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同衡佳作 | 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乡村振兴系列规划

2020-08-03 14: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村镇所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 申报所:城乡统筹与村镇规划研究所

● 协作所:风景园林中心旅游所、遗产中心传统村落所、建筑分院

● 项目地点: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

● 完成时间:2019年05月

01

背景和认识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出台, 2018年7月云南省大理州启动乡村振兴试点规划。南涧县是清华大学对口扶贫县,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结合地方发展需求,我院承接了“一县一镇两村一组”的乡村振兴系列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等任务,一方面需要思考如何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同时也要协助全县实现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任务特征,本次规划是一次对县域乡村振兴规划体系的全面梳理与构建,通过对县、镇、村、组不同层次乡村发展诉求的分析,提出从宏观统筹到微观落实、从顶层战略到空间设计、从政策体系到项目计划的全维度、差异化、逐步纵深的乡村振兴全体系规划。

02

规划思考与规划重点

一、发挥《南涧县域乡村振兴概念规划》的统筹性、引导性作用,实现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

1) 县域基本概况与问题认识

南涧县位于大理州南部,距离大理市区约70公里,县域内无高速。全域总面积约1738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万人,包括5镇3乡,共81个行政村,约1133个自然村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36%,全域9成以上均为山地,当地称“一分坝不足,九分山有余。”县域在区位上偏离云南省主要发展轴线,境内无高速公路穿过导致对外联系不足,全域内99.3%为山区,使得发展空间受限。作为贫困县,整体经济基础薄弱,其中农业发展具备一定特色,工业受到空间限制难以形成规模,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受交通限制发展不充分。县城规模较小,缺少带动力,城乡人居环境基础不充足不均衡,村庄发展条件差异较大,特定区域如城镇周边、沿主要国道村庄发展条件好,未形成协调的城乡带动关系。

2) 县域乡村振兴的作用思考

对于南涧县而言,乡村振兴既是扶贫工作的深化,又是对乡村发展动力与机会的再思考。本次规划希望通过促进南涧城乡资源流动,打破“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思路,以“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形成“全域发展战略”的总纲领。

南涧县域乡村振兴规划是未来南涧县发展的立足点与落脚点。一方面需要回应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要求,另一方面也要针对南涧发展重点和问题提出具体策略,因此,分别在产业、空间、环境、设施四个角度,提出产业振兴战略、空间融合战略、人居改善战略、优化支撑战略。

产业振兴战略。基于南涧县当前产业发展的现状本底,包括“高山净土”的生态本底优势,“六个一”特色农产品,“南涧跳菜”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无量山”武侠文化认知度、“冬樱花”景区,以及茶马古道、定边古城、澜沧江等资源 ,重点应对空间发展限制明显、旅游品牌引力不足、整体服务水平不高、旅游产业乡村带动力较低等问题,提出了整体发展策略,即打造“升级版”6个1特色农业,以“无量山”作为南涧旅游核心品牌,关联多个特色资源发展,以景村一体的方式助理乡村振兴。同时,结合清华大学的对口扶贫工作,探索校企助力新模式,包括乌骨鸡养殖业支撑、当地高山茶叶茶厂的收购与扶持,通过电商帮扶当地农产品销售宣传等。

空间融合战略。包括生态综合分析、全域空间布局、村庄分类等层面。规划中首先重点细化分析生态限制要素,并结合全域现状空间发展特点,构建了全域空间结构,并与乡镇空间发展思路结合,初步提出乡镇发展方向和重点。其次,聚焦乡村综合特点,针对目前81个行政村,结合国家、大理州要求,将全域村庄分为城郊融合、聚集提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四类,并对每一类村庄分别提出控制与发展要求。

人居改善战略。云南省对于人居环境建设重点聚焦到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提升村容村貌四个方向。针对南涧县的人居环境建设特点,提出了整体提升和重点突破的总体策略。整体提升是指针对四个层面分别提出总体目标与具体策略,重点突破则是针对每一个层面,基于村庄分类做到有重点的进行建设,如厕所革命中的三个建设标准,分别对应到不同类型的村庄中。同时,在人居环境建设中,增加了乡村文化建设要求与规划策略,分别从空间、文化、社区(地、文、人)三个角度出发,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重塑乡村文化生态,构建乡村文化共同体。

优化支撑战略。优化支撑的重点是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农村道路设施、供水设施、电力设施、通讯设施、能源体系设施、防灾减灾设施、教育设施、医疗设施八个方面。规划中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村庄类型划分,提出分期建设重点、目标、深度。如在道路设施中,针对目前30%自然村组为土路的问题,提出了一般保留村、聚集提升村、城郊融合村应满足水泥硬化的要求,而特色保护村,则应该进行特色石板路铺设,作为当地乡村特色的展示窗口。

二、突出《南涧镇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向上对接全域规划、向下引导村庄规划的作用,塑造特色小城镇

