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脱贫攻坚】澜沧江畔的康巴汉人——郭晓荣

2020-08-13 16: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位于青海省最南端的玉树州囊谦县,贫困发生率曾一度达到36%,是1984年国务院最早确定全国首批贫困县,属于全省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和1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19年底,囊谦县3230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28个深度贫困村全部退出,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

在囊谦县的脱贫攻坚历程中,随处可见囊谦县扶贫开发局局长郭晓荣攻堡垒、啃硬骨头时留下的足迹。这位来自黄土高原腹地——陕西洛川的关中汉子,29年来,扎根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囊谦县,而其中的13年,战斗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郭晓荣用忠诚与担当,书写了铁骨扶贫人的奋斗风采。

既要上接天线,也要下接地气

戴着一副金丝眼镜,身穿衬衣长裤,流露出谦逊、踏实的气质。这是记者见到郭晓荣时的第一印象。除了略显黝黑的皮肤,与内地的汉族扶贫干部毫无二致。

然而,当郭晓荣开口说出流利的藏语,记者感到,他仿佛又是一位藏族出身的民族干部。

在囊谦县,郭晓荣被称为“澜沧江畔的康巴汉人”,是藏族群众眼中“我们的晓荣”。

初到囊谦县时,由于不懂藏语,郭晓荣到基层开展工作十分困难。

如何克服语言沟通的“拦路虎”?

郭晓荣的办法是,与藏族群众同吃、同住,打成一片,在自然交流中主动学习。他将理解到的单词,用汉字注音,一一记录在工作日记本中。他还坚持“学以致用”,凡是学到的,就要在接下来的语言交流中使用。日积月累,连词成句,连句成篇,郭晓荣终于能说一口流利的藏语。

“出于对工作、对社会的责任心,对藏族群众的感情,我会自己逼迫自己,一定要出色。”郭晓荣说,他的藏语水平大提升,是从2007年初他从基层调动到扶贫局,从事扶贫工作开始的。

“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精准扶贫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坚持用政策办事,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让经手的每一件事都经得起考验。”郭晓荣如饥似渴地搜集和学习相关政策、文件,将与扶贫相关的知识弄懂、吃透,再将其变成老百姓通俗易懂的语言。

郭晓荣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精准扶贫’中的“精准’二字,直接翻译只需要四个字,可老百姓仍旧很难理解。我的办法是‘绕圈’,用老百姓身边的事物打比方,比如‘打你左眼不伤你右眼’‘肚子疼决不给你吃头疼药’‘像打枪一样,要瞄准病灶,对症下药’……多说几个比喻,就能准确传达‘精准 ’的政策含义。”

如今,无论是开展基层工作,还是召开群众大会,进行政策宣讲,郭晓荣都得心应手。在一些专业的政策宣传上,就连当地干部都自愧不如。

郭晓荣常说:“干扶贫工作,既要‘上接天线’”,也要‘下接地气’。用心、用情开展工作,办法总比困难多。”

做一个不倒翁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2017年5月,郭晓荣出任囊谦县扶贫局局长,同时担任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州、县、乡、村各个级别的行政部门,农业、牧业、住建、水利、卫健等十多个业务部门,都需要他来统筹协调。涉及项目、资金的分配,关系着当事人的利益,由此引发的矛盾争端,也都要郭晓荣一一化解。

郭晓荣说,他原本是一个不善交际的人,但自担任县扶贫局局长以来,他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升。遇事不慌张,总能冷静地分析,别人说他“姜还是老的辣”,郭晓荣称自己是“不倒翁”。

在郭晓荣的记忆中,最长的一次会议,从中午12点开到了晚上11点。那天的会议上,考虑到白扎乡也巴村自然条件恶劣,房屋依山而建,地势险峻,交通不便,群众增收渠道单一,县里决定将全村200多户村民中的158户,易地扶贫搬迁到多昌村邦达滩安置点。项目即将落地时,村民们得知根据国家占补平衡政策,搬迁户在村里的老房子必须拆除,顿时产生了抵触情绪。

“且不说对住了多年的老房子有多么不舍,根据藏族的习俗,有的人家,先辈们的尸骨就埋在房屋周围。村民代表提出,‘老房子一个砖瓦都不能动’,否则,就不搬迁了。”郭晓荣回忆道,“那时,省里已经批复了这个项目,搬迁是势在必行,可谓‘骑虎难下’。”

漫长的11个小时里,与会代表坐在桌前纹丝未动,“连晚饭都是打包送进会议室的,结束时,我站起身来,感觉全身都要飘起来了”,工作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第二天,囊谦县组织县、乡、村的工作人员,联合挂牌督办单位县检察院的工作人员等一行14人, 挨家挨户地上门做工作。经过整整一周,终于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

