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丽水乡村纪行 | 地鹤山菇神庙会,菇民区延续千年的习俗

2020-05-23 02: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张兆蔚 许军 瓯江行

“丽水乡村纪行”系列原创作品:行走在丽水的美丽乡村,体会乡村变迁,领略丽水乡村自然之美、生态之美、质朴之美,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并了解丽水,欣赏并珍惜它!

美丽丽水

坐标:

地鹤山庙,坐落在龙泉市东部,离龙泉市区七十公里,离龙南乡麻竹坑村3公里。处于龙泉、景宁、云和交界地带,海拔820米。地鹤山庙由龙泉市黄坑圩村、麻竹坑村、源头村,以及景宁县仁字坑村,云和县后垟村的村民共同管理。庙会于每年农历七月十六至二十日举行。

百山祖国家公园,不仅是江浙之巅,瓯江之源,而且还是世界香菇栽培发源地,香菇种植技艺的传承地,是“菇民区”的核心区。

菇民区,是因为一种独特的、以砍花法栽培香菇这一技艺维系于一体而演变成的自然经济区。

以龙泉、庆元、景宁毗邻的凤阳山—百山祖的高海拔山区为核心区。在菇民区内占总户数90%的农民以香菇为主业,世代如此。

在香菇生产史上,这是一片不同寻常的区域。

虽然这片区域包括庆元、龙泉、景宁三县,甚至也包括与之相邻的云和县,但因为香菇的生产与经营,菇民区内习俗相同,语音相通,信仰一致,形成了独特的区域文化。

英川包坑口“三合堂”

在这片菇民区内,至今依然保存着下田庙、凤阳庙、龙井庙、地鹤山庙、包坑口三合堂、福善寺等好几座菇神庙。都是由龙庆景三县菇帮共同兴建的。

在极偏远的大山深处,古时交通非常不便的情况下,建造如此规模、造型别致、雕刻工艺精湛的庙宇,实在让人叹为观止。也足见当年香菇产业规模之大。

下田村庙会

每年夏季,龙、庆、景的菇民们,都要在这些菇神庙里隆重举办庙会庆典活动。

去年盛夏之时,曾经参加过地鹤山庙会,菇民们那种难以想象的虔诚以及乡村热闹场景至今还依然历历在目。

丽水出发,在丽龙高速安仁出口驶出后,沿安豫线往龙南乡,到达麻竹坑村,共125公里,耗时2.5小时。

再从海拔1230米的麻竹坑一路下行到海拔820米的地鹤山庙,3公里的路程全是陡峭的下坡,路面坑坑洼洼,异常艰辛。

到达地鹤山后,才发现这里还有一条公路通往“后交线”,下通景宁外接云和。

这里是龙泉、景宁、云和三县交界地。

云和县后垟村

距离云和、景宁县城均为50多公里。

丽水出发经云和或者景宁再往地鹤山,会便利更多。

云和、景宁、龙泉三县交界界碑

在四面环山的山谷中,坐落着地鹤山五显庙、平水王庙、马氏夫人殿等建筑。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从庙前流过,周边古树林立。

地鹤山五显庙坐东朝西。檐角青瓦飞翘,白墙红瓦的四合院建筑,在翠绿葱郁的山谷里异常显眼。

庙前有塔型铜炉和方形大香炉。正中为石库门,左右两侧各一个拱形小门,门前有石狮子把守。基础及门槛等采用块石及雕石组装而成,重楼正中神龛状砖雕五显庙匾,下设青石字匾。雕刻精致,气势宏大。

殿内为木框架榫卯精雕建筑,正门进去就是一个四角向天的戏台亭,中间为屋檐骄翘的春亭,一个条石砌边的四方天井,卵石铺地。

天井两侧是两层的厢房,各边都有木楼梯。

殿内后半部分为供奉神像正殿,供奉的是三县菇民的守护神,五显大帝、吴三公、刘伯温、何澹、土地爷等。

殿旁是附属用房,供住宿、库房、炊事等使用。

整个建筑色彩斑斓,雕梁画栋,壮观宏伟。

内部结构与当地传统古老的宗祠建筑颇为相似。

我们到达时,这里已经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组织者与一些自愿前来帮忙的村民早已经忙开了,妇女们在厨房里忙着做豆腐、切菜、洗涤,男人们在空地上整理已经杀好的肥猪。

