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系列报道《高质量打造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先行试验区》三:立足“三大特色” 打造文明实践“新样板”

2020-08-07 17: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贾汪区融媒体中心 贾汪发布

创新引领,先试先行。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没有标准答案,但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必然需要深化改革。近年来,贾汪区以改革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立足地方“三大特色”,精准对接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贾汪样板”。

系列报道

《高质量打造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先行试验区》三:

立足“三大特色”

打造文明实践“新样板”

这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乡贤文化艺术团在塔山镇聂庄村为村民表演的快板《文明实践下乡来》。日前,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聂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门前广场热闹非凡。

艺术团通过

快板、小品剧、歌舞等形式,

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文明新风尚

传播到百姓心田。

节目内容

通俗易懂接地气,

让村民来得了、坐得住、听得进。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乡贤文化艺术团团长 宋克义:最近又参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讲+演+问”村居行活动,下一步,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断地开展,我们要进一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努力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付出一份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讲+演+问”

来得了、坐得住、听得进

“讲+演+问”理论宣讲村居行活动,是贾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品牌项目,志愿者们以“宣讲+文艺演出+互动问答”相互穿插的形式,通过故事、快板、琴书、歌曲等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党的理论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十必联”工作法

心贴心、面对面

左右滑动看更多

针对农村群众居住松散、不好聚拢的特点,采用“十必联”工作法,发动以党员为骨干的志愿者包联住户,每人包挂十户。

群众家中有喜事、丧事、难事、急事、病事的必上门联系,群众家中有矛盾纠纷、信访诉求、当兵入伍、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必上门联系,通过“1+10”包挂、“1+1”结对等形式,切实在心贴心、面对面的服务过程中,引导、教育和凝聚群众。

王志侠是老矿街道广场社区的一名党员志愿者,近日,记者跟随她来到文化名园小区,走访“十必联”包挂的困难户孙静家中时,孙静激动地落泪。

她告诉记者,自己5年前患病在家,街道和社区的志愿者知道情况后经常去她家慰问开导,现在自己的病情得到了很好地控制,也主动要求加入到社区志愿者队伍中,帮助社区做力所能及的事。

老矿街道文化名园小区居民 孙静:街道知道之后,包括妇联还有咱社区都及时上我家来看,来慰问,过年过节都送米送面之类的,我们家非常感谢领导们关心我们这些群体。

马庄文化和马庄现象

易懂、易学、易推广

潘安湖街道马庄村突出党建引领、文化立村、旅游富民,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善治之路,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马庄文化”和“马庄现象”,总结提升出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典型做法,让马庄经验更加易懂、易学、易推广。

一年多来,我区共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等文明实践活动1万余场次,将新思想、新风尚的种子播撒进千家万户。

我区志愿者们的每一个善举如涓涓细流,汇集成雄壮激越的正能量,每一次爱心如铮铮音符,奏出贾汪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最强音。

贾汪区文化服务中心主任 徐立海:贾汪区是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个试点地区,同时也是先行的试验区。通过近两年的探索,目前基本上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贾汪特色的工作模式,基本解决了在哪做、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等一系列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拓展工作深度与广度,真正打造一批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工作品牌,真正把贾汪区打造成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样板区。

融媒记者:滕莉 孙晓麒

编 辑:远 景

总监制:衡思叶

监 制:吕夫建

审 核:高 帆

原标题:《系列报道《高质量打造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先行试验区》三:立足“三大特色” 打造文明实践“新样板”》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