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后浪”察瓦龙的脱贫答卷

2020-06-05 20: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沉甸甸的麦穗金灿灿地黄,黄土地迎来丰收的希望;红红的太阳热辣辣地烫,黄皮肤的汉子享受着光芒……”这是一首在察瓦龙经久传唱的劳动歌谣。五月繁花似锦,记者来到察瓦龙,映入眼帘的是歌中所唱的火热景象——仙人掌和石榴花盛开得如火如荼,人们忙着收青稞、建民宿、种菌子,在火热的劳动里享受着汗水的光芒。

察瓦龙乡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帮农、助农”活动。

斯情斯境,让记者感慨万千:曾经,察隅县三分之一的贫困人口在察瓦龙乡,察瓦龙26个行政村就有19个是深度贫困村,“贫困”的标签曾牢牢地贴在察瓦龙滚烫的山脊上。

曾经的察瓦龙为什么穷?

如今的察瓦龙又靠什么脱贫致富?

且让我们一项项来看察瓦龙的脱贫答卷。

脱贫靠基础:“潜力股”察瓦龙

察瓦龙之所以穷,一是基础太差。

察瓦龙的路。

察瓦龙地处滇藏交界的怒江峡谷,离林芝察隅县、昌都左贡县、云南贡山县距离都不近,以至于成了一个“三不靠”的“孤岛”。尤其到察隅需要翻越三座大雪山,若遇上大雪封山,便要绕道云南或西藏昌都……路难行,电线也很难架进这里的深山峡谷,连带着通讯设施也跟不上,加上干热缺水,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让察瓦龙的发展举步维艰,精壮劳动力不断外流。

去察瓦龙采访,记者先后从察隅到察瓦龙、从察瓦龙到贡山、从察瓦龙到左贡,虽然还没有完全通柏油路,但砂石路面的路况很好,昔日“三不靠”的察瓦龙已经变得四通八达,重重大山再也无法阻挡察瓦龙发展的脚步。

在察瓦龙最后一个通路的村——处尼村,72岁的老支书大郑告诉记者,走骡马道、攀岩壁,过吊桥、坐溜索,手脚并用甚至爬行,是他们过去进出村的常态。

察瓦龙乡处尼村。

2016年,察瓦龙格日片区村村通公路和怒江处尼桥开始修建,从格日村到处尼村短短12.5公里的公路,总投资高达2894万余元。如今,“民心工程”处尼桥通车,开车到处尼村一路畅通无阻,峡谷间曾经的溜索、吊桥都成了历史见证。43岁的村民次仁扎巴激动地说:“处尼通了路就有了希望!现在村里不少户都买了车,外面的物资能运进来,我们出产的东西也能运出去,还愁挣不了钱吗?!”

处尼村现在还没有通电,只能依靠小型的光伏发电设备。不过,据记者了解,正在实施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工程会让整个察瓦龙乡在2020年底并入大电网。

察瓦龙乡街景。

不光如此,近年来,依靠国家投资,察瓦龙乡各项基础设施大大改善,饮水问题也得以解决,行政村通信覆盖率达100%,可以说实现了水、电、路、讯、网的全面发展,“潜力股”察瓦龙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察瓦龙赶上了党的好政策,赶上了时代的发展,也赶上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大机遇!”察瓦龙乡党委书记尼玛扎西深有感触地说。

脱贫靠产业:“黑马”察瓦龙

察瓦龙之所以穷,二是没有产业支撑。

察瓦龙的仙人掌。

察瓦龙气候干热、人多地少,平均每人才1亩多地,还是难以耕种的山坡梯田,使得传统农牧业很难发展。各种自然资源也比较匮乏,荒芜干旱的山坡上全是仙人掌,很难开发利用。要说旅游,虽然察瓦龙有风景独特的峡谷风光带,且有“梅里雪山后花园”之称,“丙察察”更是众多自驾客的心中首选,但一直受困于基础设施太差而游客寥寥。

察瓦龙乡举办的“赛马节”。

现在,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来察瓦龙的游客越来越多,旅游正在成为察瓦龙最富希望的产业。

察瓦龙乡的酒店。

察瓦龙乡龙普村的甲兴组位于梅里雪山脚下,风景秀美宛如仙境,29岁的尼玛罗布家就在这里。这几天,他正忙着装修家里的新房,这栋近300平方的两层小楼将全部用于开办家庭旅馆和藏餐馆。“现在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去年我家光给游客做饭就收入了2万多元。”尼玛罗布说。

察瓦龙乡龙普村甲兴组,尼玛罗布家的新居。

尼玛罗布过去是出了名的贫困户,为了养家他只好外出打工。现在游客多起来了,他就带着在外学到的种植和旅游接待知识回到甲兴,除了开办旅馆和饭馆,还带领当地18户贫困户在自家地里建起大棚种植羊肚菌,由建档立卡贫困户摇身变成了致富带头人。

