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天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怎么建?方案来了!

天水发布
2020-07-23 09: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天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甘政办发〔2020〕69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中国(天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0年7月17日

中国(天水)跨境电子商务

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中国(天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天水综合试验区”)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在雄安新区等46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国函〔2020〕47号)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和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抓重点、补短板、育动能、大开放”为支撑,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通道和节点作用,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协同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环境、开放环境,构建跨境电子商务生态服务体系;依托天水电商基础、产业特色、区位优势,培育一批跨境电子商务市场主体,积极吸纳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以品牌建设为依托,引导天水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把天水综合试验区建设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内陆城市对外开放新高地,逐步形成一套适应西部内陆地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稳步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加强对前四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经验做法的学习借鉴,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推进天水综合试验区建设。同时,立足天水基础条件,着重赋能传统产业,重点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新模式,形成外贸新动能。

2.坚持市场主体与政府配套相结合。尊重市场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参与天水综合试验区建设的主动性,调动中小微企业的创造性,培育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生态。发挥政府在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作用,创新政策,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提高通关效率、优化监管模式。

3.坚持综合创新与协同监管相结合。通过推动“关”“税”“汇”“商”“物”“融”等领域的综合创新,积极探索跨境电子商务B2B(企业对企业)方式相关环节的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等。加强海关、税务、外管、金融、商务、邮政等部门政策的有机协同,增强综合服务能力,推动监管与服务有机融合。

(三)功能定位。

经过3—5年的改革试验,力争把天水综合试验区建成以“跨境电子商务+特色产品+综合服务”为主要特征,贸易便利、投资高效、监管规范的丝路电商通道节点城市,借助天水优势产业,逐步形成西部农特产品集散中心、丝路文创产品与旅游商品集散中心、西部装备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品中心。

(四)实施范围。

天水综合试验区线下地理范围为天水全域,按照“一城多园,多点布局”的思路,第一阶段以天水商贸城为核心,打造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区;以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载体,打造跨境电子商务集聚地。第二阶段以甘肃(天水)国际陆港为核心,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全产业链服务园。第三阶段在全市推进跨境电子商务。

天水综合试验区线上范围,本着先行先试的原则,第一阶段为在天水综合试验区线上公共服务平台登记备案的在天水市注册的各类市场主体;第二阶段拓展到在天水综合试验区线上公共服务平台登记备案的在甘肃省内注册的各类主体,并逐步扩大业务范围。

(五)发展目标。

大力实施“互联网+品牌”战略,引导传统外贸企业借助跨境电子商务加快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借力跨境电子商务打造全球品牌,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综合创新,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海关、智慧金融等平台融合发展,打造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新监管模式,培育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生态。力争到2022年,在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备案企业达到100家,建立1—2个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亿元。到2025年,在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备案企业超过300家,建立3—5个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1个国际邮件快件仓储配送中心,培育5—10个海外仓,引进培育10家以上跨境电子商务龙头企业,现有外贸企业运用跨境电子商务比例超过50%,跨境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5亿元,进一步提高外贸对天水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探索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两平台六体系”建设。通过搭建线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线下产业园区,构建信息共享体系,创新金融服务体系,搭建智慧物流体系,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分类建立统计监测体系,多维度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实现监管部门和各类市场主体之间信息互联互通,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融资、支付、物流、通关、税务等全产业链服务,打造完善的跨境电子商务生态服务体系,使跨境电子商务逐步成为传统外贸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创新创业的新平台。

(二)多途径培育市场主体。优化跨境电子商务政策环境,加强市场主体引导、培育和引进,积极引导内贸企业向外贸拓展,充分发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红利,组织跨境物流企业、支付企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对接天水农产品经营主体,引导经营主体通过第三方平台开展对外贸易,拓展“天水果蔬”营销方式和范围。培育传统外贸企业利用国内外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拓展海外营销网络,推进分销模式创新,为“天水农特”“天水制造”走出去提供新渠道。引进境内外知名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和新业态、新模式,发挥引领效应,推动创新创业。

(三)打造优质产品品牌。以绿色产品认证、互认推动农特品牌出海。发挥天水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的优势,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产品标准为基础,以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创新区天水片区等园区为技术示范核心,确立农特产品跨境电子商务标准,以跨境冷链和海外仓为依托,提升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通过跨境电子商务打造系列农特产品品牌。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挖天水文化内涵,聚焦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伏羲文化,依托文化产业园,打造集“故事、工艺、材质”为一体的丝路文创产品,建设文创品牌,以跨境电子商务带动文创产品走出去。

(四)构建丝路电商通道。以通道建设加速丝路电商发展,以高铁经济带、空港临空经济区为核心,以物流园区项目为牵引,联通南向通道,畅通西向通道,实现陆路与海路、西南与西北互联互通,重塑天水通道枢纽和物流优势。以信息技术提升服务丝路电商的综合能力,依托陇东南区域信息通信枢纽的优势,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抓手,着力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中心,统筹推进跨层级、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家的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需求数字化、解决方案智能化。

