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夯实基础 激发活力 ---维西县创新举措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纪实

2020-06-16 04: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以来,维西县委、政府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聚焦短板弱项,创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强诚信感恩”教育实训基地,创新“双重关爱”机制、推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八字要求”、成立村民自治委员会,夯实基层党建基础,突出群众在脱贫攻坚和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中的主体地位,夺取决战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引领群众快步奔小康。

维西县各族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建设美丽家园

对标典型 滋养初心

6月1日,维西县保和镇保和村党总支、村委会、扶贫工作队组织共产党员和各村民小组自治委员会成员先后到维西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训基地、维西县“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实训基地和人居环境提升示范点老鸦树观摩学习,以观摩学习的方式召开保和村第二季度基层党建推进会和保和村人居环境提升推进会。共产党员致富能人施尚志也参加了观摩学习。

次日一大早,府门村民小组各族群众在党小组的带领下,拿着劳动工具投身清理垃圾、侧沟等公共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府门村民小组环境在劳动者的汗水中亮了起来。

“昨天,村党总支、村委会组织我们到维西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训基地和‘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实训基地观摩学习,深受启发。”保和村府门村民小组组织委员会主任赵璧仙说,“当天晚上,我们自治委员会委员召开包户会议,向群众宣传革命老区精神和何小六等自强模范先进事迹。”

对标赵鹤阳、和先念等先进典型滋养初心

为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度化、常态化,维西县创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训基地和维西县“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实训基地,对标赵鹤阳、和勋、和先念等先进典型,弘扬革命老区精神,滋养初心使命,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争当“骏马”的担当精神。通过积极选树以聋哑三姐弟何小六户自强脱贫等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先进典型,进一步教育引导全县广大群众树立以勤劳致富为荣,好逸恶劳为耻的价值观,变“等靠要”为“争干闯”。

到实训基地学习永春村则那村民小组发挥党员作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经验

2019年以来,维西县通过实训基地开展党员干部培训80期,覆盖所有党员;组织组织委员到实训基地培训20批次;组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到实训基地观摩学习12批次,有力提升了基层党组织推进脱贫攻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

“双重关爱”暖如阳

夏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在傈家山寨以比村民小组,以比组自治委员会成员李天秀、李丽香两名傈僳族妇女带着两床被子来到孤寡老人蜂金华家。行动不便、耳朵很背的老人见到李天香她们到来就像见到亲人一样忙着站了起来,笑脸相迎。“我们来给您送点吃的和用的。”说罢,李天秀、李丽香忙着为老人打扫卫生。

蜂金华的床上,有四床新被子,两床是永春乡美光村以比村民小组自治委员会成员李天香、李丽香俩送来的,另外两床是乡民政送的。

蜂金华的卧室门口有一个新鞋架,鞋架上整齐地摆放着5双新鞋子,其中两双是耐克。李天香说:“这些鞋子都是挂钩单位州妇联送来的,鞋架是我们村民小组自治委员会委员会为老人添置的。”

蜂金华老人感激地说:“自从有了自治委员会,我享受到了双重关爱,没有党和政府,我这把老骨头早就打鼓了。”

蜂金华老人是以比组的特殊困难户,他们得到了政府、挂包帮干部和村民小组自治委员会的双重关爱。

“五类人员”是维西脱贫攻坚之难中之难。维西县推出《维西县“五类人员”双重关爱实施办法》。各村以村民小组为单位,以党员、村民小组自治委员会成员为骨干结对帮扶“五类人员” (独居老人户、低保户、五保户、重病户、残疾户)。有了这项机制,“五类人员”就有了精准扶贫挂包帮干部关爱和自治委员会成员关爱的“双重关爱”,实现双覆盖结对:一是挂包干部结对覆盖;二是党员、自治委员会成员结对覆盖重点以五保户、重度残疾户、重病户、特殊边缘户、低保A类为主,独居老人户以有子女的以子女为主。结对人做到时时“四看四帮四确保”。即看健康,小病帮其买药打针,大病带其住院治疗,并报镇村两级相关部门,确保有病治病;看卫生,帮其整治家庭及个人卫生,确保时常保持干净整洁;看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帮其反应至镇村两级缺什么补什么,确保有衣穿有房住有粮吃有柴烧;看补助,帮其落实补助政策,确保其知晓补助金额及政策,提升满意度。

