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语言的诞生④:人族的崛起

2020-05-25 18: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编者按:本书综合语言学、符号学、人类学、考古学、进化论、生理学、认知科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尝试以全新的角度讲述语言起源的故事,将大大拓展语言学和古人类学的想象空间。

争论常常难以解决。2011 年 6 月,一位名叫凯西·安东尼的年轻母亲因涉嫌谋杀她 2 岁的女儿凯莉·安东尼而受审。检方支持这一指控,说她在大约 32.2℃的天气里将女儿的遗体存放在汽车后备厢里好几天,而这辆车只有她有钥匙。他们传唤了目击证人,证人声称闻到了汽车后备厢内腐尸的臭味。检方还在后备厢里找到了在炎热天气下容易在尸体上大量繁殖的臭虫。证据确实令人毛骨悚然, 但听起来很有说服力。如果审判只进行到这一步,凯西·安东尼很可能会被判有罪。

然而,辩方还没开始为自己辩护。辩方也有自己的证人,其中包括一名法医专家。该专家辩称,人们提到的气味可能来自一袋垃圾,这袋垃圾被凯西留在汽车后备厢里一个多星期了(没有人为她的邋遢辩护)。此外,法医证人声称,如果凯西汽车的后备厢内真有一具腐烂的尸体,实际发现的臭虫类型和数量会大不相同。在专家和律师多次争辩之后,陪审团最终决定支持辩方。十二名陪审员觉得被告的陈述充分可信,足以对发生在凯莉身上的事情提出合理怀疑。

一些陪审团面临的合理怀疑的问题在科学界中也很常见,但不同之处在于,科学是通过合理怀疑蓬勃发展起来的。这是因为,像怀疑一样,科学家既不是要确认理论,也不是要否定理论,而是想评估理论。科学家拒绝那些包含过度合理怀疑的理论,即使只是暂时的。换句话说,怀疑作为一项智能工具,可以缩减科学家需要关注的理论数量。

专家之间意见不一致并不令人惊讶。事实上,专家之间达成共识通常比存在分歧更为罕见。科学进步往往起源于针对某些论题的正反面证据的解释之争。科学不是要找到一个“ 绝对正确”的理论, 而是要随着科学家摸索理解的方式,寻找最好的理论。

探索人类及其语言的起源,比探索任何谋杀案都更艰巨、更复杂。这一努力需要描绘人类从初始状态到现状的轨迹,并且总是充满争议和分歧。有一些基本的问题,例如进化记录中不同人类物种的推理复杂性究竟有多不一样,我们尚无权威答案。甚至关于现代

人在五个“S”方面,即智力(smarts)、速度(speed)、身材(size)、性别(sex)和力量(strength)方面的差异有多大,人们还没有达成共识。

那么,为什么人类能力的局限性与理解物种进化有关呢?因为专家和非专业人士对新发现的解释不同,对新证据的意义达不成共识。我们不应天真地期待大家达成一致,但是判断各种说法的分量还是可以办到的。如果一种解释能够对另一种解释提出合理怀疑, 大多数专家还是能够判断出来的。但是没有人能够告诉别人该选择何种解释,也没有人能预测别人会选择哪种解释。科学的选择是从智力、文化和心理层面上得出的。

想要了解人类,就必须分析人类是怎样在认知层面上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物种的。人类无处不在,就像蟑螂和老鼠一样,适应性强, 繁殖速度快,迁移迅速。他们坚强又有韧性。他们很聪明。他们拥有自己的地盘,或昼行,或夜出,或黄昏时活动。他们可能善良, 抑或恶毒。无论是好是坏,人类已经成为地球的领主。如果恐龙存活至今,人类会杀死它们,作为荣誉的象征,或者吃掉它们,又或是把它们放在公园和动物园里。恐龙绝非智人的对手。人类才是这个星球有史以来最顶尖的食肉动物,而不是恐龙。这种成功与这样一个事实有很大关系,那就是智人虽然体型小,皮肤柔软,没有尖牙利爪和强大的力量,但他们能够彼此交谈。因为人们可以交谈, 所以他们能够制订计划,分享知识,甚至可以为后代留下知识。这里面蕴藏着人类对所有其他陆地物种的优势。

