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小打小闹”升级“养殖公司”

网信蓟州
2020-07-07 11: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黄国业正忙着在网络平台直播推介。

时间:2020年6月13日

地点:甘肃省榆中县清水驿乡杨家山村

采访对象:兴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夏日雨后的甘肃榆中,清爽宜人。放眼望去,黄土高坡与绿树峻岭交融,呈现出一幅色彩斑斓又独具特色的高原图画。

驱车驶入清水驿乡杨家山村,到处是一派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景象。一声声高昂的鸡鸣,伴随偶尔一阵阵低沉的驴叫,将记者引到山中一座被树林环抱的休闲农庄。排房内,60多头圈养肉驴安静地吃草。山坡上,3000只散养芦花鸡争抢觅食。农庄主人叫黄国业,是兴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还是榆中县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

此刻,黄国业正忙着在网络平台直播推介。“尝试没多久的‘直播带货’使得近段时间驴肉、土鸡蛋的订单量大增,真有些应接不暇。”黄国业脸上露出喜悦之情。他告诉记者,3年前,刚刚务工返乡时,杨家山还是个穷得“叮当响”的重点贫困山村,尝试搞养殖的路也是磕磕绊绊。

“刚开始创业时,我对做农业还不是很精通。家里养殖肉驴、蛋鸡全是小打小闹的,加工驴肉熟制品也是在小厨房里,弄个大锅、冰箱、封口机就简单生产了,虽然出产的驴肉口味挺好,但是没有食品认证,只能卖给个人、熟人。这种作坊式的生产模式难以形成规模,限制了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始终不能通过深加工进入到商超和其他消费终端。”黄国业讲起创业的艰难,感慨万分。

本想扩大生产规模,建设标准化加工厂房,但是资金不足挡住了黄国业致富的脚步。2019年,黄国业跟团赴宁河区考察学习现代农业,坚定了他大展宏图的梦想。正当他为办厂资金一筹莫展的时候,宁河区东西部协作帮扶组经过审核查验后,给黄国业的养殖加工项目注入了300万元专项帮扶资金,解决了困扰其3年的资金缺口难题。

农庄内,一片平坦黄土地上,赫然耸立起一栋占地1000平方米的二层钢架厂房,施工人员正在忙着进行外墙安装。这便是未来现代化的驴肉加工厂──榆中兴业养殖有限公司。该工程于2020年5月份动工建设,预计10月份即可投达产。项目建成后,两条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可实现年产值约2000万元,利润500万元。

“原来在作坊里加工驴肉,1公斤只能加工出0.5公斤成品。今后通过标准化生产线的加工,1公斤能出0.7公斤成品,这样附加值就高了。投产后公司生产规模远超小作坊。目前,企业已具备专业生产资格,申请食品认证也无悬念了,将来加工驴肉熟制品的食品安全和进超市售卖这块全没有问题了。”黄国业黝黑的脸上绽放出满足的笑容。

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成功获批、资金注入让企业提升了竞争资本,撬动了当地整个肉驴、芦花鸡养殖市场。在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黄国业没有忘记乡邻,注入合作社的资金还以折股量化的形式分配到15个贫困村的村集体,涉及建档立卡户80多户,企业每年按照8%的比例向村集体分红,每年每个村得到分红2万元,每户分红2000元。

“通过脱贫攻坚,我们村有很大的变化,带动了村上5个合作社的种养殖,这5个合作社按照这种模式,又带动了80多户、160多务工,及30多户搞小型养殖。”杨家山村党支部书记黄国堂告诉记者,得益于天津的大力帮扶支持,黄国业不仅自己成了名副其实的先富起来的典型,而且带动更多村民走上脱贫致富小康路。(记者何会文)

原标题:《从“小打小闹”升级“养殖公司”》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