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聚焦】重点网络媒体聚焦廊坊“创城”

2020-07-17 19: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廊坊“内外兼修”塑造城市文明品质

“过去私搭乱建没人管,把社区弄得乱七八糟。如今这些障碍物被清走了,路一下子就变宽了!”日前,廊坊市广阳区新开路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与公安、综合执法等部门人员对平旺里社区数十间违章建筑进行拆除,这个有着近30年历史的老旧社区即将迎来改造,居民们拍手称好。

日前,廊坊市2020年老旧社区改造工作全面启动,今年计划投资改造老旧社区41个,其中主城区33个。“老旧社区改造不仅是刷刷墙、种种花,还要解决影响居民基本生活的水、电、气、路及消防等安全隐患,是既要‘面子’,更要‘里子’。”廊坊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将着力解决“蜘蛛网”、空中飞线等改造难题,整治更新供水、供热、供气管道及供电、通信、有线电视等线路,把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集中到改造方案中。

创建文明城市,是让城市“内外兼修”、涵养气质的过程。“全国文明城市不仅是一块牌子、一种荣誉,更是一座城市经济实力、文化品位、人民幸福指数等综合要素的集中反映。”廊坊市委书记冯韶慧介绍,今年廊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水平、高强度、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决战决胜全国文明城市,力争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今年4月起,廊坊市聚焦创建任务清单和自身存在的民生短板,广泛吸纳了向普通市民征集的8个方面、165条意见和建议,梳理出11个方面需要重点改进提升的40项突出问题,统筹实施社区创建、停车秩序、交通秩序、市容环境、经营秩序、村镇面貌等六大“围点攻坚”行动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公共卫生服务、政务窗口提质提效、创建宣传、风险防控能力等五大“提升行动”,将市民的意愿诉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建行动。

近日,廊坊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广阳分局康庄道网格联合相关街道工作人员,拆除了新华北社区和华春里社区内地桩地锁98个,还公共停车位于民。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中,该局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持续推进停车场建设,缓解“停车难”问题,疏堵点、治乱点、保通畅。

为民解难,体现在城市管理的每个细节中。位于安次区顺安道的顺安蔬菜综合市场曾让许多市民头疼:道路坑洼不平、环境卫生脏乱、没有柜台的地摊式经营……如今这里灯光明亮、环境整洁、货物摆放整齐,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公益广告牌、微型消防站、分类垃圾桶等一应俱全。“以前买菜总是一脚菜叶一脚泥,现在市场里外干净了,菜的品种也多了,这次市场整改真是惠利于民的大好事!”来买菜的附近居民张超说。

炎炎夏日,漫步在廊坊街头,花海绚烂、芳草如茵、绿树成行,浓浓绿意渗透在城市各个角落……“以前晨练、赏景得坐两站公交车去公园,现在出门就是小游园,太方便啦!”居住在市区银河大街的市民刘静告诉笔者,创建文明城带给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城市成了一座“大花园”。

更深刻的变化,则发生在城市的“软”环境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廊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构建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擦亮服务群众的“文明窗口”,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大幅提升。

“需要准备材料的名称、形式、份数,以及示例样表、空白表格都在这里,您只需在家打开手机就可查询……”走进廊坊市行政审批局办事大厅,工作人员正在向办事群众介绍,如何在手机上利用“冀时办”APP查询该事项的办理流程。

将审批服务装进手机里,实现“指尖办”;将审批服务送到家门口,实现“就近办”;将审批服务放到平台上,实现“网上办”……今年以来,廊坊市行政审批局积极应对疫情不利影响,把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作为衡量审批服务的唯一标准,大力实施“智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等攻坚行动,打通服务企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通讯员周禹佳 记者解丽达、霍相博)

