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捷人物 | 范力华:把一生“嫁”给了医院

2020-08-05 17: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范力华:把一生“嫁”给了医院

中捷斯友谊博物馆中收藏的范力华资料图片 图中,范力华正给自己扎针练习 河北日报记者 白 云翻拍

她一生未婚,为方便工作,住了58年医院宿舍。

她是同事眼里的工作狂人,为练技术把自己的胳膊都扎肿了。

她不是“名医”,但因为医术扎实,把患者当作家人,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爱找她看病。

2019年,给人看了一辈子病的她,病了。手术前,她怕自己下不了手术台,从不多的积蓄中拿出一万元钱预交余生党费。

2020年6月11日,她因为癌细胞转移,再次入院。

病床前,记者贴近她的耳朵,问她这一生有什么心愿?她掉了眼泪,“还想上门诊。”

她叫范力华,78岁,黄骅市骨科医院内科医生。

住了58年宿舍,只为方便患者随叫随到

黄骅市骨科医院负一层最西头,下沉空间的门把手有些潮,推门进入房间,一张病房里常用的单人床,两个凹陷的旧沙发,木架上一个搪瓷洗脸盆,两个简易塑料衣柜,一份写满字的病历本摊开在泛黄的写字台上。

从1999年被返聘到这家医院担任内科医生兼副院长,范力华在这间不足12平方米的地下室,住了已有20年。

“住宿舍,患者有什么事,能随叫随到。”病床上的范力华费劲地喘息。从2017年确诊肺癌,这是她第二次住院治疗。

和范力华坐了20年对桌的老同事杨俊杰又来看望她,走出病房,他摇着头,“老范这一生,外人很难理解。她不买房,不旅游,不图吃穿,一年365天驻扎医院。每天一睁眼,先把全院90多张病床转一圈,不管是不是她管的病号,都进屋和人家聊两句。”

这份不理解中,患者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范大夫是个好人,2016年我孩子因车祸骨折,在这儿住了1个多月医院,每天早晨老太太穿着白大褂进来听听诊,问问情况,我心里就觉得踏实、觉得暖和。其实我们那床,不归她管的。”患者家属杜金华回忆。

黄骅市骨科医院的宿舍,只是范力华一生中住过的宿舍之一。

范力华在黄骅市骨科医院负一层的宿舍。河北日报记者 白云 摄

范力华1997年从原中捷农场医院(现沧州渤海新区中捷医院)退休。退休前,她在这家医院住了36年宿舍。

刘福华是范力华在原中捷农场医院的同事,“早些年医院条件差,老范就住一间土坯的二人宿舍。后来医院搬迁、盖了大楼,提拔她当了副院长,分给她一间独立的办公室,里面有张长条沙发,晚上她就睡沙发上。”

刘福华回忆,那间办公室很简陋,没有任何生活必需品。而范力华在黄骅骨科医院的地下室宿舍,他也去看过,“都差不多,洗手如厕,都得出门走挺远。老范这一生,不讲究这些,她心里就揣着工作,一心惦着患者。”

每次医院有抢救病人的急活儿,范力华都是穿戴整齐从宿舍冲出来,“老范都是穿着衣服睡,就怕晚上有病号急救,这样能节省时间。”同事们说,冬天,范力华总是裹着一件军大衣蜷在床上,有病人喊,一掀衣服里面就是白大褂。

记者就此向范力华求证,她听完笑了,“就想多干点。有人需要你,感觉还是挺好的。”

1961年,范力华从河北沧州医学专科学校(现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原中捷农场医院。参加工作前几年,她还回家陪父母过年。几年后,她的母亲去世,从那之后,她几乎年年大年三十在医院值班。

医院,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她的家

2017年5月20日,正在工作中的范力华咳了一口血,被同事们拉着去拍片,发现肺部的肿瘤已经长到了4厘米。她坚持不做治疗,希望能继续工作。她的侄女范志凌“押”着她到天津肿瘤医院做手术,经过多番检查,确定当时全身只有肺部一处病灶,做胸腔镜手术进行摘除应该会有较好的术后效果。

