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走黄河两岸 看脱贫攻坚】昔日黄沙头今日绣女湾 贵南致富人的小康之路

2020-07-17 10: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湛蓝的天空下,连绵的群山和清澈的溪水相映成趣,栩栩如生的藏獒还有美丽的藏族姑娘……这一副副精美的藏绣,都是由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具有精湛工艺的绣娘们绣制的。

贵南县沙沟乡藏绣名人藏绣作品

提起贵南县,有两个亮点一定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是贵南县的治沙工程,用当地人的话说,就是把黄沙头这条黄龙牢牢钉住,让它不得动弹。还有一个亮点,就是贵南县流金溢彩的藏族刺绣工艺。在黄河边上,龙羊峡库区,有一个被称为藏族绣娘之村的沙沟乡徳茫村,因为有了藏族绣女,村子也被称为美人湾。

贵南县沙沟乡藏绣名人藏绣作品

贵南藏绣,又称贵南针线,是贵南地区藏、汉等民族妇女以藏族装饰图案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刺绣技艺,过去主要用于民族服饰上,深“藏”于农家大院。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的需求远远超过机械生产的艺术产品,民族民间工艺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这就为藏绣走出农家,推向市场提供了机遇和平台。

贵南县沙沟乡藏绣名人藏绣作品

近年来,在贵南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贵南藏绣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传承了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当地农牧民就业,拉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索南措的电商之梦

贵南县沙沟乡藏绣致富带头人 索南措

索南措,海南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贵南藏绣代表性传承人和贵南藏绣能手。今年54岁的索南措从13岁开始就向自己的母亲和老一辈的藏绣艺人学习传统的辫套、嘉龙、拉西、套龙等妇女配饰制绣技术。2001年起她的藏绣产品就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喜爱,2014年她带动全村30多个妇女创办了贵南县索南雅卓民族服饰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成立不仅给村里的留守妇女们打造了学习一门手工艺术的平台,而且也为这些留守妇女打开了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

家里有两套房,国家新农村政策补助了12万元,索南措一家人从龙羊峡库区搬到了沙沟乡,做起了工作室开起培训班。孩子们已成人,外出打工,自己平时在家陪母亲,带学徒,做藏绣……这样的日子,索南措很满意。

索南措的代表作:辫套系列

索南措的妈妈才果,今年89岁,说起藏绣,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唯一的女儿打小就跟着她学习藏族辫绣技法,自己的手艺传承了下来,家里因为藏绣零活从来也没缺过钱。如今,女儿的手艺不仅远近闻名,而且还走上了电商平台,在抖音间里有很多人询问购买,快递员来到了家门口,可以把刚完工的作品发往全国,甚至国外。

索南措尝试新技法

其实,从2015年起,索南措的藏绣工作室就从来没闲着,学员从40岁到十几岁都有,培训班都开到了青海师范大学。前来跟着学习民间手艺的人越来越多,家里好不热闹,每天上午开培训班,下午在抖音做直播展示手艺。

索南措在直播

如今的索南措,计划扩招学徒传授技艺培养更多的藏绣能人,探究新的针法、在花色搭配与样式上进一步创新,努力推出新的藏绣产品,为此她经常与村子里的其他藏绣能人互相交流、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为创造新颖有价值的藏绣产品而努力。

索南措的培训班

贵南藏绣的产业化之路

贵南县仁青藏文化艺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由藏绣艺人拉毛叶忠创建。在沙沟乡,属她的公司规模最大,拉毛叶忠也是藏绣名人。她的藏绣作品《释迦牟尼》2010年获得中国非遗博览会铜奖;2018年被评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9年,拉毛叶忠的作品《千里和缘》曾在外交部蓝厅进行展出。拉毛叶忠的作品线条流畅,图案逼真,色彩过渡自然,用俭朴的线条、多样的针法营造出深远的意境,给人一种“远看是幅画,近看是丝线”的视觉效果。

仁青藏文化艺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藏绣产业园

拉毛叶忠的父亲仁青加在当地也颇有名气,他眼光长远,做事干练,利用开办服装厂掘得的第一桶金,于2015年在家乡沙沟乡德茫村建立起了一座藏绣研发基地,希望让更多的人掌握一技之长从而摆脱贫困。自基地2015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每年培训100余人的藏绣手工艺者,贵南县仁青藏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对参加培训合格的贫困人员择优录取,或另行签订藏绣作品收购协议,截止目前已累计培训贫困农牧民350余人,安排就业40余人,签订回收协议100户(份)。在有效增加藏绣艺术品的供给基础上,对当地贫困农牧民群众的增收起到积极作用,开创了贫困农牧民增收的新渠道,使藏绣产业成为贵南县农牧民脱贫致富和增收就业的新途径。

藏绣艺人

沙沟乡徳茫村,现如今已经成了贵南县远近闻名的绣娘村,妇女们人人都会绣制,一枚绣花针,根根彩线编织出一幅幅精美的藏族民间艺术作品。如今独一无二的藏绣工艺,已走出了农家,融进了当地的藏文化产业,普及到全海南州乃至省内外。昔日的黄沙头,今日的绣女湾 ,贵南县的致富人如今奔向了小康路。

仁青藏文化艺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藏绣产业园的藏绣彩线

推 荐 阅 读

融媒体记者:鲁海曦 贾晓云 马佩玉 贵南县融媒体中心

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标题:《【走黄河两岸 看脱贫攻坚】昔日黄沙头今日绣女湾 贵南致富人的小康之路》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