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乘风破浪的苏州检察官姐姐迎面而来

2020-07-11 16: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每一寸进益的欢喜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检察院 王雨晴

有人说,潜水会上瘾,试过了就会无可救药地爱上。2017年6月,我的身上多了一个标签——进阶开放水域潜水员(AOW)。而我说,检察公益诉讼也是让人上瘾的行当。今年2月,我从公诉人转型民行检察官,“浮潜”半年常有相见恨晚的感慨。

之前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潜水?最初的冲动肯定来自于对海洋的好奇,潜入其中后,却被这项至静至纯的运动深深吸引,我还发现了潜水员和民行检察官的相通之处。

开始学习潜水时,我最害怕的是跨步入海,背着20公斤重的空气罐和装备僵直站在船沿,对海洋的恐惧类似恐高,事实证明,想太多徒劳无益,心一横跳进海里,周围变得一片寂静,慢慢地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耳边只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气泡声,感觉水流包围着自己,感受水温的变化。当我不再紧张后,我很享受这些陆地上体会不到的安静。

恐惧往往来自于未知。今年春节后,根据工作调整,我从公诉部门向民行部门转型。老实说,那一刻的感觉就像一只旱鸭子被抛进水池,短暂的懵圈之后只见挣扎、扑腾。当民行小伙伴带着神秘微笑把足足有我两人高的民行检察工具书往我桌上一放,我内心震撼可想而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新的知识海洋已在脚下,与其去纠结“水有多深”,徒增恐惧,不如跨步入海,一米一米下潜求知。潜水有句法则叫“一停二想三行动”,结合部门业务新手较多的实际情况,我带领团队建立起部门“每周午间一小时”业务学习制度,制定每周学习计划,从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到指导案例、典型事例,自学、领学、研讨相结合,知识在彼此交流中成倍增长,慢慢化解了我们的知识恐慌,逐渐体会到了“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信赖你的潜伴,依靠你的团队。潜水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潜伴制度,不可单独行动,须以两人为伴,在佩戴装备时互相检查,潜水时互相照看。民行检察工作也是一样,团队合作尤为重要。以公益诉讼案件为例,最基本的办案单元就是办案组,每个办案组需要至少两名员额检察官,从前方线索发现、现场调查,到后方智力支持、专业研讨,再到出庭应诉、交流协作,我们一起分享线索成案的经验,也一起分担攻坚克难的辛劳,既有灵光乍现的瞬间花火,也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我们相互信赖,互相成就,以一寸一寸的努力实现职业的幸福感。

我想,人生中乘风破浪的机会也许不常有,但能一寸一寸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体会到每一寸进益的欢喜,也是很幸福的。

十年双城生活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检察院 牛丹丹

十年前,刚结婚的我考上了苏州的公务员。就这样,我离开从小生长的南京,成为吴中区检察院的一名信息技术人员,和苏州这座陌生的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到如今,我在沪宁线上奔波了十年,大约520个礼拜,同事们都打趣我为中国铁路事业贡献不小。我和丈夫的“傍晚通话”一打就是十年,我已习惯了这样的双城生活,也爱上了苏州这个城市和吴中区检察院这个大家庭。

来苏州的第二年,我有了女儿,这个让我最牵挂的小人儿。从会说话开始,她就知道每晚要和妈妈视频,这已成了必备功课。周五回到南京的家,打开门看见她欢脱地向我奔来,一周劳累一扫而空。“让所有奔波和分离变得值得”,是我这个“候鸟”妈妈不断给自己打气的话。实现工作上的自我价值,承担好各种家庭角色不缺位,让工作、生活也在“沪宁线”上高速并行。

双城,让我的工作和生活合理分开,如今我切换自如,工作日在苏州就一心一意工作,周末在南京就全心全意陪伴家人。十年来,我和单位的智慧检务一起“乘风破浪”,开发过软件、拿过著作权证书、飞过公益诉讼无人机、获得过全省检察机关电子取证业务标兵……我想,这就是我最大的“值得”。

工作之余,我会挤出尽可能多的时间陪伴女儿。对于我来说,周五不管多晚都要回南京,踏上苏州站站台的那一刻,归家的心情急切又踏实。2017年夏天,我院在全国检察机关智慧检务工作会议上进行连线展示,我和同事们高负荷忙碌近两个月,“5+2”“白加黑”是家常便饭,但哪怕只有一天时间团聚,哪怕只剩末班绿皮火车,想起家里等待我的人,我也甘愿奔波。

作为电子取证鉴定人,当案件突破需要技术支持的时候,必须随时待命、全力配合。这些年,我遇到过很多次临时通知周末要加班、快到火车站又被叫回、假期提前返苏的情形。2016年老公生病住院,为了让公婆能安心照顾他,我把女儿接到苏州小住。正好异地垃圾倾倒太湖西山案有3部涉案手机需要及时提取恢复。周末,我带着女儿到单位加班,也许是她的陪伴给我带来了“幸运”,5万多条手机数据经梳理后“暴露”了职务犯罪线索。后来别人问她,“你妈妈是做什么的?”她头头是道地说:“我妈妈可以提取坏人手机里的删除信息。”