河北省文安县“五个突破”打造雄安新区

生态安全屏障

7月15日,记者从文安县政府了解到,近年来,文安县以“五个突破”为抓手,统筹推进防汛抗旱等各项工作,全力打造雄安新区生态安全屏障。

以防治水害为突破,防灾能力实现新变化。文安先后实施千里堤口上引水涵洞重建工程、毕家坊险工加固工程、中段灌浆加固工程、下段复堤工程、左各庄段复堤及堤顶路面工程、新防洪圈工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等重点水利工程。目前已形成保护面积为79.5平方公里的新防洪圈,成为承接高端产业、承载文安发展的重要区域。排水能力为86.25立方米/秒的西滩泵站为华北单站、单机容量最大。

以引蓄水为突破,水源涵养实现新变化。2017年以来,文安充分利用引黄、引淀时机,累计蓄水3.2亿立方米,今年累计5次引蓄白洋淀水6250万立方米。同时,以“开源节流”为抓手,大力实施地下水综合治理,全县地下水超采状况得到极大改善。截至目前,全县共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9万亩,实施季节性休耕11.8万亩;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下降20%。累计关停自备井42眼,深层地下水开采量降至3550万立方米,浅层地下水埋深3.3米,深层地下水埋深62.29米,累计压减地下水超采量3490万立方米。浅层地下水改善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四;深层地下水改善位居全市第四、全省第二十。

以河道疏浚为突破,水系联通实现新变化。通过建设闸涵、利用泵站将各河渠疏导联通,着力打造五大循环水系,将“死水”变“活水”,进一步提高河渠的生态修复能力。以河渠环境综合整治和“清四乱”行动为抓手,累计清淤疏浚河道352公里。预计到2023年,完成赵王新河及大清河主槽扩挖、堤防加固、闸涵改扩建等防洪治理工程,满足河道通水通航条件。

以河长制推进为突破,河流水质实现新变化。以河长制为载体,强化靶向治理,大力加强河渠管护, 维护河渠健康。落实各级河长364名,选聘巡河员217名,并充分利用“人防+无人机巡防”、“河长云”APP定期监督巡查,开展“清四乱”专项清理行动,对所有河渠全面摸排,目前排查“四乱”问题241个,清理46个,清理垃圾3256立方米,拆除违建4.9万平方米。同时以12条补水河道为重点,集中开展补水河道全面清理整治攻坚行动,共排查问题104个,5月底已全部清零。

以江水消纳为突破,饮水安全实现新变化。自2017年5月城区饮用长江水以来,累计消纳江水1500万立方米,彻底解决城区供水安全问题。今年已完成江水消纳395万立方米,占全年任务87.3%。通过城区管网改造和老旧小区供水设施改造2项工程,打造“互联网+”智慧供水模式,逐步完善“手机端”服务功能,实现用水服务新突破。同时,大力实施全域农村生活用水置换工程,深入推进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水源置换,加快完成供水管网和江水利用全覆盖,实现江水利用最大化。目前已完成《全县城乡供水水源置换工程方案》,正在编制《农村生活水源转置换建设方案》。(记者刘宁)

河北省廊坊市全面推行二维码标准地址建设助力智慧城市再升级

点外卖、寄快递不知道准确地址怎么办?知道小区楼栋信息,但是归属街道、社区等信息不明确怎么办?今后,通过手机扫描门牌上的二维码,这些疑惑都可以快速解决。

7月16日,家住安次区光明西道街道西小街社区汇源名居小区的王女士欣喜地发现,小区内不少楼栋以及小区外临街商户都更新了门牌。与原门牌不同的是,蓝底白字门牌的右下角多出了一个小小的二维码。拿出手机轻轻一扫,即可链接到廊坊标准地址服务平台,清晰地了解这个地方具体的地址信息,包括所属街道、社区、派出所、警务室等。

据悉,廊坊市二维码标准地址建设是按照省民政厅、公安厅等部门联合发布的《标准地址编制规范》,结合廊坊市实际情况编制生成的包含地址元素、统一编码和地理坐标信息,以二维码门牌形式展现的标准地址。