三、实施路径

(一)搭建“六体系”。

1.构建信息共享体系。依托天水市大数据中心,归集天水市两区五县信息化平台和数据资源,强化数据整合,打通信息壁垒,统一信息标准规范、信息备案认证服务,加快推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建立多位一体的跨境电子商务信息合作机制和共享平台,打通“关”“税”“汇”“商”“物”“融”之间的信息壁垒,加快监管部门、地方政府、企业等信息互联互通,实现跨境电子商务相关数据申报办理“最多跑一次”。

2.创新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银行、第三方收付汇机构、电商平台、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开展合作。依托天水市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利用跨境电子商务信息可查寻、可追溯的特点,为具有真实交易背景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提供在线支付结算、在线融资、在线保险等完备便捷、风险可控的金融服务。协调相关金融机构,开发符合跨境电子商务特点的信贷产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为金融管理部门提供真实交易记录。以大数据采集、加工、管理、分析挖掘等新技术为支撑,强化信息资源汇聚整合,建设标准数据目录,构建大数据授信、风控模式,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在线结算、融资等服务。

3.搭建智能物流体系。以“智慧天水”建设为突破口,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依托高铁经济带、空港临空经济通道枢纽优势,以天水国际陆港、藉口、东柯河、三阳川、天水空港物流园区等物流项目建设为主,加快构建层次清晰、功能明确、科学有序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建立特色果蔬物流体系。依托华天电子、星火机床、长城电工、中航天飞、华洋电子等重点企业,建设装备制造业物流基地,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升区域带动服务能力,争取建立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加快推进甘肃(天水)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铁路物流中心、公路物流中心建设,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寄递中心,适时开通跨境电子商务中欧班列专线。支持企业建设统一的公共海外仓,降低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成本。积极创新跨境贸易监管方式,建设多式联运监管中心,建立一体化通关物流体系,推动形成过程可视、无缝衔接、功能齐全、运转高效、辐射西部、连接欧亚的智能化跨境物流体系。

4.建立跨境电子商务诚信体系。记录和积累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平台企业、物流企业、服务企业等诚信数据,建立电商评价体系,发展电子认证服务。支持市场化的社会征信机构开展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培育实名认证、数据保护、司法鉴定、审计取证等第三方电子商务安全服务。强化电子商务数据安全,支持天水市数字证书认证中心建设。大力推动数字证书、电子印章、电子签名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依托信用中国(甘肃天水)门户网站信用平台,建立天水市电子商务企业数据库和信用数据库,构建完善电子商务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开展企业信用评价、信用认证服务,实施对电子商务企业的信用监管。

5.分类建立统计监测体系。完善天水市跨境电子商务统计体系,制定《中国(天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统计制度》,统计天水综合试验区内的各类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服务企业、平台企业和产业园区的跨境电子商务情况。按照海关监管要求,各类电商企业、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应提交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情况报表和交易证明材料(包括跨境电子商务报关单、在线交易截图以及线上平台生成的合同、订单、物流单、支付单等)。天水综合试验区公共服务平台对材料进行认证并报送商务、海关、外汇等部门。各相关部门应确保天水跨境电子商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对数据统计汇总、分析,定期发布天水跨境电子商务统计指数。

6.多维度建立风险防控体系。依托天水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健全跨境电子商务质量安全风险监控系统,风险信息采集机制、风险评估分析机制、风险预警处置机制、风险复查完善机制,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网络盗窃、网络诈骗、网上非法交易、网络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实现对消费者面临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企业面临的交易对方信用风险、贸易摩擦环境风险的实时监测、识别和评估。系统梳理跨境电子商务各业务环节风险点,制定各部门风险防控职责、岗位和业务流程,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动、跨区域管控的风险联控机制。完善风险处置体系,引导行业协会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纠纷预警和处理机制,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管理手段,从数据、支付、网络交易安全以及质量安全等方面加以防范控制。

(二)建设“两平台一中心”。

1.搭建线上公共服务平台。按照“一点接入、一次申报、数据共享”的原则,构建面向跨境电子商务全业务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入驻平台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及商品提供企业备案和商品备案,提供“一站式”“全流程”跨境电子商务关、税、汇服务,实现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全程无纸化高效便捷通关、出口退税、收付汇和结售汇,支撑跨境电子商务进口直邮、保税进口、跨境B2B等通关监管需求。建立“信息共享、互助监管”机制,依托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进“一次备案、信息互通、监管互认”,降低企业通关物流成本,提高监管效率。完善线上公共服务平台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功能,支持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发展,鼓励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天水及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提供通关、配送、仓储、融资、结汇、退税等服务,解决跨境电子商务退税难、融资难、结汇难等突出问题。

2.建设线下产业园区。按照“一城多园,多点布局”的思路,加快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线下产业园。依托天水商贸城、天水经济开发区、天水国际陆港具备的监管、仓储、办公场地及城市网点资源,扩建监管场所,优化海关查验环境,吸引天水市本地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和全国电商平台企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产业链资源企业入驻园区,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内的电商企业、传统制造和商贸流通企业提供通关、物流、金融、运营、人才培训等综合服务,发展跨境贸易综合体,开展跨境商品和保税商品展示交易。

