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东西协作 | 中山对口帮扶昭通四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2020-05-26 04: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5月1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正式批准昭阳区等31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序列。

通知指出,经过县级申请、州市审核、省级核查和第三方实地评估检查等程序,昭阳区、鲁甸县、巧家县、彝良县、盐津县、大关县、永善县、宣威市、隆阳区、施甸县、武定县、红河县、元阳县、绿春县、金平县、文山市、麻栗坡县、马关县、丘北县、富宁县、景东县、墨江县、江城县、弥渡县、云龙县、剑川县、梁河县、永胜县、贡山县、维西县、永德县31个贫困县(市、区)已达到贫困县退出标准,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现批准退出贫困县。

其中的盐津县、大关县和永善县为中山市对口帮扶县,加上2018年已脱贫的绥江县,至此,中山对口帮扶的昭通4县全部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回顾过去一年,看看他们都做了啥?

中山火炬区组团携手大关县

昭通市大关县

5月11日,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了2019年度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成效评价结果,中山市对口帮扶的大关县综合评价结果为“好”,是昭通市10个贫困县区中唯一一个。2019年,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7050多万元,其中财政援助资金5028万元,社会帮扶资金2022.25万元,实际完工项目36项,带动贫困人口16709人。

坚持产业发展为引领。引导到大关县开展扶贫投资企业5个,引导企业实际投资3000万元,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人口1977人,贫困人口人均增收约3000元/年。打造东西部扶贫协作广东产业园,园区已经入驻的企业达到8家。援建扶贫车间3个,扶贫车间吸纳就业199人,其中贫困人口66人。开展消费扶贫510万元。

为扩大优质农产品外销半径,带动大关县农产品规模化发展,投资2400万元建设农产品冷链加工物流基地,项目包括泡沫箱生产线、冷库、分拣中心等。项目建成后,除了带动农产品外销,还提供日产14000个泡沫箱生产销售,将带动大关县优质农产品的生产。

▲2019年投入援助资金563万元建设玉碗镇生猪代养场,促进了全县生猪养殖的产业化、规模化、组织化发展。

▲支持大关县琦鑫农产品生产有限公司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基地+贫困户”模式,吸纳1160户社员加入合作社,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93户1613人,社员黄牛存栏2670头,社员户均增收5500元以上。

组织化输出贫困劳动力。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实现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共2677人;举办劳务协作培训班84期,培训贫困人口6538人次;培训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81人次,创业成功9人,带动贫困人口2360人;组织贫困学生数231人到中山市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并推荐就地就业。

▲大关县设立东西部劳务输出滚动发展基金,对前3个月月工资不足5000元的,由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出资实施稳岗补贴予以补齐。

▲在火炬区务工的王彦华一家是第一批抵达火炬区就业的大关籍务工人员。夫妻俩先后从事了2-3个工种,从生手变成了熟手。如今,两人每月工资都在5000到6000元之间,他们不仅实现了脱贫,拥有了私家车,大儿子还在火炬区成了家。王彦华说,现在有了私家车,去哪里都方便了,工作之余可以去更远的地方郊游,老家的近邻乡亲也都羡慕他们一家“在外面挣到钱了”。

加强干部人才交流。互派挂职干部8人次,专业技术人才71人次。其中,中山市向大关县选派专业技术人才40人次,完成率333%。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党政干部136人次,举办培训班21期,培训专业技术人才3202人次。

广泛开展社会帮扶。2019年中山市社会各界捐赠大关县社会帮扶资金达2022.25万,物资折款价值976.89万元,帮扶项目29个,直接受益贫困人口11288人,为大关县脱贫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中山市浙江籍企业家捐赠132.9万元捐建悦乐镇大坪村完小浙商综合楼。

▲中山爱兰基金捐赠善款33万元资助全县251户贫困残疾人家庭。

积极引导推动中山、大关两地的志愿服务队深入贫困村、贫困户开展一系列的志愿帮扶措施,先后有5020名志愿者、16890人次参与志愿服务,涉及慈善捐赠、访贫问苦、励志讲座、心理辅导、防范性侵、生活习惯培训、关爱留守儿童妇女和独居老人等方面,通过大力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做到物质、精神双帮扶。

▲发动中山市邻舍社会服务工作中心捐赠衣物19099件、图书9298本、鞋子500双、玩具692件及布手袋、围巾等价值130余万元。

中山石岐区组团携手盐津县

昭通市盐津县

2019年,中山市投入财政援助资金及携手奔小康资金共4628万元,同比增长142.7%;援建项目23个,项目惠及贫困人口14388人。募集社会帮扶资金及物资折款共2218.6万元(其中资金1044.3万元),同比增长256.2%。

