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长春市农安县畜禽粪污变“宝”记

2020-07-15 10: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11日,在农安县巴吉垒镇太河村,夏日里刺鼻的禽粪味、随意堆放在村屯粪污全部消失了。畜禽散养户李树峰每天早上清理完畜禽舍,就开着小车将粪污送到“村级粪污收集中心”。“养了20多年牛,一直为无处堆放粪污、影响邻里关系烦心。现在难题解决了!”李树峰感慨道。

农安是农牧大县,像李树峰这样的畜禽散养户有4万余户,还有规模养殖场822家。2019年,全县畜禽粪污产生524.6万吨。如何科学处理畜禽粪污成为一道难题。

“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作为全国首批、全省第一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试点县,农安县推广“有机肥+养殖户”的一企多户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小村屯建起了全封闭粪污收集中心,养殖户院内设置了粪污收集发酵设施,规模养殖场建起粪污转化“微工厂”……“畜牧业+现代农业”擦出美丽的火花。去年,全县综合利用畜禽粪污500.7万吨,利用率达95.44%。

150处收集中心辐射带动

粪污处理设备费用很高,缺资金,没有处理设施,无合理堆放地点……农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盛开彦道出了散养户畜禽粪污治理面临的巨大压力。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农安县推广“村级粪污收集中心”辐射带动模式,并规划建设150处全封闭式“村级粪污收集中心”,覆盖全县377个行政村,实现散养户与收储运体系的有效衔接。

配套10立方米的地下储液罐,用于收集污液,配备铲车、吸污车、清运车,保证收集中心内的粪污及时清运。目前,农安县“村级粪污收集中心”已建成120余个,每处建筑面积150平方米,散养户的畜禽粪污实现日产日清,并运送至指定地点,曾经的“脏乱差”变成了“净绿美”。

312个收集设施无缝衔接

拉走的粪污去哪儿了?粪污变废为宝,全量转化有机肥,发展循环农业。农安县依据全县22个乡镇养殖分布情况,分别在农安镇、靠山镇、华家镇、伏龙泉镇、巴吉垒镇引进6家有机肥企业,年粪污转化达到108万吨,可将30公里半径内的粪污资源就近转化。

“目前,全县312个收集发酵设施已通过验收,采用‘企业+养殖户’合作模式,无缝衔接邻近有机肥企业和村级粪污收集中心。”盛开彦表示,依托养殖场生产商品有机肥,实现种养结合,有机肥多用于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粪污资源化、高值化利用,既降低污染,又减少化肥使用量。

52座“微工厂”自行转化

“没什么味道吧?”刚迈入位于农安县伏龙泉镇兴隆村的超军养殖专业合作社大门,合作社负责人夏超军略带得意地问记者。养殖场没有了熟悉的“味道”,看不见一点粪污的踪影,很难相信这是一家年出栏3000多头生猪的规模养殖企业。

夏超军指着养殖场内的一组阀门告诉记者,这是养殖场内的“微工厂”。猪粪经过干湿分离后,粪污直接通过管道输送到转化池。“养殖场产生的粪污全靠‘微工厂’处理。”夏超军告诉记者,阀门一拧,就可以启动全封闭厌氧粪污转化设备,转化产生的沼液肥力大,可直接还田;沼渣能够加工成有机肥;沼气用于冬季取暖。仅取暖一项,每年就节省成本万元以上。

针对产生粪污较多的生猪、肉牛、肉鸡等养殖场,农安县利用发酵罐、黑膜沼气、条式翻抛设备打造了52座“微工厂”,鼓励养殖场自行收集、自行转化,使畜禽养殖污染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成为长效机制。

大污染变身“大宝藏”。通过强化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收集设施配建,粪污就近、就地消纳利用,农安县打造出一条粪污资源化利用的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构建起农业循环经济和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来源:长春日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