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95后扶贫资料员毛敏:青春与扶贫同路

2020-08-27 08: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王嘉欣 新窗报

扶贫工作是一个大机器,年轻人是其中的一个齿轮,齿轮之间环环相扣带动机器稳步向前。扶贫工作道阻且长,年轻人是扶贫工作生生不息的重要动力。

“这个是我们的扶贫档案,每一户都有他们的基本信息……这是上新片区的。”毛敏正在向前来视察工作的领导详细介绍贫困户的资料。“你们这个光伏发电是在哪里?”“我们的光伏发电一共有两期,第一期在塘湖小学的楼顶,第二期在独岭山上……两期光伏发电投入共180多万,装机发电量可以满足村里基本生活用电,发电量共247千瓦……”毛敏讲起村里的扶贫产业如数家珍。

毛敏参与湖中村会议

毛敏,22岁,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湖中村的一名扶贫资料员。父亲是塘湖村人,母亲是湖中村人,因此她也算半个湖中村人。2019年6月,刚刚结束高铁乘务员实习的她回到塘湖村。父亲原想让她在家乡经营一家保险店铺,但毛敏认为自己才刚大学毕业,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机缘巧合之下,她看到湖中村扶贫办公室的招聘信息,于是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应聘了。

不久之后,她踏入湖中村驻村扶贫办公室,正式开始扶贫工作。像许多人一样,毛敏一开始完全不了解扶贫,“(我当时)连扶贫是什么都不知道,甚至无法想象居然会有人吃不上饭。”刚开始接触贫困户时,她认为这种生活“不太真实”,但是在接触了大量的致贫原因各不相同的贫困户后,她对最底层、最艰苦的人民生活状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从而对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以及其他扶贫工作者心生敬意。

毛敏的日常工作是对接贫困户,在广东省精准扶贫信息系统中录入和整理资料。扶贫系统资料的录入和整理繁复却很重要,系统中记录了每位贫困户的基本信息、致贫原因、收入情况、生活条件、年度帮扶总规划等等。这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毛敏深知扶贫资料留存的重要性,因此她会将电子版的贫困户资料重新誊抄到纸面上,放进贫困户的专属档案夹中。我们第一次见到她时,她正是从这成堆的资料中抬起头,跟我们微笑打招呼。

毛敏在处理贫困户资料

扶贫工作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一开始,村民们对于“外来员”(非本村人)的规划并不买账。现如今,湖中村村口是连片翠绿的稻田,田间绿道蜿蜒穿梭其中,相互映衬出一副田园山居图景。然而,在绿道建成之前,村民们却在为“你让少一厘地,我让多一厘地,我凭什么要让地”而争执不下。一名村民坚决反对建设田间绿道,“我长期不在家,我的田放在那里就算我不种也是我的田。你建这个绿道我又不走。”驻村书记及村干部反复多次地跟村民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才说服村民,让田间绿道工程得以顺利动工,最终形成一道湖中村独特的风景。毛敏还遇到过更为棘手的情况,有一天办公室只有她独自一人在值班,一位村民忽然闯进来对着她破口大骂,她甚至都没明白发生了什么,而那位村民断断续续骂了五分钟后便离开了。

毛敏直言自己曾经是一个很冲动的人,别人说了什么让自己不满意的话就想着骂回去。驻村扶贫第一书记陈智军教会了她很多为人处事的方式,“一件事情,双方有矛盾可以先不谈,私下里再解决。同一件事情可以换一个方式解决。”慢慢地,毛敏练就了现在的“佛系”态,“做扶贫工作,要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问题,不能像以前那样单线条的,这也是对我的锻炼。”

扶贫工作塑造了毛敏的性格。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一名原来身体健全,后来出车祸右腿截肢的村民。该村民与妻子没有因为身体残疾而自暴自弃,而是积极与扶贫干部沟通,了解扶贫政策以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慢慢地接触了更多这样的人(贫困户),其实对于自己的心态,看问题的角度都有影响。在工作上待人处事便多了一些耐心,多了一些帮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我们也在努力通过我们的方式帮助他们。”毛敏说起这段经历时,语速很慢,但是目光很坚定。

