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窝囊的弱者,该如何与强者战斗? | 风向书单200630

2020-07-01 11: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JiFeng Bookstore 回响编辑部

2006年,接手退出韩国家乐福卖场的某集团解雇了将近1000名即将转正的非正式员工,销售员、收银员们以静坐在收银台旁边的方式占领门店,持续罢工达150天。

漫画家崔圭硕将这次罢工的过程改编成了漫画《锥子》,具高信是劳动咨询所的所长,帮劳工们追讨欠薪、办理工伤、组织工会。退伍军人李秀仁是某大型超市的科长,接到上级要无故解雇手下合同工的任务,在觉得自己无法理解公司的做法时,他与具高信相遇了。

具高信鼓励李秀仁加入工会,因为在韩国的法律下,工会与资方的交涉是受到保护的,资方必须回应工会,所以可用工会这种形式来进行抗争。然而虽然有法律保护,让工友对加入工会也充满了犹疑,加入工会就收到各种排挤和威胁。具高信说,我们成立工会,不是为了从强者手中保护单纯善良的弱者,而是为了让窝囊、懦弱、失败的弱者去与强者斗争。组织起来的工友们在李秀仁的带领下开始静坐,抗议解雇。超市一个坐办公室的文员怒斥,你们这是在妨碍公司的正常运作,具高信马上驳斥道:那你们不要妨碍工会的工作!

不满不公平的待遇、组织工会、罢工本来就是正当的,劳工神圣如果不想沦为一句空话,任人宰割的韭菜就必须成长为不屈不挠的锥子。稳定压不倒一切,也压不倒锥子们。

除了这本探讨劳工权利的《锥子》,本期书单还有对孩子如何通过民主讨论达成共识和共同行动的观察《世界距离民主只有五天》;剖析“男式说教”如何使女性噤声而成为强奸文化帮凶的《爱说教的男人》;提出故事可能比数学模型更能解释经济现象的《叙事经济学》;左翼哲学家朗西埃挑战现存教育思想,论证智力平等的《教师的无知》……

感情研究指南:情感史的框架

[美]威廉·瑞迪 / 周娜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20-5

·情感表达并不仅限于小说、戏剧等文学创作,而是成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上升为一种政治上的“美德”

一个人内心的情感体验,是某种关系的体现。无论是个人、团体还是阶层的情感表达,都无法忽视社会情感准则的教化训练。本书作为情感史研究的奠基之作,提出了情感表达、情感体制、情感导航、情感自由、情感痛苦等理论,并以“情感主义”为切入点,研究启蒙时代及法国大革命时期人们情感表达方式的变化及其意义。沙龙、共济会、咖啡馆等情感避难所的出现,是人们避免情感痛苦、追求情感自由的表现。人们在日记、通信、演讲中表露出对情感自由的向往,报纸刊物以及私人发行的小册子也在这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呼吁情感真挚、拒绝伪善成为人们在情感表达方面的基本要求。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并不仅限于小说、戏剧等文学创作,而是成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上升为一种政治上的“美德”。由此,雷迪清晰勾勒出情感与认知、情感与理性、情感表达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在“硬邦邦”的“理性”材料之外,强调“情感有自身的历史”,使情感成为历史学的合理研究面向,为情感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世界距离民主只有5天:

一群中国少年的民主实验

寇延丁 / 卫城出版(台湾) / 2020-5

·可操作的民主,可开启的民智与可期望的少年们

你可能还记得电影《浪潮》中的情节:在短短一周的课堂实验中,一群散漫的学生,在集体裹挟和绝对服从之下难以自拔,最终滑向纳粹的深渊。影片借此警告:世界距离独裁可能只有五天。这是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结论。公益人寇延丁的新书则展示了人性的另一面相:或许,世界距离民主也只有五天。它不仅同样真实,也包含着对未来中国的期许。向来有人质疑国人不具备实现民主应有的素质,但寇延丁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动手一试……说中国人素质太差不适合民主,只要有一个案例成立,这种全面否定逻辑就不成立。

2016年夏天,作为议事规则专家,寇延丁参与贵州支边公益行动,这次旅程没有让她失望——她的观察对象是一群来自中国城市中产家庭的孩子,此前,他们对如何通过议事规则达成共识几乎一无所知,但最终在彼此的协商中出色完成任务,整个过程给在场所有人带去惊奇和感动,也让寇延丁重新对人性、对“可操作的”民主在中国发展感到乐观。借由此书,作者不仅提供了一份难能可贵的来自中国本土的民主实践观察报告,也希望将这得之不易的际遇与能量传递给读者。

