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小康生活·镇村行丨省级贫困村突围记

2020-08-04 09: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十三五”期间

高港区大泗镇大马村

被纳入省级贫困村名单

五年脱贫攻坚

如今的大马

桥宽路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

农旅融合

改变了一穷二白的村庄

鼓了村民钱袋子

也催开了大马的致富花

农旅融合

汇聚乡村人气

大马村位于大泗镇北片区,地处偏僻。村庄无工业基础,户户务农。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留下了一村子老人和小孩,是典型的“留守村”。

“当时,全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仅5000元,在高港89个行政村中倒数第二。”大马村党总支书记于涛说,2013年底,他自掏腰包6万元,垫付村干部工资。

一穷二白的大马村,仅登记在册的贫困户就近27户41人,如何带领他们从穷困中“突围”?

于涛认为,单纯依赖农业发展的路子行不通,他想尝试“农旅融合”的新模式,“大马拥有纯天然田园风光,空气清新、水系发达,独特的资源禀赋正是发展旅游业的天然优势。”

于涛的目光锁定村里一处芋头种植地。这块地有200多亩,是一处荒地。

“荒地‘变形计’”

▶重新梳理

2017年,于涛将荒地重新梳理,先期投入100多万元,带领村民挖池塘、栽睡莲、种荷花、养鱼虾,建起“荷韵莲香”水生植物园,探索“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新路子。

▶美景初显

2019年,水生植物园美景初显,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赏景拍照。随着游客人数日渐增加,于涛信心大振——

继续追加投资100余万元,在花海中修建八角凉亭、木栈道;

增加各色稀有的睡莲、荷花品种,栽植鸢尾、水生美人蕉,给游客以更佳的游玩体验;

他还在荷塘中放养锦鲤、黑鱼、鲫鱼、龙虾、螺蛳等,形成有机生态循环养殖。

目前,园内的睡莲已达8个品种,荷花14个品种,各类鱼虾约两万公斤。

▶沉浸式体验

为增加趣味性,园内还散养了少量鸡鸭鹅、水牛,添置了摇橹船,正在加紧建设水上浮桥、秋千等游乐设施。游客来这里,不但可以赏花,水上嬉戏,还能垂钓,摸螺蛳,吃地道农家菜,体验沉浸式的乡村游。

今年盛花期,“荷韵莲香”水生植物园迎来一批又一批南京、常州、扬州、镇江等周边地区的旅游团,日接待游客量最高超2000人次,成了“网红打卡地”。

人气的火热有效带动了村集体收入,平均每天卖出的鱼虾、螺蛳等有近千元,一年下来,能增加20万元集体经营性收入。水生植物园也解决了村里贫困户的经济来源问题,有7个低保户长年在园内打工。

小镜头

今年67岁的钱灯友是个单身汉,一直靠吃低保生活。自打水生植物园开建以来,他就在园内负责锄草,每月有千余元收入,“我这岁数,出去打工,人家不要,多亏了于书记,让我的生活有了着落,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再不用为钱发愁了。”

“花经济”打开了一条致富路。水生植物园附近村民纷纷将自家房屋改建成民宿、农家乐,推出“花”宿、荷花主题套餐。

小镜头

村民秦凯华家是个二层小楼,带大院子,他第一时间搞起了“荷韵莲香”农家乐,生意很是红火,“最多一天能接待10桌人,收入上万元。”

大马“村训墙”

能人返乡

带动产业兴旺

这些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大马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发展,“能人”们带回来的,除了新产业、新血液,还有新思想。

变“推销式”为“订单式”经营

大马村一直普遍种植稻麦两熟,但收益甚微,几年前引进超级稻品种南粳 5055,由能人承包2200多亩地,并注册商标,变“推销式”为“订单式”经营,激活传统产业。

推广特色农业品牌

“三福”河蟹是大马特色农业品牌,这几年销路不断拓宽,年销售额超500万元。400亩的养殖场也为全村16户低收入家庭提供就业岗位,平均每人每年工资收入超3万元。

打造现代化农业综合体

村头300多亩经济花卉苗木种植园,引种了美国山核桃等优质品种作物,打造成为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综合体。

形成农业特色产业集群

村里还依托大泗中药特色养生小镇的优势,种植了适宜本地沙质土壤生长的芍药和射干中草药500多亩,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特色产业集群。

电商销售的农产品

“产业兴旺最重要还是富民增收。”于涛召集村里能人集思广益,大家一致认为,发展农村电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农产品流通渠道优化升级、打通扶贫攻坚战“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

小案例

2017年起,大马村睡莲、荷花、大米、螃蟹、中草药等农产品相继“触网”,每年通过互联网销出的农产品总额达200余万元。该村也获评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

“不仅要让农产品产得出、产得好,更要卖得出、卖得好,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让产业因电商兴起来,贫困群众因电商富起来,农村因电商活起来,实现‘造血式’扶贫,才能从根本上脱贫。”

——于涛

彩虹“小康路”

去年

大马村集体经济纯收入

已增至近60万元

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3万元

“以前的大马是死水一潭,

人人愁容满面,

现在的大马生机勃勃,

个个喜笑颜开。”

村民钱为林高兴地说

原标题:《小康生活·镇村行丨省级贫困村突围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