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江苏响水:交出高质量脱贫“答卷”

2020-05-19 10: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火红的5月,从江苏省响水县传来捷报:通过镇区自查、县委帮扶工作队复查、县农业农村部门抽查、市级交互核查等方式,对全县脱贫攻坚成效进行“过筛式”核查,对脱贫不够稳定的建档立卡农户都落实了公益性岗位、政策兜底等措施,对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已全部劝返到位,对住房细缝、漏雨都已进行维修;省财政厅、省扶贫办对该县退出重点帮扶县奖励1000万元。

2016年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以来,该县狠抓责任、政策、工作落实,合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十三五”期间,全县1.75万户5万多人全部脱贫,人均收入达9941.4元,比2015底人均收入4863.7元翻了一番。22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平均收入达到32万元,比识别初期村平10.9万元翻了两番;2020年面上所有农业村居,全部稳定超过18万元。所有低收入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去年年底全部保障到位。

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攻坚意识,进一步加强对脱贫攻坚的组织领导。该县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委副书记牵头负责具体工作,四套班子相关领导全力协助,县各相关部门单位全程参与。每个镇区都明确党工委书记亲自抓、负总责,明确副书记主抓、副镇长(副主任)专抓。每个村居都明确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在县镇村形成“三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格局。县级专门设立县政府扶贫开发服务中心,与县农业农村局共同推进全县扶贫开发工作。13个镇区都成立“精准扶贫工作办公室”,抽调4-6人,实行专职集中办公,每个村居都明确一名村干部作为扶贫专干,做到县镇村三级机构齐全,职责到位。县四套班子领导全部挂钩到镇区、联系到村居、帮扶到低收入户。

今年,省委驻响帮扶工作队挂钩帮扶9个经济薄弱村。市南北挂钩帮扶工作组驻点帮扶6个市定经济薄弱村。全县组建13支驻镇区帮扶工作队,选调84名股级以上机关干部担任其他经济薄弱村“第一书记”,全县万名党员干部与所有低收入户结对帮扶,不仅助推经济薄弱村发展,而且帮助低收入户解决大量生产生活实际问题。

以实施“十大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在响水落地见效。

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把产业扶贫作为根本,深入实施产业引领脱贫致富行动,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生猪、家禽、西兰花、浅水藕、生态稻米等特色种植养殖业,其中,西兰花面积突破10万亩,成为全国西兰花规模种植第一县,并荣获“中国西兰花之乡”称号。坚持把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通过“区中园”、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能人大户“四带动”,把低收入群众融入到产业发展中来,多措并举带动低收入群众脱贫致富。全县通过产业直接带动脱贫4246户13370人。

深化就业创业扶贫。把就业创业作为脱贫的重要途径,深入实施就业创业脱贫致富行动。对全县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逐一摸排,全面摸清就业需求和培训愿望,逐村逐户建立台账,开展免费技能培训,从而增强致富本领。优先安排低收入人口进入县镇村公益性岗位、农业生产基地、“精准扶贫就业车间”就业,多次组织低收入户劳动力到县内外企业务工,通过勤劳的双手实现增收脱贫。全县先后有7017户23608人通过“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深化资产收益扶贫。引导各个村居成立社区股份合作社,整合财政、社会、帮扶资金2.4亿元,为全县136个村居入股或配股,由县平台公司灌江控股实施光伏项目和标准化生猪养殖场项目固定分红,确保村均稳定收益达到18万元以上。省委驻响帮扶工作队先后投入1.4亿元,实施了一批光伏、粮库、冷库、门面房、标准厂房等村集体增收项目,将产权量化到村,将收益分配到村,进一步拓宽经济薄弱村的增收渠道。

精准强化兜底扶贫。加强扶贫政策与低保政策相互衔接,2019年将无法通过创业就业脱贫的286户439人纳入政策性兜底保障,全县共纳入兜底保障低收入人口14576人。又针对老人户收入面窄、达标困难的现状,专门研究出台政策,凡子女通过银行缴纳赡养费的,村居利用扶贫资产收益奖补20%,确保老人户收入稳定达标。

全面加强教育扶贫。全面落实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教育资助政策,四年累计发放教育资助2700多万元。县财政还专门安排减免、奖补资金684万元,为低收入户家庭学生减免校服费、住宿费、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学杂费,低收入户子女考取大专、本科院校在校期间每年奖补3000元、5000元。

倾力强化健康扶贫。严格执行省健康扶贫政策,低收入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个人缴费由县财政缴纳,“先诊疗后付费”全部落实到位。县出台政策规定,低收入户在县内定点医院就医免挂号费,对65岁以上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的低收入人口免费送药。2019年专门研究出台《响水县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意见》,将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加大医疗保障兜底力度,凡低收入人口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个人自付费用不超过10%。

全力保障住房安全。对低收入户住房安全进行全面排查,全县共改造完成建档立卡低收入户C、D级危房2030户。

着力强化金融扶贫。四年发放小额贷款近4亿元,为低收入户全额贴息,2.2万户次收益,不仅破解了低收入户实施项目的资金瓶颈,而且助推了低收入户增收脱贫。

积极实施保险扶贫。全县出台政策,低收入户参加普通种植业保险所有保费全部由县财政缴纳,县财政先后为低收入户代缴普通种植业保费225万元。2018年开始,县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为所有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每人缴纳100元“贫困农户综合保险”,从意外身故、意外伤残、意外医疗、大病补助、补充医疗、住院补贴等6个方面进行赔付,最大限度地帮助低收入户规避风险、减少损失。

深入实施交通水利国土扶贫。深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支撑脱贫致富行动,先后投入5.07亿元,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407公里。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先后投入3.2亿元,完成8项供水改造工程,全县人民每天24小时不间断供水,实现“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全力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工作,先后流转挂钩指标1850.42亩,获得收益18.38亿元,探索出一条运用自然资源政策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脱贫攻坚是个系统工程,只有压实责任、加大投入、强化督查,才能确保低收入户、经济薄弱村高质量脱贫。

强化责任落实。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每年亲自召开两次以上工作部署会,分管领导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推进会、会办会、协调会,及时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县委、县政府每年与13个镇区、13支县委工作队、“三保障”等行业部门签订脱贫攻坚工作责任状,各镇区党(工)委书记也与各村居、各镇(区)直机关单位签订责任状,逐项逐级压实工作责任。

强化资金投入。2016年以来,全县“按照每年新增财力要划出10%用于扶贫开发”的要求,先后安排财政资金近3亿元,另外又组织省委帮扶工作队、县委帮扶工作队投入和企业捐赠2亿多元,将财政资金纳入县财政专户管理、专账核算,确保专款专用,发挥效益最大化。

强化督查考核。建立定期督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研判、及时交办,将督查结果纳入全县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未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镇区与县委工作队队长单位捆绑考核,不得评先评优,相关责任人不得提拔使用。(蒋大勇 夏月明 刁洪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