锥子

[韩] 崔圭硕 / 苏梦芸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2020-5

·劳工神圣如果不想沦为一句空话,任人宰割的韭菜就必须成长为不屈不挠的锥子

这是一部关于工人运动、超级英雄般的漫画,具高信是劳动咨询所的所长,帮劳工们追讨欠薪、办理工伤、组织工会。退伍军人李秀仁是某大型超市的科长,接到上级要无故解雇手下合同工的任务,在觉得自己无法理解公司的做法时,他与具高信相遇了。

具高信鼓励李秀仁加入工会,因为在韩国的法律下,工会与资方的交涉是受到保护的,资方必须回应工会。然而虽然有法律保护,让工友加入工会也困难重重,李秀仁首当其冲地受到来自上级的,加入工会就无法升职加薪的威胁,其余的工友,也充满了犹豫和恐惧,科长李秀仁开始克服自己的羞怯,与底层员工一起吃饭,最后争取到一个热情工友的支持,在这个人缘极好的工友的帮助下,工会渐渐开始有了起色。具高信说,我们成立工会,不是为了从强者手中保护单纯善良的弱者,而是为了让窝囊、懦弱、失败的弱者去与强者斗争。组织起来的工友们在李秀仁的带领下开始静坐,抗议解雇。超市一个坐办公室的文员怒斥,你们这是在妨碍公司的正常运作,具高信马上驳斥道:那你们不要妨碍工会的工作!

《锥子》其实改编自真实事件,2006年,接手退出韩国家乐福卖场的某集团解雇了将近1000名非正式员工,销售员、收银员们以静坐在收银台旁边的方式占领门店,持续罢工达150天。不满不公平的待遇、组织工会、罢工本来就是正当的,劳工神圣如果不想沦为一句空话,任人宰割的韭菜就必须成长为不屈不挠的锥子。稳定压不倒一切,也压不倒锥子们。

杀人执照 : 情报机构的暗杀行动

[德] 埃格蒙特·科赫 / 张芸 / 孔令逊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20-3

·展示世界著名情报机构所实施的最轰动的暗杀行动,这是来自政府的无原则滥杀

本书揭秘了世界著名情报机构所实施的最轰动的暗杀行动,从克格勃到中情局,从摩萨德到军情六处以及其他情报机构,手段从汽车炸弹、无人机、枪支到机巧隐蔽的毒药。其中追杀本·拉登、慕尼黑奥运会“黑色九月”事件、毒雨伞刺杀马尔科夫事件、炸死亚辛事件等,均在“世界十大著名追杀暗杀事件”之列。自冷战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五千人在有组织的国家行为中被暗杀。这三十个真实事件个个触目惊心,险象环生,令人倒吸一口冷气。作者对事件中掺杂的国家荣耀和个人利益、法律立场和道德问题进行了客观全面的分析解读,并始终跟进和呼吁反对政府无原则的滥杀行为。

猎巫:塞勒姆1692

[美] 斯泰西·希夫 / 浦雨蝶 / 文汇出版社 / 2020-7

·塞勒姆事件,美国版本的叫魂

“猎巫”一词成为政治迫害的代名词,最初源于1692年的塞勒姆事件:一场集体恐慌导致的猎巫运动,令邻人之间互相指控、亲子之间彼此出卖,高官、富绅也难逃一劫。九个月里,近两百人被指控为巫师、二十余人最终惨死。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虽然对此讳莫如深,但它还是对美国体制以及美国人的观念产生了直接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19世纪60年代开始,学者们用宗教狂热、地区争端、厌女倾向、焦虑、政治动荡、精神痛苦、群体性癔症等各种因素解释和反思这起事件。本书是近年来对塞勒姆事件进行系统回顾的最新著作,作者力求重构历史现场,还原当时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将各方因素置于全景之中,展示猎巫运动的种种奇异和可怖之处。

爱说教的男人

[美]丽贝卡·索尔尼特 / 张晨晨 / 人民文学出版社|知更鸟 / 2020-5

·一些男人,他们错误地认为自己知道许多事情,而错误地认为女人不知道

丽贝卡·索尔尼特在她的尖刻散文集《爱说教的男人》中,讲述了男人和女人之间的谈话经常被引入歧途的现象:一些男人,他们错误地认为自己知道许多事情,而错误地认为女人不知道。

