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扎心!昆明人最长通勤距离:北市区到呈贡往返83公里! 你上班跑多远?

2020-05-26 16: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哪座城市

平均通勤距离最短?

哪座城市

轨道交通覆盖通勤比例最高?

5月2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与治理实验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百度地图慧眼发布了《2020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

城市通勤报告

昆明平均通勤距离7.5公里

报告共选取了36个中国主要城市,以居住地或就业地至少一端位于中心城区范围内的通勤人口作为研究对象,包含城区内部通勤、城区居住郊区就业、郊区居住城区就业、城区居住市外就业、市外居住城区就业。

根据报告,在36个城市中北京平均通勤距离最远。通勤距离是指家到就业地的距离。平均通勤距离越大,意味着居民通勤成本越高,城市需要更高效的交通系统支撑。36个城市中,城市规模属于超大城市的北京平均通勤距离达到了11.1公里,较明显地超出了上海的9.1公里,广州的8.7公里和深圳的8.1公里。城市规模属于Ⅰ型大城市的昆明,平均通勤距离达到7.5公里。

而在轨道交通覆盖通勤方面,广州表现最佳。报告采用轨道站点1公里半径覆盖通勤比重,比重越高,说明轨道对职住空间支撑作用越好。36个城市中,1公里轨道覆盖通勤比重最高的城市是广州,达到了37%,其次是武汉为35%,上海为33%,成都为32%,昆明达到14%,比例最低的济南仅有1%。

报告指出,当前,一些城市轨道客流强度偏低,正是由于轨道布局与通勤需求存在空间错位,轨道1公里覆盖通勤人口比重体现轨道线网对职住空间的支撑与契合程度。此外,随着都市圈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上班族选择工作在大都市,住在卫星城,或者反之,住在大都市,工作在“郊区” ,这带来 “远距离通勤” 的情况。

报告数据显示,北京、深圳、重庆的通勤空间半径均为40千米,上海为39千米,昆明则为27千米。通勤空间半径越大,说明城市通勤紧密联系的空间范围越大。远距离通勤往往对轨道交通的依赖度较高,通勤空间半径大,也对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以及跨城的轨道交通建设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有区域经济专家认为,在都市圈时代,随着交通配套的逐渐完善,职住人口分离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未来,核心城市容纳的将更多是通勤人口。

对此

有不少网友表示

又“拖后腿”了

他们都是“超长”发挥

每天上下班的路程过50公里

@么么石:每天大学城南坐到司家营,往返83公里。没人比我长了吧。

@李斯亮:我住眠山在机场上班,来回75公里今天在座各位都拖了我的后腿

@文元:每天往返76公里 住职教园单位在北市区 太平过路费降为1块钱 希望兔耳到昆明北也降低点 收费站间开车六七分钟 过路费却是13元

@漆漆:每天往返要70公里,每天从北市区到呈贡大学城,单边路程1个半小时!

@右先生:每天去机场上报,来回60公里,幸福极了!

@Poison:家住呈贡,单位在学府路。每天往返82公里。

@李斯亮:我住眠山在机场上班,来回75公里,今天在坐各位都拖了我的后腿

@浊酒离忧:云南白药街到关上,往返60公里,对不起,拖后腿了

昆明通勤

哪种出行方式更受上班族青睐

那么

自驾、公交地铁、骑行以及步行

在昆明通勤

哪种出行方式更受市民青睐呢?

市民:“骑小单车。一个单程骑快一点的话,差不多20多分钟。”

共享单车的出现极大方便了近距离通勤的需求,对于通勤半径仅为四五公里的上班族来说,共享单车随用随刷,弥补了公交和地铁无法全面覆盖的不足。

市民:“因为我那边的话公交不是特别方便,所以我就选择骑车。”

而对于通勤距离更远一些的上班族来说,骑电动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市民:“我一般骑电动车,下雨会坐公交车。”

比起公交出行,骑电动车时间更自由,也更可控,不过说起省心,那还是公交和地铁,对于早起的上班族来说,如果运气好,公交和地铁上有空位的话,还能抓紧时间在车上补个觉。

市民:“地铁方便就坐地铁,不方便就骑共享单车,我觉得开车更麻烦,现在停车位太难找了,太紧张了。”

有受访市民表示,如果单位无法为员工提供充足的车位,那么开车通勤将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找不到车位或是不得已停放在国资停车位上,都会增加自己通勤的成本。当然如果上班的地方能够有充裕的车位,那么通勤路上自驾就可以免去风吹日晒,也避免了早高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带来的拥挤。

市民:“我很少坐公交车,我都是开车上班的。”

比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超大城市,在昆明,受访市民的通勤幸福度更高。

市民:“我觉得可以的,我觉得昆明城市出行还比较方便,又小。”

来源:中规院交通院微信公众号 云南广播电视台都市条形码

原标题:《扎心!昆明人最长通勤距离:北市区到呈贡往返83公里! 你上班跑多远?》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