“小护士成长记”舞台剧展演活动,通过男护士社团组织举办“心灵驿站——男护士专场”活动,组织“情系自然,牵手拓展”单身护士联谊会等。

我们不断打造盛京关爱护理文化,提升盛京护理关爱微信网络平台内涵建设。各护理单元将磁性护理管理相关的内容整理成文字、图片、视频等,推送到盛京关爱微信平台——“盛京关爱TEAM”。最近,我们在平台上开设了“疫期减压专栏”,关注护士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如何把对护士的关爱落到实处?我认为,第一,要做好领导层与护士间的交流。护理部主任和护士长们要具备周密的策划能力和扎实的行动力。第二,要提前调研,充分了解护士需求,比如学习晋升的机会、休息放松的空间、创新奖励机制、资金支持等,根据护士所需,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第三,希望开展的每一项活动都能让护士们表达真实感受,搭建交流平台。

来源:健康报护士频道

原标题:《护士节快乐!关爱护士,看看大咖们都说了些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