那么究竟人类的这种能力是什么—语言是什么?我们不可能在对某种特性(比如语言)缺乏认识的情况下谈论这种特性的演变过程。

语言是意义(语义学)、使用条件(语用学)、声音的物理特性

(语音学)、语法或句子结构(句法学)、声音结构(音系学)、词语结构(形态学)、话语会话组织原则、信息和手势的交互作用。语言是一种格式塔—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也就是说,整体不能仅仅通过分析其各个部分来理解。

事实上,整个语言学家群体都是由不同的研究领域来确定自己身份的,具体可以分为:语用学家、会话分析师、语法学家、形态学家、语音学家、语义学家等。但是他们都没有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而只是对专业领域内他们感兴趣的部分进行研究。句法学家之于语言,就好比眼科学家之于人的全身。两者都是必要的, 但不难理解的是,这两者都只是解决极其有限的一小部分问题而已。

那么完整的问题应该是什么样的?语言是一个交流系统。这就是进化和当代证据所指向的问题—语言的最终目的和成就是建立社群,塑造文化和社会。这些都是通过书面或口头的故事和对话构建的,每个故事和对话都有助于确立和证明文化或个人的共同优先价值。事实上,语言构建了特定文化特有的知识结构,比如能够识别出来的颜色、被认为最具吸引力的职业类型、医学知识、数学以及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认识的所有其他事物。语言也有助于解释文化所承认的不同社会角色,例如父亲、老板、员工、医生、老师和学生。

语法对语言起到了巨大的辅助作用,也有助于思考,但它在任何语言中都只是一小部分,其重要性因语言而异。有些语言没有多少语法,也有些语言语法非常复杂。

人类走向语言的道路所遵循的过程是由自然符号到人类象征符号的发展过程。这些符号和象征符号是参照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Charles Sanders Peirce)著作中的符号学理论解释的。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也许是史上最杰出的美国哲学家,对数学、科学、语言和哲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符号学和实用主义这两个独立研究领域的奠基人—实用主义是美国独有的哲学学派。尽管才华出众,但皮尔士从来没能获得长期的职务,因为他对社会习俗抱怨不休,且多加抵触。皮尔士的符号学与语言的演变并无直接关系,但事实证明,符号学是研究语言进化阶段的最佳模型。

皮尔士的理论间接推测了从自然符号(标引符号)到图像符号再到人为创造的象征符号的发展过程*。这一进展使得符号类型日趋复杂,同时也推动了人类语言能力的演化。符号(sign)是指形式(如词、气味、声音、路牌或莫尔斯电码)与意义(符号所指)的配对。作为语言进程中最原始的一部分,标引符号是一种与其所指有实际联系的表现形式。猫的足迹是一个标引符号,它表明并让我们期望看到一只猫;烧烤牛排的气味让人想起牛排和烧烤;烟标志着火。图像符号与其所指的实体特征相像:雕塑或肖像通过相似的外形来指代本体。像“ 嘣”或“ 哐哐”这样的拟声词则让人想起那些声音。

象征符号是与所指内容的约定联系,比其他符号更复杂,因为它们不需要与其所指有任何相似性或具有任何实际联系。它们的意义是社会公认的。数字“3”指的是三个物体的基数,这就像“ 丹” 指的是叫这个名字的人一样,并不是因为“3”与其指代的基数有实际联系或相似之处,也不是因为所有名为“ 丹”的人都有什么共同的实体特征。这种形式和意义的任意约定联系正是使象征符号成为语言的开端和社会规范的证据。象征符号是最初的社会契约。

作者: [美]丹尼尔·L. 埃弗雷特(Daniel L.Everett)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 新思文化

副标题: 人类最伟大发明的故事

原作名: How Language Began

译者: 何文忠 / 樊子瑶 / 桂世豪

出版年: 2020-4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