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四大央媒齐聚焦!毕节强势“霸屏”!

毕节发布
2020-07-21 19: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这两天

新华社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经济日报》

齐齐聚焦毕节

毕节“刷屏”了

快来瞧瞧报道了毕节哪些事

7月20日,新华社刊发《贵州金银山社区:庄稼汉搬迁后做起“水生意”》,讲述赫章县古达乡中山村42岁的“庄稼汉”周训朝,搬入易地扶贫搬迁点金银山社区后,做起了“水生意”。

向上滑动阅览全文

贵州省赫章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金银山社区一角。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搬入易地扶贫搬迁点金银山社区已有2年,贵州省赫章县古达苗族彝族乡中山村42岁的“庄稼汉”周训朝逐渐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个体户”。

“之前在老家种点玉米、洋芋,靠种庄稼为生,老母亲和妻子常年患病,入不敷出,生活很困难。”周训朝说,万般的困苦,追溯起来都是一段段“吃水难”的回忆。

在贫瘠的大山里,周训朝“每天一起床就到5公里以外地方背水”,生活犹如当地土地一般干涸。2018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他和家人终于挥别了几十年的大山生活。

搬入新社区,“吃水难”成为往事,周训朝“打起了水的主意”。他和朋友们一合计,同社区党员干部一商量,桶装水的商机浮现眼前。

说干就干。周训朝告诉记者,一开始他果断掏出三四千元购买了100桶水,通过发名片推广,第一天就卖出10桶。短短5天,100桶水在社区里一售而空。

热烈的反响令他迅速扩大了销售规模:100、200、300……直到整整600桶。

“一桶水成本为4元,居民上门取水收7元,送去别人家里8元。”周训朝略带腼腆地向记者算起了细账,平均每月能挣6000元左右,可以支撑家庭的医药费用等支出。

周训朝的“水生意”让金银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文兵感到惊喜。看似偶然的商机背后是贫困群众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的重大扭转。

赫章县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腹地,金银山社区是易地扶贫搬迁的县城安置点之一,安置有2720户13612名搬迁群众。这些来自深山区石山区的移民大多是“老弱病残困”的特殊群体。

“他们来自不同区域,最初有些难以适应社区生活。”文兵回忆,个别群众大白天喝醉了倒头就睡在社区草坪上;有些住户为了省事,一铲子就把垃圾向窗外抛了出去;社区组织就业招聘,没有几个群众主动报名……

面对种种困难,社区开出了一剂“党建+积分”的良方,“不管是改变较差的文明卫生习惯、不良的家风家教,还是改变淡漠的遵纪守法意识等,用‘奖惩分明’的积分杠杆去撬动思想的桎梏,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钥匙。”文兵感慨。

社区建立积分对象责任内容加减分清单,以100分为基础分值,通过奉献加分、违规扣分的方式,对社区所有人的综合表现进行全方位量化考核。如贫困群众稳定就业、参加技能培训、参加社区环境卫生创建等均能挣相应积分。

积分的带动效应显现:将积分与就业关联,培训中心从门可罗雀变为门庭若市;将积分与教育挂钩,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点滴变化,滋养出了社区的蓬勃新气象。

对搬迁群众来讲,乐业才能安居。文兵表示,接下来要将积分的权重向就业倾斜,通过加强专业培训,提升搬迁户的技能,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巩固脱贫成果。

搬迁户在金银山社区的扶贫车间里务工。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如今,周训朝成为社区的“积极分子”,不仅免费拿出100桶水用于整个社区的积分表彰,还雇用了一名搬迁户搬运送水,帮助他稳定就业。

“后续扶持最关键的就是就业。”文兵说,金银山社区现已做好出列准备,预计今年能和全县一道脱贫。

周训朝的“水生意”,正是金银山社区搬迁移民就业样态的缩影。培训就业创业中心、扶贫微创园、微田园、合作社等,协同谱写着金银山社区群众就业的和谐乐章。

从贫瘠久旱的大山,到欣欣向荣的“水生意”……金银山社区的“周训朝们”,正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褪去贫苦,浇灌出更加明亮的未来。(黄玥、向定杰)

