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商丘文史|夏邑:大文化 大蓝图(下)

2020-05-25 21: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编者按

商丘的历史在哪里?日前,记者去古城采访,转过八关斋,在刘庄村村口,遇见74岁的孔令义老人。在聊了商丘古城和宋国故城等的一些故事后,老人无奈地摆摆手,说不能再多说话了,他指指自己的牙,说镶得不好,如果嘴巴利索,他可以把商丘的历史从头到尾讲给记者听。

那一刻记者明白,商丘的历史在卷帙浩繁的典籍中,在神秘莫测的地层下,还在众多“孔令义”老人的记忆中。

2009年写《文化商丘》以来,很多信息就来自于各地古稀的老人。在他们,一些“活”资料犹如野史一样,难以被大众共享到。而如何发掘这一笔历史宝藏,让它更接近真相、更生动地“活”着?这同样是一个重要的传承问题。

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老人这一庞大的群体,到底是社会负担,还是社会财富?显然,是财富!因经验和智慧的积累,很多老人被称为“银色人才”,依旧向社会贡献余热。

夏邑是中国著名的长寿之乡。北京有位老中医,周总理给她起的名字,享年105岁。夏邑长寿现象,是自然的眷顾,更是人文的滋养。这是一个地方亘古动人的文化标识。

夏邑“大文化”概念中的长寿现象

夏邑长寿文化风景区

北京罗有名中医骨伤医院原院长罗有名,原籍为夏邑县曹集乡罗楼村。她一生从事救死扶伤的中医正骨事业,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一次周总理问她:“你的名字是什么?总叫‘老王家的’不像话。”她回答“王门罗氏”。周总理说:“新社会人人都该有名字,你这么有名气,我今天索性给你起个名字,就叫‘罗有名’吧。”此后,罗有名自谦,改名“罗有明”。她常说:“我一辈子救过很多人,善有善报,我也落个好身体。”

这是人生态度,也是人生境界。这是罗有名老人的精神高度,也是夏邑长寿文化的生动诠释。

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年夏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2.7岁;止于2008年4月底,夏邑100岁及以上老人120人,每10万人中有10.5个百岁老人,超过“每10万人口中有7个百岁老人”的国家评审标准及联合国的“每10万人口中有7.5百岁老人”的评审标准。据统计,至2008年4月底,该县金婚夫妇6386对,钻石婚夫妇871对。韩道口镇班则启、班胡氏夫妇年龄分别为103岁和102岁,婚龄达84年。

夏邑长寿现象的产生和形成,是其历史文化厚重的结果,是其自然人文环境和谐的结果,是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结果。历史文化厚重,厚德载物,民风纯正。自然人文环境和谐,宜居宜家,民心安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安居乐业,养人心,也养民心。

盛世出寿星,这在夏邑长寿文化弘扬进程中尤其值得一提。尤其是近几年,夏邑投资数亿元修建完善了城镇各道路、广场、公园的锻炼、健身及休闲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广泛实行了城镇和农村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率达100%,按月足额及时发放百岁老人生活补贴。每逢节日,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来到百岁老人家,送衣送面,嘘寒问暖。

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惠及老人。夏邑人爱笑,笑是他们最美的表情。夏邑人心胸宽广,宽以待人是他们的美德。

“普普通通、踏踏实实、侠肝义胆、不畏艰险,包容宽厚、忍辱负重、自尊自强、能拼会赢”,这是对河南人形象的生动概括,也是对夏邑人幸福指数高的简明总结。

文化先行下的“大文化”蓝图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将中原经济区定位为“传承弘扬中原文化,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打造文化创新发展区。”

《指导意见》明确了弘扬中原大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途径和方法。

诚然,中原经济区建设迫切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乘势而起,乘风扬帆,积极推进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大发展选题已不仅仅是时代召唤,更是“化”文化为经济、“化”文化为智慧、“化”文化为动力的最好时机。

夏邑是文化大县,品相优质的“大文化”资源,更利于打造昂扬向上的夏邑人文精神,更利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大力促进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化。

夏邑“大文化”除孔祖、孝贤、长寿文化外,另有提振精神的红色文化,走向振兴的民间文化,善尽责任的企业文化,以及各自张扬人文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风土文化、餐饮文化和公共文化等。

