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你有没有想过,“智慧”也可以测量

2020-08-18 09: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澎湃号·湃客“懂点心理学”专栏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师生撰写,内容聚焦时事热点,科普生活知识,涉及亲子教育、家庭关系、职场之道等诸多方面。将心理学应用于日常,让生活更加精彩。

撰文/ 段锦云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陈祉希 应用心理学学士

运营/ 杨晓

1、智慧是什么?

在很多人的眼里,智慧代表着人的最高思维能力,它要求一个人很理智(rationality)、拥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从创伤性的生活经历中总结出许多道理。 

但心理学家认为,这些能力对于“智慧”而言是远远不够的。最先提出此观点的是Calyton(1975, 1982),他认为:智慧是一种以辩证思维为基准,去理解和接受社会环境中存在的冲突和矛盾的个体倾向。 

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被认为是与形式逻辑思维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在形式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的,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

Calyton认为,辩证思维可以使人们从看似冲突的事物中发现联系甚至共性。以辩证思维为划分依据,Calyton区分了一般的认知能力(domain-genneral cognitive abilities)和智慧,前者更适合解决一些条理清晰的问题(有固定的解决途径)。然而,我们身处的是一个 VUCA时代(v=volatility易变性,u=uncertainty不确定性,c=complexity复杂性,a=ambiguity模糊性),所面临的往往都是模糊的问题(比如,权衡利益,在条件不清楚的情况下做选择,等等),这时所需要的就是智慧。 

图/ unsplash

基于Calyton的研究,Baltes进一步扩展了智慧的定义,他认为智慧是一种专家知识体系(an expert knowledge system),该体系包括:理解个体虽处于不同的环境,但依然存在着联系;认识到在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之间可能存在着冲突;了解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并且自己有能力去解决这些不确定性。

可以看出,各学者虽然持有不同理论思想,但他们都将一个人权衡利益的能力放在评估智慧的关键位置,也可以将其称之为明智判断(wise reasoning)。 

学者(Grossman et al., 2010; Kramer, 2002)将与明智判断有关的过程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 理智谦逊(intellectual humility);

· 承认不同的看法(acknowledgement of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 对社会关系的变化的敏锐性(sensitivity to the possibility of change in social relations);

· 推测出冲突可能引发的多种结果(acknowledge of the likelihood of multiple outcomes of a conflict);

· 解决对立观点时会优先作出让步(preference for compromise in resolving opposing viewpoints); 

图/ unsplash

2、如何测量智慧? 

虽然关于智慧的理论很多,但很多都没有实证结果的支撑。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测量方法: 

(1)观察者对叙述的评估(Obeserver-based evaluation of narratives)。

由Beltes和他的同事提出,该过程要求参与者回想一次家庭或生活中的困境,关于这个困境他应该如何应对。然后,编码器会对他的叙述进行编码,且对有关明智推理的部分进行评分。和这个差不多的还有Grossman方法,即参与者口头叙述一个人际间的冲突,并对主试的提问作出回答(你认为下面会发生什么呢?为什么会那样发生?你认为你应该怎么做?),接着编码器对其回答进行评分。 

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关于编码器能否准确地评估被试叙述的这个问题,会耗费研究者的大量时间。所以,尽管花费了大量时间与金钱,也无法保证其有效性。

(2)自我评估(Global self-report assessments)。

由于前者实操的难度,许多学者采用了整体自评问卷。该问卷只需被试对有关明智判断的内容进行自我评估。

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当被试自我评估一种被社会高度认可的品质(比如智慧),被试会通过夸大、欺骗或隐瞒等反应来迎合社会期望,因此结果会出现偏差。

3、SWIS模型

鉴于上述两种方法都有缺点,今天想要和大家介绍的是SWIS(Situated WIse reasoning Scale),它融合了前两种方法的优点,是目前值得信赖的测量工具。

图/ unsplash

(1)它是如何建立的呢?

首先,研究者们设计了46个条目——每一个条目都可以对应到明智判断(即智慧)的某一个方面。为确保每一个条目都具有情境普适性,并且明确只与明智判断的一方面相对应,研究者对其进行了多重分析,最终确定了21个条目,分别对应5个方面。

· 承认不同的看法

Acknowledgement of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1. Put myself in the other person's shoes.

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2. Tried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other person what we might have in common.

尽量以能引起他人共鸣的方式交谈。

3. Made an effort to take the other person's perspective.

努力去理解他人的视角。

4. Took time to get the other person's opinions on the matter before coming to a conclusion.

在下结论之前花时间去获取他人关于事件的想法和观点。

· 辨识冲突可能引发的多种结果

Acknowledge of the likelihood of multiple outcomes of a conflict

5. Looked for different solutions as the situation evolved.

根据情况变化来决定不同的解决方案。

6.Considered alternative solutions as the situation evolved.

