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市委最新出台的这个实施意见,很重要!

汉中发布
2020-08-10 18: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中共汉中市委

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汉中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新篇章的

实 施 意 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决定》,结合汉中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深刻认识讲话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全局与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新时代陕西发展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问题,提出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的“总体目标”和“五项要求”,为做好新时代陕西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思想武器、注入了强大动力。讲话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新时期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决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推动汉中追赶超越、行稳致远。

(二)准确把握讲话的精神实质。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彰显了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根本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深化改革开放的信心决心、以人民为中心的坚定立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和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提出的“总体目标”是陕西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五项要求”是为陕西量身定做的“路线图”“任务书”,也是“十四五”规划的方向指引。全市上下要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准确把握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三)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决定》。

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了一个“总体目标”和“五项要求”,体现了省委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担当,是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陕西落地落实落细的重大举措,是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蓝图转化为新时代追赶超越发展成效的有力保证。各级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七次会议精神,对标省委《决定》抓落实,聚焦省委对汉中的要求抓落实,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汉中落地生根。

(四)保持追赶超越的奋斗姿态。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树立勇立潮头的志向和气魄,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紧盯目标不动摇、对标先进不停步,争当时代弄潮儿,推动汉中新时代各项工作取得新气象、新作为。要发扬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牢牢把握发展的机遇期、政策的窗口期,奋力推动汉中追赶超越。要砥砺真抓实干的担当精神,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全面对标新目标新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增优势,一步一步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二、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为指引,牢牢把握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的总体要求

(五)明确目标任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切实把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总体目标作为鲜明主题和方向指引,扎实落实“五项要求”,努力在高质量建设“三市”上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具体目标任务是:

——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经济增速位列全省第一方阵,经济转型升级走在全省前列,具有汉中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五大产业工程”对全市经济发展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支撑有力,建成全国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地和国家循环经济建设示范城市。

——改革开放形成新格局。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为特色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各方面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对外开放活力显著增强,内外要素流动更加高效畅通,“三个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实现双提升。

——生态环境效益持续放大。秦巴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加强,“四大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生态实现资源化、要素化、价值化,保护环境形成全民共识,“三生融合”发展更趋成熟,美丽汉中彰显新魅力,建成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人民群众福祉全面增进。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实现,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民计民生固强补短,社会事业同步发展,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就业创业更加充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四个在汉中”为城市发展提供新动能、给人民群众带来幸福感获得感。

——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的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得到有效遏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清正廉洁蔚然成风。

(六)把准基本原则。

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新发展理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按照“绿色循环、生态宜居”发展定位,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高质量、有效率、可持续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以保促稳、稳中求进、追赶超越,确保经济社会大局平稳健康。

——坚持发挥好“两个作用”。坚持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动工作,以有为政府撬动有效市场,以宏观创新激活微观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三、加快构建汉中特色的现代经济体系,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七)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