干部是群众的贴心人

落细“八字要求” 改变“两个面貌”

说起过去的王平,维西县保和镇腊八底村扶贫工作队长余绍华感触很深:“过去的王平上下组家庭收入主要依靠种养殖,牲畜多、畜圈多、村庄畜肥污染非常严重,晴天臭气熏天,雨天污泥横流,脚无法下落。住房及畜圈大多是矮小的木楞房,木板屋面,既不遮风,更不避雨。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极差,个人卫生习惯差,群众精神面貌较差,家庭内务杂乱,村内生产生活垃圾满天飞,酒鬼懒汉也不少。”

如今的王平让人刮目相看:村子四周青山环抱,硬化了的通组公路直接通到家家户户门口,通了动力电、通了自来水、通了广播电视、通了移动电话。尤其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王平告别了“脏乱差”,走向“洁净美,人的精神面貌和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群众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扶贫干部为群众检修水池

变从何来?一言以蔽之:落实县委、政府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八字要求”!

在推进精准扶贫进程中,维西县针对群众尤其是建档立卡户“等靠要”思想严重的情况,提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八字”要求,掀起群策群力,掀起人居环境新高潮,人的精神面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八字要求”即:激:通过组织、宣传、教育、引导,进一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使群众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和乡村治理的主体;拆:拆除农村废弃的房屋、圈舍、露天厕所等;围:利用废旧木板枝条,围出“小菜园”、“小果园”、“小鸡圈”等;清:清除沟边、河边、路边垃圾,规范码放草堆、柴堆、粪堆;建:建设公厕或户厕、畜禽圈舍等配套设施,利用村庄公共区域或在大树、古树下建设农村老人聊天点;引: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和新农村建设;业:强化产业和就业支撑,确保群众有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定村规民约,使党的基层组织和农村党员成为乡村治理体系的核心),持续引导群众强化“我的村庄我建设”的意识,不依赖、不等靠,努力让更多的群众过上了好日子、形成了好习惯、养成了好风气,涌现出了以保和镇拉日村、永春乡美光村、塔城镇启别村等为代表的一批“最美村庄”,得到了省级认可,成为了“花小钱甚至不花钱也能办成事”的先进典型。

扶贫工作队跟群众干在一起

“小委员”激活“神经末梢”

8日中午,暖暖的阳光照在傈家山寨龙爪箐傈僳族汉子付金华家的院子里,干净整洁的客厅里坐着13名户代表,一个别开生面的“包户会议”在付金华的主持下拉开帷幕。

“今天,把大家召集在一起有两件事情,一件是向大家通报一下前一次包户会议安排的工作落实情况;二是对下阶段的工作作安排。”付金华开门见山地说。

付金华是维西县保和镇保和镇龙爪箐会计、党员致富带头自治委员会成员。按照分工,付金华挂包龙爪箐付香才等13户群众,其中,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4户。

“一枝一叶总关情。搞好包户工作,包户委员很重要。付金华把包户群众冷暖记在心头,哪家有难事,烦心事,只要找到他,他就帮助解决,大到村里的产业发展,小到义务修水管、维修输电线路、调解邻里纠纷。”保和村党总支书记李娜说。

党员、自治委成员在风雪中坚守在抗击新冠疫情执勤点上

在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下,积极统筹群众党员、护林员、网格化信息员、妇女组长、致富能手、复转军人、返乡优秀人才等力量,成立了覆盖全县1053个村民小组的村民自治委员会,共有委员4091人,设定治安委员、民生委员、生产劳务委员、政策宣传委员等岗位和职责,真正让群众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确保各类政策和各项工作“神经末梢”有人负责、有人落实,改变了村组一级主要依靠社长、会计开展工作、村社干部力量单薄,难以满足当前社会治理需求的局面,自下而上打牢藏区长期、持续、全面稳定的坚实基础。

扶贫工作队员为群众维修自来水管

作者:杨洪程

来自:维西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夯实基础 激发活力 ---维西县创新举措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纪实》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