南涧镇下辖14个行政村,约200个自然村,是南涧县城区所在地。规划中进一步深化研究了南涧镇的发展定位与空间布局、提出了景观风貌管控措施、细化了自然村发展分类和建设要点。

首先,针对县域规划对南涧镇的定位“综合服务中心,产业升级示范区、跳菜文化展示窗口”进行了细化,提出“南涧县乡村振兴先行区、县域综合服务中心和产业引领区、中国跳菜彝乡小镇”。在空间布局上,落实全域结构特点,提出依托镇区和巍山河谷形成“一心、一带、三区”的城镇空间布局。

其次,南涧镇的风貌问题问题严重,既包括县城的风貌特色缺失,也包括城郊地区风貌严重失控,因此规划提出彰显城镇与乡村特色的风貌管控措施,包括构建山田融城的组团式空间发展模式,通过3个特色城市功能中心强化城区特色,营造多条精致活力的街道空间,提炼并运用当地传统文化符号加强城乡地区风貌本土特色化等四条具体策略。

最后,在全域分类推进村庄建设的要求下,将分类细化至自然村,对不同类型村庄提出具体建设要求,包括立足于南涧镇乡村振兴总体定位与目标,依据南涧镇分区产业发展引导,以及落实县域人居环境改善总体目标与要求,根据村庄类型分层次、分重点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

三、强调行政村层面振兴规划落地实施性,做好村庄“定制化”设计

定制化村庄规划需要深度了解村庄特点与问题,通过规划设计激活乡村空间,用系统性和精细化的规划内容,把一个村做扎实。西山村是南涧县跳菜文化的展示区,白云村则代表南涧高山净土的乡村整体特征。

对于西山村,规划提出了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做好“一台戏、一桌菜、一段难忘的回忆”,打造极致的跳菜体验,塑造提升城郊片区的“跳菜彝乡”的文化旅游品牌;通过跳菜的旅游带动作用,结合农业产业升级,在全村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事体验、山地运动等活动,有条件得开发有彝族特色的山地民宿,带动全村域的整体旅游发展。当然我们不仅仅提出振兴思路,还需要回应建设需求,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例如对于西山作为城郊村的风貌改善思路做了重点研究,包括利用航拍的住宅分类、承载跳菜文化的乡村舞台设计等。

对于白云村,规划中强调保护村庄白云深处的高山幽静自然环境,发挥地方民族特色,点亮村内寺庙、道观等文化资源,提升村庄设施水平,打造特色农旅型乡村。有重点、有侧重的建设,强调支撑未来旅游发展的设施要素布局,全村域重点推进两村组、一寺庙的建设,作为发展旅游的引力点。

四、通过产业策划与空间设计支撑自然村组建设实施落地

无量山镇的山花村自然村组仅60户,分布在3个组团,由于临近特色鲜明的樱花谷景区,清华启迪控股与政府希望共同将其建设成为特色民俗旅游村。本次规划的总体思路是以产业发展策划作为切入点,并将策划内容具体落实到村内,通过详细设计形成可知道实施建设的方案。

总体策划思路围绕“山花烂漫富足地,世外桃源旅居村”的目标展开,通过构建1+1+3的农旅融合发展产业体系将目标落实成为多个具体项目,然后基于村庄山水林田村的特征,将具体策划内容导入至空间设计中,并加入指导建设的详细设计内容,基本实现可落地可实施的深度。

03

项目特色

特色一:全面构建乡村振兴一揽子规划体系,实现上下传导

把控县、镇、村三个行政级别在乡村振兴重点提供一揽子规划技术体系。在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次分别提出了不同问题的解决思路,并且上下衔接实现规划到落地的一以贯之。包括空间布局传导、产业发展传导、村庄分类传导、项目库传导等部分。

特色二:既提供了一个乡村振兴蓝图,又提供了支撑项目库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个规划设计,更需要思考面向政府实施制定项目计划,因此,从政府需求视角来思考如何更好的展示成果内容,制定了一个项目库,包括政府工作提及的、调研中发现的、规划过程中需要落实的等等将近一千个项目,便于未来政府制定计划,这也是这次规划中最核心特色之一。

同时项目库也与规划不通层级、规划传导相关,是一个逐层推进过程,包括全县域、南涧镇、西山村、白云村、山花村五部分,每个部分的具体要求和深度不通,如全域层面强调项目内容和位置,村庄层面则深化到具体个数和投资。

特色三:多方面体现了清华同衡的社会担当责任感

整个规划过程中,项目组在推进规划设计工作同时,也多次积极主动对接当地政府部门,希望通过捐款捐物的形式,更加直接的参与到扶贫中。在同衡党支部的呼吁下,全院分别在2018年11月、2019年3月、2019年5月进行3次较大规模的捐款、捐物活动,由项目组亲手分发给当地小学、贫困户。

原标题:《同衡佳作 | 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乡村振兴系列规划》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