如今,也巴村的搬迁户们全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房屋,安置点道路、排水、供电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从幼儿园到高中都能就近入学。村民过上了好日子,也理解了当初扶贫干部的初心和善意。

这只是郭晓荣从事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深度贫困县的脱贫事业,总是矛盾与困难交织。国家脱贫攻坚的好政策,需要郭晓荣这样的扶贫干部们,用十倍的热情、百倍的耐心、细致的工作,才能把好事办好,把政策落到实处。

郭晓荣告诉记者,他白天的工作时间,大都用来协调各类事情,只有中午午休和晚上下班的时间,才能静下心来,查阅文件资料,筹划下一步工作安排。由此,白加黑、5加2成了家常便饭。“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12点以前没有睡过觉,加班到晚上3、4点都很常见,有时要到4、5点才能休息。早晨7点左右,又要起床迎接新一天的工作。”

长期高强度的工作,郭晓荣却不断在实干中创下业绩。学习借鉴贵州黔西南州脱贫攻坚战略模式,在郭晓荣的亲自策划下,囊谦县将十个乡镇划分为南方、北方、毛庄、娘拉“四大战区”,形成了“四大战区、十个作战单元、六十九个作战小组”的脱贫攻坚作战指挥体系,强化了脱贫攻坚战的制度保障。

为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渠道窄的问题,郭晓荣积极争取生态公益性岗位。目前,全县共有生态管护员3240名,农牧民群众享受到了生态保护的红利。

为促进老百姓多渠道增收,郭晓荣持续推动产业扶贫。落实扶贫到户产业资金1.89亿元,实现村集体经济全面“破零”;集中力量开展技能培训,开发就业岗位;建设县扶贫产业园,培育和孵化脱贫产业,目前已有12家企业入驻;扶持发展前景好、辐射带动强的毛庄乡雅杰、半边天等专业合作社,项目户群众每年增收300元至3000元不等;大力发展旅游扶贫,白扎乡巴麦村、吉尼赛乡麦曲村等旅游扶贫项目已开始发挥效益……

一颗“铁心”的坚守

工作压力大、休息时间少、作息不规律,使得郭晓荣的身体出现了问题。2017年4月初,囊谦县脱贫攻坚年度推进会刚结束,郭晓荣刚走出会议室,顿时觉得天昏地暗,心脏仿佛就要跳出胸腔。幸亏身边有人及时扶住,吃了速效救心丸,又火速将他送到医院。

医生诊断,郭晓荣的心脏出现了问题。从那以后,郭晓荣就养成了丹参滴丸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放床头的习惯。这些年来,他先后三次心脏病发作,与死神擦肩而过,还有痛风等症状缠身。

家庭更是让郭晓荣感到深深的愧疚。多年来,妻子独自扛起了家庭的重担。2018年11月的一天凌晨,郭晓荣结束工作刚躺下不久,手机突然响了起来,电话那头杂乱的哭声中,得知父亲突发脑溢血病危的消息。当见到住进ICU、插满管子的父亲时,郭晓荣再也没有忍住自己的眼泪,在父亲的病床旁哭了起来。

郭晓荣的父亲是一名援青兽医。从黄南州泽库县到囊谦县,父亲的职业轨迹成就了郭晓荣日后与囊谦县的不解之缘。在郭晓荣的印象中,父亲从不因为个人的问题而影响工作。郭晓荣回忆道,“父亲时常叮嘱我,‘要把国家的工作做好,家里的事不用操心’。虽然父亲去世前,我没能时常在他面前尽孝,但我相信,父亲是理解我的,不会责怪我。然而,在父亲临终前,我没能赶在他清醒的时候见上最后一面,又让我无法释怀。”

从那时起,每年清明节和父亲的忌日,无论多忙,郭晓荣都要请假回家给父亲上坟。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记者问郭晓荣,到时最想做什么?郭晓荣说:“等脱贫攻坚战胜利,真希望能有时间能‘返厂维修’一次,医治身体的病痛,孝顺健在的母亲,对妻子、儿女好好尽一尽家庭责任。”“目前脱贫攻坚的成果还不稳定,我们扶上了马,一定还要送一程。”郭晓荣紧接着又说。

郭晓荣告诉记者:“作为扶贫干部,要‘干最大的工作量,啃最硬的骨头’,要秉承一颗‘铁心’,才能一直走到现在。”

玉树发布综合@扶贫在线 整理

审 核丨李万成

编 辑丨尼玛旦周

往期回顾

习近平: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 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吴德军参观北京援助非遗企业丨玉树州岭格珠藏装体验馆

复工复产

首都新闻媒体团来玉树开展扶贫支援主题采访

京玉情

原标题:《【脱贫攻坚】澜沧江畔的康巴汉人——郭晓荣》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