7月21日,《人民日报》刊发《贵州整合省市县三级力量挂牌督战9个深度贫困县 多管齐下 全力攻克贫中之贫》,内容中提到赫章县、纳雍县、威宁自治县。

向上滑动阅览部分内容

一己之力难以脱贫 带动致富后劲不足

扶贫协作,提升贫困地区造血能力

【案例】“过去种土豆,现在种鲜花。”在赫章县铁匠乡中井村,村民侯艳在鲜花基地里忙着管护。“前几年,周边没啥企业,只能守着几亩地。”如今村里从广州引进公司,流转土地建成鲜花基地。侯艳可以边务工边照顾家庭。她的丈夫则在政府组织下,进入广东一家电子厂上班,收入更可观。两口子一起挣钱,今年脱贫稳稳的。

【挑战】贵州大部分贫困劳动力文化程度低、专业技能有限,无论是发展产业还是外出就业,靠一己之力很难走出贫困。同时,这些地方位置偏僻,远离市场,再加上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撑,产业发展更是困难重重,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后劲不足。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就业空间进一步被压缩,给当地脱贫攻坚带来了不小压力。

【举措】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

“到广州番禺区务工,稳岗超过半年的,区政府一次给予每人8400元补贴,赫章县则一次性发放1000元务工补贴。”赫章县就业局局长陈会琴表示,对口帮扶以来,番禺区与赫章县签署劳务合作协议,搭建了劳务信息平台,联合组织劳务培训850人次,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5场,提供针对贫困户就业岗位5000余个,努力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一人创业、带动一方”目标。

不仅要走出去,还得引进来,推动帮扶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广州天河区不断引导企业到纳雍县投资建设,开展扶贫项目,覆盖水利、种植、养殖、生产配套设施、脱贫劳务培训等方面。”纳雍县人社局局长胡迅介绍,目前,天河区已投入帮扶资金5700多万元建设农业产业项目30个,300多万元建设中药材加工项目2个,1000万元实施乡村旅游项目2个,既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又解决了就业难题。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结合广州市场优势及自身产品特色,拟定了产业需求项目,重点覆盖蔬菜、马铃薯、苹果加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等领域。其中,仅广州江南市场就在威宁流转5000亩土地,建设蔬菜核心示范基地,带动周边2500多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消费扶贫成为重要抓手。通过共建供销基地、开展产品推介、设立销售窗口等,威宁苹果、“三白”蔬菜、党参等农特产品打开市场。2019年向广东销售农产品约15957吨,销售额超6900万元,带动贫困人口3965人。

7月20日,《光明日报》第5版刊发《贵州毕节:凝聚精气神,打赢收官战》,聚焦毕节脱贫攻坚。

向上滑动阅览全文

“七一”刚过,贵州省毕节市就传来好消息:通过半年的挂牌督战,该市剩余的12.5万贫困人口已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未出列贫困县、村已全部达到摘帽退出条件。收官之战,初战告捷。

在毕节市聚精会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全市上下不仅没有松懈,反而迸发出“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的精气神。聚焦重点、瞄准短板、集中兵力、压实责任,一连串行之有效的“毕节战法”,让这个曾经“苦甲天下”的贵州西北角,彻底撕掉了长期挥之不去的贫困标签,迎来了全面小康。

特色农业“土生金”

一棵棵从石缝中长出的花椒树,像极了不甘贫困的毕节人。

近日,记者来到毕节市纳雍县董地乡街上村的九叶青花椒种植基地,一粒粒饱满油亮的青花椒挂满枝头,空气中散发出阵阵麻香。

贫困户王春在花椒种植基地务工,工作内容是剪花椒、摘花椒、补花椒苗等。“一个月最少有2200元的收入,最高的一个月2700元。”王春说。

据了解,街上村荒山种植九叶青花椒共1000余亩,目前400亩已进入初产期,预计产值可达200余万元,可辐射带动当地265户1200余名群众持续增收。

“这株是昂斯洛,这株是盛世,这株是海岸……”6月16日,纳雍县高峰村的蓝莓种植专业户王必进在基地给客户介绍蓝莓品种,看着硕果满枝,他满心欢喜。

以前,王必进就靠种洋芋、苞谷,连口粮都不够,只好外出务工。几年前,王必进去云南的姐夫家做客,发现蓝莓销路好、产值高,就琢磨着自己也试一试。

蓝莓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经过检测,高峰村的土壤PH值特别符合要求。2018年,王必进从外地选购了优质蓝莓品种,经过几年的摸索,终于掌握了这项技术,今年,蓝莓开始进入盛果期,亩产值可达四五万元。

劳务就业稳收入

纳雍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在当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收入中,务工收入就占了70%以上。面对疫情冲击,如何走好劳务就业扶贫之路?

