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们后浪不需要伴侣,有便利店就够了

2020-05-15 18: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者:彭梁洁

来源:物质生活参考(ID:wzshck)

《十三邀》有一期是许知远采访人类学家项飚,提到这样一个概念:“附近”的消失。他们认为,互联网把人们肉体直接感知的、物理空间的“附近”,转变为数据化的“附近”,全部压缩进手机页面之中,其结果就是都市人对自己周边生活圈子的陌生。

照这么看,便利店可能是当代年轻人为数不多难以割舍的“附近”。所以全时倒了,竟然可以引起如此大规模的社会讨论——就像一个关系不错的邻居,突然搬家了,“后浪”们心里空落落的。

01.

711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成功的营销案例: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后,711全力投入救助受灾地,坚持开业,保持物资供应,宣称只有当灾区内7-Eleven招牌的灯光重新亮起时,人们才能平息不安,相信生活回到常态。

便利店无疑是现代人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在某种程度上,便利店已经成为城市的“新基础设施”:开在住宅区的便利店就像“自家的冰箱”,办公楼里的被称为“公司的茶水间”;在陌生的地方,便利店则化身为一座座地标——相信不只一个“路痴”跟我一样,靠便利店来定位、记路。

年轻人租房,周边有一家24小时便利店一定是加分项。它不仅可以满足“即时需求”,还为加班成常态的都市夜归人亮起一盏灯,让人感到踏实。

在异国他乡出差或者旅行时,看到熟悉的便利店图标映入眼帘会令人心安,这不仅意味着食物和饮料都有了着落,更像是“他乡遇故知”。假如你入住的酒店附近恰好有一家便利店,买点冰啤酒或者零食带回房间,绝对可以安抚奔波了一天的灵魂。

每次从家门口的地铁站出来,我都会面临一个“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选择。

向左是直接回家的路,向右不到20米有一家711。大多数时候我都会先去这家面积不大的便利店逛一圈再回家,哪怕根本没想好买什么,也会跟自己说:去了就知道了。

最期待有没有上架新口味的蛋糕或者饮料,总是想试一试;就算没有“新欢”,顺带一个常吃的面包或者三明治当第二天的早饭也好。便利店就这样神奇地将稳定性和新鲜感融为一体,这是生活和经营的哲学。

这家711开业已经好几年了,它见证了邻近的小铺子们几轮更新换代,不久前一家麦当劳在短短一个月内施工完毕,开门迎客,而它始终岿然不动,估计经营得不错。这家便利店的生意是隔壁绝味鸭脖羡慕不来的,人流状况也只有高峰期的那家山西刀削面可以媲美。

之前在一个办公楼上班,每天吃完午饭溜达去附近的“好邻居”扫荡一遍是固定项目,准备好下午的补给。我的一个同事,如果哪天遇到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总会去挑一块巧克力犒劳减肥期的自己。

因为电商的存在,现代年轻人似乎可以抛弃大型商超了,但却越来越离不开便利店。

大型商超总让人联想到迷宫般的停车场,一家人周末出动,将货架上的商品装进购物车,然后转移到私家车的后备箱,这是一种生活方式;提起便利店,第一印象则是电影里常出现的镜头,一人独自坐在橱窗前的座椅上,默默吃着关东煮或者从微波炉里加热好的意面,这是另一种生活方式。

作为城市这个巨型机器运行中的一个齿轮,便利店紧紧咬合着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暗暗维护着越来越“原子化”的社会秩序。

02.

关于便利店“无所不能”的神话,一位日本老人在流行的三行诗里写:把丈夫,寄养在便利店,然后出门旅行。

便利店的杀手锏当然是“便利”二字。711是这一模式的鼻祖。

711创始人铃木敏文在《零售的哲学:7-Eleven便利店创始人自述》一书中回忆了第一家店开业的情景:

记得当天天空乌云密布,似乎快要下雨的样子。首个营业日有许多人前来凑热闹。我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7-Eleven的第一位消费者是名男性,他买了副标价800日元的墨镜。

那是1974年,正值私人杂货铺因大型商超的崛起而日渐式微,711开启的便利店模式重新发掘出与后者共生的空间,就像开业那天在乌云密布的天空上撕开一条缝。便利店随之成为日本社会的毛细血管。

