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智库研究 | 优质制造生态初探

国研智库
2020-08-05 17: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文 | 贾玉奎 孔春红 许晓凤 杨雪莹 徐 杰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制造质量是一个国家质量总体水平的直接反映和关键体现。2018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份额达到28%,是美国和日本两国制造业增加值的总和。2019 年,我国首次跻身全球制造业创新指数15强,制造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单从GDP来看,中国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在世界500余种主要工业品中有220余种产量第一,遍布230个国家和地区,但在质量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大而不强”仍然是我国制造业的短板,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明显落后于传统制造强国。从2018年测算数据看,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分别是我国的5.85倍、3.62倍、3.39倍和3.17 倍。由中国工程院总牵头的《面向2035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战略研究》已历时4年,推进到第四期,旨在久久为功。自第三期开始,由制造强国战略、制造业质量与品牌发展战略研究转为优质制造行动对策、优质制造发展战略研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参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负责的专项课题,要求聚焦优质制造、面向2035优质制造生态开展研究。

优质制造的提出与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竞争的日趋激烈,诸多不同形态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科技的竞争、质量的竞争,特别是制造业的竞争。作为实体经济,制造业被誉为一个国家的“骨骼”和“肌肉”。在我国,推动制造业发展、提升制造业质量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优质制造的内涵

“优质制造”不是一个生涩词汇,如同“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精品制造”一样,顾名思义即可理解和领会,但一直未形成词汇影响力。《面向2035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战略研究》推进以来,2017 年7月,项目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教授发表《优质制造的现状与行动对策》研究成果,提出“优质制造” 的定义。他认为,优质制造是以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为核心基础,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以优质资源要素为保障,综合应用大数据技术、智能技术、工艺优化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考虑“互联网+”、共享经济、服务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的影响,精准把握客户需求,以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益为宗旨的一种新型制造模式。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时指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2019年9月,总书记赴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一定要把我国制造业搞上去”。研究认为,推动“三个转变”,“一定要把制造业搞上去”,都需要优质制造发力。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产品更多地走向世界,所遭遇的反倾销、贸易战、专利诉讼、技术壁垒等挑战日益严峻。为了让中国企业通过自身品牌拓展全球市场,促进中国制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优质标志,2005年3月,环球市场集团主办了一场以探讨中国优秀出口企业出口管理为主题的高峰论坛,推出“环球制造商”GMC标志,对中国出口制造商进行综合实力评估和分级,着力推介和提携中国优质制造群体。2012年9月,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启动“打造广东优质制造”活动,制定“广东优质制造标准”,旨在为广东企业优质制造能力提供客观、公正、权威的评估,打造广东制造区域品牌,树立广东优质制造企业标杆,提高“广货”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2014年6月,李克强总理接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时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换挡升级的中高速增长时期,要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推动中国经济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升级。这种升级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让我们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从‘合格制造’变成‘优质制造’‘精品制造’”。这标志着“优质制造”正式提出,掷地有声。

(二)优质制造的国际参照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承担的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经济转型期质量强国战略研究》,系统研究了国际质量管理发展历程和总体趋势。研究发现,国际质量发展经过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等阶段。各国质量政策各有特色,质量工作各有千秋,但普遍重视质量,特别是在经济扭亏期、转型期、发轫期都会紧紧拧住质量,把质量上升为国家战略加以实施。德国有“品质革命”,美国有“全面质量管理”,日本有“质量救国”,韩国有《21世纪质量赶超计划》,新加坡有“国家质量战略”,俄罗斯以国家名义推进“质量改进”,巴西有针对“质量危机”问题专门制定的“新巴西计划”,印度仿效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而设立甘地拉吉夫国家质量奖。现以制造业为着眼点,梳理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相关情况。

1.美国。美国是质量强国,曾创造出一系列质量理论和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美国政府鲜明地提出:“若想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获得质量领域的领导地位是至关重要的,经济上的成功取决于质量。” 美国于2012年率先实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重点发展新信息技术、生物产业、绿色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2017年1月特朗普上台后提出“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并把支撑“再次伟大”的动力寄托在制造业上,2018年10月出台《先进制造业美国领导力战略》,提出必须保护并且利用科技创新方面仍处于领先的优势,在国内工业基地和国际盟友中迅速有效开发新的技术。2019年,发布未来工业发展规划,明确关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量子信息和5G技术领域。

在实践中,美国重视“新”“旧” 两类先进制造业发展,既关注发展新兴产业,又重视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在支持先进制造业方面,主要是通过设立若干个国家创新中心推动核心技术研发,加强成果转化, 形成创新优势。一方面,产学研政协同创立国家创新中心,创新中心由原白宫制造业政策办公室、高端制造业国家项目办公室牵头,能源部、商务部等相关部门发起设立,成员包括公司、研究型大学、社区学院和非营利机构,创新中心由联邦政府和私营部门按照1∶1比例共同出资筹建。另一方面,以需求为导向,构建技术发展链条,相关部门联合创新中心会员,通过召开技术路线研讨会来确定研发需求优先级,由创新中心负责构建团队、开展投资、管理研发资料、分享数据,加速获得知识产权,最终由会员企业实现成果转化。