“二维码标准地址的创建流程涉及部门多,过程复杂、繁琐,且要求精准度高。具体包括标准制定、对已有地址的校验、地址的核采、质检入库等四个部分。”市公安局治安警察支队基础大队大队长刘伟表示,开展二维码标准地址建设暨“一标三实”(二维码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基础信息采集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是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维护公共安全、服务保障民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目前,廊坊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二维码标准地址编制及门牌安装工作。基于互联网建立全市统一的标准地址服务平台,可为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标准化地址服务。并且随着平台后期逐步建成完善,市民通过手机扫码可获取目标地址、房屋的信息查询、位置导航、费用缴交、快递服务、报警求助以及户政业务、居住证申报等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

目前,廊坊市安次区汇源名居小区、广阳区万达嘉华酒店商圈的标准地址建设及二维码门牌安装工作已经试点完成,下一步将在全市推广安装。预计2020年底前,市区、各县(市)城区标准地址采集率达到80%、三实信息采集率达到80%、二维码门牌安装率达到50%。

刘伟表示,全部建成后,公安、民政、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等政府职能部门,凡是与地址有关的业务信息都可以通过标准地址获取准确的空间位置,直观定位展示与地址关联的“人、地、物、事、网、组织”等信息,为城市管理、公共安全、民生服务、警务工作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夯实市域现代化治理工作根基。(记者张旭青)

河北省三河市投资4.2亿元改造提升城市基础设施

“三创四建”活动开展以来,河北省三河市以“四城同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抓手,不断加大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力度。今年,三河市累计投资4.2亿元(不含焚烧发电PPP项目),全面进行城市热力管网、道路排水和老旧小区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位内涵,完善现代城市功能。

改造热力老旧管网。4月初,在热力供暖停止后,提早进行老旧热力管网改造的方案制定、线路地段、施工队伍、工程物料的各项前期准备。目前,在热力老旧管网需要改造的13.8公里任务中,部分工程正在进行扫尾攻坚施工。

道路排水雨污分流。今年,安排城市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工程10公里,投资金额2.45亿元。工程涉及南环路排水改造和西环路、府东路、育才路、纵八路、华泰街等七个路段的雨污分流改造,目前已全部进场施工。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在疫情稳定向好的同时,安排资金1.1亿元,及时启动四季阳光、泃河湾、康居、安居4个老旧居民小区的环境综合提升、外墙立面及节能门窗更换和供热管网改造等项目。目前已全部完成改造立项、提升设计、预算评审等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招投标备案工作。

焚烧发电项目复工。为提升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利用化水平,从2019年以来,三河市积极推进投资14.1亿元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建设。4月初,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进行复工施工作业。三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是省、市两级重点工程。项目总占地434.32亩,其中焚烧厂厂区占地115.13亩,配套飞灰处置设施占地131亩,预留炉渣综合利用区占地35亩。建成后将承担全市城乡居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年可处理生活垃圾量达73万吨。(记者王洋洋)

香河公安迈出坚实步伐奏响“创城”铿锵节拍

文明城市创建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日夜坚守、忠诚履职,默默守护群众平安的广大民警、辅警。

半年来,香河县查处机动车乱停乱放、不礼让斑马线、闯红灯、不按照规定道路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90119起,查处各类行政案件300余起……

这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全体公安干警的责任与担当。

深化交通秩序整治 让群众安全出行

交警部门积极推行责任制勤务模式,通过定人、定岗、定责,严格落实整治工作责任,持续开展酒驾、醉驾、涉牌涉证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同时加大城区乱停乱放车辆查处力度,充分发挥视频巡逻的机动性,与现场查纠形成互补,形成“无缝隙”管控模式,进一步规范辖区车辆通行秩序。

为预防摩托车、电动车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广大驾驶员的安全意识。5月27日 ,大队组织辖区美团、饿了么外卖骑手在香河新城广场开展“一盔一带”主题宣传活动,活动中深入剖析了外卖骑手行驶过程中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结合不佩戴安全头盔、逆向行驶、骑行看手机等交通违法行为的特点,深入浅出的讲述此类违法行为的危害,全面营造创建文明交通的良好氛围。