坚持创新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集约发展、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绿色发展,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加快建设全国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地。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不断释放发展动能。持续推动系统性去产能、结构性优产能,依法妥善处置“僵尸企业”,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长效调控机制,完成隐形债务化解任务,全面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加快补齐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培育企业家精神,引导帮助市场主体抢抓机遇、用好政策,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健全供需链接、要素配置、协作服务等延链补链机制,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加快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推行“融资平台+财政+金融+项目”等运作模式,盘活存量资产,撬动社会资本,提升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畅通经济循环。落实好“六保”“六稳”政策,大力扶企业、稳经济,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实施制造业升级工程。坚持“扩总量、延链条、促转型、提质量”,推动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迈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打造国家绿色制造业示范基地。抓好飞机生产及零部件、高档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推动新中运立项和运X提升,积极发展无人机、机器人,承接发展高端纺织服饰业,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区;培育发展高性能钢铁、新型有色金属、无机非金属、3D打印等材料产业,打造西部重要现代材料基地;推动特色农产品、中药材精深加工和中高端产品开发,振兴“白黄黑”酒业,开发高端饮用水和饮料产品,打造国家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和“中国新药都”。实施幸福产业突破工程。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生、教育培训、体育休闲四大幸福产业,打造秦巴地区幸福产业发展示范区。加大西汉三遗址、秦巴山水、天坑群等文化生态资源开发利用,大力推动精品景区建设和精品旅游线路开发,加快紫柏山、华阳、兴汉胜境、青木川5A景区创建步伐,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旅游,高质量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加快建设世界汉文化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健康旅游、健康运动、中医药、健康食品五大支柱产业,构建“住养医护康”五位一体的康养产业体系;创新发展研学游学、优质国民教育、特色职业教育、老年教育等,打造陕甘川毗邻地区科教文化中心;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户外休闲运动,打造丝路沿线户外运动大本营。实施新兴产业提速工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推动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做大智能智造和物联网服务、系统集成等产业规模,打造区域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积极发展现代物流、科技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探索发展会展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多元化发展清洁能源,加快镇巴天然气勘探开发,大力推进水能、太阳能、风能、页岩气、氢能、核能等特色资源开发利用,延长产业链,打造陕南绿色清洁能源基地。实施农业产业增效工程。推动十大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提档升级,持续壮大茶叶、食用菌、中药材、果业、畜牧、渔业等主导产业,积极发展蔬菜、魔芋、蚕桑、中蜂等特色产业,重视抓好粮油生产,着力构建“6+X”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健全农产品营销服务体系,推动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做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国内外知名的高品质农产品供给基地。实施三产融合发展工程。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中介、服务业为核心,催生一批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补链接链延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全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创新发展园区经济。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园区提档升级行动,加快打造4个千亿级骨干园区和8个百亿级县级园区。经开区要创新“园中园”建设模式,打造改革创新先行区;兴汉新区要实施“文化+”战略,建设世界汉文化传播示范基地;汉中高新区要加快改革系统集成和各类资源整合,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航空智慧新城要以航空配套和空港经济为重点,推进产城融合、企地共建,扩产能、延链条、强配套,建设飞机总装制造和航空配套制造基地,打造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8个县级园区要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突出集群式、特色化发展方向,着力打造专业水平高、配套能力强、产业特色鲜明的县域工业集中区和农业园区。完善水电路气网等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创新园区发展,采取托管、共建、孵化等形式,用市场化方式集聚配置资源要素。推广“飞地”模式,建立园区利益分享机制,加强本埠与外埠全面融合,鼓励市内限制开发区域将项目向园区集中。创新园区管理,推行“管委会+公司”运作模式,组建专业团体代办服务、统筹代建厂房等措施,增强园区发展活力。创新园区投融资机制,组建市级园区建设投资集团,整合各类园区建设基金,建立“资金池”“土地池”“环境容量调剂池”。以园区为载体,积极推进军民融合,促进“军转民”“民参军”双向互动。

(八)锲而不舍推动项目建设。

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汉中发展的生命线,千方百计谋划、争取、实施一批关乎汉中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

高起点策划项目。抢抓“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和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等战略机遇,紧盯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及“两新一重”建设、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发展等政策方向,围绕区域中心城市、“四个在汉中”、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循环经济建设示范城市等发展重点,聚焦“五大产业工程”,谋划储备一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建设等重大项目,争取列入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盘子。

大力度推动项目。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加大交通、水利、能源、环保等领域投资力度,持续推进对外大通道和域内通达通畅工程建设,大力推动汉中机场扩建、通用机场、兰汉十高铁、汉巴渝北上通道、京昆高速扩容汉中段、洋县至西乡高速、西镇高速延伸段、秦巴深山环线、国省干道改造提升等建设,加快打造西部重要交通物流枢纽。积极推进引嘉入汉、城固焦岩、南郑狮子崖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促引汉济渭工程全面竣工并发挥好生态经济效益。大力推动智慧汉中区域云计算中心、大数据中心、京东电子商务运营结算中心等新基建项目建设。争取核医药智慧健康科创园、创智制造产业园、西安交大科技园、启迪科技园和冰雪世界等前期项目取得突破。

全链条保障项目。建立项目全程服务体系,把政策支撑、平台搭建、要素保障、过程监督嵌入制度和流程。推行“项目+领导+政策+支持团队”模式,实施专班推进、跟踪管理、挂牌督战、双向考核。深化政银企合作,积极争取专项债券,规范PPP项目运作,拓宽项目融资渠道,激活民间资本。健全土地大收储制度,落实占补平衡,积极利用增减挂钩政策,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九)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坚持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统领,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协同互动、相互支撑,形成创新发展的动力体系。

加快技术创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强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重点企业合作,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力突破重大技术瓶颈,重视引进实用技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引进优势产业研究机构,建设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推动航空装备、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和产品的研发与升级,推进有色冶金冶炼技术、废弃物处理技术与循环利用技术发展。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形成一批具有突破性的创新成果。鼓励和吸引外埠科研机构在汉设立“飞地智库、飞地实验室”或科技示范基地,推动共性技术研发。

