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摄影好书|《45》:从乌克兰到挪威,寻回跨越三代的家族史

刘伟田
2020-07-28 13:24
来源:澎湃新闻
视界 >
字号

刘伟田(现居苏格兰,摄影史副博士在读,圣安德鲁斯大学摄影档案馆工作)推荐:

MACK“第一本书奖”(MACK First Book Award)是英国MACK出版社于2012年设立的摄影出版奖项。着眼于未正式出版的摄影书,该奖项每年评选出十件入围作品,并最终选出一份摄影书出版计划,由MACK出版社出版。

今年的获奖作品是由生活在挪威的摄影师Damian Heinisch创作的《45》。本书于2020年7月正式出版。

《45》书影

翻开《45》,充满胶片颗粒感的书页上记录着一张张看似平常的生活图景:路边的大幅广告牌,行人,楼房,电车,挂着笑容的面孔,狗,举着花束的男孩,没有固定形象的光影。

书末的三节文字交代了摄影师拍摄这组照片的缘由。第一节文字来自Damian Heinisch的祖父Walter Heinisch于1945年3月写下的日记。日记中,摄影师的祖父记录了自己从波兰南部城市格利维采(Gliwice)被运送至位于乌克兰杰巴利采沃(Debaltsevo)的一座劳改营的经过:“在车厢里的第一晚。疼痛使人无法忍受。我们被关在一个双层运畜车厢。车厢的每一侧上上下下躺了十个人……每四个人分享一块面包,一匙糖和四分之一升的粥。”Walter Heinisch最终在劳改营去世,他的日记停留在了1945年的十月五日,离他的45岁生日只差两个月。第二节文字则讲述了摄影师的父亲携家人于1978年离开波兰迁居西德的旅途经过。那一年,摄影师的父亲也45岁了。

Walter Heinisch的日记选段

火车在Damian Heinisch的家庭历史与迁移中有着特殊意义。祖父被押送至劳改营和全家作为难民抵达西德——穿越欧洲大陆的火车承载了这两段生死攸关的旅程。在最后一节文字中,摄影师将这两段旅程与自己的创作联系起来。2013年,即将进入45岁的Damian Heinisch决定重返出生地乌克兰,前往祖父去世的城市。回程时搭乘的火车正是当年他父亲带着家人离开乌克兰的线路。在从乌克兰途经德国最终返回挪威奥斯陆的火车上,Damian透过窗户用35毫米胶片相机记录沿途所见。《45》按照时间顺序呈现了这趟旅途中拍下的部分照片。书的标题对应着三代人进行这三趟旅程时的年龄。

再将书向前翻,初看照片时的一些线索得到了印证,一些谜团也相继解开。由封面开始,书页的右下角标注着逐渐减少的四位数字对应着火车到目的地的距离。书中许多照片记录下了火车站台上往来的人们,一些捕捉沿途景物的照片则由于火车移动而略显失焦。

本书内页

本书内页

本书内页

本书内页

本书内页

本书内页

本书内页

本书内页

了解了书末文字所描述的背景之后,《45》中的照片便获得了更多层的意义。单张照片捕捉到的画面被放入了一个延续且移动的旅程中。重看照片,读者也仿佛置身于这一旅程,依靠图片提供的线索感受时间的前进与地点的变换,想象火车的一路颠簸和旅途的疲惫。

书中附赠了一个折页,打开后是海报大小,其中一面是那张照片,另一面是许多可以看见火车车窗的照片集合。

在文字的作用下,《45》展现的旅程既是个人的,家族的,又同时是集体的,社会的。书中的火车旅程指向了欧洲在二战和冷战中经受的创伤。火车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承载了这段历史,并将关注点转移到在动荡社会背景中流离失所的人们。今天,横穿欧洲大陆的铁路仍继续连接着生活在这片大陆上的各种各样的人以及许许多多的国家,也同时见证着一次又一次的冲突。《45》没有企图全景式地记录欧洲,恰恰相反,摄影师从个人经历和家庭历史出发,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了这趟跨越时代旅程之中。在笔者看来,也许这就是《45》能够打动MACK第一本书奖(MACK First Book Award)评委们的地方。

本书内页
    责任编辑:梁嫣佳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