做实产业合作文章。紧扣“乌鸡、竹笋、肉牛”三大富民产业发展思路,引进3家企业落户盐津,完成投资3774万元。带动贫困人口146人(其中吸纳就业35人、利益联结111人);实现消费扶贫500.34万元,带动贫困人口3301人。援建扶贫车间3个,吸纳就业103人(其中贫困人口49人),帮助群众实现就近就业,“赚钱顾家”两不误。

▲整合东西部扶贫协作财政资金1711万多元,建设了笋山营林生产管护道114.05公里,为4000余户1.59万余人降低采笋及运输成本,当地老百姓称营林生产管护道为“富民路”。

做实劳务协作文章。举办培训班52期,培训4779人(贫困人口4045人),其中残疾人培训2期179人;举办现场招聘会,帮助1340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组织190名贫困中职生赴中山就读职业学校。完成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213人次,创业成功17人,带动贫困人口44人。

做实人才支持文章。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中教育和医疗等薄弱环节,安排人才向盐津输送支援。通过挂职医生对接协调,从中山引进技术2项,分别是5G远程智慧手术指导及示教、盐津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

▲通过5G智慧医疗远程视频手术指导及远程会诊系统开展远程会诊,解决群众看病远、看病难问题。

▲中山市石岐区组团和中山市人民医院捐赠3台救护车给盐津县人民医院用于新冠肺炎疫情紧急救护。

做实易地搬迁文章。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生活设施功能配套建设和社会治理,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为水田安置点3097户贫困户家庭配套“七个一”(电饭煲、电磁炉、沙发、餐桌椅、床、衣柜、鞋架),降低群众搬迁成本。

▲2019年11月,引进粤滇竹文化有限公司入驻水田安置点开办扶贫车间,以“培训+就业”的方式,吸纳搬迁群众编制竹篮等生活用品和竹工艺品,再以市场价格回收。

▲水田安置点B区的妇女儿童之家儿童活动区。

中山小榄组团携手永善县

昭通市永善县

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财政援助资金及社会帮扶资金1.5亿元,其中2019年投入财政资金4860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5430人。

强产业促就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财政资金482万元,实行“一免四奖”最惠东西部扶贫产业政策,即“一免”:入驻永善扶贫车间的广东企业,免收前五年租金;“四奖”:在永善投资额达一定金额的广东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奖补;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广东企业,一次性给予1000元/人的奖补。在永善投资的广东省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企业,或开展消费扶贫的广东企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给予实际运费的50%物流奖补。

打造云南省首个混合制“国有控股+民营企业+N”扶贫产业项目,投资1个亿,发展壮大竹笋种植和加工产业,惠及11个乡镇62个村级集体经济和专业合作社,解决就地就近就业500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3692余人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永善县云南菜人家食品有限公司就业扶贫车间。

▲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018.8万元,打造永善县“万亩云端果园”蓝莓基地。

两地建立完善劳务协作机制。制定出台劳动力转移就业“1233”激励政策(即“一帮”:帮助找工作;“二补”:交通补贴和稳岗补贴;“三包”:包吃、包住、包车费;“三保”:保工资、保权益、保服务),2019年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900万元,对到广东稳定务工3个月以上的,给予一年一次500元的定额交通补助,并从务工当月起,按800元/人/月给予稳岗补贴,小榄镇组团叠加给予社保、慰问等一次性补贴。目前,已兑现劳务协作补贴1422人847万元,同比增长491%;小榄组团兑现劳务协作奖补107人27万元。组织转移永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到广东省稳定务工3个月以上1422人,是上年度6.9倍,其中残疾人19人。

打造职教特色班,普职比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创新“就学+就业”职教模式,成功打造了“格力班”“长隆班”“威力班”“艺根传媒班”,与东部企业协作,为就读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和实习岗位,获得勤工俭学和实习收入已超过70万元。

▲昭通籍学生在世界级旅游企业珠海长隆进行现代学徒制培养

聚焦特殊贫困群体,为残疾人撑起一片蓝天。2019年,中山小榄组团筹资125万元,共建残疾人康复中心、感觉统合训练系统,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314人次,接诊残疾人92人,8729名各类肢残人员直接受益,输送残疾人就业26人,稳岗19人,资助17名残疾人在校大学生。