我的家人就是我乘风破浪时指引我方向的风帆。十年里,我脆弱过、退缩过、迷茫过,是他们乐观地鼓励我,让我坚持自己的选择、坚持自己的理想。

勇敢的背影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检察院 路爱琴

春节返回老家看望父母、带女儿堆雪人打雪仗……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年初的计划全部落空。

得知这个消息,女儿嘟着小嘴、一脸失望地坐在窗前。我打开她最爱看的动画片,希望转移一下她的注意力。片中的狗警官开着警车威风出场,“我爸爸也是警察,妈妈是检察官,都很勇敢的!”她突然来了这么几句。女儿这么说或许因为我和她爸爸每天都会给她留下“勇敢的背影”吧。

再难也要坚守,防疫办案两不误。还记得疫情暴发初期,每天去看守所提审时的全副武装,生怕自己影响了看守所的疫情防控。在现场提审大幅减少后,我将主要精力转入案件审查,更认真地琢磨如何“坐得住”“审得细”,定下心来啃那些没来得及细细思考的案件。其中,有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3名嫌疑人通过QQ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后倒卖获利,案件只有两本卷宗,我还以为案情不会太复杂,然而在随案移送审查的光盘中,光是嫌疑人之间的聊天记录就有将近1G,我足足看了十来天。紧接着是提审、复核、联席会议讨论,20多天的时间换来了对一大部分遗漏事实的追诉。庭审中,法院对全部事实予以认可。慢工出细活,这是我在疫情期间的一个小感悟。

院里的先锋志愿服务队招募党员时,我第一时间报名参加。还记得那天晚上正下着雨夹雪,我准备去卡口值勤,女儿拽着我的衣角不让走,“妈妈,你看天都黑了,外面的病毒是不是真的那么厉害?”“妈妈,你不是负责把坏人送上法庭的检察官吗?为什么要去社区?病毒很严重,我不想让妈妈去冒险。”我的眼眶有些湿润,摸摸她的头安慰道:“小傻瓜,很多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为了打败这个病毒,都远离自己的宝宝去疫情一线战斗呢。他们比你的爸爸妈妈还要更加勇敢呢!”女儿点点头,松开我的衣角说:“妈妈,那你要早点回来哦。”

国内疫情逐渐稳定,我还会不时想起每天值勤的日子,若干年后女儿长大,回忆起这段岁月,希望她想到的是妈妈推开门走向战“疫”前线的背影,这可能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有关“勇敢”的记忆。

维护公平正义的“电影控”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 潘巍

我,80后,一个标准的“电影控”。朋友都说,你应该去做个导演或者编剧,没想到,作为检察官的我“乘风破浪”了近十年,看电影的爱好没有变,却把工作打造成了自己的“电影集锦”。

开始办理公诉案件时,我觉得自己就像是在导演一部“谁是凶手”的悬疑剧,当被告人被绳之以法,就像电影谜团终被揭开,让人拍手称快。但是,有些“电影”并没有就此结束。被侵占财产的民营企业是否有管理漏洞需要注意?校园欺凌频发的学校是否应该加强法治教育工作?如何解决好案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这些疑问就像是电影结束后留下的悬念,让人陷入沉思。

电影最精彩的地方不是绚丽的场景、纵深的镜头,而是剧情展现出的人性魅力和带给观众的心灵震撼。工作中,我致力于将手中的案件办成一部部发人深省的励志片,尤其是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时,积极找寻帮助孩子的路径。在惩治犯罪的同时,要用更多精力去关注孩子的成长,让误入歧途的少年迷途知返,以最恰当的方式弥合受伤的幼小心灵。一次次的心理疏导、一次次的家庭探访,让小树苗朝着阳光生长;不间断的校园讲座、不停歇的法治宣传,让励志情怀影响着更多少年;撰写情况反映、拍摄法治教育片,发动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环境。

前些天,有个即将当兵的孩子给我送来了锦旗,看着他青春阳光的面孔,我不禁感叹:依法不起诉决定确实改变了他的人生。得知他在被不起诉后曾劝阻朋友参与打架斗殴,我为他点赞,他的脸上露出了羞涩的微笑。这一幕,让我想起了充满朝气的动画片情节。

这些年,我们院的检察“电影”也拿到不少“奖项”,被评定为省级的公告案例,被改编成剧本向全省的中小学生发放,被评为全国精品课程……这些更让我相信,检察官不是法律法规的“搬运工”,每个办案故事都是一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感人纪录片。

双料“摆渡人”

江苏省张家港市检察院 王友艳

在现代社会里当妈,尤其是当二胎的妈,这种感受与在检察院政治部工作真是像极了。培养人才,要有打了鸡血一样的热情;促进团结,要如春风化雨一般的温和;立规明矩,又得同踏石留印般的坚决……总之要拿捏好慈爱与严厉的分寸,在强力推动和得体退出间,扮演好“摆渡人”的角色。

