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互联网+”消费扶贫 为脱贫攻坚注入“源头活水”

2020-05-15 20: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近年来,越来越多来自贫困地区的特色农副产品摆上城镇居民的餐桌,丰富了人们的消费选择。“消费扶贫”正在成为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

数字技术支撑下的互联网平台,成为“消费扶贫”的主要渠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消费扶贫在互联网平台集中开展,帮助供需双方有效对接,调整产销策略,实现产业升级,同时也用真真切切的实惠为贫困地区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脱贫思路转型课”。借力“互联网+”消费扶贫的新模式,参与扶贫的社会力量被广泛调动起来,构筑起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为脱贫攻坚注入“源头活水”。

近日,一系列政策措施密集出台,为“互联网+”消费扶贫提供了方向。中央网信办等四部委联合印发《2020年网络扶贫工作要点》,提出要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推动消费扶贫线上线下相结合,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提升农村物流服务覆盖面和服务质量;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等二十八个部门印发《消费扶贫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20年行动方案》,提出加强贫困地区网络基础设施、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网点建设,支持贫困地区参加各类产销对接活动;国务院扶贫办、中央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的通知》,提出发挥电商平台优势,完善网上扶贫特产馆、扶贫频道,拓宽扶贫产品网上销售渠道,积极动员各类社会力量参与消费扶贫。

“网”拓销路 疏通“堵点”

知名电视主持人、艺人和“网红”跨界组合,一起为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直播“带货”;市委书记、县长现场变身“吃播”“段子手”,宣传地方土特产品;各类电商平台积极参与,帮助扶贫产品唱好戏……连日来,随着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在网络平台、“网红”的帮助下,贫困地区农产品销量不断攀升,扶贫产业复工复产火热进行。

“大家看这个菠萝,色彩多漂亮,吃起来味道更好!”在直播镜头前,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那板村第一书记梁力,手拿一个刚采的菠萝向观众介绍。在他身后,是一大片菠萝种植基地,农户正热火朝天地采收菠萝。他说:“看,这里多像一片‘菠萝的海’。”风趣幽默的推介赢得评论区一片点赞,下单量也快速增加。据统计,一场数小时的直播互动活动,能获得近2万斤的销量。

顺德驻那板村第一书记梁力为那板村种植的优质菠萝直播带货

各地类似例子很多。在海南、江西、浙江等地,县长出镜当“主播”,积极推介,为农民解决滞销农产品难题;在江西、广西,智慧旅游、创意民宿、云农场等创新型产业,将自然风光、人文资源融入数字经济。

广西灵山县农产品品种丰富。受疫情影响,全县农产品普遍面临销售难的问题。为此,当地“网红”——“巧妇九妹”甘有琴通过网络平台,为居民提供零接触配送服务,满足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逛菜市”的生活需求,并解决了部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据统计,该网络平台上线以来,平均每天接收订单400多笔,已销售当地农副产品10万多公斤;辐射带动400多户农户复工复产,受益群众5000多人。

4月7日,在安徽香茗山的喜乐田园农场,太湖县副县长唐翔与网友互动。受访者供图

数据显示,截至3月27日,中西部的22个省份一共认定了22566个扶贫产品,东部9省市购买扶贫协作地区农副产品总额已达21.21亿元,贫困地区农产品区域性滞销问题已得到缓解。

“网”释潜能 倒推产业升级

消费扶贫遇上互联网,“挖掘”出不少优质农产品,让城镇居民尝到了甜头。“这两年家里的果蔬开支明显增多。”在北京某银行工作的狄女士说,她关注了好几个微信公众号的扶贫产品专栏,“从南到北,只买当地最应季的东西;最近一单是湖北的笋子、四川的枇杷和海南的木瓜,产地直邮,新鲜又便宜!”

深度贫困地区大量优质特色农副产品长期以来由于产销脱钩无法形成稳定的价值链。依托互联网平台进行产销对接,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就能最大程度地转变为资产优势,为实现消费扶贫提供有力基础。此外,将特色农副产品通过电商高效迅捷地推入市场,短期内可增加就业、加速脱贫,长期来看还可以通过电商大数据推动贫困地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深度助推乡村振兴。

截至4月14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扶贫832平台已累计实现交易额1.2亿元,汇集4000多个供应商,覆盖贫困县774个。平台负责人表示,通过供需对接、信息反馈,平台促进了一些贫困地区的产业升级。广泛动员全社会积极利用互联网搭建产销平台、购买扶贫产品,这是一件双赢的事,一方面有助于实现城市菜篮子、米袋子的有效供给,满足城市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另一方面促进了贫困地区扶贫产业的健康发展,确保贫困群众增收。

“网”促理念 积蓄动能

消费扶贫搭乘“互联网+”快车,对于贫困群众而言是一个新的领域,更是一种新的思维,让贫困群众看到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模式,才能够革新他们的思维,转变他们的传统观念,树立新的“云思维”,让电商扶贫的培训水到渠成,落脚“授人以渔”,让消费扶贫成为激发群众斗志的“强心剂”。

在山东,省派聊城冠县省人社厅“四进”工作组为聊城冠县清水镇刘屯村“量身定制”“乡村电商”培训班

消费扶贫从根本意义上讲是商品的买卖,但是在表现的形式上却不单单局限于钱物的简单交换,更需要在预售、代养、宣传、展销会、广告等方式上让消费扶贫的天地更广阔,才能够让扶贫的力度不断增强,让农产品、特色产品的销售渠道更宽,让贫困群众不仅仅能够摆脱贫困,还能够致富,让消费扶贫演变成一种新力量,让脱贫攻坚的内劲更足。

云时代,消费扶贫大有可为。我们要看到消费扶贫不仅仅是把产品销售出去,更是让产品成为一种产业,一种品牌,而要让消费扶贫能够持久发力,就需要打通消费、流通、生产各环节的“堵点”,在产品“包装”、产品“质量”上狠下功夫,才能够让消费扶贫成为撬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增长点。

来源:网信中国

原标题:《“互联网+”消费扶贫 为脱贫攻坚注入“源头活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