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安徽合肥包河区党建“同心圆”擘画社区治理新格局

2020-06-24 20: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着眼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求,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深入推进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同心圆”工程,积极探索“一核三体、同兴同得”的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形成了“用党建来引领、用机制来创新、用共建来保障、用网格来覆盖、用项目来推动”的工作做法,有效激发了基层治理工作新动能。

“新体制”破除“旧壁垒”

“两项改革”激荡社区治理新气象

一是下好街道体制改革“先手棋”。按照合肥市委1+8系列文件精神,经包河区委编委审批,街道制定《芜湖路街道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一办七部两中心,创新推出干部竞争上岗和巡督一体专班,形成了职权清晰、权责一致、运转协调、保障充分、执行有力的组织架构和综合服务管理体系。二是打好基层减负增能“主动仗”。着眼实现“管理扁平、服务下沉”的目标,街道深入开展减负工作,共减各类牌子56块,严格按照“两个清单”的要求核减事务,未纳入清单的事项一律取消,全部取消对社区的一票否决制和目标责任状,街道每年对社区只进行一次综合性考核。同时,街道采用“全科社工”服务模式,让社区工作者由“专岗专能”转变为“全科全能”,通过“1+N”模式(1中心,多个代办点),搭建为居民“全程代办”平台,实行轮流上岗和错时上下班制度,实现对社区居民服务无缝对接。

“小区域”统筹“大资源”

“三大工程”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一是推深党组织联建联动工程。根据包河区委相关文件精神,街道制定党建共同体共治共享方案,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个清单,动员辖区力量实现共建共治共享,2019年街道链接31家共同体单位参与社区治理,筹得善款11万,认领治理项目30余个。二是强化新兴领域党建工程。与辖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常态化开展共驻共建活动。目前,街道已组建130个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支部,全部纳入各社区党建共同体,开展合作共建活动。街道商会党建工作获评2019年度“创新中国”工商联(商会)工作优秀案例。金水坊文化产业园获得第二批安徽省“小个专”党建工作示范街(区)称号。三是提升党建网络信息工程。街道积极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网络建设,积极做好学习强国平台、皖事通、合肥通等推广工作,建立上下贯通的政务服务管理使用平台,服务大厅设立综合窗口,实现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协同办理。改版推广“漫步芜湖路”微信公众号,开辟红色领航、共治共享等党建+治理栏目,建立街道党建共同体共治共享、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小区党支部工作群以及楼栋微信群,加强区域化党建互联互通,打造楼栋“110”,推动辖区各领域党组织、小区楼栋党组织对居民群众“有求必应”,做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小区”。

“交响乐”取代“独角戏”

“四曲联唱”奏响协同治理新乐章

一是在党建力量配置上以精促强。按照社区书记专职化管理相关文件要求,按程序选准配强社区党委书记、专职副书记,遴选优秀年轻干部充实书记助理队伍,按要求严格落实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优先推荐优秀社区书记进入街道领导班子,目前已推荐两名社区书记担任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不断提升基层党建骨干力量的标准化专业化水平。二是在多方参与架构上以变求新。建立社区红白理事会、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等“一居多会”制度,抓好党小组长、居民楼栋长、治安员、卫生员等“多长多员”队伍建设;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吸收居委会代表、居民代表、物业公司代表成立“三位一体”的议事机构,协调解决了广场舞扰民、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小区停车位分配等一系列问题。三是在网格化治理上以小见大。街道成立网格化服务中心,将全街划分成为16个基础网格,按照1+2+N的模式,建立网格长和网格员队伍,建立网格日常巡查、“前端自治+ 后端共治”快速处置以及4+X执法联动等工作机制,确保问题和隐患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解决。四是在服务阵地建设上以点带面。街道和社区均按要求建立党群服务中心,完善党建、文体、养老及各类服务功能,构建“十五分钟”服务圈,结合红色领航和美小区建设,在多个小区建立“梧桐邻里”小区党群服务站,作为党员群众学习、活动和为民服务的平台,最终实现以点带面,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微平台”助推“大融合”

“五社联动”开辟社区治理新征程

一是首创居家养老合作社新模式。街道与安徽乐邦慈善基金会、党建共同体单位共同发起建立“乐养互助”专项基金,创立居家养老合作社,设立“两库三清单”,链接辖区资源,为辖区老人提供集身体心理、精神关怀、个人增能等方面服务,逐步构建互助养老、关怀养老、专业养老和救助养老相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已链接32个服务资源方,提供37项标准化服务,合作社区共有社员800余人,其中特殊老人90名,实现了六类重点老人的全覆盖。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服务项目进行督导跟进,注重培育社会组织开展上门探访和情感关怀服务,目前共孵化8支社会组织,凝练出邻里探访“敲敲门”、志愿理发“银丝坊”、便利维修“乐居屋”等十大为老服务品牌,连续多年获得包河区最美公益项目之一,并被各大媒体广泛报道。二是建立城乡社区协商新体系。街道按照“党建引领、群众自治、社会参与、多元共治”思路,探索构建“1+6+X”协商议事架构,建立“点事、定事、议事、诀事、办事、评事”的“六事”协商工作流程,打造社区协商的工作闭环。通过在线上线下广泛收集民情民意,制定涉及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益事业、物业管理等55类的议事协商指导目录。在各社区普遍设置红色议事厅、党群议事厅,在小区设置“梧桐邻里”党群服务站,因地制宜建立议事角、议事亭、议事长廊,开展协商议事会、民情恳谈会、工作听证会等形式多样的协商议事活动。南园社区居家养老助餐点工程建设、友谊社区仪表厂宿舍征迁、茶亭社区省人大宿舍加装电梯、东陈岗社区“小隐于野”特色街区打造等项目,都是社区协商的项目化成果,2019年街道被评为“安徽省第二批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三是开创小区分类精准治理新局面。在坚持“一核三体、同兴同得”理念基础上,按照分类施策、精准治理的思路,在包河区芜湖路街道的太湖新村小区、中铁四局机关大院、送变电家园小区、宿松小区等居民小区进行试点推广,总结提炼形成四种小区治理模式(社区主导、居民参与的回迁小区治理模式;社区引导、居民自治的商业小区治理模式;社区介入、居民协商的单位小区治理模式;社区指导、居民自管的三无小区治理模式),解决了一大批居民所急所需的难痛点问题,达到了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效果,特别是太湖新村社区形成的和美小区建设“四个一”工作法,先后获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新华社专刊报道。街道曙光社区和太湖新村社区先后被评为安徽省城市基层党建示范社区。四是形成“两级四类”社区治理人才培养新格局。依托街道赤阑桥党群服务中心,引入合肥市博爱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作为技术指导,成立街道社区治理学院,依托各社区睦邻中心建立各社区治理学院,紧紧围绕街居治理短板,编制系统化培训课程,常态化面向街道工作人员、社区两委、社会组织、楼栋长等进行社区治理创新能力培训,激发了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

来源:“安徽省民政厅”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安徽合肥包河区党建“同心圆”擘画社区治理新格局》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