每周四都是纳雍县勺窝镇的赶场天,这个集市不仅有菜卖,还有县里送来的劳务就业岗位可供选择。

“我们勺窝乡的各位父老乡亲,大家都可以过来看一下,只要大家想务工,我们都有岗位供大家选择。”6月11日,在勺窝镇农贸市场对面,纳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胡迅正在拿着话筒卖力吆喝。

刚从广州回到家的勺窝镇勺窝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荣华还没来得及收拾行李,就迎来了“客人”。“我当时挺惊讶,没想到村干部这么快就到我家了。今年外出打工不方便,媳妇又要在家带孩子,所以我正打算在家里找份工作。”王荣华说。

勺窝镇组织委员张应江拿出“台账”,将王荣华的返乡信息和就业情况记录在册。当天下午,王荣华就接到了桑蚕公司的面试通知。

截至2020年6月,毕节市县建档立卡劳动力就业79.29万人。面对疫情冲击,稳住就业基本盘,确保脱贫质量和成色。

易地搬迁圆梦想

走进毕节市金海湖新区双山镇锦绣社区的扶贫车间,车间负责人蔡国义正忙着指导群众加工电子产品,一派热火朝天。

2018年,蔡国义一家和1485户易地移民搬到了锦绣社区安置点,蔡国义一家成了新市民。在社区的就业推荐下外出务工,因为勤劳肯干他获得厦门雨市利创雨具有限公司部分电子产品加工代理权。今年,因疫情影响,他选择留在社区发展,利用社区搬迁群众中的留守妇女等劳动力,开办起了加工厂。“我们一家子还能搬出大山,本来就是做梦都没想到的好事,如今还实现了创业梦,这日子啊,比蜜还甜!”蔡国义高兴地说。

送完孩子上学,家住毕节市织金县平远新城的彭祥艳赶到离新家不远的扶贫车间上班。2018年,彭祥艳一家作为易地扶贫搬迁户住进了平远新城,她也找到了工作。

过去,因丈夫长期生病,彭祥艳时常为温饱和孩子书学费发愁。“如今,我一个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能解决上大学和读小学的孩子的费用。晚上回家还能照看丈夫。”

“十三五”期间,毕节市28.5万人搬离深山区石山区,搬进了城镇,从农民变成市民,走进工厂车间,过上了美好生活。(黄小异 吕慎)

7月21日,《经济日报》刊发《贵州赫章:力推生态产业化发展》,关注贵州省赫章县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具体报道如下:

向上滑动阅览全文

赫章县河镇乡农民在管护半夏。况化斌摄(中经视觉)

近年来,贵州省赫章县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力补齐短板弱项,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得到解决。

生态产业快速扩展

松林似海,一眼望不到边——盛夏时节,进入贵州省赫章县河镇彝族苗族乡海雀村,满山苍翠,引人入胜。

曾几何时,海雀村森林覆盖率不足5%,“四口人只有三只碗”是赫章乃至黔西北地区贫困现象的写照。

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曾担任海雀村党支部书记的文朝荣决心从绿化荒山开始,带领群众换一种活法。自1986年冬天起,海雀全村300多名青壮年冒着严寒,连续奋战3个冬春,造林1.16万亩,让30多个光秃秃的“和尚坡”披上了绿装。

如今,海雀村森林覆盖率超过70%。“全村的林木价值超过8000万元,人均经济存量约10万元。”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正友说,现在仅采摘松果,一些农户每年就能收入五六千元。

当年千辛万苦造就的绿水青山,正成为群众增收的金山银山,为海雀百姓脱贫致富打下良好的生态基础。如今,自来水流进院子里,水泥路连通家门口,大棚栽种食用菇初见规模,矮化苹果已经挂果。

海雀之变是赫章县推进生态扶贫的缩影。从1985年毕节试验区建立以来,该县从生态建设入手,把靠天吃饭的粮食生产转变为以林果业、中药材等为龙头的特色农业,既培育了绿水青山,又将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变成了战胜贫困的金山银山。

