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该如何书写你,我的兰州?

2020-07-01 05: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从白塔山看兰州

兰州,那里是故乡,那里也是异乡。

作为边关要塞诞生的金城兰州,骨子里满是铁血与强悍。这种性格已经写在了兰州人的基因里。兰州作家张海龙曾讲述过这么一个故事:

以前我们学校有个美女,性格是水火交融刚柔并济。

有一次去吃牛肉面,她刚刚占好的位子被几个流里流气的青年给抢了,那几个青年占了位子还不说,还用那种挑逗兼挑衅的目光看着她。

美女不动声色,只对下面师傅说:"下个大宽,辣子多些,香菜和蒜苗子也都多些!"

之后,当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端到手中,该美女缓缓行至桌前,突然变招发力,以一招“天山折梅手”猛然间将一碗面倒扣在坐在她位子上那青年的头上,之后又是一碗砸在他头上。

兰州人不爱惹事,但也不怕事。经久不变的荒漠戈壁,瘦骨嶙峋的黄土坡,温润宽厚的河谷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养成了兰州人独一无二的性格。

兰州与黄土高坡。摄影/二中兄

兰州人见惯了相遇和别离。兰州是河西走廊的一个关键中转城市,过兰州,去往西藏和新疆,中原文化和异域风情在这里融会贯通。实际上直到今天,选择前往敦煌、张掖、武威、新疆的游客都会选择兰州作为中转地。这是兰州的幸,也是兰州的不幸。

兰州一直在见证“过路”,有人留下,有人离开。从李息修建渡口,到丝绸之路,到左宗棠西征的湘军,再到如今的西北交通枢纽,兰州,一直在路上。每个来自四面八方的人,都在这里聚集,又从这里出发奔赴天南海北笑傲江湖。经常性的迎接与告别,使兰州人见惯了相遇离别的人间百态。

兰州人总能以最恰当的情感,面对这种经常性的迎接与告别,该温暖温暖,该炽热炽热,该洒脱洒脱。兰州人很少纠结。

很喜欢《历史的天空》那充满历史沧桑感的歌词:

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湮没了黄尘古道

荒芜了烽火边城

岁月啊你带不走

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兴亡谁人定啊

盛衰岂无凭啊

一页风云散呐

变幻了时空

这写的就是历史中的兰州吧!

三台阁位于兰州皋兰山之上,是兰州的至高点。摄影/二中兄

金戈铁马,塞北秋风。古称“金城”的兰州,没有一寸土地不曾经历过战火硝烟。金城,固若金汤之城,兵家必争之地。这是兰州的幸,也是兰州的不幸。

而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穿城而过,这对兰州来讲无疑是莫大的殊荣。黄河和兰州的关系,总能使我想起刘东明的那首《西北偏北》。

西北偏北 羊马很黑

你饮酒落泪 西北偏北 把兰州喝醉

把兰州喝醉 你居无定所

姓马的母亲在喊你

我的回回

我的心肺

什么麦加什么姐妹

什么让你难以入睡

河水的羊灯火的嘴

夜里唱过古兰经做过忏悔

谁的孤独像一把刀杀了黄河的水

杀了黄河的水

你五体投地

这孤独是谁

每一次听到这首歌,都会陷入沉思。仿佛这首歌写的不是西北,不是兰州,而是孤独生活中的每一个你我。

兰州大学积石堂图书馆楼顶的大钟。图/图虫·创意

兰州是一座有着历史厚重感的城市。

兰州也是一个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城市。

兰州人的清晨总是从“扎碗牛大”开始。

兰州人不承认“兰州拉面”这个称呼,他们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牛肉面,“牛大”则是兰州人对那碗面的爱称。但是“兰州拉面”四个字,在兰州之外,已经是最锋芒毕露的城市符号了。

牛肉汤带着醇厚香气的翻滚,师傅手里筋道面身与案板的碰撞,食客吃面时的“嗦嗦”声,以及遍及大街小巷的面馆中传来的人声鼎沸,这样的兰州清晨,喧闹而又可爱,烟火气息里无不是生活。

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这些标准,每个兰州人都烂熟于心,可是没有一家牛肉面馆能称得上是公认的第一。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一碗真正的牛肉面只能在兰州吃到。

真正称得上兰州男人的,一定是懂得和欣赏兰州牛肉面的。不论他身处何处,总是想着念着那一碗面的。成子叔叔便是如此。

兰州男人离不开兰州牛肉面,一星期总得来几碗,有的是天天都得吃,加肉加鸡蛋,若有一天不吃仿似亏欠了自己。

每个兰州男人,心里面都有张牛肉面馆地图。地图是以自个儿家和单位为中心,方圆几公里内的牛肉面馆,大的小的、知名的无名的,一个不落地都标注在这地图上。

兰州男人对牛肉面是忠诚的,这种忠诚是纯粹的、毋庸置疑的;兰州男人豁达,但这一碗地道的牛肉面是断不可放下的。

饮食就是有这样的一种魔力,占据着人们对另一座城市的想像和记忆。扬州炒饭,南京桂花鸭,北京烤鸭,天津狗不理,新疆羊肉串,重庆火锅,长沙臭豆腐……兰州,牛肉面。

兰州,大西北秋风不止、黄土与黄河生生不息,这总使人感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凶猛。这种粗犷与豪放的印象,都是在成年以后才形成的,或许真的是走过了许多城市以后,才能够明白这种情感。

成年之前,兰州是以另外一种平静而委婉的方式让我印象深刻的。那是兰州的另一张名片——《读者》杂志。

《读者》(《读者文摘》)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于1981年1月首次出版,被誉为“中国期刊第一品牌”。在其庞大的读者群里,我只是受其激励而对文字产生兴趣的其中一个而已。三十九年的时间,一直有一群人,在不间断地挑选、以致于能够呈现出最质朴的美与善,每次看《读者》的文章,心头总是暖暖的。

以前看《读者》,我总是先看笑话,再看故事,只是现在随着年岁的增长,再去读当时的文字,竟没有十八岁时有味道,亦或是因为我早已不是那个十八岁的自己。《读者》没变,读者已变。

听过很多关于兰州关于西北的歌,他们大致都有相同的特点,直来直去,丝毫不掩饰内心的情感。

《金城兰州》mv

我的朋友,当你走过兰州的街头

闻到我喜欢的那些味道了吗

它和尘埃一起漂浮着,多少年都没有散去

我该怎么用一段歌词告诉你,

在地图上的那座城市里,我都看到了什么

清晨都是一样的早,夜色还是那么的深

河水将沙粒推到岸边,又将沙粒拉回水底

那么你说,牵引着我们的是什么

很喜欢这首歌,没有堆叠地标,没有过分渲染,恰到好处的苍凉感,刚好诠释很多人心目中的兰州。

......

我该怎样歌唱你

清晨里的金城兰州

我该怎样歌唱你

夜幕下的金城兰州

《金城兰州》

我该如何书写你,我的兰州?

END

今日话题

关于兰州,你的印象是什么?

下方评论区告诉小编。

来源|综合整理自网络

原标题:《我该如何书写你,我的兰州?》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