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庆斌夜语】“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

2020-06-04 21: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想动侯 ,作者xuzhouke

想动侯

专注牡丹江本地体育新闻、体育赛事、体育活动、体育达人、体育产业,牡丹江人的体育世界。

6月4日 星期四

天气:21/10℃ 阵雨

明日:23/10℃ 阵雨转多云

疫情水还没落,家里可看之书却面临石出,没有几本了。书架上买了好久的藏书,都被撕开了玻璃纸的包装,准备着,跨入阅读的战场。《活着》及卡夫卡的《变形记》是为数不多的,我从图书馆借来的小说,但自己也弄不明白,眼下楞是没有阅读小说的心境,是岁之将暮,还是如张爱玲所说,再过一种“抢着过”的生活。

心不静,也不是。追求一句诗的真意,可以四处查书,可以各个网站流连。作者的生平、写作时代背景、发生的重大事件、好友的评价等,可以说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务求应知尽知。不但不觉烦杂,倒有一丝探寻历史角落的喜悦。相反,读余华的《活着》,是怀着极大的耐心,看下来的。人家的小说不好吗?看一看美国《时代》周刊的评价。

“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击或许令读者无从同情,但余华至真至诚的笔墨,已将福贵塑造成了一个存在的英雄。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束时,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

看一看福贵讲故事前,余华的简洁传神描写:“老人黝黑的脸在阳光里笑得十分生动,脸上的皱纹欢乐地流动着,里面镶满了泥土,就如布满田间的小道。”即便如此,吸引我的,倒是余华写的序。

在1993年的中文版自序中,余华写道: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余华所说的“内心”,是不是指作家所特有的、对历史进程敏锐的观察,我对其作品涉猎不多,不敢妄评。但近日读刘墉的散文,其笔触的开放,却让我辈望尘。“今天下午,我正写文章,电话响,来电显示是王妈妈,我想你一定会接,因为你知道王妈妈正为你约一个伴奏见面。可是电话一直响,你都没接,最后只好我来接,文思却因此被打断。”刘的散文,生活的故事都是女儿的,这是不是另一种开放的写作。我是不敢写,怕女儿不搭理儿我。

余华序中不掩饰自己的烦恼。“作家要表达与之朝夕相处的现实,他常常会感到难以承受,蜂拥而来的真实几乎都在诉说着丑恶和阴险,怪就怪在这里,为什么丑恶的事物总是在身边,而美好的事物却远在海角。”

“安静是一种很有力量的氛围。正如一只装满液体的瓶子,摇晃过后,一旦安放在桌子上就会出现沉淀物。人也是如此,经过动乱后的冷静思考,可以凸显出人性中不为人知的潜藏部分。”茨威格是不是说出了余华不同常人的冷静的来源。

来 源:想动侯

编 辑:慧 婷

审 核:臧 喆

原标题:《【庆斌夜语】“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