索尔尼特叙述了她自己一些滑稽而可怕的遭遇。从强奸文化到杀人罪,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性侵丑闻到婚姻和家庭核心,从弗吉尼亚·伍尔夫到殖民主义,这些文章都是对那些父权制文化不一定承认为“问题”的问题进行了激烈而精辟的探索。索尔尼特以严肃的语气结束了全书——因为最终的问题是那些有话要说的女人保持沉默,甚至包括那些说过类似“他试图杀死我!”的人。本书已经成为女权主义运动的试金石,创造了“男式说教”一词的概念,并使索尔尼特成为当今时代最主要的女权主义思想家之一,包括激进活动家乃至碧昂斯·诺尔斯都从她那里受到了启发。丽贝卡·索尔尼特优雅而充满活力,用最优美动人的散文,证明了她是女权运动的重要领导人物和激进的人道主义思想家。

什么是民粹主义

[德]扬-维尔纳·米勒 / 钱静远 / 译林出版社 / 2020-5

·民粹主义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存在,它可以从内部瓦解民主

近年来民粹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大有星火燎原之势,使得这个概念迅速进入公众视野。然而,究竟什么是民粹主义,却一直缺乏一个清晰而公认的界定,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系教授扬-维尔纳·米勒的《什么是民粹主义?》是这一工作的一次极具价值的尝试。

米勒认为,民粹主义的本质与其说是人民反对精英,不如说是以同质性的人民的独家代表的名义,排斥一切反对意见,并将对手妖魔化。从而,在米勒看来,民粹主义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存在,它可以从内部瓦解民主。米勒声称,民粹主义是当前民主所面临的主要威胁。

有没有觉得米勒笔下的民粹主义非常面熟?

帝国游戏

[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汪天艾/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2020-5

·波拉尼奥在梦境、现实、臆想、棋局之间来回切换,隐晦地指向世界格局的纷扰变化

乌多·贝尔格是失败的作家兼兵棋游戏爱好者。这年夏天,他和女友英格褒一同前往儿时常去的西班牙海滨小镇科斯塔布拉瓦渡假,为一场国际锦标赛进行训练。在他的新女友的陪伴下,他们与另一对德国情侣汉娜和查理以及三个当地人狼沃、羔尔德罗、住在沙滩上的看船人克疤多交上了朋友。但是,当他的一个朋友和当地两个邪恶的人物在一夜之间消失后,乌多平静的生活将被一个私家侦探追捕而打乱。明媚的假期渐渐被一种阴郁的气息所笼罩。查理生死未卜,汉娜决定返回德国,英格褒也认为他们应该尽早启程回国,但乌多却似乎被什么看不见的东西绊住了脚,他决心要等到查理的尸体出现才回国。与此同时,乌多发现克疤多似乎对兵棋有着浓厚的兴趣,便邀请他一起来玩”二战“题材的兵棋游戏“第三帝国”。假期将尽,游客们渐渐离去,小镇越来越冷清,而查理仍旧毫无音讯。乌多与克疤多之间的游戏还在继续,面对兵棋初学者克疤多,资深玩家乌多肆无忌惮地采取了从英伦三岛、地中海和俄国战场三条战线上先后发动猛烈攻势,提前消耗光了有限的资源,使得此前对兵棋一无所知的克疤多竟渐渐掌握主动继而扭转战局。怪异的梦境、不安的臆想纠缠着乌多,焦虑的情绪、压抑的氛围充斥了字里行间。伴随着查理的死亡,渡假气氛遭到了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破坏,乌多的兵棋战局也自然而然地急转直下。《帝国游戏》的手稿被发现在波拉尼奥书桌抽屉的底层,和他许多作品一样,在他去世很多年以后才得以发表。据说,《帝国游戏》是波拉尼奥写的第一个长篇小说,完成在1989年前后。作者在作品中不断地在梦境、现实、臆想、棋局之间来回切换,隐晦地透露出对当时的世界格局纷扰变换的指代。

友爱共同体:

古希腊政治思想研究

张新刚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20-1

·为了避免内乱而结成的友爱共同体,最终通向了现代政治

西方语言中的“政治”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城邦”,由此可见,古代希腊的政治观念如何影响了后世西方人对于政治的理解。正因如此,历来研究古希腊政治思想的著作浩如烟海,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张新刚的《友爱共同体》则是其中的新成员。

