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家里有这个“宝贝”的,藏不住了!

2020-06-27 04: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有人说

世界上有三样东西藏不住

“贫穷、咳嗽和爱”

其实,小文觉得

藏不住的东西有很多

比如成年人的“秃”如起来

再比如

我们的一言一行里所展现的

自家的“家风”

可能是这样的

↓↓↓

也可能是这样的

↓↓↓

好的家风家训

就像一个家庭的“传家宝”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里的每个人

影响着家族里的一代代人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好家风家训是

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承载,

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

而最美家风

可能就在你身边

��

全家总动员 携手抗疫情

“您好,麻烦先过来登记,再测量一下体温!”连日来,20岁的大学生志愿者陈佩硕持续在书桥社区亚光片的卡口处为村民进行出入登记和体温测量,动作有条不紊、游刃有余,遇到不理解的群众,他还耐心地向大家宣传和讲解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

书桥社区紧邻居巢经开区,辖区内租房户较多,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人员流动增加,这就给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增加了难度。在了解这一情况后,陈佩硕主动申请加入到社区疫情防控队伍中。“我是安徽工程大学的一名学生,也是一名青年志愿者,面对当前的疫情防控,我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陈佩硕说,自己的父亲是书桥社区的党委书记陈春,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已经在防疫一线连续战斗了近一个月,防控工作部署、重点人员管理、购买防护物资……每天很少回家,偶尔回来一下,电话也响个不停,接完电话又匆匆出门工作了。爷爷也是一名老党员,今年已经79岁了,可依然带头在小区门口值班点值守,有时候一天站下来两条腿又麻又疼,可他从来不说累,也没有一天缺席,在家听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是老党员,年龄又最大,我应该带这个头,站好这个岗。”

家里长辈的言传身教让陈佩硕毅然站在了疫情防控一线。他说:“学校因疫情防控开学延迟了,现在正好有时间,我也想像父亲和爷爷一样,关键时刻冲锋在前,为家乡做点事情。”

儿子驰援武汉 村医父亲为家乡坚守

新年伊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准备迎接这新春佳节。然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让这个新年变得不同以往。原本该热闹繁华的大街,此刻却是冷冷清清。有的人宅了数月,躺在家中做贡献。而有的人,却为了抗击疫情放弃团聚,没有一日得闲。

散兵镇姥山村二十碑卡点,一身白衣的叶连生正在卡点值守,从疫情防控那天开始,这位65岁的老村医每天都在这个卡点坚守到午夜。

1月25日,大年初一,作为村医的叶连生夫妇按照散兵镇卫生院的统一部署,为湖北返乡人员上门测量体温。而这一天,大儿子叶培民一家要从宁国市回来。俩口子不由得加快了行动速度,就是为了早点回来备好一桌饭菜。

团聚的时刻,看着可爱的小孙子,叶连生俩口子心里乐开了花。可电视里的最新疫情消息却冲淡了团聚的味道。叶培民夫妻是宁国市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天职使然,一家人的话题更多的还是新冠疫情。就在此时,叶培民接了个电话,淡定地对家人说道:“院里组织医务人员援助武汉,我是党员,我要回去了。”而此时,距他们回到家里,还不到两小时。

“去吧,武汉需要你们,注意做好防护。”“爸,放心吧!我做医护这么多年了,难不倒我的。”

父爱深沉,叶连生和儿子没有过多的对话。目送叶培民一家驾车离开后,叶连生夫妇匆匆用餐,继续前往村里开展防疫工作。从这天开始,他们便在相距400多公里的战线上并肩作战。也是从这天开始,叶连生和儿子失去了“联络”。他们知道,各自履职尽责便是最共同的语言,“互不打扰”就是最无言的关爱。

一天四次上门测温,叶连生几乎一整天都在奔波。记录本上从空白一片变成密密麻麻。对于这些数字,叶连生丝毫不敢马虎,纵然身心疲惫,也要确保每一个数字精准有效。同时,叶连生还和村干部一起上门,对村内的红白喜事家庭做好思想工作,劝导他们延期办事,减少聚集。

“儿子在武汉打的是歼灭战,每医治好一个病人,就是拔掉了病毒的一个据点;我在这里打的是排雷战,每排除一位人员的染病可能,减少一次人员聚集,就是排掉埋伏在群众中的‘地雷’。等到疫情结束,我要和他比一比谁的战绩更辉煌。”叶连生说道。

最美“逆行”伉俪 奋战疫情防控一线

这些天来,夏阁镇龙泉村女干部潘晓云很少回家门,虽然离家只有几步之遥。她的职责是照料本村庄自武汉返巢居家隔离的潘某一家6口,一天24小时不离岗。潘某家人手机坏了,潘晓云到西峰集买来手机,每隔2、3天潘晓云都要到夏阁农贸市场为潘某家选购蔬菜、水果和肉类等食品,保障生活必需品正常供应。在潘晓云看来,隔离的是病毒却不是人心,人与人之间的守望相助在这样的困难时期显得尤为重要。

