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他山之石】旅游扶贫富民强村,这些做法可以借鉴

通城旅游
2020-07-24 11: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旅游扶贫既是“造血式”扶贫,也是物质和精神“双扶贫”。旅游扶贫成效显著,不仅保护了生态、美化了环境,也提振了经济、富裕了百姓,助力贫困地区走上富民强村的康庄大道。

甘肃花桥村:大力发展农家乐

杨永强是甘肃省陇南市康县花桥村村民。返乡后,他从乡村旅游中嗅到了商机,在政府的支持下,办起了美丽花桥新农庄农家乐。该农家乐有7间客房,最多可以容纳100人同时就餐,2019年收入近20万元。

近年来,花桥村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吸纳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共同参与、抱团发展,不仅成为甘肃省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基地,也成为康县全域旅游发展的名片,越来越多像杨永强这样的村民在旅游发展中获益。

花桥村党支部书记田仲虎介绍,花桥村大力推进农家乐等实体经济发展,已经有13家农家乐和20家农家客栈,吸纳当地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经营与管理,共有260多名当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贫困户一方面通过务工人均年收入可达2万多元,另一方面通过向游客售卖土鸡、蔬菜等农产品增加收入。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吸引了更多外出务工青年和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达到了一村带一片、一片带全镇和就地城镇化的效果。截至2019年,贫困户减少到20户。

与此同时,花桥村不断探索运营模式,提升营销能力。在乡村旅游运营上,实行协会统一管理,下设旅游扶贫、餐饮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安全管理等4个分会,探索完善了“协会+企业+贫困户”“龙头企业+产业+贫困户”“支部+协会+贫困户”三种带贫模式,盘活旅游资源,强化利益联结。2019年,累计接待游客43万多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00多万元。

山西水峪口古村:依托山水做文章

千年水峪口古村曾是山西有名的穷村乱村,老百姓靠耕种坡地和开采石头为生。近年来,该村凭借天然的山水美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摘掉了“穷帽子”。如今,游客们走进村子,踩着青石板路,听着潺潺流水声,看着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古建筑,令人如痴如醉,如梦如幻。

神潭大峡谷景区(水峪口古村)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城西街道水峪口村东,景区立足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依托山水做文章,围绕美食搞经营,已形成休闲娱乐区、特色小吃区和山水景观区三大区域,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水峪口古村的涅槃重生得益于其创新的旅游模式和优惠政策。景区从2014年起先后推出古村门票、60周岁以上老人景区门票等八大免费优惠政策,并免除所有入驻古村商户三年房租、水费等1000余万元,鼓励群众从事餐饮、农家乐等项目。景区共安排当地复转军人、下岗工人、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大学生共1000余人创业就业,间接带动5000余人从事旅游相关产业,累计带动贫困人员35户50余人在景区工作,村民年人均收入增长到2.5万元,全村实现了整体脱贫。

“过去我们家很穷,每年靠三亩多杏树、香椿的两三千元收入维持生活。”村民张选民说,他现在在景区上班,每个月工资有1600多元,还有午餐补助费。“村里发展旅游,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做梦也没想到。”

疫情发生以来,水峪口古村严格按照防控要求,从设施消毒、无接触入园服务、防疫信息在线公开等方面部署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同时,统一为商户办理复工手续,免除所有入驻商户6至12个月的房租,免除新商户办理各项证照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税收减免手续,确保商户正常运营。

“目前商户信心满怀,客流量逐渐上升。景区多举措提振市场,带领村民走出暂时的困境。”景区副总经理吴寂印说,“为感谢医务人员的付出,景区今年对全国医务人员实施免费入园优惠,对山西所有援鄂医务人员实行终身免门票优惠。”

广西岔山村:美食活动乐趣多

地处湘桂边界的贺州市富川县岔山村曾经是深度贫困村。近年来,该村借助潇贺古道、古村落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积极探索“美食+古村+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挖掘古道文化,打响“潇贺古道入桂第一村”品牌。2018年,整村脱贫摘帽;2019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今年3月,岔山乡村旅游区通过召开餐饮民俗经营业主会议、成立餐饮住宿行业管理协会,以及加强宣传推介等方式,为复工复产复市做足准备。进入6月,为吸引更多游客,岔山乡村旅游区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促进乡村旅游快速恢复。6月13日,岔山乡村旅游区举办了首届岔山村美食“油茶+梭子粑粑”厨艺比赛活动,邀请美食评委和游客一同参与评比。岔山读书吧油茶馆经营者杨如秀特意从集市上挑选了一个精致的手工簸箕,对其制作的参赛美食——岔山梭子粑粑进行艺术摆盘,凭借特色和美味一举拿下粑粑类美食一等奖。“挂上一等奖金牌后,7月份仅用了10天,店内梭子粑粑的销量就超过了5月整月。”杨如秀高兴地说。

据了解,6月以来,岔山乡村旅游区接待游客量超过去年同期水平。目前,该旅游区正在为迎接暑期旅游做好准备。岔山村党支部书记杨志魁介绍,旅游区不仅对原有的基础设施进行了维修改造,还设置了宽窄门、象棋凳等吸引年轻人的创意网红打卡点,希望让更多年轻人体验乡村旅游的乐趣,进一步促进村民增收致富。“搞乡村旅游,再难也要上,再苦也要干。我们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等到8月初,村口党员种植的‘扶贫西瓜’就成熟了。我们还将举办西瓜采摘节,进一步带动乡村旅游。”

原标题:《【他山之石】旅游扶贫富民强村,这些做法可以借鉴》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