深化创新平台。主动对接西成渝创新资源,充分发挥陕西理工大学、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市绿色循环产业经济研究院、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等机构作用,建立一批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联盟、众创空间等科创平台,做大做强科创园区,建设西部科创中心。推行“孵化+创投”等模式,重点搭建双创孵化平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和产权服务平台,完善“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优化创新环境。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政策要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陕九条”等创新政策落地见效,建立完善机构创新、企业创新、社会创新体制机制。深化科研项目管理、科技评价、科技奖励等制度改革,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采取“技术入股”“项目合作”“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等方式,大力引进“高精”人才、“紧缺”人才。

(十)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产城融合、完善功能、提升能级,加快建设交通商贸物流中心、科教文化中心、旅游集散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农产品生产交易中心、中药材生产交易中心,提升中心城市引领辐射集散功能,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强化以城带乡,推动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打造“四个在汉中”。依托汉中良好的生态、人文、区位、产业优势,化合科教资源、做强特色医养、丰富旅居体验、优化创业环境,多渠道吸纳高端资源、创新要素进入汉中,打造产城人景业高度融合的品质生活之地。围绕建设西部教育强市,加快补齐教育短板,全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兴办品牌教育;实施名院名所引进工程,创建一批应用型研发机构,积极举办国内外知名学术论坛,打造高能级学研新城。制订医养行业汉中标准,创新医养结合模式,引进外埠资源和社会资本,加快建设美康颐养中心、东方养老产业园等一批高端示范性医养机构,打造高能级医养新城。积极发展“酒店式公寓”“公寓式酒店”,创新山地度假、养老养生、文化体验、田园休闲、就业创业等旅居模式,打造高能级旅居新城。拿出最优质的资源、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越的服务,吸纳高端人才和各方客商汇聚汉中,多点打造众创空间等平台,支持各类人才和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打造高能级宜业新城。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以中心城市为引领、县城为支撑、重点镇为基础、美丽乡村为底色的城乡发展新格局。坚持产城人融合、共建共治共享,加快智慧汉中建设,完善交通、地下综合管廊、绿地广场、便民市场、智慧停车等公共服务功能,提升中心城市聚合力,以城聚人、以人促产、以产兴城。坚持错位发展、体现特色,平川县城要主动对接中心城市规划,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卫星城市;山区县要实施小县优城提升行动,因地制宜建设宜居县城。加大重点镇、文化旅游名镇和特色小镇建设力度,培育一批乡村振兴示范镇,打造串珠式城镇群,构建沿汉江梯度分工合理、集约经济高效的产业布局和城镇格局。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力度,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综合服务设施,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施县域经济和城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突出“一县一策”,推动县域经济错位发展、板块联动、竞进提质、升级增效。实行差异化区域政策,支持汉台区提升城市能级,建设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南郑区增强城市功能,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城固县、航空智慧新城一体发展,高质量建设陕西强县;洋县、西乡县壮大特色现代农业,建设高品质生态产品供给基地;勉县、宁强县、略阳县转型发展,打造绿色循环发展集聚区;镇巴县推动新能源突破发展,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聚集区;留坝县、佛坪县发展全域旅游、建设旅游强县。建立产业县域联合发展机制,分层分类实施工业集中区整合提升,区划布局推进农业连片规模化发展,全域全季推动景区化打造,建设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带、现代化工业产业园、全域旅游示范县。支持城固县、勉县、西乡县撤县设区设市。

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十一)推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为精神动力,在全市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的热潮,围绕“汉中发展怎么看,谱写新篇章怎么办,追赶超越怎么干”,正确认识汉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厘清发展战略和路径,坚定谱写新篇章的信心和决心,为深化改革开放奠定思想基础。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战略思维,破除“盆地”意识,纵观大势、善谋大事、务求长效;树立创新思维,打破墨守成规,敢于担当、知难而进、争创一流;树立辩证思维,防止片面僵化,抓住关键、找准重点、统筹兼顾;树立法治思维,善用市场机制,破解难题、找准出路、激发活力。