2.德国。2013年正式出台“工业4.0”战略后,2019年2月再次推出《国家工业战略2030》,内容涉及改善德国作为工业基地的框架条件、加强新技术研发和调动私人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维护德国工业的技术主权等。“工业4.0”被德国学术界与产业界认为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而《国家工业战略2030》既是关于德国工业未来的战略倡议,也是关于“国家与产业”关系的陈述,毫不掩饰对于产业政策干预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优势,重点强调国家干预,以此作为必要手段。

3.英国。实施“高价值制造” 重点战略,以高价值制造引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努力打通从基础研发到技术市场化路径。所谓“高价值制造”就是应用前沿和尖端技术及专业知识,创造能带来持续增长和高经济价值的产品、生产过程和相关服务。通过确定产业投资重点、使用“制造业能力”作为投资依据以及设立“高价值制造弹射中心”等措施,大力推动技术的市场利用。如高价值制造弹射中心由英国政府出资1.4亿英镑设立,其职能是通过推动科学家、工程师和市场之间的协同,实现从基础研发到应用技术再到商业化的过程,促进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打造与制造业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自成立以来,该中心每年与3000多家企业开展合作,有效推动了一系列应用技术的转化推广。

4.日本。先后提出5轮经济振兴政策,并于2013年实施“再兴战略”,将产业再兴战略列为三大重点发展战略之一。力图以此推动经济复兴和国家复兴,大幅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智慧化、体系化、全球化的“新层次日本创造”,使日本从制造强国迈向顶级创造强国,被称之为“新层次日本创造”国家战略。日本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发布《制造业白皮书》对制造业生产服务系统和运营模式进行优化升级,通过减税、补贴等方式降低技术应用推广成本及企业采购成本。出台《生产率提高设备投资促进税制》,对先进制造技术设备进行投资减税5%,引进先进制造业设备享受30%价格折扣或7%税费减免,中小企业研发减免试验研究经费12%税额。

2019年12月,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报告(2019)》。该报告认为,2000年以来,全球制造业总体呈向上趋势。2019年,世界主要工业国均将制造业作为经济振兴的重中之重,部分国家甚至已提升至国家安全高度。从全球来看,制造业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强化, 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将成为世界制造大国的竞合焦点。

(三)优质制造的发展趋势

优质制造由合格制造逐渐发展演变而来,其内涵与技术发展水平、资源环境要求、消费者需求程度等息息相关。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不断渗透应用,已成为制造业带动明显、价值潜力爆发、应用增长迅速的重要着力点,优质制造融合发展越来越深入,优质制造生态圈不断丰富扩大。在新技术、新需求、新业态发展背景下,面向2035年,优质制造将会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1.智能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智能制造是推动优质制造的主攻方向,工业核心数据是制造业企业最为关键的资产,也是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核心。未来以工业大数据为依托,推进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推进区块链技术在数据安全及分布式智能生产网络中的应用,是提升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持续推动新兴制造业突破发展,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必然要求。

2.个性化、定制化水平越来越高。基于市场导向和消费者需求,制造业发展从企业产品牵引用户需求转变为用户需求引领企业生产,进一步推动形成大规模定制、个性化制造等新型模式,人、机、物融合为高度柔性可重构的制造系统,实现从产品下单开始,每一道工序都通过数字化管理和生产模块无缝切换,与每一件产品的生产要求进行匹配,并提供生产智能化、柔性化、定制化的系统解决方案。

3.“智造+服务”融合发展程度越来越高。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合,优质制造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基于大数据的工业智能带来更多服务型应用场景,智能技术对工业领域附加值的提升逐步从生产制造环节的降本增效,转向提供高附加值衍生服务,即“智能制造” 生产的“智能产品”提供的“智能服务”。另一方面,共享制造、网络众包、协同设计、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推动优质制造朝着产业价值链高端发展。