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作者将友爱作为理解古希腊人政治观念的关键词。本书声称,在古代希腊人那里,政治是城邦内乱的镜像,正是为了应对城邦内乱,才创制了政治秩序,并以友爱为联结。与许多其他同类作品不同的是,本书既注重作为古希腊思想集大成者的哲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文本,也注重以历史著作与悲剧文本为代表的古希腊政治实践。在此基础上,本书认为,城邦成了平等的自由人共同生活、成就德性的所在,并由此通向了现代政治。

叙事经济学

[美]罗伯特·希勒 / 陆殷莉 / 中信出版集团|比较译丛 /2020-3

·人们讲述的故事——关于经济信心或恐慌,住房繁荣,美国梦或比特币——或许比数学模型更能解释经济现象

在一个网络水军试图影响国外选举的世界中,我们能否忽视病毒性报道对经济的影响?在这本开创性的书中,诺贝尔奖获得者,《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罗伯特·希勒提供了一种思考经济和经济变化的新方法。希勒使用大量的历史例子和数据,认为研究影响个人和集体经济行为的流行故事(他称之为“叙事经济学”)有可能极大地提高我们的预测,准备和减轻损失的能力金融危机,衰退,萧条和其他重大经济事件。

无论是相信科技股只会上涨,房价永远不会下跌,还是某些公司太大而无法倒闭,人们都可以通过流行故事的形式在公众中传播思想,进而通过传播思想并改变市场。无论是真是假,通过口耳相传,新闻媒体以及越来越多的社交媒体传播的此类故事,都可以通过驱动我们对如何以及在何处进行投资,如何进行支出和节省等等的决策来推动经济发展。但是,尽管这样的故事具有明显的重要性,但大多数经济学家对此却很少关注。叙事经济学着眼于通过故事的基础来理解故事如何帮助推动导致战争、大规模失业和不平等加剧的经济事件,从而改变了这一现状。人们讲述的故事——关于经济信心或恐慌,住房繁荣,美国梦或比特币——影响经济成果。叙事经济学解释了我们如何开始认真对待这些故事。这可能是罗伯特·希勒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书。

共有的习惯:

18世纪英国的平民文化

[英]E. P. 汤普森 / 沈汉 / 王加丰 /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 2020-1

·当现代市场规则与传统风俗习惯相抵触时,会催生出怎样叛逆又保守的平民文化?

《共有的习惯》是汤普森有影响力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的续集。汤普森研究了在18世纪大动荡的背景下一系列文化习俗的逐渐消失。汤普森解释说,随着法律日益严苛,开始与之前乡绅与村民之间不成文的习惯法日益抵触时,村民变得试图既抗拒又保留传统。尽管一些历史学家写过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暴乱农民,好像他们主要是治安官和政府要去解决的问题,但对于汤普森来说,统治者、地主和政府是人民面对的问题。汤普森使用广泛的资料来源,展示了对零碎证据的认真关注如何帮助解码令人羞愧的羞辱仪式的象征意义,包括“喧闹游行”以及诸如“买卖妻子”之类的仪式离婚之类的做法。从十六世纪开始,在考察妇女在食品暴动中的活跃存在时,他进一步阐明了当时的性别关系。如今,由于传统在世界范围内被市场经济所取代,因此《共有的习惯》一书具有特殊的意义。

无知的教师

[法]雅克·朗西埃 / 赵子龙 / 西北大学出版社 / 2020-1

·人在智力上的平等,不是教育的结果,而是教育之所以可能的前提

无论是求进步的左翼和求秩序的右翼都常常把目光停留在教育上,教育可以让人理解自己的权利,教育可以让人尊重权威的合理,以解决诸多社会的弊病。但朗西埃看来,我们通常理解的由教师(有知者)向学生(无知者)讲解的教育,哪怕是所谓的启发式教学,是无助于消除无知和智力上的不平等的,而是适得其反,学生因为很早就开始依赖教师,事实上学生永远无法通过课堂学习而与自己的老师一样博学,有知者和无知者的鸿沟永远横贯在他们之间。