(十二)深化基础性关键性改革。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快编制并实施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改革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探索“扁平化”“颗粒化”管理模式,实施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建立差异化精准化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基层执法体系;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实现全市“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审批事项管理,积极探索以企业信用承诺为核心的审批管理新模式,持续向基层放权赋能;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信用监管等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健全政府失信责任承担机制和企业失信惩戒机制;深化简证便民服务,推行“一网一门一次”和套餐式“零距离”服务。深入推进投融资改革,完善“金融超市”等金融服务平台功能,探索“一贷通”等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加大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盘活存量资产、撬动社会资本;支持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争取更多外埠金融机构在汉开展业务或设立分支机构。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盘活国有企业存量;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市场化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实施规上工业企业培育护航三年行动计划,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打造一批“拟上规、成长型、小巨人”企业。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妥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有效路径,深化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积极探索赋予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等权能,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到2022年全市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改革。

(十三)推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

全面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规划确定的改革事项和举措,实行台账管理,强化督查评估,确保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落地见效。完善重大改革的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推动各项改革举措有机衔接、融会贯通。积极推进重点领域、行业、部门改革系统集成,突出抓好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生态建设、基层治理、党的建设等改革系统集成。积极开展改革系统集成试点工作,着力抓好城固县省级试点、镇巴县和汉中高新区两个市级试点、4个镇(办)和5个村(社区)基层试点,及时总结推广创新经验,实现目标集成、政策集成、效果集成。健全改革工作领导、责任、推进、督查、激励机制,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格局,实现改革方案协同、落实协同、效果协同,不断提升改革的整体效应。

(十四)构建全域开放新格局。

深度融入大西安、服务大西安,利用好西安大龙头、大枢纽、大平台、大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主动对接关中特别是西安资源要素,定期开展专题招商活动,建好西安“汉中飞地”,探索建立省级自由贸易试验协同区,做好两地产业联动配套,做优高品质服务供给,推动要素互通互补、人文交流联动、产业镶嵌相融,实现共享共赢。加快融入成都、重庆、武汉等周边都市经济圈,主动接受大城市辐射,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在汉中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支持建立跨区域产业园区,推进区域规划协作、设施联通、产业合作,实现共建互促。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圈,深化京汉、津汉、沪汉、通汉合作,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设立离岸孵化器,加强技术合作,开展“双招双引”,承接产业转移,扩展汉中经济发展空间。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对接“中欧班列”,开通国际航线,发展跨境电商和跨境物流,开展汉文化国际交流,推动外资入汉和汉企出境。充分发挥汉中区位、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三个经济”,促进物流、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向汉中高效流动、汇聚融合。推进外贸便利化建设,提升汉中海关通关效能,加快建设汉中综合保税区,全力推动资源要素向汉中汇集,形成对外开放新优势。

五、推动绿色循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市

(十五)推进“三生融合”发展。

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循环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三生融合”之路,建设践行“两山”理念示范区和“三生融合”发展高地。优化生态空间,推行生态环境保护“多规合一”,严控城镇、农业、生态“三个空间”,守牢城镇开发、基本农田保护、生态保护“三条红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坚决守好“绿水青山”。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构建集约高效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聚集化、链条化、协同化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加快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创新企业循环生产、园区循环发展、产业循环组合,构建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社会大循环的绿色循环体系,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创建国家循环经济建设示范城市。兴汉新区、滨江新区、龙岗新区要推动生态、文化、产业等融合发展,打造“三生融合”示范样板。完善生态空间保护开发制度机制,严格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健全资源有偿使用机制,探索推动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健全社会参与和监督机制。实施绿色低碳行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巩固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建设成果,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使汉中成为人们向往的品质生活之地。

(十六)筑牢秦巴生态安全屏障。

当好秦巴生态卫士,守护好中央水塔和中华民族祖脉,让秦岭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严格落实《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绘制秦岭生态环境分区保护图,划定秦岭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边界范围。全面推行山长制,持续整治秦巴“五乱”问题,建立网格化监管体系。统筹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实施植树增绿工程,完善山区绿屏、平川绿网、城市绿景,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加强秦巴生态环境系统修复,加快矿山生态修复,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加大尾矿库综合治理及循环利用,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推进秦岭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完善水土保持、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秦巴生态保护长效机制。

(十七)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严格履行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政治责任,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大力实施碧水保卫战,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深化最美河湖三年行动,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深入开展汉江、嘉陵江及其支流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小流域治理、汉江湿地保护等生态空间治理工程,建设一批小微湿地公园、乡村水景公园,全力筑牢水源涵养和水质保护屏障。完善江河、塘库防洪体系,建立洪涝干旱灾害风险隐患数据库,联防联控突发性洪水,确保“两江”安澜。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统筹实施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市节水降损等工程。加快中心城区及县城备用水源地建设,强化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和监测,确保饮用水水质安全。