4.制造业总体实力水平越来越高。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基本方针,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2035年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将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可望培育出一批极具国际竞争力的优质制造企业和产业集群,入围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和实力稳居高位,打造出一大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优的隐形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设一批引领未来科技新方向、虚拟集聚与地理集聚融合、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2018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瓦科拉夫·斯米尔在《美国制造:国家繁荣为什么离不开制造业》中指出:“如果没有强大且极具创造性的制造业体系,以及制造业体系创造的就业机会,那么任何一个先进的经济体都不可能繁荣发展。”优质制造作为“一种新型制造模式”,代表着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代表着大数据、智能化、新业态的集成,代表着关键技术掌控、全面质量管理、先进质量文化建设、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交融。如果要给优质制造一个定义,可否这样表述:优质制造是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为动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擎,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技术相互渗透,从而推进制造产业模式突破、制造企业形态转变、制造质量显著提升的一种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新型制造模式。优质制造应当兼具合格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精品制造之共同特色。如果把“优质制造”作为一个名词,则是指质量优异、可靠性强、具有关键核心技术、融合了现代产业发展的制造业产品。

优质制造生态的提出与内涵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文oikos,原意指“住所”或“栖息地”。简单地说,生态就是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随着人们对生态概念的不断了解,“生态”一词有了多种含义,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生态”已被广泛认为是一定范围或区域内价值交换、能量流动、互相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平衡系统。

(一)优质制造生态的定义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由于世界上的生态系统大都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社会经济生产系统与生态系统相互交织,实际形成了庞大的复合系统。生态学的发展由定性研究趋向定量研究,由静态描述趋向动态分析,逐渐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发展,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日益显著。如应用性学科包括农业生态学、医学生态学、工业资源生态学、环境保护生态学、生态信息学、城市生态学等。

本次中国工程院设定的课题, 要求基于系统工程视角,重点从机制、环境、文化等维度,研究如何构建适应国家战略任务需求的优质制造生态。优质制造生态的提出,是用一个生物学的术语作类比,来比喻和归纳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各方面因素。所谓优质制造生态,是以生物学的术语、生态学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研究优质制造体制机制的创新,研究优质制造环境的构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制约优质制造的各方面因素在市场环境中的地位、作用和共生、发展的规律。优质制造生态涉及方方面面,应当有“大生态”“小生态”之分,有宏观、微观之别。

(二)优质制造生态的内涵

根据中国工程院关于制造业的研究成果,我国目前尚处于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三方阵。要实现2035年迈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前列的目标,当前优质制造面临着三方面急需破题的重大挑战:一是体制机制问题,核心是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建构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二是技术短板问题,核心是夯实质量基础设施,攻克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等问题。三是分配制度和资源配置问题,核心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形成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优质产品、优秀品牌和优势企业聚集的良性机制。

可以看出,三大挑战对应于监管、企业和市场三方面的相互关系。优质制造生态应当着重构建监管、企业和市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机制与关系,研究优质制造生态体制机制的创新,企业主体在优质制造生态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竞争、共生发展,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对优质制造生态的辐射效应,以及优质制造与技术创新、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等的协同机制(见图1)。

(三)优质制造生态的要素

所有影响、制约、促进优质制造发展的外部环境,都属于优质制造生态,这个范围是宽泛的。但最为重要的有以下方面。

1.市场机制。通过市场竞争配置资源的方式,即资源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实现配置,这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主要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市场机制是构建优质制造生态的基础,营造公平竞争、优质优价、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是推动优质制造的重要保障。

2.政府机制。政府运用国家权力系统,通过行政法令等手段,制定和推行发展目标,建立和调整社会结构,制定和实施运行规则,从而对整个社会发展进行管理和调节。政府机制的目的是在保证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以政府的干预之长弥补市场调节之短,同时又以市场调节之长来克服政府干预之短,从而实现市场和政府两种机制的有效组合。政府机制是构建优质制造生态的重要手段,产业政策、财政政策是推动优质制造的有效举措。

3.创新驱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也是实现优质制造的重要引擎。制造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实现集约增长,以技术变革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率。创新驱动是构建优质制造生态的重要路径,也是优质制造茁壮成长的良好土壤,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效率变革、知识产权开发等是推动优质制造的有力支撑。

4 . 区域合作。通过市场化运作,整合区域内生产要素,提高区域内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水平,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加大引导力度,为主体行为规范化提供制度环境,保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推动企业成为区域合作最活跃的主体力量。区域合作是构建优质制造生态的协同机制,辐射带动、平衡发展是推动优质制造的重点方向。

5.质量文化。质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质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反映着企业文化乃至社会文化的成熟程度。培育锐意创新、追求卓越、质量第一、精益求精的质量文化,是推动优质制造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需要从经济、社会、法治、科技、管理等多角度去研究和探索。全社会的质量文化,企业质量意识、质量精神、质量行为、质量品牌、质量价值观、质量形象追求都是构建优质制造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6.质量人才。建设质量强国,推动优质制造,需要一大批质量教育人才、质量管理人才、质量创新人才、质量技能人才。要加强质量教育和质量学课建设,完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健全双元制人才培养机制,打破制造业质量专业人才发展瓶颈,注重从研发一线、生产一线、质量一线选拔制造业质量人才。人才是优质制造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是优质制造生态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长远之计。