在潘晓云忙碌的同时,他的爱人张平也在为防疫奔波着。张平是龙泉村一名村医,每天两次为该村隔离户7户20人上门量体温,他和同事们像陀螺一样连轴转。龙泉村是夏阁镇人口最多的行政村,有27个自然村,常住人口7000多人。今年春节从湖北返乡人员多,分布在袁梁、小邵、梅庄、冲陈、潘张等自然村,居家隔离人员居住分散,采集的体温等信息当天要上报,张平常常忙到深夜。在工作中,少数受隔离人员不理解,无端指责,张平把委屈埋在心底,耐心解释说服,依旧认真工作,他只有一个念头:只要能把疫情防控好了,什么都不在乎。

潘晓云一家这个年都没好好过。他们夫妻俩除夕开始就奋战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宣传防疫知识,摸排返乡人员,安抚群众情绪,测量隔离人员体温,照顾隔离家庭生活……他们最愧疚的是对不起自己的孩子。孩子在上高二,平时学习紧张,想在春节期间好好陪陪他。可现在张平只好早上把一天的饭菜做好,中晚餐让孩子用微波炉加热一下。

潘晓云、张平夫妇都是共产党员,肩上都扛着责任,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用他们的话说,这是职责所在,使命所在。

父女传帮带 青春献基层

丁仁保是坝镇湖东村党委书记,他的女儿丁艺繁是镇社保所的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湖东村近两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山褚村入户道路已建设完工;塘头、新屋、油坊、山褚、上沈、沈衙安装太阳能路灯160余盏;沈衙村美丽乡村建设完工;山褚、上沈道路拓宽;姑塘文化活动广场正在动工建设;姑塘村泵站沟渠整体改造,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保书记”的努力工作,也离不开整个村两委的团结奋斗和其家人的大力支持。

近期降雨频繁,“保书记”的精力主要放在防涝防汛上,大力推进清理河道沟渠、清除水花生、排查汛期风险点;同时加强每日巡查,将湖东村分为五个防汛片区,责任精确到人,推行网格化管理。

“作为女儿,是否有什么话要对父亲说?”

丁艺繁:借着父亲节转达我对你的心里话,老爸,你辛苦了。希望你多点时间休息,别天天拖着你那个老残腿跑圩梗,虽然你是个党员,扶贫、防汛当然重要,但你也是个父亲,作为女儿也希望你身体健康。你用实际行动给我做了标榜,我作为一名年轻党员一定会一直朝着你的方向去努力,将你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传承下去,带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永远记得你交待过我一句话:“在基层做工作,时刻摸着自己的良心,能不能对得起群众,对得起党。”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别看她年纪不大,石塘村的圩堤却处处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连日来,石塘村村干部褚楚巡堤查险,对责任地段安全隐患仔细排查,忙前忙后地为防汛干部们提供后勤保障。虽然全身湿透,却总惦记着村民的安危。

“是父亲从小一直教导我要全心全意为这片土地上的街坊邻居们服务,和父亲相比,我做的还不够,他是我学习的榜样,小时候父亲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现在是我来挑大梁的时候了。”褚楚的父亲褚向荣是坝镇政府规划员,更熟悉防汛的情况,这几天父女俩之间谈论最多的就是水情和防汛注意事项,经验丰富的父亲不断地向女儿传授防汛知识。

“作为女儿,是否有什么话要对父亲说?”

白丝渐渐染上了您的头发,皱纹也偷偷地爬上了您的脸颊,曾经年轻的爸爸,如今也踏上了缓慢的步伐。小时候崇拜您,长大了依然崇拜,永远都那么帅。爸爸,父亲节快乐!

好的家风家训

可能是这样“传”的

��

为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一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近日,巢湖各地、各单位纷纷开展了家风家训宣传宣讲活动,通过家风家训进村居、进校园、进企业,不断推动文明家庭建设,丰富家风建设内涵,让文明新风吹进巢湖的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心里。

花园社区联合益仁社工在社区家长学校举办以“扬家风 传文明”为主题的家长学列活动。

盛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佰家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社区多媒体会议室举行“颂家风”道德讲堂宣讲活动,吸引了辖区内50余名居民参加。

北大街社区市民文明学校开展以“弘扬好家风 传承好家训”为主题学习交流活动。

苏湾镇卫健办联合镇妇联、计生协、团委等多个部门抓住5.15国际家庭日、“六一”国际儿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开展家风家教宣传活动。

庙岗乡巾帼志愿服务队来到贝贝幼儿园,开展家风家教进校园主题宣传活动。

巢湖市妇联与市纪委联合印发《在全市开展“清廉家庭”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并通过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向全市各地各单位发出《传承清廉家风家训 建设幸福和谐家庭——巢湖市2020年“清廉家庭”建设倡议书》,进一步倡导廉洁家风,切实发挥家庭在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特殊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助推“清廉巢湖”建设。

家风正,则民风淳;

民风淳,则社风清。

良好的家风家训,

不仅能够让人终生受益,

更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最后,来留言

晒晒你的家风家训吧~

来源:巢湖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原标题:《家里有这个“宝贝”的,藏不住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