(十八)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聚焦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持续巩固提升环境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以平川6县区为重点,强化联防联治,全面实施“五气”共治,深化“散乱污”整治,不断提升空气质量。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深入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和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加快中心城区、县城和重点镇村污水收集、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改造,完善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理、利用模式,持续优化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严格控制农药、化肥、农膜使用,全面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突出抓好重点区域整治,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采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构建天地空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六、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十九)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协同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系统集成、平滑过渡、一体推进,实现规划对接、产业对接、政策对接、机制对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瞄准短板弱项精准施策,全面落实“八个一批”扶贫政策精准到户到人,坚决完成剩余2.63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做好现有扶贫政策与脱贫攻坚后的扶贫开发、社会保障等政策有效衔接。推广“村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主体+农户(贫困户)”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集体经济带贫益贫作用。建立健全防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处置、集体经济运营、扶贫资产管理等长效机制。探索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加强相对贫困村、边缘村基础设施和产业补短提质工作,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护长效机制。按照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八大行动,大力推动产业、生态、文化、组织、人才振兴,抓好3个镇17个村乡村振兴试点,打造全省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

(二十)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坚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增添追赶超越的精神动力。

把牢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用好“学习强国”平台,依托“天汉讲坛”等阵地,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加强阵地管理,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实施“正道”“清风”集中行动,牢牢掌握领导权、话语权、主动权。

深耕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汉中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活动。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扎实推进“厚德陕西·德润天汉”建设,深化“弘六德展六美建三市”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擦亮“厚道汉中”道德品牌,挖掘文化资源,涵养汉中城市精神,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建设,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依托“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百镇千村乡贤文化促进会”等载体,充分用好“一约五会”,深化移风易俗工作,不断孕育文明新风。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天汉广场、天汉大剧院、国际会展中心、市图书馆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城市新地标。实施县文化馆、图书馆等“达标工程”和镇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加强应急广播系统集成建设。支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推出一批有筋骨、有温度的大剧大片和优秀作品,编写《汉中通史》,实施汉中革命文化传承振兴工程,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讲好汉中故事,唱响汉中声音,展示汉中形象。实施汉中记忆恢复工程,抓好重点文保维修工程建设,加强遗址保护与展示等基础性工作,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积极创建国家文物保护示范市。积极筹办世界汉文化大会,让汉文化与汉中旅游互融互促。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深入实施文化产业“四个一”培育工程,支持汉文化、文化创意、乐器制造等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扶优扶强印刷包装、旅游演艺等产业,实施“文化+”行动,促进文化、旅游、科技、互联网等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向新业态转型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注重文化元素、丰富城市内涵,叫响“张骞”“花海”品牌,打造朱鹮城市“IP”。加强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扶持引导作用,支持汉中文旅体产业集团等文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

(二十一)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就业、教育、健康和社会保障等民生工作,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深化千企万户减负稳岗行动,顶格落实社保降费政策,扩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受益面。扎实做好返乡农民工、贫困劳动力、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大力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社区工厂、重点项目的带动作用,让更多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打造“汉中劳务”品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常态化就业供需对接协调机制。深入开展稳就业精准帮扶、标准化创业中心建设、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优化创业环境,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

推动教育强市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统筹教育资源,开展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创建,推动学校标准化建设,着力补齐中心城区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等短板。实施“名师”工程,推行“教育联盟”等办学模式,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水平。顺应高考、高中课程等改革要求,推进高中教育优质多样发展。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支持陕西理工大学推进“双一流”建设,规划建设学研新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支持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做优做强,提升中职学校办学质量,做实市级职教中心,培育汉中特色产业群,形成产教融合、中高职贯通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积极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多渠道扩充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推进新时代强师计划和教师管理体制改革,改善教师待遇,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加快建设健康汉中。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抓实抓细重大传染病、地方病综合防控,建立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和设施建设保障机制。坚持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到城市发展各环节,完善公立医院功能,加快建设市级公共卫生中心,推动市县疾控中心和镇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加快三级医院托管县域医疗机构向镇村延伸,推进8类“健康细胞”提质扩面,构建康养医疗支持体系,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加快中医药振兴发展,建立中西医结合的传染病协同救治平台和工作机制。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统筹使用医疗保障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强化重点专科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执业人员待遇保障和激励机制。倡导全民健身,加快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场馆建设,办好十四届全运会赛事。整合组建市级体育产业公司,培育壮大体育产业。