聚力查处治安乱点 主动回应群众期待

重拳打击多发性侵财类违法犯罪活动,是解决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的迫切需求,也是广大群众的所期所盼。

香河公安按照“什么犯罪突出就打击什么犯罪”的原则,以利用疫情实施诈骗、制售假劣防护用品等涉疫犯罪为打击重点,依法从严从快、集中研判、重拳出击、精准打击。同时,以打促防,着眼关乎民生的传统“盗抢骗”案件,紧盯发案动态,坚持“小案快破”工作理念,强化案件现场勘查,做到应勘尽勘,为案件侦破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打击民生“小案”,给辖区百姓带来更多的安全感。

行动以来,相继侦破“苏某系列入室盗窃放火案”、“李某合同诈骗案”、“虚假售卖獭兔电信诈骗案”等侵财类案件。

优化便民服务举措 让群众感到温暖

“没去一趟车管所,驾驶证就给送到家了,真是太方便了!”6月25日,居民刘女士在网上操作补证业务后如是说。

为积极顺应智慧警务发展趋势,交警部门依托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和“交管12123”APP,先后开通网上自选号牌、补牌补证等多项服务职能,驾驶人“两个教育”实现网上学、网上考。目前,平台注册用户超过6万人。打造全省首家县级24小时自助服务车管所,集证件照相、违法处理、体验、综合信息查询等13项业务,真正实现公安管理服务业务群众可在“指尖”办理。

如今,“创城”已经成为市民的生活习惯。漫步街头,可以感受到浓烈的“创城”社会氛围。

“香河公安将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以优异的成绩向县委、政府和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县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刘振华说。

助力创城 廊坊市区公交站亭、站牌换新颜

廊坊公交集团志愿者们分工协作,或手拿抹布、刮板等对公交站亭、站牌进行清理保洁,或手持笤帚、簸箕等对公交站台上的果皮、纸屑、塑料袋等垃圾进行清扫,或借助工具对站务设施进行维护……7月16日,市区万达广场南门站牌附近一片忙碌。据悉,从即日起,廊坊公交集团对市区所有公交站亭和公交站牌开启了新一轮的集中清洗保洁活动,让市民出行更有幸福感。

公交站亭不仅仅是人们等待公交车的地方,更事关百姓出行体验,展示着城市形象,体现着城市文明程度。目前,在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廊坊公交集团从清洁公交站亭、更换站牌和提升乘、候车环境等措施入手,让城市窗口更“靓”。

“小刘,来搭把手,咱把这个字迹不清的站牌更换一下。”“马哥,我用抹布擦灯箱玻璃,您用拖布擦上边的边框吧。”在市区军分区站牌处,志愿者们相互配合,按照公司规定的保洁标准,对公交站亭的立柱、灯箱、站牌等进行了无死角清洁,同时对破损公益广告、站亭设施进行了维护。

焕然一新的公交站亭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创建文明城市等主题的公益广告,在蓝天白云和绿树红花的映衬下成为廊坊的一道道风景,来往行人和乘客纷纷为志愿服务活动点赞。“站亭得到了清理,方便了我们乘车,也美化了环境,看着就觉得心情舒畅。”市民宋静宜竖起了大拇指。

“为擦亮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形象,我们计划利用一周时间,对市区内所有公交站亭和公交站牌逐一清洗,让城市文明的‘窗口’更加洁净明亮,为城市环境卫生加分,为创城工作加分。”廊坊公交集团党委办公室主任李海玉表示,将把此项活动坚持好,最大限度保持站亭、站牌干净、整洁,为市民营造清爽的出行环境,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遵守公共秩序 请给公园留下一片“文明”

