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健康报》记者胡德荣:我的《枝叶情愫》一岁了

2020-07-05 16: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19年7月4日,是我一生中值得纪念的一个好日子。无意中翻看月历,这年7月4日是猪年六月初二,还是个“黄道吉日”。

那天下午,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张元济讲堂隆重召开了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健康报》社联合主办的《枝叶情愫——胡德荣医学科技新闻作品选》出版座谈会。

日子过得真快啊!转眼过去一年时间了,《枝叶情愫》已经一岁了,那出版前后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清清晰晰、历历在目……

“铭感五内,恩同山岳”

“采访时,有不少医学专家对我说:‘胡老师:你采写了那么多人物报道,我们到哪儿去集中看你的作品啊?你应该汇编一本集子’。我说:‘是啊,已在积极筹备中。’”

“又有同学说:我们时不时就读到你的新闻作品,你应该出一本自己的作品集。我说:‘是的,目前书稿已经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开始编辑了。”

“各位专家、老师,现在呈现在您手中的《枝叶情愫》刚刚由交大出版社出版,还散发着一股油墨的清香……”

当出版座谈会开始,主持人首先让我讲几句时,我这个莅临过大小各种会场,也算是“老司机”了,但站起来目睹95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健康报》社总编辑周冰,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上海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健康报》上海记者站原站长张建中等一大批专家、教授、老师的温馨目光,激动地刚一开口我就哽咽了,把上述准备好了的带有一点抒情色彩的“开场白”直接换成了“‘铭感五内,恩同山岳’的感激之辞倾吐了出来。”并深深地向在场的领导和出席座谈会的所有嘉宾鞠躬!

7月4日是星期四,这一天95岁王振义老爷子辛苦极了。早上他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查完房(雷打不动的周四上午“开卷考试”),很多学生围着他还要讨论。他说:“我下午要去参加胡德荣的新书出版座谈会,所以今天要提前走,休息一下,好好准备。”

老爷子,您整整忙碌了一天,怎不让后生肃然起敬呢?当老爷子起身离开会场时,我双手捧着鲜花向他敬献!

“王振义院士为他点赞,陈国强院士向他鞠躬”

座谈会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官微发了一条《王振义院士为他点赞,陈国强院士向他鞠躬》的微信。

微信中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健康报》社总编辑周冰,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上海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健康报》上海记者站原站长张建中,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党组书记姜微,《新民周刊》社长、主编刘琳,《健康报》融合媒体中心主编陈会扬,本书作者、原上海交大医学院宣传报道中心主任、《上海交大医学院报》主编、《健康报》驻上海资深记者胡德荣,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李广良以及医学教育、新闻出版领域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座谈并作交流发言。”

我原先所在的上海长风化工厂3位老同事、都已80以上高龄的裴静之、李其彦、罗家康老师参加了座谈会,李其彦老师还发了言。罗家康老师是生产三聚氰胺的高级工程师,他在7月5日的微信朋友圈中说:“昨天,我很荣幸应邀出席了胡德荣老师《枝叶情愫》新书出版座谈会,聆听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发言,深受启发教育。当中科院院士、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陈国强发言,向胡德荣深深鞠躬的那一瞬间,我不禁为之动容,也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我将珍藏此书,仔细拜读,慢慢品尝。”我的发小笪志强代表同学们在座谈会上的发言,还得到了陈国强院士的夸奖。任苑桦同学在微信里高兴地说:“我推荐的同学代表不错吧!”

“您写科技新闻写得好是出了名的”

《健康报》2019全国记者培训工作会议于8月7日在甘肃张掖召开,我快递过去赠送给30名优秀记者的30本《枝叶情愫》在开幕式前被“一抢而光”。《枝叶情愫》于8月14日还进入在上海展览中心的第十六届上海书展。

据了解,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购买了68本《枝叶情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购买了82本《枝叶情愫》,该院党委把《枝叶情愫》誉为“现代医学科技新闻的教科书;《健康报》海南记者站已采购了66本《枝叶情愫》;上海市虹口区卫生健康委也采购了50本供通讯员培训用书。总之,祖国天南地北、甚至在世界屋脊西藏拉萨都有《枝叶情愫》的踪迹。

日前我为宣传干部授课,主办方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宣传处、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新闻宣传处领导在介绍《枝叶情愫》时说:该书有三大亮点:一、收录的365篇医学科技新闻全都是在《健康报》上发表的;二、人物通讯占全书篇幅二分之一强,其中有20篇整版“大人物”通讯,可供在校医学生加强医德医风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辅导读物;三、对医学科技新闻作了有益探索,特别是作者30年新闻生涯、30种新闻“感受”,对医学科技新闻通讯员、年轻记者会有所启迪和帮助

前些天,《健康报》社融媒体新闻中心资深编辑陈晓曼老师发微信给我说:“粗粗翻看《枝叶情愫》的目录,只看标题便觉得生动有趣。您写科技新闻写得好是出了名的,没想到还写了那么多很棒的人物报道。我会细细品读,好好学习。向您致敬!”

年轻的《健康报》陕西记者站优秀记者周垚在微信里告诉我:“感谢胡老师!您就是我们后辈们学习的榜样,自从您送我了您的著作后,经常在写大一点的通讯稿时会翻一翻您的著作,帮助我理一理思路,给我提供了不少帮助。我们后辈也要踩着您的步伐,继续努力耕耘,争取写出更好的作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