“大文化”凝聚“人气”。无论是具备国际品质的孔祖文化,还是展示平民气质的孝贤文化、长寿文化,它们增强的是认同感,凝聚的是“一团和气”。

人气就是发展环境。而今,国内外知名品牌纷纷落户夏邑,淮海铸造、圣源电缆、鑫源铸造、德信兆友;华鹏棉业、中峰纺织、华夏纺织、京清蓉服饰、麦德拉服饰;雪枫粉业、凯利达粉业、雪玉粉业、瑞丰食品、金之荣食品;河南省服装产业基地、河南省纺织产业基地……梧桐树引来了金凤凰,夏邑产业集聚区昂首迈进全省先进行列。

“大文化”提振“士气”。商丘是省重要红色文化圣地之一,而夏邑红色文化尤其有着深厚的革命基础,以及广泛的教育意义。“彭雪枫将军纪念馆”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增强国防观念、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阵地,成为广大群众发扬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激发拥军热情的重要阵地,成为青少年继承先烈遗志、陶冶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阵地。干事创业离不开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创优争先离不开一往无前的红色精神。

“大文化”提升“商气”。仅举一例:“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夏邑县火店乡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宫灯等手工艺品生产基地,宫灯不仅挂到了天安门城楼和人民大会堂,还远销海外。小宫灯演绎了夏邑人奔向小康的辉煌历程。

大发展需要大智慧。眼下的宫灯经营户们懂市场,更懂创新、创意。他们不断加大对传统工艺制作的改造力度,最新开发了“金童玉女”、“恭喜发财”、“吉祥如意”等30多种新型宫灯,还根据用户的需求制作各种广告宣传宫灯。

“大文化”惠及民生,切实提升百姓幸福指数。文化最终是人民的文化,文化惠民才是文化繁荣的终极关怀和坚定方向。近年来,夏邑积极推动文化繁荣,切实保障文化惠民。实施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工程,让覆盖全县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成了富百姓钱袋的“加油站”,富百姓脑袋的“幸福屋”。

“文化”是当下的生活方式,也是昔日的文脉延续。夏邑“大文化”厚重、优质,“大文化”催生大智慧,大智慧催生大思路。各种文化资源大大提升了夏邑的人气、文气、士气和商气,使其成为一些外商竞相追捧、名牌相继落地的投资热土。

文化先行。“大文化”将在推进夏邑文化建设,营造开放融洽、和谐有序、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人文环境,以及构建与夏邑战略定位相适应的文化新格局中,担当新的重任,将在建设人文夏邑、塑造文化大县的进程中,展现新的风貌。

做“大文化”的先行者,以繁荣文化助推经济腾飞,这是夏邑县作为文化大县在“十二五”开局之年面临的第一次文化“大考”。不难看到,“长寿文化节”的举办以及文化兴县建设,压力更大,却也充满了“底气”。对于建设人文夏邑,打造一个以“大文化”命名的系列文化活动,已是一项“时不我待”的历史使命。前些年,孔祖文化为夏邑经济带来一轮飞跃。未来几年,夏邑“大文化”品牌将拉动夏邑经济再一次腾飞。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省委书记卢展工的精辟论断,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指明了方向。用足文化凝聚力,用实文化推动力,用活文化创新力,用好文化提升力,将为文化产业化、规模化、集聚化提供复制的力量。

当我们拥有了文化的力量,理解了我们的孔子,我们的孝贤文化,我们的长寿文化,就会发现,我们在用传统文化的思想力量,宣传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夏邑,这就是中国文化力量的表现,更是夏邑精神力量的再现。

发展已经表明,文化的力量,就是经济的力量!夏邑“大文化”的复兴,势必带来大经济的无限繁荣!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夏邑又一次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大文化”经济的宏伟蓝图已然展卷。

士气砥砺行动,希望催赶征程。

作者简介

班琳丽,笔名班若,1973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出版长篇小说两部,诗集两部,中短篇小说集一部。作品发表在《文艺报》《中国作家》《北京文学》《诗选刊》《星星》《绿风》等刊物。《一腔白菜》获《中国作家》文学奖;《小日子》获第一届浩然文学奖等。现居商丘。

文章作者:班琳丽

总策划:张凤玲

统筹:周小琦

原标题:《商丘文史|夏邑:大文化 大蓝图(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