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双城一体化 “四阅”对对碰 | 川渝社会科学院青年说……

天府智库
2020-07-30 17: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导语

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需要川渝地区携手协力、相向同行。作为一个总面积近20万平方公里、2019年常住人口近1亿人、地区生产总值超6万亿的经济区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既要提升重庆、成都两个极核城市的综合能极和国际竞争力,又要依托资源禀赋、人员往来、产业联系、文化相亲等方面的优势,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带动和毗邻地区协调,优化双城经济圈发展格局,以实现成渝地区的统筹协调发展。但是,受到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的影响,双城经济圈建设还面临着不少挑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团委联合重庆社会科学院团委,组织青年学者们围绕这一命题,从各自的专业领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方案和建议。

 01

"新基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廖祖君

■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所

■ 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本质上是发挥成都和重庆两个极核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实现川渝两地协同发展。“新基建”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应选择以中心城市成都和重庆作为“新基建”的重点区域;应以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重点领域;应创新投资模式,拓宽民营资金进入渠道,建立投资基金;应创新投资思维,兼顾“硬”基建与“软”基建,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和川渝地区一体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02

推动成渝两地共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李晖

■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

■ 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

成渝地区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须兼顾科技创新体制的系统整合,科技创新供应链、产业链、产品链的有效连接,人才资金等研发资源的有机衔接,科技创新园区(孵化器)功能的充分激发以及科技创新文化氛围的培育完善等五要素。然而,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交流而非流动、占位而非带动、联合而非协作、表层调控而非深层调控等诸多问题,因此,一要建立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形成区域协同创新合力,二要健全科技创新要素跨区流动机制,实现创新资源合理配置,三要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与共享机制,培育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四要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构建创新支持服务体系。

03

成渝中部地区现代产业发展路径

袁境

■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所

■ 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成渝双城经济圈中发展不充分的地区是成渝中部地区,该地区拥有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拥有丰富的矿产、动植物、文化、人力等资源,拥有特色农业与工业基础。未来成渝中部地区主要产业发展方向:优势特色工业;特色农业与深加工产业;以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文化旅游产业等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成渝中部产业发展,需要加快制定成渝中部地区现代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园区与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申请建设成渝中部地区国家级经济新区;加快中部地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区域内营商环境。

04

毗邻地区协同发展要“借梯”、“错位”和“聚力”

杨果

■ 重庆社会科学院农业农村研究所

■ 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作为跨行政区的毗邻地区,在推进一体化发展中面临的难题不少。应突出问题导向,重点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准确把握地理区位和发展空间的边缘性,充分挖掘成渝“双核”居间位置的特殊区位优势,着力突破地理分割,发挥成渝“双核”之间的枢纽和连接作用,实现“借梯”增强极核带动作用。二是准确把握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的同质性,突出各自发展特色,整合产业集群等,尽早走出低水平同质竞争的“陷阱”,实现“错位”提升协同发展能力。三是准确把握行政力量和市场力量的薄弱性,加强区域系统性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加快推进行政区与经济区分离改革试点,引导市场调节和行政协调相向发力,实现“聚力”激发体制机制活力。

05

推动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孙贵艳

■ 重庆社会科学院生态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 副研究员、管理学博士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被中央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七项重点任务之首,这给川渝两地交通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性机遇。为此,应深度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携手推动出渝出川大通建设。聚焦基础设施补短板,协同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消除“瓶颈路”、打通“断头路”,强化川渝“一卡通”和道路客运合作,加快构建内畅外联、快捷高效的区域交通运输体系,不断提升经济圈交通互联互通水平。健全川渝两地协同共建机制,实现交通运输数据信息资源共享,共同建设成都—重庆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合力推动交通强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试点工程。

06

巴蜀文化呼唤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吕昕

■ 重庆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 副研究员、历史学博士

毋庸讳言,巴蜀文化本体之间是有较大差异的。古人说“巴人重鬼,蜀人重仙”“巴出将,蜀出相”,可见一斑。但是,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巴蜀文化却又在长期交流中互相影响、互为补益。站在历史巨人的肩上眺望未来,我们要大声疾呼,在成渝双城经济圈格局下构筑巴蜀文化命运共同体,让巴文化与蜀文化既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为巴蜀文化正名,将巴蜀文化铸就为与国内三大地域文化齐名的特色文化。更要让巴蜀文化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性城市群的过程中,成为奠定大众心理认同和联结文化纽带的有力工具,发挥重要的精神价值,充分展现成渝双城经济圈的软实力。

    责任编辑:天府智库3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