大家都是自发来帮忙的。妇女们边干活边和我们聊天,庙会举办期间,来往的客人非常多,光是做豆腐用的黄豆,都要300多斤。每天要准备50多桌的饭菜。

不管认识与不认识,村民们都热情洋溢的打着招呼,相互问候着。

据村民介绍,这座菇神殿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由周边麻竹坑、黄万岱、源头、仁字坑、后垟等五个村的菇民共同捐资兴建的。

五个村分属龙泉、景宁、云和三个县。

龙泉黄万岱村

庙宇建成后,五村菇民共同管理。庙会日常费用由每个菇寮的干股分红缴纳所得筹集。

但现在没有了菇寮的干股分红,菇神庙日常管理开支,就由各村的爱心人士、老板捐赠了。

龙泉麻竹坑村

每年农历七月十六日至二十日举办菇神庙会。

由每村负责一天的演戏、祭祀等活动,活动费用由相关村菇民、菇商赞助,此约成的规定一直延续至今。

景宁仁字坑村

庙内香烟缭绕,从各地赶来的村民拎着一蓝蓝的各色祭品、香烛,虔诚祭拜,川流不息,摩肩接踵。

戏台虽小,依然能容纳演员们粉墨登场,所有的演员都尽心尽力的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台下有看得入神的戏迷,也有凑热闹的,饭菜还没上桌,就都坐在桌边等吃饭,聊天。

烧香祈福的也顾自烧香,等全套仪式完成了,再坐下来看戏。

有些村民还会给戏帮封上一个大红包。于是就在戏台前张贴红榜。

并且在正本开始前,加演祝福的戏文,一长段的说唱,都是祝福学业有成、长寿富贵、财源滚滚等内容,封红包的村民,喜气洋洋的站在戏台下接福。

如果没有到过现场,你真的难以想象,平日人口流失严重、沉寂无比的山村,在那几日里,却有着无比欢庆快乐的盛大场面。

无论是本村男女老少,还是四邻八乡的亲朋好友,以及龙泉、庆元、景宁三县的“香菇客”,还有从江西、福建等远方赶来的,所有的人都从四面八方汇聚在这里……

祭神灵,品美食,庆丰收,热闹的庆祝仪式整整持续4至5天。

这样盛大的庙会,菇民区的各个五显庙,每年都会举办。

一直来,“菇神庙会”都是菇民区最盛大的节日。

因为出门种香菇秋去春归,几乎每户人家的青壮年男子都是在菇棚里过春节,所以菇神庙会反而是菇乡人团聚欢庆的好日子。

他们在五显庙中举行隆重的仪式祭拜菇神,三县菇民趁此聚会,相互打听菇树资源、商谈来年生意、交流制菇经验。

龙泉下田村五显庙

20世纪50年代之前,每年农历10月尾至翌年3月这一段时间内,菇民们必将远离家乡,进入深山老林“做香菇”。

菇民常年在外,生活生产条件极其艰苦,严酷的生产环境需要彼此团结互助,因此逐渐形成菇帮,每个菇帮都有掌权的头领或老板,有兼任管帐的,有擅长砍花的“老师”。

菇帮里重大事件都会在一起进行协商和议定。一直来,龙庆景菇民以团结和遵守共同信仰和社会准则而著称。

龙泉龙井村五显庙

各大菇帮除了捐款修建家乡道路、桥梁等,还出资兴建菇神庙,又称五显庙。

这些神庙,供奉的不是释迦摩尼,也不是观音菩萨,而是菇民们共同信仰的五显大帝、吴三公、刘伯温、何澹、土地爷等,这些都是地方上所信奉的地方神,甚至有些是确有其人。

庆元龙岩村吴三公殿

每年“枫树落叶”,菇民准备外出之前,都要先进庙点香祈愿;来年“枫树抽芽“时,在外谋生的菇民回乡后,还要进庙还愿谢恩。

留守在家的老幼,则在四时八节都要进庙祈祷。

所以,这些菇神庙不仅仅是庙宇,是菇民祈求风调雨顺、财源广进的精神寄托所在。

还是菇民商议菇业要事的去处,更是村民休闲娱乐,开展文娱活动的专用场所。

虽然世事变迁,香菇栽培技术革新,菇民们再也不用秋去春回。

但延续千年的习俗,却始终不变。

菇神庙里的香火味,依然常年经久不散。

这里是传承浓郁乡愁的陈列馆,更是菇乡最主要的文化载体,承载着乡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原标题:《丽水乡村纪行 | 地鹤山菇神庙会,菇民区延续千年的习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