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冲刺90天 打赢歼灭战】关岭:脱贫摘帽不松劲 众志成城夺取全胜

2020-05-26 16: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105581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整县实现脱贫摘帽,顺利实现退出贫困县序列,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1.32%下降到1.49%......2020年3月3日,对于地处滇黔贵石漠化地区的关岭人民来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经研究,同意正安县等24个县(区)退出贫困县序列,关岭自治县位列其中。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乡村振兴的新起点。面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双重压力,关岭如何巩固脱贫成效,防止返贫?如何攻坚克难,完成剩余贫困人口清零的脱贫攻坚任务?

连月来,关岭自治县坚持“扶上马送一程”,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稳定脱贫攻坚,脱贫攻坚补短板,接续推进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抓好特色产业 持续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5月的关岭大地,处处生机盎然。满山遍野的皇竹草长势喜人,养殖场里关岭牛哞叫声此起彼伏。

在新铺镇金龙村召开关岭牛养殖分红大会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该村223户“贫困股东”欢聚一堂,喜领关岭牛养殖分红资金37910元。

2019年以来,金龙村贵州关岭众鑫生态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养殖关岭牛169头,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实现盈利20余万元,按照“127”模式为全村223户贫困户进行分红,每户可以分红170元。

“今天,我们这些老百姓能得到分红,平时还能在合作社里务工,日子越过越好了!”关岭自治县新铺镇金龙村村民山志平高兴地说。

关岭牛“牛起来”已经成为关岭当地群众的一个致富口号

如今,让关岭牛“牛起来”,已经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一直以来,关岭处于深山区、石山区,山多、石多、贫困人口多,土地零散、破碎,海拨高差大,最高海拨1850米,最低海拨370米。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农户收入来源大部分靠外出务工。缺资金、缺技术是主要致贫原因,占比85%。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抓手。如何壮大农业产业,加强贫困群众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近年来,关岭自治县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以精准的农业产业抓扶贫开发,以精准的思维谋划扶贫开发,以精准的举措推进扶贫开发,牢牢把握产业发展“八要素”,充分运用“五步工作法”,扎实开展产业扶贫助推脱贫攻坚。大力推广“塘约”,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思路,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培育新型农民经营主体,探索利益联结机制,27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带动村合作社迅速发展,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销售、冷链物流等产业链不断延伸。

关岭牛产业园一角。陈林 摄

下一步,关岭将继续围绕关岭牛、板贵花椒特色主导产业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大力抓好坝区的建设,实施一户一产业,助力群众实现长久、稳定增收。

强化就业扶贫 “一户一人就业”稳增收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关岭自治县坚持防疫、发展“两手抓、两手硬”,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强化就业扶贫工作不放松,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坚决确保贫困农人口长期稳定脱贫,真正做到“扶上马,送一程”,持续用力推动脱贫群众稳步迈进小康。

伴着晨光,早上7点,关岭自治县同康社区搬迁户申顺敏在12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新房为孩子准备早餐后,步行5分钟,她就在家楼下的关岭启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班。

“我们现在可是‘家门口的上班族’呢!赚钱不受疫情影响,照看孩子还方便,按计件算工资,手脚麻利点,一天挣100多元。”申顺敏笑着告诉记者,不仅她在家门口上班,而且丈夫经社区工作人员推荐,也在附近同心社区当建筑钢管工人,一天挣200多元工资。

申顺敏工作的关岭启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2019年11月关岭自治县引进的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贫车间,是一家以生产航空专用耳机为主要产品的工厂。公司自今年2月24日复工复产以来,陆续返岗和新招用的就业员工近60人。

关岭易地扶贫搬迁搬出幸福来。颜峰 摄

2018年至今,关岭自治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累计实现就业43682人,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累计实现就业5946人,已搬迁入住且有劳动力搬迁家庭均达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的工作目标。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防控和抓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挑战,关岭通过持续加强全员培训,培训主要涉及扶贫车间岗前、实施脱贫攻坚养牛、食用菌等合作社用工开展了缝纫工、养殖、手工艺、食用菌种植等工种培训,并做好全员培训工作,结合“关岭牛”、食用菌等扶贫产业及县内外企业用工需求和学员培训意愿大力开展技能培训,以技能提升促进就业创业。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吸纳当地就业,加快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确保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大桥村正在务工的农户。张赛 摄

接下来,关岭将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从就业扶贫车间吸纳、有组织劳务输出、返乡就业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四个渠道,全力推动就业扶贫工作,确保实现“一户一人就业”,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不能外出的群众,把今年4、5、6三个月作为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和追责问责的“窗口期”,继续加强拓宽政策稳定保障,防止贫困群众返贫,巩固脱贫成效。

紧盯补齐短板 打通脱贫奔小康“最后一公里”

“盼了一辈子的自来水,终于梦想成真了。”家住关岭自治县包包村蚂蚁冲组、67岁的李德芬轻轻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哗就流到了盆里。

在关岭,多少年来,和李德芬一样,不少吃了几十年“望天水”的山区群众,最迫切的希望就是喝上干净的自来水。

关岭包包村 蚂蚁冲组村民李德芬在洗衣服

如今,关岭聚焦“因水致贫”难题,抢抓水利“十三五”规划契机,超前部署、精心谋划,全力推进骨干水源、安全饮水项目建设,着力解决全县饮水安全“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县共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431处,新建和维修集中供水水厂15座,新增供水能力2.9万方/天,铺设输水管网1900余公里,完成投资约3.46亿元。

