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没有眼镜,古人近视了怎么办?!

2020-08-05 20: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

看山非山

看水非水

20米雌雄莫辩

50米人畜不分

(打一类人)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近视的人

虽说现在科技发达

近视了可以戴眼镜

甚至做手术矫正

但是如果是在几百年前呢?

古人会不会近视呢?

古人近视了怎么办?

古人近视吗?

要探究这一点,就要从历史的E盘“学习文件夹”里翻找答案了。

其实,近视在古时候属于富人病。古时候,人们文化程度普遍很低,大部分人都是文盲。只有一些大户人家才有机会读书,我们所知的那些凿壁借光,头悬梁锥刺股的读书人更是少之又少。

另外古人写字用的是毛笔,笔杆很长,所以写字离眼睛的估计较远,自然得近视眼的几率就小了很多。并且古代又没有电子产品这一因素,得近视眼的人更少了。

但少并不代表没有,这一少部分的人得了近视眼怎么办?他们也有眼镜吗?

古人有眼镜吗?

有。

秦汉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早期的眼镜。这种眼镜用青玉或穿有若干小洞的蚌壳制成,可以起到养目和遮光防沙的防护作用。到了宋元时期,出现了可以阅读小字的放大镜。但因为受到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局限,我国现代意义的眼镜,是在明代由西方传教士和商人传入中国。赵翼《陔余丛考》云:“古未有眼镜,至有明始有之,本来自西域。”

东汉王室刘荆的墓中就出土过一个金圈嵌水晶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5倍左右,可以说是读书人的福音,但是这个东西也是一个奢侈品,当时也没有办法作出非常好的应用普及。

万历年间,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卷二《叆叇》条云:“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节,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ài dài]也。”在当时,“叆叇”也被称为花镜,是在社会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叆叇”本是云覆日之意,在这里,指代眼镜遮盖住了眼睛如同云彩遮盖住了太阳一般。

而近视眼镜传入中国的时间稍晚。清人叶梦珠在《阅世编》对此作了详尽的记录:“(眼镜)惟西洋有一种质厚于皮,使便近视者,秋毫皆晰,每副尚值价二两;若远视,而年高者,戴之反不明。”

古人近视后怎么治疗?

那么,古人近视后怎么治疗呢?

首先就是预防近视。古人读书,点的是油灯,烟雾缭绕。为了不熏坏眼睛,他们会在桌子上放一盆菖蒲,类似于在电脑前放盆仙人掌,也就是个心理安慰。

近视后,则以针灸、熏蒸、药洗治疗。

明代《景岳全书》中记载了“能近祛远症”即近视眼,“不能远视者,阳气不足也”。通过针灸刺相关穴位调节视力,开具清肝明目的药让患者服下,收效甚微。

《本草纲目》记载多种药物有明目助读的功效,比如芜菁花“主治虚劳眼暗,久服长生,可夜读书”,槐实“令人可夜读书,延年益气力‘苍术’治目盲,燥脾去湿宜用”。

近视的人老了就不会老花吗?

相信很多近视者都听过这种说法,并对此感到一丝欣慰。

有这种想法的人其实是混淆了老花(又称老视)和远视的概念。它们确实都会让你看不清近处,但背后的机制并不相同。

我们的眼睛好比一台相机,要想清晰地获取不同远近的画面需要调焦,而人眼调焦主要是靠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曲率。它们之间由晶状体悬器相连。

正常眼球看远处和近处时的调焦方式 | 图源:University of Waikato

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处于绷紧状态,中间的晶状体较为凸起(曲率大),屈光度大,即偏折光线的能力更强。看远处时则相反,睫状肌将晶状体向四周拉扁,屈光度随曲率变小。两种调节方式都是为了让成像焦点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

当眼睛老化后,晶状体弹性下降,睫状肌也收不紧,就会看不清近处物体,即所谓老花。

老花是眼球的调焦能力变弱了,而近视和远视却是整个眼球都变形了。

正常(上)、近视(左)和远视(右)的焦点位置

在眼球发育阶段,长期看近物会使眼外肌不断压迫眼球,将其拉长,由于前后轴过长,远处物体成像的焦点会落在视网膜前,产生近视;远视则是眼球前后轴过短,近处物体成像焦点落在视网膜后,更经常出现在眼球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身上。

老花眼看近物对焦时,焦点也是落在视网膜后,这确实可以被近视抵消一部分,但随着老花度数因衰老不可避免地逐年增加,该来的还是会来,到那时就远近都看不清了。

我们现在不需要担心看不清的问题

应该要感谢现代科技的进步

但同时我们也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千万不可用眼过度

眼睛是我们看美丽世界的窗户呀~

来源:科普广州

原标题:《没有眼镜,古人近视了怎么办?!》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