那些被作为业界标杆而广为报道的人性化服务,除了24小时全年无休、代收水电燃气费、提供复印打印服务,甚至在货架最下方摆着红白事专用的纸袋以备人们的不时之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711申请金融牌照、成为业界第一家开设银行的零售商,仅仅是为了在店里铺设ATM机方便顾客取款。

日系三大便利店品牌——711、全家和罗森,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内地。

我们这代人知道“便利店”很多是从当年那部火遍大江南北的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除了痞子蔡和轻舞飞扬的生死绝恋,书里还提到这家叫711的便利店——比超市小,又比“小卖部”高级,成为小城青年们心中时髦的象征。

后来到北京上大学,学校附近就有一家711。第一感觉是光线明亮,商品码放整齐,但对学生党来说很多东西还是有点贵,不敢常去。

最喜欢的区域是冰柜那片,里面总是躺着市面上不常见的“洋牌”冰淇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些新面孔,偶尔买来尝尝。不变的是永远热气腾腾的关东煮,虽然不爱吃,但看着那个咕噜咕噜冒着热气的汤锅就感觉温暖。

如今,当年的“时髦”已经变成 “习惯”,便利店品牌的跑马圈地也基本上定下格局。

全家可以说称霸了上海滩,上海人民享受着广告词那句“全家就是你家”的服务;广州人民亲切地称呼711为“七仔”,仿佛叫的是家里排行最小、最招人喜欢的弟弟,他们最津津乐道的是“七仔”因地制宜推出的车仔面,以及可以随意挥洒番茄酱的鱼丸。

留给北京的则是吐槽,比如“走了好几公里都找不到一家便利店”“提供座位的店铺太少了”等等,无论是数量还是服务上都无法跟广州和上海比肩,被称为“便利店的荒漠”。由此看来,“便利店指数”可以纳入检验城市宜居程度的一项指标。

有人将北京“便利店荒漠”的原因归为“三个半”:冬天寒冷,只能做“半年”的生意;夜生活不丰富,只能做“半天”的生意;马路太宽隔绝人流,只能做“半条路”的生意。大概是“物以稀为贵”,东直门“内地第一家711”同时也是711北京总部所在地,如今已经成了网红打卡点。

如今,中国本土品牌崛起、电商入局、二三线城市的本地孵化,都让便利店这门生意竞争日益激烈。

最近面临闭店风波的全时就是国内本土品牌,发端于成都;借加油站之势,中石化旗下的易捷已经跃升国内门店数最多的便利店;电商属性中最常见的是便利蜂。

除了这些全国性品牌,网友们纷纷pick自己家乡的便利店出道,例如杭州的十足、石家庄的36524、武汉的today、乌鲁木齐的八点半等等。

年轻人们随口就能讲出一个自己与便利店的温情故事,他们对抚慰了自己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这些便利店不吝赞美之词,用“商业的温度”“城市的顿号”来形容这项现代社会的发明。

尾.

豆瓣上有个小组叫“我想做24小时便利店的店员”。

小组成员可能是以“开一家小卖部”作为儿时梦想的人;可能是看了《夜 店》《红番区》这类电影幻想一场火力全开江湖混战的少年;或者是深受《春娇与志明》《重庆森林》影响,对萌芽于便利店的爱情心怀憧憬的少女。

总之他们相信,深夜的便利店,似乎总会有什么故事发生。

但相比电影“命运总是颠沛流离”,这里更多是普通人的故事。这里有手牵手下班,坐在窗前共享一份泡面或便当的情侣;总是去买处理的半价面包的老人;每天天不亮准时出现,点杯咖啡就开始背一小时单词的奋斗者;外卖小哥有时候不是为了取餐而来,他只是买一瓶水,坐在一旁安静地休息一会;冬天凌晨进来躲避寒风的环卫工人;急需情感发泄,只是来这里大哭一场的人,因为“便利店足够友好,可以留一点体面的空间”……

便利店的店员们似乎拥有一种共同的品质:波澜不惊。有时礼貌得近乎“冷漠”,有时又热心地让人感动,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包容各种情绪。

你只要推开那扇背后亮着光的门,“欢迎光临!”

参考资料:

[1].《零售的哲学-7-Eleven便利店创始人自述》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北京24小时便利店少于“魔都”?网友归纳原因为三个“半”》 北京晚报

*头图购自视觉中国,其他系网络截图

- END -

原标题:《我们后浪不需要伴侣,有便利店就够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