暑假已至,不少父母带着孩子走出家门,来到市区各大公园游玩。

近日,记者在市自然公园西区发现,大部分游客游园过程中遵守公共秩序,但仍有少数游客存在不文明行为。

“我尝尝这个梨是什么味道。妈妈,你给我摘一个。”部分游客游园过程中发现果树结了果实,觉得好玩,便摘取果子。一些大点的孩子直接爬上果树采摘,十分危险,还有些市民用手摇果树,用棍子打、用石头砸果实,让果树很“受伤”。公园种植的果树主要用于绿化观赏,不应采摘,家长要看护好孩子。为防范病虫害,工作人员会给园内果树打药,而且有些果实还未成熟不宜食用。

还有少数游客在公园娱乐设施售票处买票时插队。乱丢垃圾、随地吐痰、踩踏草坪、攀折花枝现象时有发生。

“游客外出游玩,要摒弃不文明陋习。”游客李莉说。

旅游是一项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的活动,更是一项创造美的活动。在旅游过程中,总有个别人不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不雅,有损个人及公园形象。希望广大游客注重自身形象,让文明旅游成为一种习惯。

廊坊全面推行二维码标准地址建设助力

智慧城市升级

点外卖、寄快递不知道准确地址怎么办?知道小区楼栋信息,但是归属街道、社区等信息不明确怎么办?今后,通过手机扫描门牌上的二维码,这些疑惑都可以快速解决。

7月16日,家住安次区光明西道街道西小街社区汇源名居小区的王女士欣喜地发现,小区内不少楼栋以及小区外临街商户都更新了门牌。与原门牌不同的是,蓝底白字门牌的右下角多出了一个小小的二维码。拿出手机轻轻一扫,即可链接到廊坊标准地址服务平台,清晰地了解这个地方具体的地址信息,包括所属街道、社区、派出所、警务室等。

据悉,廊坊市二维码标准地址建设是按照省民政厅、公安厅等部门联合发布的《标准地址编制规范》,结合廊坊市实际情况编制生成的包含地址元素、统一编码和地理坐标信息,以二维码门牌形式展现的标准地址。

“二维码标准地址的创建流程涉及部门多,过程复杂、繁琐,且要求精准度高。具体包括标准制定、对已有地址的校验、地址的核采、质检入库等四个部分。”市公安局治安警察支队基础大队大队长刘伟表示,开展二维码标准地址建设暨“一标三实”(二维码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基础信息采集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是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维护公共安全、服务保障民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目前,廊坊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二维码标准地址编制及门牌安装工作。基于互联网建立全市统一的标准地址服务平台,可为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标准化地址服务。并且随着平台后期逐步建成完善,市民通过手机扫码可获取目标地址、房屋的信息查询、位置导航、费用缴交、快递服务、报警求助以及户政业务、居住证申报等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

目前,廊坊市安次区汇源名居小区、广阳区万达嘉华酒店商圈的标准地址建设及二维码门牌安装工作已经试点完成,下一步将在全市推广安装。预计2020年底前,市区、各县(市)城区标准地址采集率达到80%、三实信息采集率达到80%、二维码门牌安装率达到50%。

刘伟表示,全部建成后,公安、民政、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等政府职能部门,凡是与地址有关的业务信息都可以通过标准地址获取准确的空间位置,直观定位展示与地址关联的“人、地、物、事、网、组织”等信息,为城市管理、公共安全、民生服务、警务工作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夯实市域现代化治理工作根基。(记者张旭青)

廊坊市召开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网络宣传工作

视频会议

7月15日,市委网信办组织全市政务新媒体、网络新闻媒体、自媒体代表召开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网络宣传工作视频会议。

据介绍,为进一步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规范政务网站、政务新媒体、自媒体运维管理,动员全市网站、新媒体、自媒体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在网上掀起全市创城工作宣传报道热潮,市委网信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廊坊市政务网站政务新媒体管理的通知》。政务新媒体代表、网络新闻媒体代表和自媒体代表分别就做好创城宣传报道作典型发言。

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时刻,市委网信办出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二三五十”立体网络宣传实施方案》,即: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开展两项网络公益活动;开展三次专题培训;制作五部微视频和十部抖音短视频,全力打造中央、省、市、县网络全媒体和社会自媒体集中宣传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的“立体式”网络宣传格局。

