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沧桑巨变 · 饮水思源】平凉市着力破解产业难题 成就群众致富梦想

2020-08-06 11: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平凉市紧紧围绕“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立足乡情、村情、户情实际,继续抓实落细“一户一策”脱贫措施,大力实施富民产业、基础设施、政策保障、帮扶协作、机制创新、基层组织“六大巩固提升工程”,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记者在崆峒区麻武乡麻武村萌牛牧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看到,一排排双列式标准化的牛棚里面,60多头健壮的西蒙达尔牛一字排开,村民们正忙着给牛添加草料、清理牛圈。

崆峒区麻武乡麻武村村民 陈晓军:

“入(股)了三头牛,年底能分(红)2400块钱,(加上)平时在牛场打零工,总合计就是1.5万块钱,感到这个经济效益很好,计划在2020年我准备再入(股)一部分,把我的生活搞好,把周边的群众带动起来。”

合作社负责人韩爱军同时也是麻武村的党支部书记,带动了周边249户村民,通过农村“三变”改革,引导农户将土地、肉牛、资金、生产农机具折价等方式入股合作社,不断扩大经营范围和规模。

崆峒区麻武乡麻武村党支部书记

麻武萌牛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韩爱军:

“我们每年按入股总资金的6%进行保底分红,预计今年年底可实现7个村村集体发放分红资金25万元左右,为入股配股贫困户发放分红资金3.5万余元,发放劳务分红资金10余万元。通过这种方式,破解了发展瓶颈,进一步壮大了合作社发展。”

峡门乡白家山村位于崆峒区南部大山深处,虽然全村已经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但是如何让群众搬迁后发展产业,进一步增加收入,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难题。2019年9月,,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兰州大学干部王笳舟为村里申请的25万元小养殖项目获批,规模化养蜂、养鸡成了现实。养殖的问题解决了,可村里的“土宝贝”往哪卖,又成了摆在眼前的问题。为此,王笳舟联系兰州大学,该校教职工支撑起了村里养殖产品销路的大后方。

如今的白家山村真正实现了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全村27户群众发展起肉牛养殖,牛存栏从最初的150多头到现在的320头,年总收入可达80多万元;11户贫困群众建起林下养鸡场、土蜂养殖场,预计年收入可达70多万元。

兰州大学驻白家山村帮扶工作队队长

王笳舟: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改造旧村部,规划建设扶贫农场和村史馆,以‘高校+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通过引进社会资金、整合种养殖产业,打造一个集绿色生态、休闲观光、国情教育为一体的脱贫产业发展示范园,为白家山村乡村振兴夯实基础,让全面小康的梦想成为现实。”

在平凉市,麻武村、白家山村群众的致富历程只是众多依靠产业扶贫,摆脱贫穷,实现富裕的群众走向小康之路的缩影。随着政策进一步优化,帮扶力度持续加大,越来越多有一技之长,想勤劳致富的群众,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梦想终将变成现实。

来源:平凉广播电视台

制作:中共平凉市委网信办

原标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沧桑巨变 · 饮水思源】平凉市着力破解产业难题 成就群众致富梦想》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