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陕西靖边:带不走的“产业”让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图)

2020-05-15 09: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本报讯(记者张震 通讯员樊悦)在陕西靖边县宁条梁镇大滩村的藜麦加工厂,现代化的大型机器隆隆作响,穿着工作服带着白手套的产业工人正忙碌地在流水线的车间里定量装袋、贴商标,一件件“高大上”的精装农特产品瞬间“出炉”。据大滩村合作社负责人李强介绍:戴着白手套的产业工人是村里的贫困户,眼前现代化的厂房曾是废弃的学校,而这一切的改变离不开一支帮扶队的到来。

       调整产业结构 打造“带不走”的产业

       大滩村位于白于山腹地,这里常年干旱少雨,自然条件相对落后,很多年轻人纷纷外出,大量土地撂荒,村民收入微薄,集体经济弱化,出现了“穷家难当,无钱办事”的困境。中建西北设计研究院是大滩村的帮扶单位,他们的到来就像一缕和煦的春风,让这块沉睡的土地重现焕发了生机。

       壮大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是脱贫攻坚的持续保障,更是农民致富的坚强后盾。作为帮扶单位的中建西北设计研究院与当地村委商量要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精心打造“带不走”的藜麦产业。盘活废弃的资源和撂荒的土地,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大滩村已经走上了一条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消费扶贫的产业发展之路。藜麦属于耐寒、耐旱、耐盐性,适应性强的高山作物,且富含的高蛋白、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多酚、类黄酮类、皂苷和植物甾醇类物质具有多种健康功效,是市场上非常“走俏”的保健食品。

在产业扶贫中,最受益的是贫困户。史小琴是村里的贫困户,去年她除了自己种植藜麦外,还在藜麦加工厂当起体面的产业工人,一天164元的工资,只要厂子不停产,她就有可观的收益。除此之外,一部分在集体经济中资金入股的贫困还有20%的分红,比如贫困户陈怀莲入股1万元马上就能分红2000元。大滩村组织所有贫困户进行就近劳务输出,平均每户增收4000元。

       盘活废弃的学校 壮大村集体经济

       如何让这一产业真正造福当地?中建西北设计研究院先后投资109万元将废弃的学校改造成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厂房,将藜麦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包装,打造成高端保健食品,从而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在大滩村的厂房里,合作社负责人李强捧着藜麦米告诉记者:“这些没有经过深加工的藜麦市场价一斤最多5元,但经过精细加工和品牌运营后,我们一斤卖到20至25元,中建西北院就是最大的购买方,累计我们村包销91万元。在帮扶单位的倾心帮扶下,大滩村去年集体经济从零增长到20万元,最重要是打造了一个可以‘生肌造血’的致富产业”。

       村集体手里有钱了,村民跟着也沾光。在资金的分配使用上,专门给贫困户设立了工勤、保洁、护林等七个公益岗位,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村集体给他们发工资,这样避免用集体资产养懒汉。除了让贫困户受益外,中建西北设计研究院和大滩村每年各拿出5万元设立孝德基金,用于给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米、面、油等实物福利,让这些老人和他们的儿女能感受到村集体的温暖,从而调动村民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打破村域界限 共闯集体经济之路

       一花引得百花开。大滩村的村民在藜麦种植中尝到“甜头”后,带动周围镇村的村民也开始他们大面积的种植藜麦,藜麦产业成了白于山区的“新宠”。“在脱贫攻坚和发展集体经济上,发展带不走的产业是根本之策,其次应该打破村域、镇域、甚至县域的局限,各村要报团取暖,优势互补,集体经济才会越走越宽。”宁条梁镇党委书记李旭深有感触地说道。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