范志凌陪床一周后,因孩子要参加高考短暂回了趟中捷。她前脚刚走,范力华后脚就签了免责协议放弃了治疗。“胸腔镜术后有半年多的恢复期,她就是不愿意停下工作。”同为医生的范志凌认为。

回到岗位后,范力华靠一种叫安罗替尼的药物压制肿瘤。不到1年的时间里,她胸腔内的积液,一天就能到1000毫升,“一般患者早就承受不了了,我想象不出来,她靠什么还在坚持出诊。”范志凌说。

2019年1月1日一早,范力华从负一层的宿舍要走半层楼梯到一楼门诊,她觉得走路有点不听使唤,就两手扶着墙挪,走在她身后的护士喊起来,“你这个老太太怎么还不住院?这腿走路都拖拉了!”

癌细胞转移到了第六脊椎并压迫腿部神经,这回必须要住院手术了。也是从这天,范力华再也没返回内科门诊的办公桌前。

为练医术,她把自己的胳膊都扎肿了

中捷斯友谊博物馆,有上百幅拍摄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黑白照片,其中有几张是风华正茂的范力华,有的正给自己扎针,有的正给病人理发。

博物馆的门卫师傅一眼就从上百张照片中认出了范力华,“这人挺有名儿。”被追问怎么有名,师傅说,附近老百姓都愿意找她看病。

老百姓愿意找,是对医生医术的一种认可。

中捷斯友谊博物馆中收藏的范力华资料图片 图中,范力华正给患者理发。河北日报记者 白云 翻拍

门卫师傅说的附近,指的是中捷友谊农场。始建于1956年的友谊农场,初建时也有几万人,中捷农场医院作为配套建设,正是服务这些建设者。

中捷农场医院,距离黄骅市只有十多公里,但在交通不便、自行车还是奢侈品的年代,这座医院解决了当地老百姓的看病问题。

1962年,刘福华还在中捷中学念书时,就听说过范力华,“老的少的,都点名找小范大夫看病,服务好,看病认真。”

其实,范力华刚分到医院时,不管是院方还是患者,都不认可,理由有二:女的、太年轻。

范力华去报到那天,搭了一辆小货车,穿过一片高粱地,手提肩扛着行李,半夜敲开医院的门,她想了各种可能,就是没想到当时的院长迎头一句:怎么分来个你?当时的中捷农场医院,只有三十多名工作人员,还承担一部分农场的体力劳动,医院迫切需要身强力壮的男医生。范力华个头不高,身材单薄。而轮到她出诊时,患者进门一看是个年轻医生就嘟囔一句,“怎么遇上个小孩给看病。”

范力华到了门诊发现,书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看病应用差距太大,要学的东西比想象中多得多。

1961年入冬后不久,范力华和一名护士值夜班,一名叫丁桂芬的住院患者半夜喘不过气喊医生,范力华跑过去一看有点慌,“我知道是什么引起的喘,也知道需要做一个穿刺就能缓解,但我不敢下手。”

时隔多年,范力华也像当年的丁桂芬一样,躺在病床上呼吸费劲,她依然清晰地记得丁桂芬的脸和那晚呼呼直喘的动静,“她请求的目光,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我是个医生,却眼瞅着病人痛苦解决不了问题。”范力华守在病床前,内心满是愧疚,苦苦捱天亮,等候老医生。有经验的老医生到场后,一针下去抽出一大针管气体,丁桂芬很快呼吸平稳睡过去。

这一幕刺激范力华苦学医术,“医生这个职业,不是光态度好就能帮到病人,还得医术好。”范力华说,医院的每一位同事都是老师,谁技术好她就向谁请教。

看别的医生操作,在自己身上比画。刘福华记得,范力华因为在自己身上练扎针, 胳膊都肿了,“没见过她这么较真的。”

早年参加工作的医生,并没有细分专业,头疼脑热都能看,后来儿科和内科的功底,都是范力华自学来的。患者肝脏、脾脏大小是否正常,范力华伸手一摸就探个差不多。

1979年,医院派范力华到天津一家医院进修。天津同行有一本《神经内科》,范力华翻了好几天舍不得放下,跑了两趟书店买不着,于是她白天进修晚上抄,抄了一周带回一本手抄本《神经内科》。