曾经一度,我白天为如何推进工作而陷于焦虑,晚上因怎么搞定俩娃而身心俱疲,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摇摆的我,找不到出口和方向。

直到有一天,又是一脸疲倦下班回家的我,突然之间被7岁的大宝“拍醒了”。她说:“你工作的内容不仅仅是开会、策划、写稿,别忘了,最重要的是快乐。”还有一次,她在抗拒我的管教无果之后,竟对我“语重心长”地说:“教育的目的不光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这一瞬间,我好像被大宝点醒了,也被治愈了。思来想去,我忽然明白了原来干好政治工作的精要和养育两个孩子的诀窍是相通的,都是为他人“摆渡”:既要张扬个性特色,也要学会遵守规矩;既要硬核本领立身,也要素质全面发展;既要形成良性竞争,也要善于团结协作。而我,必须在幕后当好白脸、红脸兼唱的推手。

面对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后,基层检察院专业化人才培养的难题,我尝试启动科目带头人培养计划,让业务骨干带着研究方向办案,努力打牢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基础。为加快青年优秀人才的储备,我院实行了“933”培养计划,尽力给“后浪”们搭建奔涌向前的舞台。看到进院才一年多的年轻人频频在各类竞赛中表现不俗,我如同看见自己孩子上台一样,“老母亲”的心得到了莫大安慰。

我把经营亲子关系的秘诀应用到检察文化建设中。为了在全院倡导阅读学习的习惯和风气,身体力行大力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为了让干警感受到家的和睦温馨,推动开展检察家属开放日、“爱要大声说出来”、生日祝福等活动,营造出了浓厚的家文化氛围。

只演好“慈母”角色还不够全面,我还必须板起面孔出演一名不讨喜的“严父”。

谁开会时没有提前入场、状态不在线,谁检察制服穿得不合规范,我会默默记下,并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提醒或批评。因为我坚信细节体现作风,作风就是形象,作风就是力量。家味要浓,家风要正,家规更要严。

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又反哺到了我对两个孩子的教育培养。当然,她们在长大,问题在迭代,我也必须坚持学习、不断升级。而在“摆渡”他人的过程中,我也收获着“渡己”的快乐。

办案如“烹小鲜”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检察院 尤萍

作为一名从业十年的民行检察官,热爱一身检察蓝;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的“30+小姐姐”,喜欢在盆碗灶台之间耽溺一个个清晨与夜晚。“办民行案件如烹小鲜”,下面是一个“厨艺担当”习得的办案秘诀:

秘诀一,精通菜谱。从食材的科学搭配,营养的均衡,到经典菜式的惯用做法,这些在做菜之前就必须了然于心。办案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足够的专注力和完备的专业能力是肯定不行的。唯有沉下心,苦练基本功,坚持对法律的信仰,对所从事的职业充满热爱,把休闲娱乐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与研究上,才能有底气和实力监督别人。

秘诀二,时间统筹。烹饪时,上火的顺序很有讲究。而一个合格的民行检察官也得学会“弹钢琴”,成为一个“时间管理达人”。接待当事人时,要快速归纳案件的争议点和诉求,在集体研讨前拟好发言提纲。同时,要学会安抚当事人,与不同部门同事讨论案件相关内容。还要利用好碎片化时间,研读各类案例和司法解释,为下一次办案做好准备。

秘诀三,调料适量。“适量”这个词是最能体现中华美食烹饪精髓的一个词。简短、传神,模糊里带着精准,随意中透着自信,得依靠多年的经验和非凡的直觉。民行检察监督也讲究一个“适量”,要保持监督的谦抑性,既不能干预司法办案,又不能纵容任何违法行为。什么时候应该亮剑监督,什么时候需要审慎考量,不能出一点差池。

秘诀四,掌握火候。炒绿叶菜要大火快炒;煲汤得先大火后慢炖。这个“火候”放在一个民行检察官身上,就是要做到保证监督的精准性。针对案件实际情况,在监督范围、监督对象、监督方式的选择上要采取最适宜的方式,最终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高度统一。

秘诀五,学会摆盘。摆盘是一项艺术,虚实相称,可以说摆盘是决定食物色相的核心。一个案件的尘埃落定,也需要“摆盘”——学会释法说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能力。我们在办案中与当事人的关系时远时近。远,是因为我们需要保持理性和客观,不让先入为主的判断左右对事实的认定;近,是因为我们要保留必要的感性和悲悯,不带偏见的倾听和关心是为当事人带去检察温度的首选。

左手公正,右手温柔。每个会“下厨”的检察官都在实际工作中乘风破浪、刚柔并济。一转身,就看见往昔那个容易感动、相信公正、追求真相的自己,嘲其嫩涩,也惜其纯朴,更庆幸岁月荏苒,法律人的执念如绿水青山,依旧还在。(检察日报 文稿统筹:张安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