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长期无症状感染者的感染能力终于水落石出

汪诘
2020-05-27 16:03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商学院 >
字号

或许你还记得,我此前写了一篇文章详细讲了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在文中,还留下一个最大的悬案——那些感染病毒超过28天之后依然没有出现症状的人,也就是那些“长期无症状感染者”,他们身上的病毒能持续存在多久?是否依然具备传染能力?(更多分析请参阅拙文《追击无症状|一文读懂无症状感染者带来的新挑战,无需恐慌》,2020-04-10,澎湃商学院)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假如这个问题不能搞清楚,人们的恐慌情绪就不能完全消除。

最令人担心的一个结果是,假如长期无症状感染者依然具备传染能力,那社会将面临一个十分棘手的伦理困境,即长期无症状感染者到底该不该隔离?要隔离多久?

现在,这个问题的答案终于水落石出,很多人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武汉人再一次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做出了贡献,我们也用实打实的数据反击了此前很多阴谋论者的谣言和栽赃。下面,我来详细讲讲这来之不易的成果是怎么做出来的。

长期无症状感染者到底会持续携带病毒多久?是否具备或者说具备多强的传染力?

想要回答这些问题,解决方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一个曾经暴发过新冠肺炎的人群中做大规模的核酸检测,这个检测规模必须足够大,这样才能拿到令人信服的数据。

此外,还要等到这个人群中的疫情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再全面筛查,才能达到判断长期无症状感染者情况的目的。全世界最符合要求的城市莫过于武汉了。武汉的常住人口约1100万,假如我们能对这1100万人进行持续的核酸检测,形成一份从4月8日解除封城禁令以来的长期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变化趋势图,那么,我们就能令人信服地回答那些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但是,想要对千万人进行核酸检测,谈何容易啊!从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武汉的检测机构一直在开足马力,全力以赴地检测。在5月14日之前,日均检测能力也就是在5万人上下,而以这个速度,想要完成1000多万人的检测需要200天左右。

5月14日起,武汉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新冠病毒核酸筛查“十天大会战”。这意味着,要在10天之内,完成对剩下的1000万人的核酸检测。也就是说,平均每天要完成100万人的检测。这是什么概念?拥有全世界最强大检测能力的美国,5月份全美国的日均检测数量也就是27万左右。所以这个消息刚出来的时候,有很多海外的自媒体人都在讽刺挖苦,把这个说成是大跃进、放卫星。但是,武汉这次是认真的。从15日开始,检测人数突然剧增:

15日:113609;

16日:222675;

17日:335887;

18日:467847;

19日:856128;

20日:887321;

21日:1000729;

22日:1470950;

23日:1146156。

不出意料,很多人不相信数据的真实性。我理解质疑者的逻辑,不过我们或许可以在质疑之前先搜索一下科学论文。实际上,检测能力的暴增完全是有可能的,关键在于改变检测方法。

如果还是像以前一样,一份一份样本去检测,那检测能力当然不可能瞬间增长10倍。假如我们改一下思路,把很多人的样本混在一起,如果检测下来是阴性,那说明所有这些样本都是阴性。假如呈阳性,那可以再对这一组样本进行逐个检测,以确定具体哪个样本是阳性。这样一来,不就可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吗?这个方法听上去很简单啊,那为啥之前不采用呢?问题在于,我们不知道该把多少人分成一组最合适。如果一组的样本太多,每一组大概率都要重新二次检测,那反而延长检测时间;而如果一组的样本太少,第一次检测的时间加上第二次需要逐一复查样本的时间,总时长也未必能缩短。

事实上,世界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中的两本,都在4月份发表了与此有关的论文。

4月6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基于样本汇集的新冠病毒群体传播检测策略》的研究论文。斯坦福大学临床病毒学实验室的医学主任本杰明·平斯基和另外两位同事共同撰写了这篇论文。

他们利用病人样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毒检测,以追踪病毒在旧金山湾区的早期传播。研究人员对2888名病人的咽喉或肺部气道样本进行了检测。事先已经确认,这些人的呼吸道症状检测结果为常见呼吸道病毒阴性。他们将样本分为9-10份一组,然后检测混合样本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在292组混合样本中,只有两组呈阳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每个阳性组中各有一人感染了新冠。从3月初开始,这个实验室就正式开始使用这种检测方法。截至论文发布,已经有超过12000个样本被采集,这些样本来自有新冠病毒肺炎症状的人或者已知的密切接触者。其中,大约9%的测试结果呈阳性。

4月28日,《柳叶刀》刊登了德国莎尔大学病毒研究所所长西格荣·斯莫(Sigrun Smola)教授的一篇论文。这一次,研究人员在一个试管中将多达30个个体的样本结合起来。即使这30人中只有一人感染了新冠,研究人员仍然可以通过混合测试获得阳性结果。研究人员认为,只有一个混合池有阳性结果时,才需要对个别样本进行第二阶段的测试,这样就可以确定感染者。如果感染率很低,而且许多样品池都是阴性的,就节省了大量的测试工具,测试能力也大幅度提升。

在这个背景下,我国的专家团队参考国外的研究成果,再结合实际情况,建议武汉政府采用5-10人编为一组的混合样本检测模式,这样一来,检测速度理论上就可以提高5-10倍。于是,从5月15日开始,轰轰烈烈的武汉会战开始了,武汉街头到处都是戴着口罩、安安静静地等待采样的长队。这是一群经历过狂风骇浪的人,我看到的是人们坚定而自律的神情,他们有着大灾后的武汉人特有的气质。

武汉卫健委每天都公布检测结果,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也变得越来越清晰。

综合武汉卫健委网站发布的信息,大数据统计的结论是:4月初,平均每十万人中大约有208个无症状感染者;到了5月初, 这一数字下降到了42人左右;又过了10天,这一数字下降到了8人左右;截止到现在,平均每十万人中,剩下不到3个长期无症状感染者。在50天之中,长期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减少了99%。换句话说,截止到2020年5月24日,武汉城市中大约还有不到115个长期无症状感染者在自由活动,这个数量每天都在减少。而武汉在过去的这50天中,几乎没有本地新增确诊人数,这已经很好地说明,长期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力现在已经几乎为零,不足为惧。大家悬着的一颗心,可以放下了。

截止到本文撰稿的时候,这次武汉会战已经进入尾声,胜利的号角声已经传来。根据人民日报客户端的报道,这次大会战,耗资超过10亿元。这的确是一笔不小的款项,但是,没有人会觉得这笔钱花得不值。因为有了它,才换来了无数武汉人在朋友圈晒出的一张张照片,他们举着手机,屏幕上显示绿色的二维码,屏幕边上是灿烂的笑脸。有了这张绿色的二维码,他们可以心安理得地走遍全国各地,不再担心给他人造成心理压力。在过去的几个月,我看到了太多令人心酸的故事,也看到了许多武汉人无奈和愤怒的表情。在大会战结束后,这一切都将成为历史,武汉人又可以美美地“过早”(武汉人把吃早饭叫“过早”,特指到外面吃早餐)。

(作者汪诘为科学声音执行秘书、科普作家,著有《时间的形状》《星空的琴弦》《亿万年的孤独》《未解的宇宙》《少儿科学思维培养书系》《迷途的苍穹》《精卫9号》等书。)

    责任编辑:蔡军剑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