察瓦龙乡龙普村甲兴组。

除了旅游,干燥炎热的气候也催生了察瓦龙石榴产业。

察瓦龙石榴盛开。

“以前我们只是在房前屋后种植石榴。大规模种植是从2018年开始的,当年就种植了6千多棵。”左布村村党支部书记仁青次仁是村里第一个种植石榴的人。

察瓦龙软籽石榴。

原来,察瓦龙一直有种植石榴的传统,只是规模小且品种老化,谈不上什么经济效益。近年来,在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扶持下,察瓦龙乡推广种植品种优良的“软籽石榴”,坚持“一家一户为基础、千家万户成规模、区域分布做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完成石榴种植近25万棵,约4685亩。待石榴进入丰产期,预计总产值可达1874万元,仅此一项便可实现全乡人均增收2800元。

林芝市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与左布村村党支部书记仁青次仁(右二)在地里查看软籽石榴的挂果情况。

石榴产业蓬勃发展,看似“无用”的仙人掌也进入了察瓦龙特色产业的“视野”。察瓦龙的野生仙人掌面积很大,保守估计在5万亩以上。而仙人掌果实不仅可以制作饮料,还可以提取药物治疗心肺疾病,其独有的胶质更是护肤品的上佳原材料。目前,当地政府正在和有关企业进行深加工方面的意向接洽。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就会在市场上看到察瓦龙的仙人掌产品了。

察瓦龙的群众在采摘石榴。

察瓦龙乡乡长吴明军告诉记者,从2016年至今,察瓦龙已完成投资逾5千万元的扶贫产业项目建设28个,惠及了全乡448户2308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2018年,察瓦龙乡实现了整乡脱贫摘帽。

当然,脱贫只是察瓦龙向前迈出的第一步。依靠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察瓦龙正在成为火热峡谷中一匹奔腾的“黑马”!

脱贫靠精神:“后浪”察瓦龙

察瓦龙之所以穷,三是缺乏奋发向上的精神。

位于滇藏交界、拥有30户村民、142人的松塔村,因为是游客向往的“进藏第一村”而颇有名气。

松塔村全貌。

其实,过去松塔村的“名气”更大。不过,这“名气”源自村民们喝酒成风、懒惰成性。那时进入松塔村,处处都是酒瓶,男女老少醉了就睡、醒了就喝,越喝越穷、越穷越喝……松塔村就这样喝出了“名气”,人们提起来就直摇头。

其他村虽然不像松塔村这样爱喝酒,但多半也是“等靠要”思想严重,干劲不足让察瓦龙少了点“精气神”。

察瓦龙乡松塔村。

脱贫需要国家投资,需要产业支持,更需要苦干实干的精神。察瓦龙的乡干部们提出了“仙人掌”精神——扎根最贫瘠的土地,却能不畏艰险、自强不息、开花结果,这正是察瓦龙最需要的精神!

当记者来到察瓦龙,初见乡干部就看到他们被晒伤的脸庞和胳膊,一问,才知道每年青稞成熟,他们都会到田间地头帮助贫困户收青稞,一忙好几天,书记和乡长也不例外——干部群众共同奋斗,正是“仙人掌”精神的一个缩影。

察瓦龙乡干部帮助贫困户收青稞。

只要干部的精气神提起来,群众也就会跟着“移风易俗”。

2016年,松塔村制定村规民约,第一条就是禁酒令。在各级干部的动员影响下,松塔村村民自发组织进行“打分”考核,如果出现酗酒、争吵、打架、偷懒等情况就要扣分罚款。

阿巴曾是松塔村出了名的“酒鬼”,年纪轻轻的,欠着一屁股债却什么农活也不愿意干。

察瓦龙乡松塔村。

“看到阿巴天天醉酒的样子,我觉得必须要做点什么!”松塔村党支部书记郑那天天到阿巴家走访谈心,鼓励他一边打零工、一边学技术。记者日前去采访时,看到阿巴和妻子布姆迪迪白天在工地打工干活,晚上还要打着手电筒在地里收青稞。“现在忙着干活挣钱,根本就不想喝酒了!”阿巴笑着说。

阿巴一家在2018年成功脱贫,2019年搬进了154平米的新居,并准备建一个家庭旅馆。

在察瓦龙,像阿巴这样的群众还有很多。在潜移默化中他们已经活成了最奋发的模样:思想解放、吃苦耐劳、敢闯敢干,一刻不停地为火热生活而奋斗着,连业余生活也由过去的喝酒、赌博、侃大山“老三样”,变成了运动健身、网上学科技、生活比富裕的“新三样”。

察瓦龙乡龙普村。

察瓦龙的干部群众,正在成为最富希望的“后浪”。

初夏,正是察瓦龙仙人掌开花的季节,橙黄色的花朵仿佛一个个落在峡谷中的太阳,绽放出最热烈的姿态。

察瓦龙仙人掌花。

更美丽的,是察瓦龙干部群众交出的这份脱贫答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