这种颠覆性的观念产生于一个在荷兰教法语的外教雅科托的经历,他不懂荷兰语,他的学生不懂法语,无奈之下,雅科托指定了一本双语的《帖雷马科历险记》作为学习法语的材料,让学生们对照两种语言自学,最后用法语写读后感。出乎雅科托的意料,学生们的法语读后感写的非常好,不仅没什么语法错误,表达也是优雅和准确的。在这个过程中,雅科托没有进行任何的讲解,他开始反思教师的讲解的必要性,学生可能完全不需要讲解,不需要教师谆谆善诱,我们常常希望由教育而达至智力的平等,但可能人的智力一开始就是平等的,就像所有的儿童都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学会了母语,而在他们入学开始接受所谓正式教育时,学生们就不再被鼓励使用这种无师自通、自由习得母语的学习方式,而必须要承认自己的幼稚和无知,接收有知者也就是教师的教导。

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讲解,而是应该由学生自己在已知与未知中建立联系,自由探索,就像上面那个案例一样,由已知的荷兰语去学习未知的法语。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无知者也可以成为教师,成为教师的原因不是因为ta是有知的,而是ta熟悉从已知到未知这个智力发生的过程,ta要指定一个学生可以自由探索的场域,监督学生是真的投入了注意力的,保证求知这件事情的发生,这样的师生关系,才真正承认了人与人智力上的平等。

遗忘通论

[安哥拉] 若泽·爱德华多·阿瓜卢萨 / 王渊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20-4

·那些被隐藏起来的被残害的人性终将复出,重见天日

安哥拉是葡萄牙在非洲的一块殖民地,二战结束后,为了维持葡萄牙自身的经济,萨拉查政权一直对殖民地实行高压政策,1975年,安哥拉终于忍受不了这种高压开始闹独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内战打了27年,苏联、美国乃至古巴都纷纷介入。

卢多是当时在安格拉的葡萄牙白人,她因为被强奸带来的创伤,始终无法到户外去,好在她的姐姐姐夫对她照顾有加,然而内战开始后,她的姐姐姐夫都失踪了,觊觎她家钻石的三个本地人打算抢劫卢多,卢多打死了一个来抢劫的男人,将他埋在家中的小花园里,从此,开始了她的隐居生活,她从邻居家的露台上偷鸡,收集雨水,烧家具烧书来维持生活。她用钻石来吸引鸟类,最后吸引到一只携带着爱的信息的信鸽,这信鸽本是打算私奔的秘密警察的妻子放出来的,卢多把鸽子放了,鸽子被一个小酋长见到 ,他吃掉了信鸽,拿到了钻石,开了一家叫信鸽的快递公司……在难熬的隔离、孤独和病痛中,一个小男孩翻墙闯入了卢多的生活,他们相依为命,直到内战结束。

这是一个迷宫般的故事,书中出场的所有角色都以各种神奇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一个人的命运总是冥冥之中通向另一个人的命运。安哥拉混乱动荡,内战残酷,而那些被隐藏起来的被残害的人性终将复出,重见天日。

诗人与诗歌

[美] 哈罗德·布鲁姆 / 张屏瑾 / 译林出版社 / 2020-2

·梳理了西方诗歌传统,展现了诗人与世界的对话

本书收录了布鲁姆对五十六位文学史中极具影响力的诗人及其作品的精当评述。从14世纪的彼特拉克到20世纪后期的安妮·卡森等英美诗人,再到普希金、波德莱尔、兰波、聂鲁达等其他语种诗人,布鲁姆精细梳理了西方诗歌传统,展现了诗人与世界的对话。布鲁姆在多角度的分析介绍中融入了弗洛伊德和诺斯替思想,始终贯穿着“影响的焦虑”概念,强调后辈诗人与前驱者之间竞争性的关系。

非洲文学批评史稿

[尼日利亚]泰居莫拉·奥拉尼央 / [加纳]阿托·奎森 主编 / 姚峰等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20-1

·非洲的还是欧美的?这是一个问题

非洲也许是七大洲中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人们对它的刻板印象往往只剩下黑、穷、乱。但事实上,非洲也有着丰富的文学资源。所不同的是,在殖民者到来之前,非洲鲜有文字,因而它的文学天然地和殖民者的文化纠结在一起。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为非洲文学研究的第一次成果汇集,《非洲文学批评史稿》中处处显现着本土文化与殖民者文化之间的抉择。因文化话语权的失衡,非洲作家们不得不在本土语言与欧美语言、本土意识与欧美意识这些对立之间徘徊。吊诡的是,尽管研究对象是非洲文学,本书就其自身而言却是欧美的,它的问题意识、理论资源、叙述框架无一不是欧美的,甚至它的作者群欧美人也占相当比例,且他们的求学与研究全都离不开欧美的学院。

原标题:《窝囊的弱者,该如何与强者战斗? | 风向书单200630》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