全力保障基本民生。完善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等制度,建成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推进失业、工伤保险以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加强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多种养老模式。强化社会政策民生兜底作用,严格落实低保提标、临时救助和特困对象、孤儿及残疾人补贴等政策,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加快棚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租赁房建设,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

(二十二)创新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行“四个一”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探索市、县、镇相互联动支撑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机制,实现为民服务精细化、执法监管集约化、社会治理系统化。深入宣传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推动法治乡村和法治社区建设提档升级。推进“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社会治理,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群众说事、法官说法”等好经验,推行“社区吹哨、部门报到”以及“院坝说事会”等做法,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办)、矛盾不上交。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抓好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和防汛、防火等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化行业整治,健全长效机制。加强“雪亮工程”建设,完善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犯罪,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汉中。

七、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十三)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健全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工作责任制。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加强市管干部政治表现考核评价,建立完善政治生态研判机制,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和请示报告制度。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深刻汲取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和益丰国际违建项目问题教训,推进“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二十四)用延安精神净化政治生态。

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净化政治生态,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持续加大党性教育基地和教学点建设力度,深化对延安精神、本地红色资源的研究阐释,深挖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加强“三会一课”、党员政治生日、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执行,坚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强化党内政治生活监督检查。大力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干干净净的政商关系,坚决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坚决整顿“不净、不正、不硬”的党员干部。严肃整治选人用人突出问题,坚决破除“爱好圈、任职圈、籍贯圈”等圈子文化。对政治不合格的干部“一票否决”,对政治标准把关不严的严肃处理,对“带病提拔”的干部实行责任倒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

(二十五)驰而不息改进作风。

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和省委、市委实施办法,巩固拓展纠治“四风”成果。持续为基层减负,切实防范和解决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督查考核过多过滥、过度留痕等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干部作风常态化监督检查,坚决杜绝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敬畏、不在乎、喊口号、装样子的行为,认真解决不敢担当、不愿负责、不干实事和“庸懒散慢虚粗”等突出问题,坚决刹住“吃喝风”“礼金风”“打牌风”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防止和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加强对“关键少数”的监督,督促领导干部抓好家风家教,从严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二十六)以案促改深化反腐败斗争。

扎实开展以案促改,坚决肃清赵正永流毒和恶劣影响,结合王隆庆、牟晓非、党振清、郑永涛、马世生、李耕、杨瑞良、范卫民等严重违纪违法案强化警示教育,常态化开展政德教育、法纪教育,扎实开展“五个查一查”和“五个专项治理”,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反,严肃查处党的十八以后不收敛不收手、与不法商人相互勾结大搞权力寻租的腐败行为、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深入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全覆盖,有机贯通党内监督与各类监督,推动相互协调、形成合力,以法治化、市场化、公开化为导向健全制度机制,从源头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

八、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批示全面落地见效

(二十七)建立落实机制。

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建立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机制、督查问责机制,建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工作台账,及时传达学习、专题研究部署、扎实推进落实,加强监督检查,落实专人盯办,定期开展“回头望”,及时向市委报告落实情况,确保每一件都得到全面落实、取得实效。

(二十八)夯实工作责任。

各级党委要切实负起抓落实的领导责任,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组织实施、亲自督查落实,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动。各牵头部门要对标《实施意见》中的工作举措、完成时限,抓好调查研究、方案制定、推动落实。各相关部门要尽责履职、主动配合、共聚合力,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各级各部门任务分工落实情况及时向市委报告。

(二十九)强化跟踪问效。

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加强对《实施意见》工作举措推动落实情况的跟踪督查问效。市委督查办要按照任务分工,及时跟踪督办、提醒通报;市考核办要健全监督考核评价体系,强化目标考核,以督查考核倒逼责任落实、任务完成。督查考核结果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政治表现考核内容。

(三十)加强总结宣传。

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决定》、市委《实施意见》,组织开展多层次、广覆盖的宣传宣讲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开辟专版专栏,用通俗易懂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全方位解读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及时发现总结宣传好做法好经验,努力营造贯彻讲话精神、奋力追赶超越的良好氛围。

点亮

原标题:《市委最新出台的这个实施意见,很重要!》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