7. 质量基础设施。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是国际公认的质量基础设施,是优质制造的眼睛、准星、标尺、手段、引领和支撑。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计量、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就有什么样的制造业。质量基础设施对于实施创新驱动、支撑产业升级、促进公平竞争、优化商业环境、强化安全监管等都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是构建优质制造生态的“四梁四柱”。建设面向2035 的优质制造生态,抓好单项质量基础设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抓好各项质量基础设施的交糅融合发展。工业基础能力还有“四基”的说法:核心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共同构成了工业基础能力。

面向2035优质制造生态建设走向

《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报告(2019)》认为,面对制造业发展的未来,我国应坚持以质量变革为核心,优化供给结构,促进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以效率变革为目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动力变革为重点,培育发展新动能,健全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课题组研究认为,培植面向2035优质制造的良好生态,需要把握方向、精准施策。

(一)内圈和外圈共同发力

优质制造生态包括优质制造的主体和优质制造的若干外围因素, 可简称为“内圈”和“外圈”(见图2)。内圈重点是企业主体的技术创新生态与质量文化生态。企业是优质制造的核心主体,是产业链的重要基础。外圈重点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市场机制生态和政府机制生态。要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政策引导调整性作用的充分发挥,创造自由而宽松的优质制造外部环境。

在优质制造生态的构建中,无论是内圈的企业主体,还是外圈的市场、政府,都不是完全分割、独立存在的。考虑到内外圈的相互关联与作用,还要关注由此形成的产业发展生态与区域发展生态两个组合微生态。

(二)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共同完善

一要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从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出发,构建统一、有序、开放、高效的现代化市场体系,加大反垄断力度,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充分发挥好竞争在制造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二要健全有力的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科研激励方式,丰富科研合作模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科研创新投入,营造创新发展的制造生态环境。三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培育机制,推进高校教育改革,加强制造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创新人才使用模式,探索人才激励方式。四要实施有效的价格税收机制,加快生产要素的市场改革,探索税收政策的双向机制,发挥财政政策在制造业发展中的激励作用。五要完善全面的质量促进机制,探索优质制造工程中质量基础设施的融合机制,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的激励机制和质量文化建设的促进机制。

(三)优质制造生态发展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积极对接

立足新阶段优质制造生态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现实情况,从数字化升级、产业融合、模式迭代、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明确关键对策与战略,是培植优质制造生态的关键举措。一要加快制造业升级换代,形成融合发展基础优势,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形成融合发展创新优势。着力引导科技与制造业跨界融合,促进产业间协同创新、功能互补、要素衔接与功能再造,着力构建优质制造领先优势。二要持续推进实施“ 互联网+ ” 战略,围绕互联网发展规律与趋势,推动互联网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拓展,加快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产业创新能力,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三要深入推进实施“科技+”战略,以新技术革命为契机,实现创新驱动,加快适应并融入“科技+” 发展趋势,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培育新兴业态。支持更多科技企业发展成新型优质制造企业,依托互联网企业的科技优势,运用互联网思维集成科技含量高、满足用户需求的优质产品,发展有中国特色、由互联网企业推动的寡头型制造型互联网企业。四要抓住产业互联网发展契机,形成融合发展服务优势,通过设立发展基金,实施积极的税收政策,鼓励头部互联网企业积极参与产业互联网发展,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等方面创新发展,形成产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彰显优质制造生态的科技服务优势。五要完善质量管理生态,针对互联网新经济时代质量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质量管理上的应用,突出融合发展环境优势,形成质量管理创新的氛围与机制保障,积极构建生态化质量管理体系。

中国制造业之发展,要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方针,要实施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强化基础各项工程, 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重点领域发力。探索优质制造及优质制造生态,是为了更好推动优质制造实践。正如诗人更是哲学家的海涅所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出现在雷鸣之前。”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知与行、思与悟、研究与实践的结合和交融。(参考文献略)

作者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赛迪研究院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北京阿拉丁未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20年第5-6期合刊

聚集智慧 创造价值 传播文明

国研智库是在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背景下,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直属单位中国发展出版社发起设立的智库咨询与传播平台。国研智库依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高端智库的专家优势,整合国家部委和首都高校智库资源,创新发展以智库为核心业务的文化产业,旗下有咨询研究、出版传媒、会议会展、大数据、教育培训、智能金融和智库园区等七大业务。其中,国研智库论坛是国研智库品牌旗下的智库交流平台,已成为中国智库行业的知名品牌。作为国研智库品牌的运营机构,国研文化传媒集团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批准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

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22号院中国智库创新科学园亦城财富中心1号楼7层

网址:www.guoyancm.com

邮箱:guoyancm@guoyancm.com

电话:010-67889142

原标题:《智库研究 | 优质制造生态初探》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