根据情况的变化考虑备选解决方案。

7. Believed the situation could lead to a number of different outcomes.

相信当前的形势会产生多种不同的结果。

8. Thought the situation could unfold in many different ways.

认为当前的情形会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展开。

9. Double-checked whether my opinion on the situation might be incorrect.

反复审视自己对于情形是否了解有误。

图/ unsplash

· 理智谦逊

Intellectual humility

10. Double-checked whether the other person's opinions might be correct.

再三确认他人的观点是否正确。

11. Looked for any extraordinary circumstances before forming my opinion.

在形成自己的观点前考虑是否存在特殊情况。

12. Behaved as if there may be some information to which I did not have access

在行动或表达观点时,明白有一些信息自己还没有完全考虑。

13. Tried my best to find a way to accommodate both of us.

尽自己所能找到一种能使双方都认可的解决办法。

· 解决对立观点时会优先作出让步

Preference for compromise in resolving opposing viewpoints

14. Though it may not have been possible, I searched for a solution that could result in both of us being satisfied.

尽管不一定成功,但我尽可能去寻找一种使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15. Considered first whether a compromise was possible in resolving the situation.

首先考虑是否可以通过折中来解决问题。

16. Viewed it as very important that we resolve the situation.

把共同解决问题视为是最关键的。

17. Tried to anticipate how the conflict might be resolved.

尝试预估冲突可以如何被解决。

· 对社会关系的变化的敏锐性

Sensitivity to the possibility of change in social relations

18. Wondered what I would think if I was somebody else watching the situation.

将自己想象为一个旁观者,该如何看待当前的形势。

19. Tried to see the conflic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n uninvolved person.

通过局外人的视角来看待冲突。

20. Asked myself what other people might think or feel if they were watching the conflict.

询问自己,他人会如何看待这场冲突。

21. Thought about whether an outside person might have a different opinion from mine about the situation.

考虑当局外人处于自己的位置时,是否会有不同的观点。

图/ unsplash

如何利用它对智慧(明智判断)进行评估?

情境重现(Event reconstruction):首先,研究者会要求被试回想最近一次与同事(或朋友)的一次冲突。为了更好地使被试回想当时的情节,研究者会给被试提供一些提示性的问题(类似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冲突的对象;当时的心理感受等)。这个过程可以大大减小由于社会期许而产生的天花板和地板效应。

完成SWIS:当被试完成情境重现之后,被试会对SWIS的每一个题项进行1-5的程度评分(“1”=“一点也没有”,“5”=“非常”)。最终,研究者将被试的得分结果进行评估。

(2)它可信吗?

这里首先提出两个概念。聚合效度(convergant validity):指运用不同测量方法测定同一特征时,测量结果的相似程度。研究者将被试在SWIS的得分情况与先前两种测量方法所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它们存在着一致性联系(相关系数高)。区分效度(discriminant validity):那些理应与预设的构念(construct)不存在相关性的指标确实与它没有关系。研究者发现SWIS测量并不会受到偏差反应和社会认知偏差的影响。

可以看出,SWIS是一种融合了前两种方法的评估工具。因此相比于前两种,它具有较高的效度,是一种能够有效评估智慧的工具。

(3)应用价值和外部关联效度

智慧(明智判断)与“多种关系的平衡”存在联系,这进一步证明了SWIS的效度。 

图/ unsplash

多种关系的平衡包括: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平衡。社会取向是一个人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和他所属群体的认识,分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研究者认为一个人如何平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一种重要的平衡能力和智慧体现。

改变环境与适应环境的平衡。被试需要完成一份评分表,对他们处于冲突时使用的策略进行0-5评分(0=不会考虑;5=优先考虑)。通过适应环境来解决冲突的方法有:确保自己没有阻碍他人的路。通过改变环境来解决冲突的方法有:坚持自己的观点,要求别人了解自己的想法需求。 

因果推论的关系平衡。即能否对冲突中自己与对方的角色进行准确评估。冲突环境往往会导致归因偏差,人们往往会为自己的消极面寻找环境因素,而对于对方、往往会忽略环境因素。因此研究者让被试完成一份有关因果推论的问卷,同样进行1-5评分(1=一点也不,5=非常)。例如:你认为你应该受到指责吗?你认为其他人是这场冲突的主要导火线吗?

最终的结果发现,在SWIS得分较高的人普遍比得分低的人更擅于平衡上述问题间的关系。

SWIS模型和题项的开发,使我们对智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为研究者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and of itself is not wise or unwise. Its degree of wisdom depends on the fit of a wise soultion to its context.   ---Sternberg(1998)

智慧并不在于理解信息本身,而是取决于能否通过对它的理解来找到最合适的解决办法。——斯滕伯格(1998)

参考文献

Justin P. Brienza,  Franki Y.H.Kung,  Henri C.Santos,  D.Ramona Bobocel. (in press). Wisdom, bias, and balance: Toward a process-sensitive measurement of wisdom-related cogni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