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观察丨政府工作报告“稳就业保民生”,如何稳住“基本盘”?

2020-05-23 10: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图片来源:摄图网

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稳就业保民生”都是重点,今年更是格外突出:“我们对疫情前考虑的预期目标作了适当调整,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

过去几年,《报告》都是2万字体量,今年压缩了一半;罕见未提GDP增速目标,但保民生篇幅不减反增,“就业”被提及39次,“民生”被提及18次,为近五年来最多。

《报告》还历数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直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

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

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

就业是民生之本,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着国运,越是在特殊时期,越要稳住民生的“基本盘”。

逻辑很简单,抓住了油盐酱醋、衣食住行,也就抓住了背后的就业、市场与产业,从而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

《报告》里说:“一定要让人民群众有真真切切的感受。”人,是城市发展的初心,也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以人的获得感、幸福感为目标,保民生才算得上找准了需求、补对了短板。

公共服务体系到了升级换代的时候

不仅仅是总体预期目标调整到“优先民生”,财政支出、挖掘内需、拉动投资、供给侧改革,都要以民生为重。

图片来源:摄图网

报告提到:财政赤字增加1万、抗疫特别国债发行1万,新增的这2万元转移支付,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刺激内需,要突出民生导向。

扩大有效投资给出了“两新一重”的重点方向,目的是促消费惠民生、调结构增后劲。

从2016年起,《报告》中对财政的描述改为“紧张”“压力加大”。即使如此,民生投入力度一直是“继续增加”“只增不减”。

今年总体经济形势更加严峻,但关于这一块的基调没有变化,以至于“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足见诚意。

民生保障和改善的具体方向,《报告》中提到的有: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推动教育公共发展和质量提升、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强化安全生产责任。

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尹稚看来,“国家多年来在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不足”是这次疫情之下暴露出来的最大问题,他认为:

“城市发展到这种强度、人口的高流动性发育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公共服务体系从硬件到软件,都到了一个该高强度投资升级换代的时候。”

让农业转移人口真正成为“新市民”

保民生有一个重点人群:农民工。《报告》关于这个群体特别提到:

实行农民工在就业地平等享受就业服务政策;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支持农民就近就业创业,扩大以工代赈规模,让返乡农民工能打工、有收入;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将参保不足1年的农民工等失业人员都纳入常住地保障。

因为我国城镇化进程远远落后工业化进程,一大批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进入城市生活,却没有正常成为居民的渠道,更别提获得匹配的公共服务待遇,更谈不上成为新市民。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这群人有多少呢?《报告》公布,2019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但2019年底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44.38%,两者有16.22%的差值,对应的是2.27亿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落户的劳动力。

这些劳动力,背后是4-5亿人口家庭生活的非正常化。于是,围绕“农民工”出现了更多的词:春运、留守儿童、半城镇化、农村空心化……

民盟中央经济委副主任、城市战略专家冯奎表示:

“城镇化的核心就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要强调‘落户’这一个点上的动作,而是要强调市民化这一条主线。”

这样做的意义在于: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能够延长农业转移人口的劳动时间;能够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增长;发掘出中国长期增长的最大潜力,这也是中国成功迈向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城镇化的动力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补齐民生短板、推动农民工市民化,当新型城镇化进程逐步推进,我国区域发展也迎来新的格局。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强调,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报告》也提到,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培育产业、增加就业。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冯奎看来,这是城镇化的动力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过去,农业转移人口主要是追求收入水平提升,现在已向获得居住、就业、教育等一揽子公共服务的目标转变。”冯奎表示,“‘十四五’期间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等所构成的空间动力系统,正取代单一的城镇空间,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动力系统。”

换言之,中心城市、城市群,正在吸引产业、人口及各类要素的高效聚集。

“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出现在《报告》里。每个区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应着不同的“落实”力度:

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

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

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的未来形态,都市圈是现实的突破口和最有力的抓手。冯奎认为,未来二三十年,以都市圈空间为重点载体,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综合性改革,空间巨大。

而在尹稚看来,中国庞大的人口流动将释放出巨大的发展动能。跨越各种天然和人为边界去构建更加高效紧密的供应链伙伴关系,是实现区域协同、区域均衡战略的关键。中国正在建设的20多个城市群、近40个都市圈,也支撑着未来全面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提升。

文字 | 吴林静

原标题:《39次、18次,如何稳住“基本盘”?》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