在我市全力备战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的阶段,政务网站、政务新媒体通过提高传播效率效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各自媒体通过讲责任、敢担当、有作为,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助力创城作出应有贡献。

永兴社区开展“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活动

美丽环境我的家,文明行为靠大家!为提升社区居民的文明素养,永兴社区于7月15日开展了“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当天,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手持扫帚、簸箕等清洁工具,认真清扫居民楼周围的垃圾、烟头、纸屑;并张贴发放倡议书,号召大家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这些文明小事做起,共建美丽廊坊,共享幸福生活。

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带动了身边的居民自觉抵制不文明现象,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提升了大家的文明素养。

【聚焦】重点网络媒体聚焦廊坊“创城”

【创城 我们一起】爱心汇聚送温暖 志愿服务耀文明

志愿者向市民发放宣传册。

“您好,请遵守交通法规,等绿灯亮了再过马路”“奶奶,最近身体怎么样?今天我帮您把屋子打扫一下,再推您出去晒太阳”“我是无偿献血志愿者,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如今,走在市区大街小巷,处处可见正在开展服务活动的志愿者。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程中,我市深化志愿服务内涵,凝聚共建和谐文明家园的强大合力。志愿者已成为城市文明的流动风景线,展现着廊坊精神文明建设的风采。

22岁的白建伟是众多志愿者中的一员。年幼时,他被重物砸伤,致右眼几乎失明。患病期间,他得到了很多爱心人士的帮助,暗下决心要回报社会。2019年“5·18”经洽会上,他作为志愿者,承担大会后勤保障工作,出色地完成了服务任务;疫情防控初期,他主动请缨深入社区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当好群众生命安全的“守门员”。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白建伟看来,当代青年必须要有社会责任感,“做志愿服务活动,就是履行社会责任的最好方式,而我只不过是做了力所能及的小事。”

在廊坊,由爱心人士许振海发起的廊坊市“远山行”爱心助学公益联盟近年来非常活跃,他们针对偏远山区、贫困地区中小学以及贫困学子进行点对点持续资助,帮助贫困学子实现求学梦想,鼓励他们努力奋进,将来回报社会。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热潮中,志愿者的身影是一抹动人的亮色。在志愿服务精神的激励下,我市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广大青年率先奉献,群众纷纷走上志愿服务岗位,参与、奉献、宣传创城工作。

香河县首家爱心公益餐厅,就餐者可以点一餐饭“挂在墙上”,让需要帮助的人免费享用“墙上的食物”;广阳区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工作人员主力军作用,定期免费上门为老人送餐、义诊、送药、理发、读报等;霸州市重点打造“大家义起来”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在广大市民中树立了“我义务、我奉献、我快乐”的活动理念……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个闪光的善念到一段坚持的善举,廊坊有着太多充满着正能量的志愿者。他们秉承服务社会、实现价值的理念,成就了廊坊独有的城市文明基因,在文明标尺上一次次刻下新高度。截至2019年,全市共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1500余个,在市区公共场所、社区、服务窗口等建设了450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参与志愿服务人数达200万人次。

今年6月,由200余名来自社会各界的青年志愿者组成的11支创城青年志愿服务队,在市区时代广场庄严宣誓:“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美丽廊坊贡献力量。”这是全市广大青年的响亮宣言,更显示出参与创城、服务创城的坚定决心。

据悉,自3月底以来,我市启动“青春创城 你我同行”志愿服务行动,结合时间节点、群众需求、志愿意愿等方面,充分挖掘各界青年可为、能为的志愿服务形式和内容,开展“致敬最美劳动者”“弘扬传统文化 共建和谐家风”“团团护航 守护有我”等不同主题的创城志愿服务活动40余场,参与志愿者540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近千小时。广大志愿者就像一颗颗种子,让爱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传递正能量,引领新风尚。

原标题:《【聚焦】重点网络媒体聚焦廊坊“创城”》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