扶贫工作队扶贫资料员月薪两千,每天早上9点上班,18点下班。这份工作在同龄人圈子里并不是令人艳羡的,待遇不太高,工作压力大。但是,在今年6月一年合同期满以后,毛敏答应了驻村第一扶贫书记的邀请,又续签了一年。问她留下来的原因,她说:“我喜欢(扶贫工作),对于我来说这还是有很多收获的,如果之后还有需要,我还会留在这里继续参与这项工作。”参与扶贫工作一年多来,湖中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这里面有毛敏的一份功劳,但她更加知道这是所有扶贫工作者和贫困户努力的共同结果。她说,“以前路过湖中村觉得又臭又脏,垃圾到处都是。19年工作实习回来以后突然发现,哎,村子变得不一样了……现在环境好多了,也慢慢向着美丽乡村发展。如果不是扶贫工作者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也没有今天的成绩。”

谈到自己一年多的扶贫工作感受时,毛敏说了八个字“有所改变,有待提高”。改变在于自己对于为人处世和看事情的态度上有了转变,对于未来前进的方向有了清晰认识,需要提高的在于自己仍需要不断学习,努力向前。

毛敏在大学学习的是铁道运输管理专业。曾在广九客运段的某趟列车上实习,对从前校园里的她来说,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情,“新鲜好玩,落到地上时感觉还在车上。”不过,现在的她被问到以后是否会从事相关行业时,则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之后没有打算继续跑高铁,因为在大环境下呆过,就不可能回到小环境了。小环境是一个车队、一个车厢的人,而大环境是扶贫过程里形形色色的人,因为已经经历过这种环境,所以不可能再回去了。”

于是,毛敏不满足于自己的大专学历,报名参加了深圳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自学考试。因为需要兼顾工作,她只能挤出上班前和下班后的时间进行复习。每天凌晨1点睡觉,5点起床,睡眠时间约4个小时。这样的生活从2019年11月持续到现在,已有8个月的时间。“不满足大专学历,一定要给自己压力。时时刻刻想着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自己理想的生活是能够自己掌控的,稳步向前,张弛有度,该紧时紧,该松就松。”

22岁的毛敏,跟普通的同龄女孩一样。她会谈论电视上的剧情和人物,吃饭时看到电视正在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她笑着说,“感觉喜羊羊变萌了!”我们工作间隙,她会一路小跑回办公室拿糖,把椰子糖一颗一颗地放在我们手心;紧张时也会无所适从,在等待拍摄时会东张西望,一会儿用右手拉左手拇指,一会儿抱紧右手左手做弹琴状,尴尬时会捂着脸哈哈笑;接受采访时会因为过度紧张而自己cue(提示)流程,“所以,就让我们来聊一下参加扶贫工作一年多来的感受吧……”。

22岁的毛敏,又跟普通的同龄女孩不一样。不同于同龄人的“想做什么就大胆做”,“成熟”是她的标签。大学刚毕业的毛敏充分考虑了将来的规划后决心投身乡村扶贫工作。毛敏坦言,参加扶贫工作这一年多来,自己学会了忍耐、学会了不在意无关紧要的东西。无辜被人指着鼻子骂长达五分钟时,她不放在心上,“他骂任他骂”;工作上遇到困难时,她不抱怨,“工作的事情过了就过了,吃一堑长一智”;参与扶贫工作一年多以来,让她成长了很多。

受访者与作者的合照

因为参与扶贫工作,毛敏在她的青春路途中见识了最底层、最艰苦的人生百态。遇见饱尝贫困之苦的村民,她努力地用细心和耐心帮助贫困户改善生活。扶贫工作是一个大机器,年轻人是其中的一个齿轮,齿轮之间环环相扣带动机器稳步向前。扶贫工作道阻且长,年轻人是扶贫工作生生不息的重要动力。

还有梅州市五华县棉洋镇绿水村扶贫队员洪富康、春阳镇老庙村金星辉,他们都是年轻的扶贫工作者。正是有了一个个“小敏”“小康”和“小辉”,我们才能看到一个个美丽乡村,一条条田间绿道,一张张快乐的笑脸。

8月2日,毛敏自考结束。当问及她的感想时,她说,“上午回来的,(然后就)马不停蹄的投入了工作当中。”

特别声明:本文为投稿作品,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窗报的观点或立场。

作者:王嘉欣

图片:王嘉欣

指导老师:张灵敏

排版:廖勉钰

原标题:《暑期实践 | 95后扶贫资料员毛敏:青春与扶贫同路》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