范力华简陋的宿舍里,写字台上还摊开着一本包着书皮的《激素在治疗和诊断上的应用》,圈圈点点都是笔记,“医学是个不断进步的学科,你不学习很快就被落下。”范力华说。

小患者出院时,想跟着她生活

沧州渤海新区中捷医院住院部,住院患者刘维芳手上埋着针管,听说范力华再次住院的消息,这位70多岁的汉子噌一下坐直了,“这么好的医生,怎么会……”

1979年,刘维芳担任中捷友谊农场四分队11队党支部书记,没日没夜带着队里搞生产。12岁大儿子刘拥军在北京诊断为骨髓炎、败血症,治疗了一段时间,医生说实在不行就得截肢。

“孩子身上的脓包从小腿一直长到胸口,我和孩儿他妈不光没时间照顾,也没有钱。”刘维芳回忆,41年前,他把孩子接回来送到中捷农场医院,主管医生就是范力华。

刘维芳还有一个11岁的小儿子,他只能隔十天半月到医院去看看孩子,治疗并照顾刘拥军的工作都是范力华在承担。

治病救人是范力华的本职工作,但照顾患者本不是。时隔多年,刘维芳依然情绪激动,“那时真顾不上,养孩子不像现在这样精细,现在想起来,真是欠人家范医生太多。”

两年的治疗中,刘拥军想家了,范力华就带着他住宿舍,还给刘拥军上文化课、理发、剪指甲,以至于刘拥军要出院时,不愿意跟刘维芳回家,非要跟着范姨生活。

2019年1月,范力华第一次手术时,刘维芳带着儿子和孙子全家到医院看望,“一个好医生,救了一家人啊。”

刘福华摆摆手说,类似这样的事情,范力华干了太多。他掰着手指数,范力华给病号打饭、洗衣服、掏大便,“同样是医生,很多工作我干不来。她干的活,有的是护士的工作范畴,有的护士也无需负责。我们那个年代正在学雷锋,学张思德,范力华是学得最认真的,也是学以致用的一个人。”

上世纪的中捷农场医院同时服务附近的农户,吸引了沿海十余个村子的村民到这里看病治疗。

当时院方考虑到方便群众,开设了出诊服务。医院有固定电话,群众有急病来不了,家属就来接医生上门看病。

有一次,范力华值夜班时接到附近一所学校的电话,一名女生肚子疼,要求医生出门诊。范力华背上药箱打着手电赶过去,敲了好几个宿舍门,才看到和同学玩得挺好的女生已经没事了。黑灯瞎火又走回医院,范力华委屈地把药箱往地上一扔擦起了眼泪。还没等发泄完情绪,新的电话又来了,“你是医生,有患者就得去,不能讲条件。”范力华眼泪没干又出诊了。

医生出门诊,没有交通工具,有时家属骑自行车到医院接,有时就需要医生背着药箱走过去,但范力华从不让患者家属送,“人家家里有病人,送你一趟耽误工夫。”范力华总爱站在对方角度想。

这一点,杨俊杰也深有体会。他回忆,有上年纪的患者来看病,开完药之后,范力华瞅一眼对方腿脚不利索,就撂下听诊器说,“你在这等着,我给你拿药去。”

“其实,她和患者差不了几岁,她就是个热心肠的人,能帮上的事儿绝对不看着。”杨俊杰感慨,有的患者到了下班时间匆匆进门诊,范力华从来没说过“不”字,看完病,还得等患者拿着化验单回来,拿完药走了她才下班。

范志凌现在是沧州渤海新区中捷医院的皮肤科医生,从上班第一天起,她就头顶“压力”,“有患者看病时聊几句,一说是范医生的侄女,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样了。”所以范志凌努力学着范力华的样子,态度好、服务好,生怕坏了范力华的名声。

范力华生病前,黄骅市骨科医院每个月都会举行职业培训,培训的内容是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医生,主讲人就是范力华。

黄骅市骨科医院前院长闫京奎回忆,范力华的培训以及以身作则,对医院年轻医护人员的培养和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可能有人对范医生的一些做法不理解,但是有个标杆在那里,就会起到带动作用。”

她只想“不遗余力做事情”

范力华到底还是躺下了,在护工党建霞的帮助下,才能坐直了上半身,身下那张带护栏的病床,是她住过的最宽敞的床。

党建霞照顾了范力华十几天,还是不太明白这个老太太,这一辈子活的是什么?

