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打通“厕所革命”的最后一公里

2020-07-26 17: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全国文明城市”是国家授予一座城市最高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一座城市的金字招牌。

自2017年鄂托克前旗成功创建第五届“全国文明县城”以来,市容环境、交通秩序、城市治理越来越好,市民文明素质越来越高,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近期,“鄂托克前旗发布”推出“让鄂尔多斯更美好 创城有我”系列报道,记录创城的点滴变化、反映不文明行为,汇聚人人参与创城的强大精神力量,敬请关注。

干净的小房,墙面和地面铺着白色瓷砖,淋浴喷头、抽水马桶、洗手池一应俱全……走进马场井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点贺宝亮家的卫生间,焕然一新。

“我们的厕所和城市里的没啥区别,而且空间面积大。从老家到现在,我们这厕所可以说是‘三级跳’。”贺宝亮说。

在老家没搬迁的时候,祖祖辈辈都上旱厕,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夏天臭烘烘,苍蝇乱嗡嗡,雨天污水四溢,冬天上厕所冻屁股,老人、小孩还容易摔跟头,清理起来又麻烦。”

2016年,贺宝亮移民到了马场井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点,厕所从院外搬到屋内,曾经认为厕所可以“将就”的他,如今变得“讲究”起来:“家里有个好厕所真很方便,一按冲水,没有臭味。还能淋浴,在外面干活,身上又是泥又是汗,粘乎乎的,回家冲个温水澡那才舒服呢!”

“家家有了厕所、浴室,生活越来越方便。大家的精气神儿都不一样了,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村里卫生也是一起维护。”马场井村党支部书记王彦豹说起了村里的变化。

随着“厕所革命”的扎实推进,敖勒召其镇农村牧区的人居环境实现了脱胎换骨,一座座洁净、无味、美观的公厕,在一些嘎查村落悄然而生,为乡村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三道泉子村委会西侧有一栋素雅大方的“小房子”,不仅“面子”靓丽,其内部装修也丝毫不凑合:瓷砖一铺到顶,被擦拭得锃亮,洗手盆、洗手液、香薰、绿植一应俱全,墙上挂着卫生间保洁制度、管理制度及一些风景画,厕位间都设有隔断,还安装了电暖气用于冬季取暖,厕内均配置了纸篓。

公厕卫生好、设施全,还有专人管理,这已成了三道泉子村展示形象的一个窗口。

一直以来,农村牧区厕所简陋脏乱,是乡村“颜值”提升的一块“绊脚石”。而让农牧民在屋里上厕所,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几千年的传统习惯要改变太难了。”说起去年动员村民厕所进屋,三段地村党支部书记徐志强说,一开始,大家伙儿都不接受,虽然政府给补贴,可这么大的“便宜”很多农民还是不想占,持观望态度。

村民王晓明说:“以前上厕所要屏着呼吸,选个干净的地方落脚,再以最快的速度完事,现在好了,厕所里干净卫生,随手一冲,一点味儿也没有,尤其是老人和小孩,上厕所方便多了,生活质量上了一个档。”

没有改造的农户看着心痒痒。如今是从曾经的“要我改”到如今“我要改”,从干部“推着改”到村民“抢着改”。

2019年全镇改造农村户厕1368户,旱厕改水厕2处。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敖勒召其镇将继续推进“厕所革命”专项行动,做好改厕技术指导,提高改厕质量,确保完成2020年度642户改厕任务。

从祖祖辈辈上旱厕,到在家里干净亮堂的卫生间里如厕洗浴;从村里鸡鸭牛粪遍地、污水横流到村容干净整洁,“厕所革命”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地发生着变化,为农村牧区发展提升了“颜值”,为农牧民生活增加了“品质”。

来源:敖镇 李鹏飞

点击标题,了解往期精彩

原标题:《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打通“厕所革命”的最后一公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