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灵台县“决战脱贫•圆梦小康”县乡联合采访之百里篇

2020-07-18 16: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位于灵台县西南部川区的“密须古城”百里镇,因域内缓坡地形多、草木资源丰富,种养殖业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一项主导产业。近些年,该镇坚持用脱贫攻坚“一号工程”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提升种养殖业发展条件,持续改善群众居住环境,让一大批群众通过发展种养殖产业实现增收致富的同时,享受到清洁、优美、和谐、幸福的人居环境。

7月12日一大早,该镇二联村李家沟村民马永亮来到村上的玉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小区,清理自家的牛舍卫生,并为牛添些草料。2017年,马永亮靠养牛脱了贫,牛就是他的“宝贝疙瘩”,也给他增添了生活信心。去年,两头牛就为他带来了近两万元的收入。

“养殖小区有饲料,一户还有一个青贮窖。水泥地面的牛舍粪便处理起来比较方便。牛舍也比较宽敞,养牛条件比以前好多了!”马永亮感叹道。

二联村地处百里镇西南部山区,农户居住分散,产业发展基础薄弱。2018年,该镇为有效解决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养殖需求和李家沟社旧村庄脏乱差问题,依托灵台县玉锁养殖专业合作社,新建了这处分户式肉牛养殖小区。小区有单面式温棚牛舍7座800平方米,隔离牛舍1间30平方米,青贮窖120立方米,埋设排污管道500米,尿液收集池一处100立方米。小区刚一建成,一直在老庄基的窑洞里养牛的马永亮主动为他家的牛申请入住。现在他家的15头牛均在小区喂养。

“只要我好好喂养,年底又能增加一笔收入么!”马永亮对此信心满满。

而对于古城村吴家山社安置点村民来说,现如今,生活环境不仅与从前大不一样,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因为新集水库建设需要,2018年,杨新庄村民王晓娟从原住所搬迁至安置点。安置点毗邻古城广场,经一条条宽阔的硬化路联通镇区街道。在一排排两层砖混结构的农家小楼里,厨房、卫生间、客厅、储物间齐全完备,打理起来也方便许多。王晓娟的丈夫有搞装修的手艺,多半在外边跑活计,勤快的王晓娟就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上学,还可以在附近村镇打打零工,有时间甚至能带着孩子去古城广场或者几百米之外的“密城风情大道”逛逛。现在,王晓娟还学会了做十字绣,也喜欢上了养花。尽管从原庄基搬过来只有两年时间,但她已经适应了这种新的生活方式。

“搬了新家,就得有新的气象么!”王晓娟说道。

同时,为进一步巩固古城村吴家山社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户后续产业发展,确保搬迁不断产业、易地不减收入,该镇已在杨新庄村崖窑社新建分户式养殖小区1处,建成分户式养殖小区16户,每户养殖小区占地221㎡,并采取“党支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提供技术指导和购销对接,精细化管理、科学化养殖。

“我想着等过几年家里人手多了,也养几头牛!只要人勤快,好日子就会来临!”王晓娟笑呵呵地说道。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百里镇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着力改善交通、住房、饮水、教育、医疗等设施条件,特别是在产业培育、就业保障等方面下足功夫,组建合作社联合社1个,下辖全镇26个专业合作社和一个扶贫车间,有效带动贫困户和全镇农户的产业发展。同时,探索形成了“党组织+劳务公司+企业+贫困户”的劳务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模式,帮助解决一批能力素质不强、家务负担较重,务工远不能去、近不能进的贫困人口就业问题。

目前全镇玉米种植面积将近7万亩,小麦接近1万亩,牛存栏1万多头,产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2014年至2019年,共脱贫913户2687人,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45%。

记者:曹亚鹏

出品:灵台县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灵台县“决战脱贫•圆梦小康”县乡联合采访之百里篇》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