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关注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董彩云:办好教育挖穷根

2020-05-20 16: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全国人大代表董彩云是临夏州积石山县吹麻滩小学的校长,她在基层教育工作战线上一干就是30年,见证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见证了群众的生活变迁。

董彩云(左一)走进扶贫车间调研

5月17日,记者专访时看到,为学校维修忙碌了一天的她,每天还要按时上她的“必修课”——在不同的家长群里回复信息、解答疑问。 

“前两天接到全国两会即将召开的通知,非常激动。作为从事基层教育工作的少数民族代表,能在北京向总书记汇报我们贫困地区的发展情况,我倍感荣幸。很期待通过今年全国两会,把家乡的喜人变化告诉大家,把群众的新期待带到会上,讲好我们临夏的故事,为家乡发展争取更大支持,让更多的人了解临夏、关注临夏、走进临夏。”董彩云说。 

资料图

记者了解到,去年全国两会闭幕回到家乡后,董彩云走进扶贫车间、田间地头、校园课堂,向大家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宣讲大会精神。同时,一年来,董彩云走近教师队伍、农民群众、企业代表等,广泛征求意见、获取第一手资料,扎实准备今年全国两会上要提的建议。经过深入调研、精心撰写,今年,她准备了《关于将临夏州引洮济夏水源保障工程列入全国“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的建议》《关于将临夏至定西铁路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的建议》《关于将临夏州幼儿教育比照九年义务教育进行特殊扶持的建议》等5个建议。 

采访中,董彩云告诉记者,让她感到特别光荣和自豪的是,她这几年在全国两会上提的建议,如交通方面改善民族贫困地区道路交通滞后修建临大高速公路、教育方面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等建议都得到了落实。她说:“在习近平总书记来过我们临夏后的这6年里,临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许多群众住进了新房,自来水入户率、村社道路硬化率均达到了100%。尤其是去年以来,州委、州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盯‘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认真开展‘3+1+1’冲刺清零行动,全年减贫13.49万人,贫困村退出403个,5个贫困县摘帽,贫困人口减贫数、贫困村退出数、贫困县摘帽数是历年以来最多的。同时,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城镇建设、公共服务、文化旅游、生态环保等方面的项目加快推进,高等级公路、铁路、机场等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临夏大建设大发展的局面已经形成,群众对临夏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我一直认为,通过教育扶贫,能够最大限度消除贫困,把孩子培养出来,一个孩子就能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又能影响另一个家庭。”董彩云告诉记者。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董彩云感触最深的还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她说:“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教育扶持力度,是挖穷根的根本性举措。近年来,党中央对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高度重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都给予最大的帮助与倾斜,教育水平逐年提高,现在临夏各个学校的教学环境有了很大改善,都有宽敞的教室和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学质量也有所提升,城乡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希望国家继续关注我们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民族日报记者 马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