3.构建进出口商品展示展销中心。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欧国际班列西部通道等国际货运枢纽优势,建立进出口商品展示展销中心,为进出口商品提供展示交易场所和便利化政策,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发挥本地优质农产品和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优势,集聚周边省市优质农副产品资源,形成进出口商品分拨集散市场。积极争取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试点政策,支持企业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展保税展示交易业务,支持企业在商圈、机场、火车站等地开设跨境电子商务O2O(线上到线下)体验店、展示展销中心,实现“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线上下单、线下提货”模式,推动跨境电子商务B2B、B2C(企业对终端消费者)、O2O等多种业务模式共同发展。

四、重点举措

(一)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核心区。依托关中平原城市群节点城市的战略定位,建设西部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展核心区。加快甘肃(天水)国际陆港硬件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建立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运营机构,通过优化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引导外向型生产制造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仓储物流企业、金融支付企业、供应链服务企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电商运营服务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等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要素集聚发展。积极引入新模式、新业态,打造西部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高地。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直播基地,举办直播购物节等专场推介活动,探索跨境电子商务直播新模式。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开展数字展览会,探索线下线上融合的展会新模式。

(二)构建区域品质电商基地。鼓励企业在境外注册商标,依托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和跨境电子商务直播基地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引导和支持企业通过线上展会开拓国际市场。结合本地在苹果、蜜桃、樱桃、中药材、蔬菜、马铃薯等特色农产品领域的优质产区优势,依托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发展特色农产品出口、精深加工、冷链仓储物流等项目,支持区域特色电商平台发展。依托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创新区天水片区,结合中医药产业优势,搭建大宗中药材现货期货交易平台,确立中药(材)跨境电子商务标准,重点推进与东盟、日韩等国家和城市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推动麦积山、伏羲文化品牌走出去,鼓励文旅企业与外贸企业建立品牌战略联盟,针对海外需求进行按需定制生产,帮助企业更好地融入境外流通体系,开拓文创产品贸易新模式。探索实施“监管+追溯”+“物流”的一品一码、一码溯源的跨境电子商务商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

(三)搭建区域特色电商平台。依托“长城”电器、“星火”机床、“风动”工具、“海林”轴承等一批品牌电气电工产品,搭建西部工业垂直平台,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带动天水相关行业内中小企业实现集群式出海。围绕华天电子产业园、中诺智能产业园等电子主导产业园区,加快芯片、智能终端产品、新兴电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制造,打造完整产业链。重点发展跨境电子商务B2B出口业务,着力在跨境电子商务B2B方式相关环节的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重点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发挥天水“大型电气传动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势,完善产品专业配套,增加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

(四)打造丝路电商国际合作平台。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为企业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提供制度保障和服务保障。将天水林果业和机电产业等特色产业作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在经贸推介、投资洽谈等方面加强跨境电子商务领域交流合作。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实际需求,引导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进行精准营销。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机构和企业达成跨境电子商务合作意向,联合建设国际物流通道、国际通关合作服务平台等,共同推动通关一体化、支付结算便利化、物流高效化。

(五)完善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退换货制度。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退货,依法适当放宽退税申请期限和监管作业场所规定,允许企业根据物流便利设立符合监管要求的退货中心仓。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退货海关监管业务,对退运回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包裹出口、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跨境电子商务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海外仓的商品,实行分类退货监管,建立企业进出口退货商品流程监控体系。

(六)落实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税收政策。落实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无票免税”政策。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企业,试行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实行核定征收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政策条件的,可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中国(天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天水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同志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政府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天水市商务局。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组织研究天水综合试验区发展建设的重大问题,加强对天水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定期研究天水综合试验区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协调推进天水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重大工作,扎实推进天水综合试验区创新发展。

(二)争取政策支持。研究天水综合试验区支持政策,充分利用现有专项资金、基金渠道,重点支持跨境电子商务主体培育、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海外仓建设、监管优化与创新、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等。鼓励社会资本设立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基金,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跨境电子商务创新与应用。

(三)落实责任分工。建立天水综合试验区工作目标任务考核体系,进一步细化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考核。坚持以发展需求和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天水综合试验区建设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力争天水综合试验区早出成效、多出成果。

(四)加大宣传力度。加大跨境电子商务宣传力度,引导全球跨境电子商务资源在天水集聚,推动天水出口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合作。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经验推广、专题研讨等活动,选取特点鲜明、效果显著的创新成果进行宣传推广,增强天水跨境电子商务的知名度,助力打造天水综合试验区。

(五)强化人才支撑。建立本地化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支持天水市电子商务学院、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设跨境电子商务、数字贸易等相关专业和课程,鼓励院校学生参与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就业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坚持引才引智工作与天水市跨境电子商务重大发展项目、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攻关项目、重大工作布局相结合,创新引进人才工作机制,广开门路吸引人才,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招才引智借脑。

来源:中国·甘肃

END

责 编 :刘 欣

编 辑 :张小龙

原标题:《中国(天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怎么建?方案来了!》

阅读原文

    责任编辑:沈关哲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