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市场监管总局介绍2019年落实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情况,并答记者问

2020-05-12 18: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5月12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2019年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情况。

国新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胡凯红(徐想 摄)

胡凯红: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今天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今天吹风会主要向大家介绍2019年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情况。出席今天吹风会的有: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赵辰昕先生,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先生,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先生,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唐军先生,我是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言人胡凯红。首先,我为大家介绍2019年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总体情况。

2020年5月5日,国办印发《关于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对2019年落实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扩大内需、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213个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相应采取30项奖励支持措施。国办通报印发之后,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反响强烈,专门通过政府网站、主要媒体,以及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手段和途径进行转载,予以了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全正向激励机制的要求,国办自2017年起已经连续4年对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表扬和政策激励,旗帜鲜明鼓励大胆探索、担当作为,充分调动和激发各地推进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广泛好评。各个地区和有关部门纷纷建立完善督查激励机制,拿出专门举措,让改革者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营造鼓励竞相发展、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今年督查激励工作是在全国上下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的形势下开展的,对进一步激励和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增强担当精神、鼓足干事劲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的督查激励工作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强化鲜明导向、加大激励力度,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特点:一是激励名单典型性代表性强。受激励的地方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中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干,形成了好的经验做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二是继续向中西部和基层倾斜。213个地方覆盖31个省(区、市),中西部地区占比近60%,市县占比接近90%,充分考虑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体现了向基层倾斜的原则。三是激励措施“含金量”高。有关部门在原有激励力度不减的基础上,继续拿出资金、项目、土地、改革先行先试等“真金白银”的奖励措施,让受激励的地方有更实在的获得感。四是进一步严格评审程序和要求。各有关部门按照中央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激励措施实施办法、优化改进评审方式。国办督查室会同有关方面对部门报送名单加大审核把关力度,切实维护督查激励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

今年的督查激励工作由国务院办公厅统筹协调,共有20个国务院部门参与组织实施。其中,国家发改委负责易地扶贫搬迁、企业债券发行“直通车”、促进固定资产投资、构建“双创”发展生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8个方面工作;财政部负责财政管理、脱贫攻坚、鼓励和支持就业创业等3个方面工作;商务部负责促进外贸外资稳定增长、发展农村电商等2个方面工作;市场监管总局负责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实事中事后监管,推进质量工作等2个方面工作。这四个部门负责的激励措施“含金量”高、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有关单位在严格评审程序、发挥激励措施杠杆效应、健全长效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唐军(徐想 摄)

唐军:

各位记者朋友上午好,首先诚挚地问候大家。这次督查激励工作,市场监管总局主要承担两项任务,一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二是推进质量工作。结果显示,在深化商事改革方面,北京市石景山区等19个地方获得了激励,上了“光荣榜”。在推进质量工作方面,河北省迁安市等10个地方榜上有名。整个督查评价工作过程中,我们按照国办要求,坚持公平公正、客观全面地评价工作成效,优中选优、好中选好、宁缺毋滥,更加注重群众的获得感,更加注重探索创新,更加注重务实提升,这三个“更加注重”是我们工作的基本特点,下面我具体向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是更加注重群众获得感。

商事改革和质量工作与企业息息相关,与民生联系紧密,对这两项工作的评价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感受作为首要的标准。北京市石景山区设立“惠微通”金融综合服务窗口,为中小微企业办理贷款1.15亿元;上海市虹口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殡葬行业不正当竞争行为开出了960余万元的高额罚单;成都市青羊区建立电梯应急维修资金使用和技术支撑协同机制,深入推动老旧电梯维修改造,2019年电梯安全类投诉下降了37.3%。这些问题都是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我们这些做法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普遍好评。

二是更加注重探索创新。

创新是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今年很多受激励的地方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工作中体现了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比如,广州市南沙区发挥自贸区制度创新优势,积极探索试点商事登记确认制,进一步释放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安徽省合肥市推出全程网办、社会协办、异地联办、全城通办等一系列市场准入便利化创新举措,创造了新型政务服务模式;湖南省株洲市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打造“株洲·中国动力谷”,成为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成功典型。这些大的探索为其他地方创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

三是更加注重务实提升。

我们认为一个地方的工作成效,不仅要看它已经达到的高度,还要看到它提升的幅度,因为工作基础不完全一样。江西省赣州市强化技术标准引领,推动家具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集群总产值和电商交易额分别比2015年提高了81.8%和470.3%;贵州省毕节市创新消费维权教育引导方式,显著提高了当地消费者维权意识和维权水平。这些也为其他地方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从市场监管总局近几年参与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工作的情况来看,这一措施很好地调动了各地在市场监管领域改革创新、主动作为的积极性,对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起到了重要助推器、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认真贯彻国务院部署,落实好各项激励措施,特别是我们要积极推动这些先进经验做法在全国的推广。在这里也邀请媒体朋友们到这些地方采访、报道他们的好做法,一如既往地支持市场监管工作。谢谢大家。

胡凯红:

谢谢唐局长。下面开始提问,提问之前请各位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开始提问。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焦非 摄)

凤凰卫视记者:

我们想关注一下企业准入方面,这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工作,而且也有利于提振市场主体信心。请问市场监管部门,2019年在这些方面做了哪些主要工作?谢谢。

唐军:

谢谢,很乐意回答你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正如你所说,市场准入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这几年持续推进企业登记注册的便利化改革,努力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的环境。去年我们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着重抓了几件事情:

一是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

按照国务院部署,去年我们在18个自贸区进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就是针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我们开了四扇方便之门,即“四扇门”:一是取消一批审批;二是将原来的审批改为备案;三是实施告知承诺;四是优化审批服务,通过这个来解决企业“准入不准营”的问题。从去年工作成效来看,还是比较明显的,下一步我们要总结“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的经验,今年要在全国更大范围推开。

二是压缩企业开办时间。

去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开办时间达到5个工作日以内,5个工作日就可以把企业开办的问题解决了。世界银行公布的《2020营商环境报告》中有许多项指标,其中一项指标就是“开办企业”,我们排名还是比较靠前的,在190个世界经济体当中居第27位,这比两年前提升了66个位次,就我们国家的经济总量和发展形势来看,我们不能满足于排在第27位,我们还要继续做工作,继续缩短企业开办的时间。

三是推进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

这是去年抓的一项重要工作,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就是全程网上办。我们联合其他部委,除了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之外,还涉及到申领发票、刻制公章、社保登记,都能够在网上办理,现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大部分开通了这个系统,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它用好,真正做到网上办。网上办在这次疫情防控当中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做得好的地方全程都在网上把企业注册登记办理了,最后领取的是电子营业执照,很受大家欢迎。

下一步,商事制度改革、“放管服”改革,党中央、国务院抓得非常紧,我们要在总的安排部署下继续推进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现在大家普遍反映企业登记注册比过去方便多了,但是现在重点是要解决开办之后能够营业,有了照还要有证,持续深化改革。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胡凯红:

今天的吹风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原标题:《市场监管总局介绍2019年落实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情况,并答记者问》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