▲杨天球,昭通市永善县茂林镇松林村因残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永善驻劳务服务工作站和“中山东凤·永善之家”的岗前培训和岗位推介,在中山市小榄镇亚皮纳鞋业有限公司从事加工鞋画线工作,每月能挣3000元。永善驻劳务服务工作站还为她免费配置了一台电动轮椅,并将她的未婚夫周明贵安排到同一个生产车间从事流水线生产工作,每月能挣4000元以上。夫妇俩人身残志坚,不等不靠,凭着自己的双手过上了甜蜜的新生活。

中山东区组团携手绥江县

昭通市绥江县

绥江县2018年已达到贫困县退出条件,是昭通市首批摘帽的两个贫困县之一,在中山市对口帮扶四县中率先实现脱贫摘帽。一年来工作重点在于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2019年,中山市向绥江县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市级财政资金及镇街携手奔小康财政资金4894万多元,动员社会各界向绥江县捐款捐物1881万多元,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实施扶贫协作项目44个。

扶思路、重产业、提能力。投入东西部扶贫资金700万元用于11个生猪代养场建设和955万元用于南岸镇仔猪场建设,2019年底全县实现新增出栏、屠宰、加工、销售6万头生猪,带动2300户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增收的目标,支撑了猕猴桃产业组织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和提质增效。

▲在板栗镇板栗村打造500亩猕猴桃产业基地示范园。

▲支持150万元在绥江兆佳坝搬迁安置点配套建设扶贫车间吸纳就业166人,其中贫困户85人。

同时积极开展“以购代捐”推进消费扶贫,通过搭建“中山·昭通东西部扶贫协作农特产品绥江电商销售平台”,让绥江半边红李子、红心猕猴桃、米酿和昭阳区糖心苹果在中山热销,推动“绥货出山”、“云品入粤”。

▲2019年7月,中山市在第十一届书展上举办绥江县半边红李子宣传推介会。

扶技术、重培训、提本领。绥江县利用中山“携手奔小康行动”资金100多万共举办15期培训班,培训了4000人。易迁家庭持证率达到了90.6%(其中:持国家职业资格证78.8%),全面提高贫困群众的劳动技能。

▲通过举办绣娘培训班,80名绣娘与依文集团达成50万元刺绣产品订单,一大批优秀带头人正在涌现。

2019年,全县共有农村劳动力25497户64464人,已实现务工25497户54368人,就业率达84.33%。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0627户26123人,转移就业10627户23499人,转移就业率97.52%。

扶思想、重宣传、提志气。向绥江县5个镇20多个村的“爱心超市”捐赠价值约900万元生活物资,积极推行“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环境提振精气神、共建共享美丽乡村”的模式,推动群众树立“自强诚信感恩”意识,建立激发群众自身动力的脱贫正向奖励机制。

▲投入900多万元援建20多个爱心公益超市。

扶知识、重教育、提素质。教育帮扶方面,2018和2019年共招收绥江县220多名学生走出大山,到中山一职业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免费就读,享受到较好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帮孩子“拉齐”人生起跑线。

▲400余名绥江县职业高级中学学生在中山企业开展为期3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

▲绥江凤凰小学和中山雍景园小学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实时同步上课。

昭通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自2016年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座谈会以来,中山市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云南、广东两省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把扶贫协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来抓,尽锐出战,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6年以来,中山市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8.5亿元,其中财政帮扶资金9.3亿元,社会帮扶资金2.4亿元,企业投资16.8亿元。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示范安置点4个、村级卫生室114个、学校4所,实施教学楼和校舍建设项目29个,改造农村危房1145户,支持当地建设产业园区2个、发展产业项目300多个。

组织发动28个东部企业落地昭通,援建扶贫车间15个,引导企业完成投资16.8亿元,帮助销售昭通农特产品价值1.7亿元。加强劳务协作,累计组织42973名贫困群众到广东等地外出务工,免费招收1868名昭通籍学生到中山就读职业院校并推荐就业。

累计选派教育、卫生、农业、国土、住建、规划、残疾人康复等专业技术人才276人到昭通开展支援,培训昭通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23916人次。

全面发动中山各方力量,与昭通市全面开展结对帮扶,推动对口帮扶县、县级医院、县级学校和182个深度贫困村实现“四个结对帮扶全覆盖”。累计募集社会帮扶资金、物资折价2.4亿元,惠及4.5万名贫困群众。

今日推荐

来源/广东省第六扶贫协作工作组 通讯员 汪小峰

原标题:《东西协作 | 中山对口帮扶昭通四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