她发现来看望范力华的人挺多,她去宿舍想给范力华找出一件像样的衣裳,扒拉半天就一件红色上衣还像那么回事,“我说你换上,别让人家说我照顾得不周到。你猜老太太说啥?她说穿那么好干吗。”

病房里,护工党建霞找出来范力华最好的一件衣裳,特意给她拍了一张照片 党建霞供图

范力华的宿舍里,一个有年头的衣架上挂着一件黑背心,党建霞扯着这件背心给记者看,腋窝处脱线了,前襟还有两个洞,缝着歪歪扭扭的针脚。

但国家有难时,范力华总是第一个捐款;每个月发了工资,先把党费交了。

也有不理解范力华的人

在他们的眼里,范力华这一生太不圆满了,房无一间,地无一寸,没有成家,没有子女。

但是,范力华病倒后,她位于三楼东头的这间病房,几乎每天都有人来看望。有多年前治愈的患者,有同院不甚相熟的同事,也有仅仅听说她生病的陌生人。

记者到中捷斯友谊博物馆拍照时,因博物馆暂停参观,两位门卫师傅刚开始并不同意。得知是采访范力华,两位师傅默契地对视了一眼,还亲自带记者找出那一墙老照片中哪一张是她。

范力华有过两次离开基层的机会。一次是天津一家医院想调她过去,一次是退休后她被返聘至沧州一家医院。第一次,她拒绝了。第二次在沧州只待了一年多。当年黄骅市骨科医院筹建,急缺内科医生,院方慕名找到范力华,她一口应下来回到了小县城,“小地方的患者,看个病更不容易。”她说。

2017年5月发病到2019年1月手术期间,12平方米的宿舍,见证了范力华忍受的疼痛。她整夜睡不着,起来背诵毛泽东诗词转移注意力,也为了保持记忆不退化。她的门诊在此期间却一天没停,直到她走不动的那天。

“我觉得,贡献,就是不遗余力做事情。”范力华说。一参加工作,她就认为党员是先进的代名词,没有入党前,她也用党员的规范要求自己。

这是因为,读小学时,有6个子女的范家,连范力华9分钱的学费都拿不出来。“我念医专的时候,国家就管饭。”范力华说,这让她终身感激,并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报。

1972年10月26日,范力华入了党。那天的入党宣誓仪式上只有她一名新党员,她至今清晰地记得每一句入党誓词,并去努力实现。

2019年1月1日住院后,范力华的病情被医生诊断必须做手术,考虑她年纪偏大,谁也不能保证她一定能安全下手术台。

范力华把侄女范志凌喊到床边,塞给她一万元,嘱咐范志凌务必帮她交到中捷农场的党组织。

被问及这件事的出发点,范力华浮肿的眼皮堆起了皱纹:“我是党员啊!”

和一位已知临近终点的老人聊天,记者多少有些担心。意外的是,范力华比记者想得要通达。

聊遗憾,聊死亡,就连身后事,她都想用最简洁的办法:不操办、不收礼、骨灰撒大海。本来,范力华因为说话困难,拒绝了这次采访,听记者说,想通过她的事迹来教育年轻人,于是她应下来。

采访不能一次完成,每次只能聊半小时左右她就得休息,她强忍着不咳嗽,嘱咐记者下次几点来。

离开医院的时候,范力华医生说:“咱们握握手。”病房里空调开得很足,她的手很凉。两只手使劲握在一起时,她说:“谢谢你来看我。”这一刻记者没忍住。

来源:河北日报

记者:白云

点亮“

原标题:《中捷人物 | 范力华:把一生“嫁”给了医院》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