今年7月份,一场细雨让海拔2100多米的赫章县双坪乡安山村云雾缭绕,连片的中药材半夏丰收在望。

“种植半夏一年能得到几份收入,我们对今后的日子有信心。”去年,村民任才英以土地入股参与村里的半夏产业发展,同时在半夏基地务工,全家年收入将近4万元。

赫章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中草药资源达2000余种,尤其是半夏。赫章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半夏生产基地之一,产量约占全国的一半。

从2015年起,赫章县开始大规模调整种植结构,种植半夏等中药材,成立了42个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免费供种、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收购、统一加工销售,去年该县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2.78万亩,其中半夏1.62万亩。

如今,赫章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8.32%,还荣获“贵州省森林城市”称号。青山变金山、林地变宝地,该县依托“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樱桃之乡”“中国半夏之乡”“中国野生韭菜——多星韭之乡”等金字招牌,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林业、中药材等特色生态产业规模快速扩展,带动剩余贫困人口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党建+积分”科学管理

在盛夏时节的赫章县金银山街道银山社区,树青草绿,干净整洁。78岁的老党员吉正学正在打扫卫生。社区推行的积分制,让热心公益的吉正学去年在社区超市兑换了热水器、洗衣机等电器。

金银山街道位于赫章县城西部,是该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其居民都来自深山区、石山区,文化水平低。入住伊始,居民不适应城里的生活,垃圾乱丢、车辆乱停、邻里纠纷不断,参加就业培训也不积极。

如何快速把搬迁群众组织起来,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蜕变?该街道以银山社区为试点,探索推出了“党建+积分”的管理模式,创造性地把“党员、干部、楼长、居民”四类主体全部纳入积分对象,分类列出加分和减分内容,按照“日申报审核、月公示评比、季兑换奖励、年总结表彰”的程序,实行清单式管理。

其中,党员有“政治思想素质、带领发展能力、履职尽责表现、为民服务水平、矛盾纠纷调处、培训就业效果”六张积分清单,干部有“思想政治、工作纪律、工作完成情况、奖励惩罚”四张积分清单,而居民则可在学习培训、创业就业、社会公德、家风家教、社区建设等方面获得积分或者被减分。积分高的党员干部可以在评先选优、提拔任用等方面优先考虑;居民的积分可在指定地点兑换米、油、衣服等物品。

“积分制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社区党员干部和居民成了最美社区建设参与者。”金银山街道办事处主任文兵表示,小积分解决了部分党员干部工作拖拉懒散、群众垃圾乱倒、等靠要思想严重等问题。

干实事的干部也有了“舞台”。2019年春节,金银山街道工作人员张振东、彭冬、韩赟、王凯等被评为“党建+积分”先进个人,年终绩效位居前列,用积分兑换了米、油等物资,张振东还被推荐为干部考察对象。27岁的楼长李贵伦把环境卫生、邻里纠纷等处理得井井有条,3个月从楼长转任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

投身公共事务的群众有收获。在社区临时商业一条街卖杂货的徐世友,因为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帮助街坊邻居,平日积分高,社区就奖励性地租给他两个摊位。

此外,依托积分制,银山社区在社区扶贫车间、培训教室、引导就业的助力下,形成了培训给力、就业出力、岗位助力的格局。目前,该社区共有劳动力4249人,已就业3430人,就业率81%。

居民周训朝2018年搬到社区,在“党建+积分”的激励机制下,彻底燃起了创业激情,他每天奔走在小区送起了水,每天能送80多桶水,一个月能挣8000多元,周训朝微笑着说:“虽然辛苦,但日子过得滋润。”

据了解,“党建+积分”的管理模式已在赫章县327个村(社区)中实施,调动了干部群众的脱贫积极性。

扶贫干部扎根一线

今年5月15日,赫章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李绍山因心源性猝死倒在了脱贫攻坚一线,年仅40岁。记者到赫章县采访时,全县还沉浸在李绍山牺牲的悲伤之中。

该县人民为何如此怀念这样一位干部呢?在月亮洞村党支部书记顾先云记忆中,李绍山要么在协调产业资金、引进企业的路上,要么在走访群众的路上,“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

为了动员村民流转土地种植中药材,李绍山挨家挨户做工作,与村民促膝长谈。为了让月亮洞村岩上组的21户村民搬迁,李绍山前后10余次步行到当地走访、与群众交心,“爬上去一次要两个多小时,一个来回花在路上的时间就四五个小时”。