至此,关岭4.4万余户19.39万群众喝上了干净、放心的饮用水,彻底告别了山上取水、屋顶“望天水”的历史。

今年,安顺市水务局和关岭自治县水务局针对个别村(居)存在两套供水水源,导致供水供应管理不规范、供水不稳定等情况,认真研究部署,迅速行动,加快整改落实,进一步巩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除持续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外,关岭自治县坚决打好“两不愁三保障”关键战役,处理好“贫困县退出”与“脱贫成果巩固”的关系,强化动态管理,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交通、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确保农村人居环境、生态环境整治等生态文明建设不留死角。

关岭蔬菜扶贫产业园一角

下一步,该县将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农村美丽家园。全面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行动升级版,打造“小康房、小康寨”升级版,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村强民富,打造“小康电、小康讯”升级版,以推开致富大门、连接精彩世界,打造“小康水”升级版,以润泽一方百姓、改善生活习惯、提升生活质量,打造“小康路”升级版,联通千万农家。

今年,关岭将全力确保贫困人口100%享受“三重医疗保障”和个人缴费部分定额资助政策,严格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一单清”即时结报政策。发挥好“村级督医”作用,强化“医生包村”制度,确保村村有合格村医,保证村卫生室正常开展业务,做好包保救治、疾病排查管理、家庭医生签约、随访、动员患者就医等工作落实,严防因病致贫返贫。

关岭火龙果种出火红生活。颜峰 摄

对4类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危改竣工入住、补助资金兑现、标识标牌管理,全覆盖开展未脱贫户住房安全排查;同时做好常态化巡查回访,进一步巩固农危改成果,出现因灾等导致住房不安全的将立即落实帮扶措施。

加强饮水工程巡回检查,按“一村一策”建立完善长效的管水用水机制,扎实做好水源地保护和水质检测工作,确保所有农村人口饮水安全达标,因村制定水价、收取水费,监督好水费使用和管护责任落实,确保饮水工程长久发挥作用。

脱贫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眼下,关岭自治县还剩余贫困人口1520户、5221人,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关岭全县上下40余万各族同胞将继续团结一心,凝心聚力,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弹,确保按时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关岭自治县委书记黄波黄波:摘帽不摘责任 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今年3月3日,关岭自治县顺利实现退出贫困县,全县减少贫困人口105581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9%。

“我们关岭已经实现脱贫摘帽,现在剩余贫困人口1520户、5221人,大多因弱劳力、无劳力、因病因残、内生动力不足,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要打赢歼灭战必须拿出前所未有的力度,在巩固脱贫成效的基础上,全力发起冲刺。”关岭自治县委书记黄波说。

现在,该县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正凝聚攻坚合力,压实责任,以“背水一战”的使命感、“兵临城下”的紧迫感、“军令如山”的责任感,全线尽锐出战、挂牌督战。聚焦目标、瞄准靶向,快马加鞭、一鼓作气,推进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决的策部署落地落实。

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打赢歼灭战。关岭自治县结合关岭实际,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实现贫困群众的持续增收。该县把“关岭牛”、“花椒”作为书记和县长工程来抓,紧紧围绕一线三区,把低效作物调减下来,围绕关岭牛的牧草种植,关岭牛的加工,调整种植结构。另外今年计划实施5万亩花椒种植,使板贵花椒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真正使关岭的板贵花椒成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大力抓好坝区的建设,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和引进市场主体,同时结合关岭的自然条件等实际情况,重点发展好低热河谷的反季节蔬菜的种植,让坝区建设真正成为样板田、示范田;实施一户一产业,针对贫困农户的实际,推进一户一产业工程,让有条件有能力的贫困农户通过实施关岭牛、生猪、鹅等养殖产业,以“五户联保”、代养等方式,农户从领养、饲料、技术、销售都实行全方位帮扶;还有精品水果、牧草、花椒等产业也实施网格化的领养、承包、返租倒包等方式。并加强产销对接和利益链接,逐渐将传统的农民培养为有技术专长的现代农民,让贫困群众通过实施一户一产业,实现长久的稳定增收。

进一步加强就业扶贫工作,实施就业培训,让其都能掌握一门以上的实用技术。强化跟沿海发达地区以及对口帮扶城市的劳务需求的对接,大力组织劳务输出,让可以外出务工的群众顺利实现就业。针对不能外出的群众,依托坝区建设、扶贫车间、光伏电站、工业项目等让更多的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持续增收。大力开发公益性的岗位,用于增加弱劳动力和不能实施产业扶贫的这类贫困人口的就业需求,实现贫困人口零就业家庭的清零。针对没有劳动力、无业可扶、无业可就的这类贫困群众,进一步提高社会兜底保障的水平,对一些特困家庭进行一些社会救助,让社会兜底成为特殊困难群众的坚强后盾。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已到最关键时刻,我们将抢抓4、5、6三个月的‘窗口期’,尽锐出战、挂牌督战,聚焦‘按时打赢’,精准补齐未脱贫户‘3+1’短板,全面掀起农村产业革命高潮,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抓紧抓实脱贫攻坚大排查,全力推进各级督导检查发现问题整改等工作,确保到6月底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夺取最后总攻的全面胜利。”

供稿: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胡丽华 金秋时 胡彪 张赛

监制:周雪梅

原标题:《【冲刺90天 打赢歼灭战】关岭:脱贫摘帽不松劲 众志成城夺取全胜》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