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待王永喜砂锅

2020-07-17 10: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待王永喜砂锅

食也、餐也、民也,民以食为天,食以色香为绝。

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砂锅美食作为典型代表之一,其集色、香、味以及食器文化于一体,一直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项目概述

在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焦作,有一家永喜砂锅店,世代执着于砂锅烹饪技艺的传承和发扬,因其用料考究、做法独特,色香味美、营养丰富而远近闻名。

悠久的历史渊源,为永喜砂锅增添了独有的文化气息和底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大军伐纣东进至孝邑(如今的待王村),百姓听闻欢欣鼓舞,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而砂锅就是“箪食”中的主食之一。为纪念村民感戴恩德,武王赐名“待武王镇”,后人简称“待王镇”。“待客如王,以客为尊”成为待王古镇坚守千年的待客之道,待王砂锅也因受到武王的赞誉而闻名天下。

永喜砂锅店是由陈大功创立于待王镇,自1915年开创已历经陈高德、陈备战三代传承。百年来,三代人坚守传统烹饪技艺,不断钻研食补之法,改进秘制配方,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砂锅烹饪技艺,传达出美食与养生的微妙连结。

文化表现形式的动态过程

待王永喜砂锅坚持用时间去淬炼美味,其做法颇有讲究:主要以炖、煮为主,经过精心选材、分切称重、秘制配料、大火炖沸、文火慢煨等10余道工序,制作时长最多达7个小时,出锅前再放入葱花、香菜等提味增鲜,一道集美味、营养与艺术于一体的砂锅便完美呈现。

具体来讲,永喜砂锅分为荤素两大类,荤类砂锅的招牌菜当属健腐肉砂锅。为保证食材新鲜,传承人陈备战每天早晨7点就要去菜场精选上等的五花肉,然后对食材进行清洗、分切后,放入老汤锅中煮至七成熟,捞出后切成大小均匀的肉片,等份称重后再放入砂锅,随即加入盐、葱、姜、大料、秘制底料和特色腐乳等,倒入提前熬煮的秘制高汤,用大火煮沸,后转文火慢慢煨炖,直至汤汁鲜醇、肉质酥烂。除了健腐肉砂锅,小酥肉、月牙骨和素什锦等砂锅同样备受欢迎。其中素什锦砂锅选材非常独特,包含有香菇、杏鲍菇、白玉菇和腐竹等,炖好后汤汁浓白、鲜香味美,可谓是养生佳品。

一碗砂锅一碗米。永喜砂锅的主食——大米也独具特色。其精选优质的东北大米,将米淘洗干净后分装入耐高温砂碗中,先用大火蒸,八成熟后改用文火焖十分钟即可。热气腾腾的米饭,浇入砂锅汤汁嗞嗞直响,香气扑鼻,吃一口丝丝醇香萦绕在舌尖,回味无穷。

以砂锅为器,盛天下美味。永喜砂锅的鲜香品格,不仅来自其独有的药食同源的秘制底料,还得益于耐高温的黑陶砂锅,能够均衡持久把外界热能传递给食材,锁住食物的营养和鲜美,实现美食与器具的完美融合。

存续与传承状况

作为饮食文化的讲述者和传承者,待王永喜砂锅用心做好每一碗砂锅,经过百年传承发展,已由街巷小吃变为马村区乃至焦作市的品牌名吃。2008年,中央电视台来马村区拍摄大型纪录片《武王伐纣王者之师》期间,还特地用镜头记录了永喜砂锅的味之美。

因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等价值,待王永喜砂锅于2018年被马村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而作为待王永喜砂锅第三代传承人的陈备战,不但继承延续了砂锅烹饪技艺,也一直注重传承人的培育和教授,致力将此技艺发扬光大。

未来,待王永喜砂锅将藉饮食之道,兴文化之风,潜心技艺的传承和发扬,做新时代饮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让更多人感知领略中华饮食文化的韵味和魅力。

马村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围绕“挖掘马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文化品牌内涵”主题,深挖我区市级及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基本情况和背后的故事,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搭建非遗传承平台,壮大非遗传承队伍,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共同守护与传承非遗文化。

焦作日报全媒体通讯员 徐帅帅 马莹洁 周博阳 摄影报道

总监制:李建阳

监 制:刘晞暄 王 言

统 筹:杨 杰 张乙晨 郭子轩

主 编:王 言 责 编:赵晓晓

校 审:陈 婷 编 辑:郭子轩

原标题:《马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待王永喜砂锅》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