在李绍山一班人的帮扶下,月亮洞村的贫困发生率已从他2018年7月刚上任白果街道月亮洞村第一书记时的22.52%下降至4.66%,近300亩向日葵和马铃薯长势喜人,200亩中药材也已成形。李绍山生前曾说:“月亮洞村脱贫了,变好了,只要乡村振兴需要,我还会留下来。如果不需要我,我也还会回来看看这里。”

目前,赫章有近300名村第一书记、近700名驻村干部长年驻扎在脱贫攻坚一线。与赫章群众一道决战贫困的,除了驻村干部外,还有来自科研院所、高校的专家、技术人员。他们把他乡当故乡,为当地战胜贫困贡献智慧和力量。

贵州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潘学军教授因常年与核桃打交道,被赫章当地的群众称为“核专家”。要振兴赫章核桃,首要的是改良品种、改变栽培方式。这个任务最终交给潘学军。

在潘学军带领下,“黔核”系列核桃新品种终于在2009年选育成功,其中“黔核6号”“黔核7号”通过省级良种认定,主要商品指标超过了国际特级商品核桃标准,“黔核7号”干果市场价达到每斤35元。

2014年,赫章建成国家核桃良种基地1万亩、核桃苗圃基地和采穗圃基地0.71万亩。2017年,该县全面推广潘学军摸索出的春季硬枝嫁接和夏季绿枝嫁接相结合的技术措施,逐步将全县原有的百万亩实生苗核桃改培为“黔核”系列新品种。到今年5月,赫章完成嫁接改良核桃品种22万亩。

通过嫁接改良,赫章核桃的挂果时间由以前的11年左右缩短到3年至5年,而且嫁接后的核桃产量高,品质稳定,将有效增加百姓收入。目前,赫章全县的核桃种植面积达到166万亩,年产值15亿元,带动贫困户18059户,户均增收3670元,既带动了脱贫攻坚,也为防止返贫提供了产业支撑。( 吴秉泽 王新伟)

7月21日,《经济日报》还刊发了《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镰刀湾村:葡萄串起致富路》。

向上滑动阅览全文

眼下正值葡萄生长的黄金季节,走进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镰刀湾村葡萄种植基地,500多亩葡萄生机勃勃,葡萄架上藤枝蔓绕,一串串果实掩映在繁密的叶子中。20多名村民正在忙着给葡萄修枝疏果。

“剪的时候把个头小和长不大的果实剪掉,使养分集中供给保留下的优良果实。”葡萄种植基地负责人李长勇一边指导村民修枝疏果,一边向记者介绍说:“现在是葡萄管护的最佳时期,做好疏果工作,是实现葡萄丰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2018年,在外打拼多年的李长勇选择回乡创业,准备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镰刀湾村平均海拔700米,邻近赤水河,全年气温较高、气候湿润,很适合葡萄生长。”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李长勇决定在镰刀湾村发展葡萄种植,并于当年10月开始建设葡萄种植基地,经过搭架种植、细心管护,加上不断学习改进种植技术,现在基地已逐渐成形。

“再过一两个星期,我们的葡萄就可以采摘了,虽然今年是试挂果,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都还挺不错的。”李长勇说,基地种植的葡萄采取了大棚种植和露天栽种两种形式,以保证从6月到9月都有葡萄供应,从而占领市场主导地位。

“多亏了基地的建立,我家的6亩土地全部流转了进来,每年都有3600元的土地流转费。现在我在基地务工,一天100块钱工资,还有全勤奖,一个月就有3000多块钱的收入。”镰刀湾村村民唐启桂说。

“既然要做,就要做好,现在我已经和商家做好了产销对接,销路是完全不愁的,下一步我还要扩大葡萄的种植面积,让我们的葡萄成为全镇的一张名片。”李长勇不仅将所学技术无偿传授给村民,还从云南购进葡萄苗,免费发放给村民,有收成了还保底回收,以此带领大家一起种植葡萄,增收致富。

目前,镰刀湾和周边几个村一下子新增葡萄种植500余亩,李长勇的发展蓝图正徐徐展开,村民致富的道路也越走越宽。( 王新伟 通讯员 陈 曦)

阅读推荐

来源:新华社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

原标题:《四大央媒齐聚焦!毕节强势“霸屏”!》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